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张洋;张静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9个月-74岁(平均43.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27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无痛性包块为主诉.AMF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特征表现为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肿瘤细胞圆形至梭形,核分裂象罕见,无细胞异型性,分布不均、疏密不一,可见交替分布界限不清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2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均为单纯肿物切除术.随访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张嵩;齐跃;刘水策;刘冰莹;刘娟娟;郭瑞江;李潇;张丹晔;林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导入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存的影响,及对MDM2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腺病毒p53注射液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细胞中,用MTT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两组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DM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组MDM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野生型p53导入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增加,且可以上调MDM2的表达,这可能与外源性p53增加后其负反馈泛素化降解酶也增加有关.
作者:聂明辉;戚林;李志生;王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包括结肠癌在内的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miRNA可成为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生物治疗靶分子,在大肠癌的诊治中将起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miRNA在结肠癌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孟小茹;郑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药物学治疗是目前抗肿瘤防治研究为活跃的领域.猫眼草作为中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本文就猫眼草或其有效成分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亚萍;陈锴;惠起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也存在其他不常见的亚型.我们将描述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特点,重点在发病机理、分期、风险分层、预后及新治疗进展.
作者:吕鑫鑫;余长艳;赵曙;张清媛;张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 (53/90)和53.33% (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 (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作者:王前;刘洁;张培军;宋瑞;郭兰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调miR-30c的表达对大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30c模拟物转染CRC细胞株SW620,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miR-30c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N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30c模拟物后,SW620细胞的miR-30c表达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减少(P<0.05),凋亡增加(P<0.05),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SNAI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620细胞miR-30c表达上调,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NAI2表达相关.
作者:吴巍芸;周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46例K-ras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ras野生型23例、K-ras突变型23例;回顾性分析了BEV联合FOLFIRI(20例)或FOLFOX(26例)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总ORR为39.1%,总DCR为91.3%,总中位PFS为7.5个月.以化疗方案分组,其中FOLFIRI+ BEV组ORR为30.0%,DCR为95.0%,中位PFS为8.1个月;FOLFOX+BEV组ORR为46.2%,DCR为88.5%,中位PFS为6.5个月.以K-ras基因状态分组,K-ras突变组ORR为30.4%,DCR为91.3%,中位PFS为6.2个月;K-ras野生组ORR为47.8%,DCR为91.3%,中位PFS为9.9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K-ras突变组在近期、远期疗效低于K-ras野生组,但在两组中均可见应用BEV能获益,同时再次证实K-ras基因突变是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不是BEV应用的禁忌症;在化疗方案方面,BEV联合FOLFIRI或FOLFOX标准双周方案可提高化疗的ORR及DCR,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作者:夏学明;毛志远;白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钱智;李淼;周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Wlicoxon test检测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肿瘤组IL-6和CC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与良性肿瘤组相比,肿瘤组CCL-18表达水平则处于边界值(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相比,CCL-18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IL-6在ER阳性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而CCL-18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6和CCL-18可以用来区别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IL-6的高度表达可能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CCL-18的表达与另一个预后参数Ki67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孙平;张洋;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的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 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 rDNA 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作者:时伟红;魏政立;郭晓冲;刘佳;吴腾飞;郑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对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对本院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脾栓塞比例分为:脾栓塞程度<50%(A组)、50%-60%(B组),术前及术后每周复查外周血WBC、PLT、AST、ALT、TBI至术后第8周,并进行Child分级.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WBC、PLT计数均较术前有所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在随访末期A组明显呈下降趋势;A、B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在TACE联合PSE治疗中,脾栓塞比例是影响外周血WBC、PLT的重要因素;不同脾栓塞比例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比例脾栓塞可加重栓塞后反应.
作者:刘杰;刘鸿章;周荣林;段文都;李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以及其在判断疾病病情和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不同期别、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及对照组样本的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FT3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SH略有改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FT3在不同期别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加重,FT3水平逐渐降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FT3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现代医学指标,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薛荣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和评估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到漳浦县医院进行宫颈癌检查的病例14119例.均为宫颈刷取材,液基方法同时制两张片,一张进行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TBS诊断.另一张经Feulgen染色,用于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临床活检取材均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结果:共建议活检671例.用于回顾性研究的388例有活检结果.其中有宫颈癌5例,CINⅢ/原位癌38例,44例CINⅡ及137例CIN I,其余164例为慢性宫颈炎.以活检结果≥CINⅡ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标准,采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0.11%与97.7%,而常规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5.98%与58.62%.同一个标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到99.89%.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测的辅助手段.
作者:陈湧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术治疗左、右肝管同时受累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左、右肝内胆管同时受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7例,经皮经右肝或左肝单侧入路,通过在左、右肝管间和肝管、胆总管间植入金属双支架行胆管内引流.结果:7例14枚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总胆红素由术前的(324.4±221.7)μmol/L,降至术后1、2、4周的(263.9±147.2) μmol/L、(104.8±96.5) μmol/L、(43.6±34.3) μmol/L.直接胆红素由术前的(241.8±121.6) μmol/L,降至术后1、2、4周的(198.6±155.3)μmol/L、(92.4 ±81.7) μmol/L、(34.7±34.6) μmol/L.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左、右肝管同时受累的胆管梗阻患者行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洪义;何东风;张启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春瑞滨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其常见药物毒性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及静脉毒性等,严重限制了临床的使用剂量.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如何减轻药物副反应、提高药物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温旭智;杨觅;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切除的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腺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Nampt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amp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Nampt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74±2.399和1.286±0.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p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6±0.16和0.203±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ampt蛋白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mp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乐;杨清;毕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sirtuin 1)为Ⅲ型去乙酰化酶,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调控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细胞功能.近年研究发现,SIRT1表达水平改变对于某些肿瘤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从SIRT1的基本结构以及在癌症中的研究现状和与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和凋亡机制两方面阐述SIRT1与肿瘤调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曹繁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8例,分成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4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的测定,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患者组PAI-1/PAI-1:A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Ⅰ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Ⅱ期、Ⅲ期、Ⅳ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减少,其抑制剂(PAI-1:A)活性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及其活性(t-PA:A)增加.
作者:张明珠;陈伟才;欧玲;李琳;肖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颊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l)沉默与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PCR及定量PCR验证SOCS1干扰序列沉默人颊癌细胞系BcaCD885中SOCS1的表达.MTT法检测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将SOCS1干扰序列转染BcaCD885细胞后,SOC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SOCS1表达抑制后,转染72h后,BcaCD885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化疗药物卡铂和紫杉醇对BcaCD88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显著降低(P<0.01).SOCS1表达抑制后BcaCD885细胞Go/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基因沉默后,人颊癌细胞株BcaCD885的增殖能力下降,并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黄宏伟;马壮;余志刚;黄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