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雯;胡昊;马高;苏国义;许晓泉;施海彬;吴飞云
患者女,32岁,于6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下腹约3 cm×3 cm肿物,无疼痛,无发热,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未治疗,近日发现肿物稍增大.查体: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尚可,边界清楚.腹部CT:左侧腹壁内可见分叶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27 HU,约2.2 cm×2.9 cm,边界清晰,与腹壁肌肉分界较清,CT诊断为左侧腹壁内软组织密度影,性质待定(图1A).
作者:黄文文;张震;卞东林;王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形态结构、活动及对合功能,寻找赘生物,观察瓣周结构及有无基础心脏病变.结果 114例患者中,104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69例有基础心脏病,5例有全身性疾病.血培养阳性35例.超声示累及二尖瓣46例、主动脉瓣48例、三尖瓣17例、肺动脉瓣1例、人工瓣膜9例,其中多瓣膜受累7例;存在严重并发症19例.59例接受手术患者中,56例检出赘生物,术前超声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94.92%(56/59).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
作者:刘秋颖;王璐璐;张云山;姚文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PET/CT及PET/MR特征.方法 纳入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及头颈部MR检查.由2名观察者独立观察PET阳性病灶,包括阳性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并对PET/CT、PET/MR T1WI及PET/MR T2WI的图像质量、融合准确度、病灶清晰度、病灶特征等进行评分.分析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40例患者共90个PET阳性病灶,包括阳性原发灶40个、阳性淋巴结50个.PET/CT、PET/MR T1WI及PET/MR T2WI在图像质量及融合准确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显示阳性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的清晰度方面,PET/MR T1WI及PET/MR T2WI均优于PET/CT(P均<0.05).40个阳性原发灶中,PET/MR T2WI对29个原发灶的特征显示多于PET/CT,4个原发灶与PET/CT相仿,7个原发灶较PET/CT少.结论 PET/MR在HNSCC诊断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在显示头颈部局部病灶时较PET/CT更具优势.
作者:白乐;程勇;唐勇进;凌雪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阴道斜隔综合征(H 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是一种女性生殖道梗阻性畸形,其畸形主要包括: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但阴道有一斜隔将半边阴道封闭致斜隔侧子宫不通;斜隔侧肾脏发育异常,通常为肾缺如.由于HWWS罕见,临床及放射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易误诊、误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HWWS患者的MRI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吴琛;陈玲;陈远军;韩祥磊;陈文;周运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美国甲状腺协会(ATA)超声分类与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57个结节)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后接受外科手术或FNA细胞学检查.根据2015年版ATA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ATA超声分类及FNA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357个甲状腺结节中,248个经术后病理确诊,包括233个恶性结节及15个良性结节.对照病理结果,超声ATA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8.31%(219/248),敏感度为90.99%(212/233),特异度为46.67%(7/15),阳性预测值为96.36%(212/220),阴性预测值为25.00%(7/28);FNA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8.81%(83/84),敏感度为100% (75/75),特异度为88.89%(8/9),阳性预测值为98.68%(75/76),阴性预测率为100%(8/8).ROC曲线分析显示,2种方法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和0.944(Z=2.397,P=0.017).结论 ATA超声分类方法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NA细胞学检查能更加有效地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
作者:钟绍斌;彭川;邹学彬;黄灿;刘隆忠;杨安奎;邹如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49岁,以“间断右下肢肿胀10余年,突发呼吸困难1周”入院.超声心动图:右心增大,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径轻度增宽,右肺动脉起始部腔内可见附加弱回声,无彩色血流显示(图1),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起始部可见极少量血流,肺动脉频谱呈高压改变;三尖瓣探及轻度反流,反流峰速约3.7 m/s,间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70 mmHg;下腔静脉内径增宽,随呼吸运动无变化;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6 mm,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10 cm/s,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43%;提示:右肺动脉内附加弱回声,中度肺高压.右下肢深静脉超声显示右侧小腿肌间静脉内径增宽,腔内充填弱回声,可零星显示彩色血流,反复屈趾试验后无改善;提示右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图2).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栓塞(图3).行肺动脉栓子取出术,术中见栓子为暗红色陈旧性血栓,与超声描述相符.
