孙建民;包丽颖;张玉宝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突变与初始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131I清甲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过程中进行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131I全身扫描以及其他常规检查.应用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患者石蜡标本进行BRAF突变分析.对BRAF突变情况与患者疾病缓解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患者Tg水平进行秩和检验.结果: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突变阳性47例(78.3%),完全缓解患者占48.3% (29/60),其中131I全身及常规影像检查阴性但Tg升高患者12例.BRAF突变阳性患者初始治疗完全缓解率仅40.4%,显著低于未发生突变的患者(76.9%)(P=0.020);两组患者的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6).131I全身阴性但Tg升高的12例患者中BRAF突变阳性11例,阴性1例,OR值为3.04.结论:BRAF突变阳性的患者初始治疗完全缓解率低,更容易出现不摄碘的隐匿病灶.
作者:代文莉;崔邦平;胡涛;严凯;胡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n-3 PUFA联合5-FU对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疗效.方法: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饲料组、5-FU组、n-3 PUFA高剂量组、n-3 PUFA低剂量组、n-3 PUFA对照组,除正常饲料组、5-FU组添加正常饲料外,其余各组添加不同含量的n-3 PUFA饲料,同时,各给药组腹腔注射5-FU(35 mg/kg),一周2次,连续3周,每次给药前称体重、测量肿瘤的长径和短径;末次给药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并称重;通过各组肿瘤的生长曲线和抑瘤率观察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果.结果:与正常饲料组比较,n-3 PUFA高、低剂量组和5-FU组肿瘤平均体积显著性减小(P< 0.05);肿瘤平均重量明显减轻(P<0.05).结论:n-3 PUFA联合5-FU对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作者:黄文革;李婕;陈凤英;郭芬芬;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survivin作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独特一员,参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调节,在细胞凋亡抑制中起重要作用.鉴于组织分布的特点及与多数肿瘤相对关联性,其研究为肿瘤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survivin可以作为较好的肿瘤靶向治疗基因,肿瘤的突破很可能是基因水平的突破,因此survivin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肿瘤治疗研究扫清障碍.
作者:夏荣耀;张冉冉;孙亚娇;陈复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Avastin(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与单 用FOLFIRI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组.Avastin联合FOLFIRI治疗组12例:Avastin后于化疗药物使用,化疗后第二天使用,用量为5mg/kg.首次应用Avastin静脉滴注90min以上,如果第1次滴注耐受良好,第2次滴注可为60min以上,如果60min也耐受良好,以后的滴注可控制在30min以上.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d1,四氢叶酸钙注射液200mg/m2静脉滴注2h,d1-2,5-FU 400mg/m2静脉推注d1-2;600mg/m2持续静脉输注22h,d1-2.2周重复用药.对照组16例,单用FOLFIRI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临床有效率两组分别为25.00%和18.75%;无进展生存期6.625±0.547月和5.25±0.403月,联合化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方案(P<0.05).不良反应有腹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高血压等,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vastin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能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较单用FOLFIRI化疗方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王继荣;李娟;陆彬彬;樊英瑞;林岩;王朝霞;王科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保罗样激酶1(PLK1)在启动、维持及完成有丝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已发现PLK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并与某些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又一新标记物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PLK1与肿瘤预后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蒋思明;王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NSCLC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晚期NSCLC患者肺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水平,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RRM1的表达与性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生存期的分析中发现RRM1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期(18个月)及无疾病进展期(6个月)均明显长于高表达组(13个月,4个月)(P<0.05),1年生存率(69.2%)及2年生存率(23.1%)均高于高表达组(58.8%,3%)(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RM1低表达的患者比高表达患者有更长的中位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因此,RRM1表达水平可作为晚期NSCLC的一个重要的预测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杨承纲;江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放疗联合希罗达和单纯放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食管癌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单纯放疗的69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对比研究.参考国内制订的用于癌症生命质量测评的专用量表和国内相关研究,制定反映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表进行综合评测,包括体重、日常生活能力、情感功能、饮食量、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和腹泻七个方面,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联合组与单放组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93.8%和84.1%,P=0.077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70.3%和43.5%,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单放组,其余生活质量的指标两组相似.结论:放疗联合希罗达和单纯放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似,联合组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
作者:胡水清;朱卫国;甘雅娴;李涛;于长华;吉福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颅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恶性肿瘤颅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多发颅骨转移为主(9/11),同时伴发颅外其他部位骨转移(9/11).头痛、头昏、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多发(7/11).综合治疗有效,随访未再发生颅骨转移相关性骨相关事件及死亡.结论:恶性肿瘤颅骨转移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发现及干预可减少颅骨转移骨相关病症的发生,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中玉;史清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AIF与Calpain-Ⅰ 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AIF与Calpain-Ⅰ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AIF与Calpain-Ⅰ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上调,其阳性率分别为84%和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中AIF与Calpain-Ⅰ mRNA表达水平增高,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临床分期的变晚,逐渐表现出下调趋势.结论:在胃癌组织中,AIF与Calpain-Ⅰ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且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作者:赵悦;彭杰;李兴德;朱中成;张明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乳腺癌的研究一直是女性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及放疗设备的更新,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就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照射方式、不同放疗技术、不同分割剂量及不同类型射线的运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刘艳莉;李文辉;常莉;张明;李国苗;王雪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检测LEF-1在骨肉瘤细胞株F4和F5M2中的表达;探讨siRNA干扰前后对骨肉瘤细胞中LEF-1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及qRT-PCR检测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骨肉瘤细胞株(F4,F5M2)中LEF-1的表达水平;利用RNAi干扰技术将LEF-1 siRNA转染到F5M2细胞中,使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LEF-1 siRNA后细胞中LEF-1蛋白的表达变化;Tanswell实验检测干扰LEF-1的表达对F5M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LEF-1在骨肉瘤细胞株F4,F5M2中差异表达,其中在F5M2细胞中的表达较高.在转染LEF-1 siRNA的F5M2细胞中,LE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5M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结论:LEF-1 siRNA可以下调骨肉瘤细胞中LEF-1的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LEF-1有可能成为骨肉瘤诊治的新靶点.