作者:梁彗莉;陈昕;杨茹;杨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孕妇,26岁,孕1产0,孕28+3周,孕期无服药史及毒物接触史.孕28+3周产前超声检查见胎儿脊柱 L3~4水平椎管内可见约9 mm×2 mm的强回声团(图1A),后方伴声影,脊髓受压,L3~5水平椎弓骨化中心明显增宽(图1B),其表面皮肤连续中断,中断处宽度约6 mm,皮肤缺损处可见一囊性包块,约10 mm×6 mm,包块后方的椎弓骨化中心向后开放,呈外“八”字形.小脑体积小,弯曲呈“香蕉状”,颅后窝池消失.超声诊断:胎儿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DM)合并开放性脊柱裂.
作者:马斌;王艺璇;李天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46岁,以“腰部疼痛伴双下肢乏力1个月,加重半月余”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骶尾部CT:L3~5双侧椎间孔及侧隐窝、骶孔扩大,可见对称性稍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8~30 HU.病变邻近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受侵破坏.腰椎MRI:L4~5椎管内、T11~L5双侧椎间孔区、骶孔区及椎旁见较对称性多发等长T1等长T2信号(图1A),脂肪抑制T2WI呈等、高信号(图1B),病变信号不均,呈多发囊状、串珠样,边界较清,部分病变内可见“漩涡征”(图1C);DWI示病变弥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病变所累及双侧椎间孔及骶孔可见明显扩张,向外侧延伸至椎旁,与双侧腰大肌关系密切,双侧腰大肌受压向外侧推移;骶孔区病变向前下方延伸至盆腔内.
作者:宋承汝;谢珊珊;程敬亮;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I对动态增强扫描(DCE)表现为环形强化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DCE-MRI、DWI资料,病灶DCE-MRI均表现为环形强化.根据病理结果将67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DCE-MRI病灶整体形态学指标、“强化环”形态学指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DCE-MRI半定量参数指标及“强化环”多点ADC值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应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itc回归模型构建新的联合参数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良、恶性组间“环形强化”环壁形态(Z2=14.19,P=0.001)、是否具有壁结节(x 2=12.48,P=0.001)、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x2=19.60,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间早期强化率(t=2.35,P=0.02),峰值达峰时间(Tmax;t=-4.66,P=0.007),ADC环内(t=1.35,P=0.001)、ADC环壁值(t=-2.8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构建“强化环”形态学指标+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Tmax+ ADC环内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性质的约登指数高为0.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 CI(0.82,,0.91)],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96%和91.31%.结论 乳腺MR多模态成像对乳腺环形强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许蕾;王椋;许道洲;庞闽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孕妇,38岁,孕3产1,孕27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椎管内强回声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药物接触史、家族遗传史及其他病史,孕期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未见异常.我院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约6.7 cm,头围约26.1 cm,腹围约24.2 cm,股骨长约5.2 cm,肱骨长约4.8 cm,羊水指数约12.7 cm,脊柱旁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均示L3~5水平可见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回声均匀,约2.1 cm×0.8 cm×0.5 cm,脊髓圆锥位置显示不清,神经管闭合位置略后移;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A).
作者:焦北鱼;赵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55岁,以“发现左乳肿物10月余”为主诉入院.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约20 mm×15 mm的质韧肿物,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压痛,乳头无凹陷及溢液,皮肤无红肿及橘皮样变.超声:左侧乳腺可见中等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未见明显占位效应;CDFI示病灶内点状血流信号;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示左侧乳腺12点方向(距乳头约54 mm,距皮肤约14.5 mm)可见约18 mm×11 mm中等回声区(图1A),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冠状切面可见“汇聚征”;弹性成像示病灶以红色为主(图1B、1C),弹性评分5分.超声诊断为左侧乳腺占位性病变(BI-RADS 4C类).行左乳区段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复杂性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伴导管上皮简单增生.免疫组化:P63(+),KI67(<5%),腺上皮ER(3+),PR(1+),CK8/18(3+),CK5/6(肌上皮+).
作者:靳凤梅;马苏美;王惠;李金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脑老化指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组织结构、功能、形态逐渐出现衰退的现象,其中认知功能减退是脑老化的重要标志,脑白质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脑老化的重要因素.DTI及其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无创显示活体人脑组织微观结构,有利于分析脑老化过程及脑老化相关疾病.本文对DTI技术在正常脑老化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干;姚旭峰;黄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MRI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2014年全球医用MRI设备装机量达18.31万台,同比2013年增长11.71%[1].1985年我国引进第1台MRI设备,2015年我国MRI设备保有量增加至9 089台,每百万人口设备拥有量为6.6台[2].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的《2015年MRI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1-2015年,我国MRI设备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1%,从892台增加至1 507台[2],已广泛应用于县级以上医院.