作者:任坤;闫康;张迎龙;曾照辉;刘涛;裘秀春;马保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无创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方法:收集60例膀胱癌和40例非膀胱癌患者新鲜尿液,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尿液中NMP22水平,TRAP-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比三者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液中NMP22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83.3%,特异性43.3%;端粒酶敏感性82%,特异性90%;细胞学检查敏感性30%,特异性100%.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96%,特异性78%.结论:联合检测NMP22、端粒酶活性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诊断、随访价值.
作者:吴静;方克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IL-2)及凝血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术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分三组分别灌注博莱霉素、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比较三组治疗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组23例,有效率87.0%;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组26例,有效率96.2%;而单用博莱霉素组23例,有效率60.9%(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而联合用药组未增加治疗相关毒副反应,P>0.05).结论: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提高了胸水的控制率,未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林;李润浦;王艳丽;王卫军;潘岩;甄桂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对SU-MO依赖性特异泛素E3连接酶(RNF4)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处理NB4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RNF4 mRNA表达.结果: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NB4细胞的增殖,雷公藤红素对NB4细胞处理48h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为0.854±0.035 μmol/L;0.5 μmol/L和1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NB4细胞48小时后均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0.1μmol/L雷公藤红素可使NB4细胞中的RNF4mRNA水平上调约60%.结论:雷公藤红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与RNF4相关的信号通路达到抗白血病作用,这为临床应用雷公藤红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涤;赵万红;雷鸣;郑雅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对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7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在以阿霉素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前3天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周一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以阿霉素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SD),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A/E),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各项指标.结果:在阿霉素化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虽然EF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电图异常改变及LVIDD、LVISD、A/E、F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是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的理想药物,对慢性心脏毒性发生的减轻也有益.
作者:李芹;杨林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发生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在我院行放疗的4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过程中血象变化情况分为骨髓抑制组和无骨髓抑制组,比较两组的胸骨受照射剂量.结果:骨髓抑制组胸骨受照射剂量中Dmean、V20、V30、V40分别为2824.5cGy、66.56%、51.84%、21.95%;无骨髓抑制组胸骨Dmean、V20、V30、V40分别为1882.5cGy、45.17%、25.55%、8.72%.两组胸骨Dmean、V20、V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抑制的发生与胸骨受照射剂量正相关,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胸骨的保护.
作者:朱云云;陈杰;程惠华;李东石;林贵山;傅志超;朱锦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SI)对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鼻咽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放疗及常规护理;小牛组36例,除接受与对照相同的治疗外,还给予静脉滴注DCBSI,比较两组放疗不良反应,免疫状态及生活质量(QOL).结果:小牛组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小牛组患者的免疫状态、疼痛评分及QO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BSI能减轻皮肤放射性损伤,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放疗患者的免疫状态和QOL.
作者:张小玉;李迎春;任丽;王卓敏;何兰兰;陈成宏;钟国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印片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46例术中送检标本进行细胞印片和冰冻切片诊断,并分别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比较、计算诊断符合率,分析两者符合率的差异.结果:本组收集的术中标本246例,同时做细胞印片及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结果对比,细胞印片能准确诊断的为232例,符合率为94.31%;冰冻切片能明确诊断的为235例,符合率为95.53%.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中,细胞印片是一种简易、快速、直接判断良恶性的可靠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陈香菊;黄晓玲;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或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疾病进展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TC组)和替吉奥(TS组)方案组进行化疗,其中TC组44例,TS组42例.对照组(TC组):多西紫杉醇每次剂量25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第1、8、15天给药,卡培他滨每日1250mg/m2,分2次口服,d1-14;每28天重复.治疗组(TS组):多西紫杉醇用法同前,替吉奥80mg/(m2·d),口服,2次/天,第1-14天,每28天重复.结果:TC组有效率(RR)为43.2%,中位生存期(MST) 10.9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4.5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TS组RR为42.9%,MST为10.5个月,TTP为4.3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等.TC组与TS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63.6%及26.2% (P <0.05).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海林;刘洵祺;孙爱华;何樱;李俊;袁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20例晚期NSCLC(其中Ⅲb期和Ⅳ期患者各60例)及6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单因素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患者生存的关系,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晚期NSCLC患者CD3+T细胞和NK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对照,调节性细胞(regular T cell,Treg)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亦低于健康对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Treg细胞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显示,肿瘤分化越差,分期越高,Treg细胞数量越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随疾病进展而增高,Treg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瑞萍;徐冰心;王社论;郑成中;董青;翟树森;崔庆超;高云阁;周学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