作者: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宽体探测器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宽体探测器CT扫描资料.CT灌注(CTP)扫描采用16cm探测器覆盖的轴扫模式,ASiR-VS0%,注射对比剂6 s后开始行CTP数据采集,共采集26期图像,在第22 s、51 s及153 s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图像.测量肾上腺腺瘤(A组)和对侧正常肾上腺结合部(B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及表面通透性(PS)值.比较2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评价辐射剂量.应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的BV、MTT及PS值均低于B组(P均<0.05),2组间BF、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BV、MTT及PS值诊断肾上腺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62及0.831,以PS值1.37 ml/(100g· min)为阈值诊断腺瘤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81.0%.平扫、CTP(含增强三期)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3.20±0.57)、(19.98±1.9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灌注成像可为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提供高质量常规三期强化图像,同时提供有效的定量灌注数据.PS值对腺瘤有较高诊断效能.
作者:赵莹;刘爱连;刘静红;邓锡佳;郭丹;刘晓冬;刘义军;方鑫;刘泽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MRI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指标稳定,以获取高质量的扫描图像,为影像诊断提供图像质量保障.国外许多国家已建立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应用推广也较为普及.而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推广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刘雅文;尹红霞;杨娉娉;朱建明;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3台MRI设备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情况进行检测,以加深对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的认识.方法 通过3台MRI设备(设备1:GE 1.5T HDi,装机时间:2012年;设备2:GE 3.0T HD,装机时间:2006年;设备3:GE3.0T 750W,装机时间:2016年)采用轴位T1WI序列扫描ACR模体,记录层间距为5.0、1.0、0.5和0 mm时的SNR,绘制SNR变化百分比与层间距百分比的函数图.处置标准:当层间距从5 mm减小到0时,由层间射频信号干扰作用所导致的SNR的下降不超过20%.结果 当层间距由5 mm减小到0时,设备1的SNR下降幅度为18.16%,设备2的SNR下降幅度为23.57%,设备3的SNR下降幅度为10.75 %;设备1和设备3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结果达到处置标准,设备2(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检测结果未达标.结论 3台MRI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其中使用时间久的设备检测结果不达标.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应该在临床质量控制工作中受到重视.
作者:尹红霞;刘雅文;杨娉娉;张艺;朱建明;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37岁,因“左侧腰部酸胀2月余”就诊.查体:左肾区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中上极探及约9.0cm×7.9 cm的低回声团,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回声区及强回声钙化灶(图1A).肿块实性部分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左肾静脉内可探及约6.8 cm×1.5cm低回声团,与肿块相延续.超声诊断:左肾占位并左肾静脉癌栓形成.
作者:周爱云;刘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2 mapping成像评价青年健康志愿者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的可行性,并定量分析肩关节软骨T2值.方法 对16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肩关节斜冠状位8回波T2 mapping成像,并经后处理获得伪彩图,将肩关节软骨三等分为外带、中带、内带,测量其T2值.比较外带、中带、内带间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间、左右侧间T2值差异.结果 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内带T2值分别为(38.67±2.82)ms、(38.41±2.52)ms、(36.49±1.80)m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9,P=0.001),肩关节外带、中带软骨T2值均大于内带(P均<0.05).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及内带的左侧与右侧T2值、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外带、内带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中带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评价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变化.
作者:刘新峰;魏琳;牟俊;王荣品;曾宪春;刘远成;刘昌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WI和1H-MRS对不同恶性程度原发性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的DWI和1 H-MRS检查资料.DWI检查中b值分别为0、400、800、1 000、1 500 s/mm2,经后处理获得相应的ADC图,并计算ADC值.对18例MRS谱线稳定的骨肉瘤患者进行分析并获得MRS谱线、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及Cho/Cr值.不同b值下高度和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Cho/Cr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当b值分别为400、800、10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6、4.37、4.87,P=0.01、0.04、0.03);而b值为1 5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9,P=0.12).b值为400 s/mm2时,以ADC值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73.30%和72.70%.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Cho/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以Cho/Cr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佳界值为2.21,特异度为75.00%,敏感度为92.90%.结论 ADC值(b值取400 s/mm2)及Cho/Cr值均对诊断原发性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莹;任翠萍;程敬亮;李贝贝;肖翠萍;王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末梢灌注延迟,但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多数患者并无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异常,但可能出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以简便、无创、安全的检查手段确诊并评估CSFP尤为重要.随着近年超声心动图的发展,通过常规超声、二维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心肌CEUS等多种超声技术均可对CSFP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价CSF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黎瑶;陈新云;卢聪;延东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