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明;毛志远;白莉
目的:探讨MAP3K1及LS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方法,检测28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287例绝经前正常对照者MAP3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MAP3 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 =0.937、P=0.3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MAP3K1的rs889312位点,与AA携带者相比,AC携带者、CC携带者和AC+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14,95% CI=0.537-1.236,P=0.335; OR=0.999,95%CI=0.627-1.594,P=0.998; OR=0.876,95%CI =0.591-1.298,P=0.509);对于LSP1的rs3817198位点,与TT携带者相比,CT携带者、CC携带者和CT+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32,95%CI =0.565-1.223,P=0.349;OR=0.651,95%CI =0.108-3.936.P=0.640;OR=0.839,95%CI=0.573-1.229,P=0.369).结论:上述两个基因MAP3K1和LSP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昊;姜永冬;庞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低剂量CINE CT形成PET衰减校正图,对18F-FDG显像中运动病灶的SUV值加以修正,以期获得可重复的SUV结果.方法:3例肝癌和28例肺癌患者在行常规PET/CT检查中存在较明显的运动伪影,随后对存在运动伪影区采集1个床位经低剂量CINE CT进行的衰减校正PET.将常规PET/CT与经CINE CT校正获得的PET图像中病灶的位置、形态、SU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PET的病灶区错位融合的位置、SUV值可经CINE CT衰减校正加以修正.对两种方法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小病灶在运动条件下对PET/CT采集的影响,常规协议组高于CINE CT组.结论:应用低剂量CINECT衰减校正PET影像,可有效改善PET/CT检查中CT与PET融合效果,减少病灶区SUV的呼吸运动干扰,对放化疗疗效评估及PET定量分析提供更优化的支持手段.
作者:欧阳晓辉;刘晓飞;王志忠;宋蔚;苏家贵;王钦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也存在其他不常见的亚型.我们将描述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特点,重点在发病机理、分期、风险分层、预后及新治疗进展.
作者:吕鑫鑫;余长艳;赵曙;张清媛;张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化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依据.方法:建立对BCNU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采取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性;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卡氮芥耐药的U251胶质瘤细胞中FoxM1与XRCC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FoxM1表达水平后,恢复了耐药细胞株对卡氮芥的敏感性;下调FoxM1蛋白表达水平后,XRCC1蛋白表达水平随之下降,与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程度相关.结论: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DNA损伤修复机制参与了FoxM1介导的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耐药过程.
作者:张明杰;范承哲;李少一;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新方法.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自内向外、自下向上逆行解剖的方法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16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6±18.3)min,术中出血量(26±15.7)ml.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97例,微小乳头状癌42例,腺瘤性甲状腺肿17例,腺瘤4例,桥本氏病2例.无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呛咳、手足抽搐等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经恢复治疗后发音正常.2例切口下方切缘Ⅰ°烫伤,1例Ⅱ°烫伤,后在手术中用凡士林纱布保护切口下缘,再无上述情况发生.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逆行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特别适用于经中线小切口或者腔镜辅助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可作为甲状腺外科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梁秦龙;王子璋;戚新春;冯海波;张引维;赵娜;任文艳;赵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是对肿瘤细胞先给予声敏剂,再用超声照射肿瘤细胞,诱导一系列声化学反应,激活声敏剂分子,通过增效声动力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SDT由于对肿瘤组织特异性和穿透性而对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故被学者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应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DT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凌龙飞;李燕京;白玉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颊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l)沉默与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PCR及定量PCR验证SOCS1干扰序列沉默人颊癌细胞系BcaCD885中SOCS1的表达.MTT法检测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将SOCS1干扰序列转染BcaCD885细胞后,SOC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SOCS1表达抑制后,转染72h后,BcaCD885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化疗药物卡铂和紫杉醇对BcaCD88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显著降低(P<0.01).SOCS1表达抑制后BcaCD885细胞Go/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基因沉默后,人颊癌细胞株BcaCD885的增殖能力下降,并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黄宏伟;马壮;余志刚;黄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0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朱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2014年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120例,所有患者均按鼻咽癌08分期标准分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表达率为15.0%.在T分组中P>0.05,N分组中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M分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表达率为55.8%,在T、N、M分组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与鼻咽癌分期有相关性.SC-CAg、CYFRA21-1两者联合检查阳性表达率为66.7%,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阳性率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YFRA21-l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筛选的辅助指标,动态监测CYFRA21-1水平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的病情监控,可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及远端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并对预测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青;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刘志民;黄昭东;梁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晚期肺鳞癌患者一线吉西他滨/紫杉醇与铂类二联方案的临床疗效,为晚期肺鳞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方案筛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一线应用吉西他滨或紫杉醇铂二联方案化疗的转移性肺鳞癌患者62例,分为2个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结果:吉西他滨铂二联方案客观有效率为32.3%,紫杉醇铂二联方案客观有效率为35.5%,二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37);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个月(95%CI 3.2-6.8个月)和5个月(95%CI 3.7-6.3个月),二者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O.058);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95% CI8.9-11.1个月)和12个月(95%CI 9.7-14.3个月),二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在晚期肺鳞癌中,吉西他滨/紫杉醇铂二联方案的疗效相似,其中紫杉醇铂二联具有生存优势.
作者:赵玲娣;李威;张勇;王子兵;高全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以ERα(+)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为研究对象,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移植瘤中ERK、p-ER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转染前后的Ishikawa细胞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ERRγ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kt、p-Akt、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与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空载体组)ERRγ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与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组织的活化情况: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中Akt、p-Akt、ERK、p-ERK表达量均低于Ishikawa细胞移殖瘤及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P<0.05).结论:沉默ERRγ基因的瘤组织的ERK及Akt的表达呈现低表达,从而可以推测:通过ERRγ的表达来调节ERK及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柯孝瑜;程迪;贾玖丽;马晓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之一,亦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因素.RILT包括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和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fibrosis.RF).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于放疗开始后的1-6个月.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较缓慢通常为数月到几年之间.本综述就与放射性肺炎有关的临床和剂量学等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提供临床可行的预测指标,以指导肺癌放射治疗计划的制订,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作者:李双双;孔炜伟;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药物学治疗是目前抗肿瘤防治研究为活跃的领域.猫眼草作为中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本文就猫眼草或其有效成分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亚萍;陈锴;惠起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切除的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腺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Nampt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amp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Nampt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74±2.399和1.286±0.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p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6±0.16和0.203±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ampt蛋白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mp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乐;杨清;毕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所采取的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合的止血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体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手术后月经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性激素(FSH、E2、LH)水平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月经正常率为93.5%,对照组为71.7%,观察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凝的止血方法与传统的手术缝合方法相比,前者可以有效保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冰;刘佳;李春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iRNA在服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初诊敏感患者和病情进展患者的骨髓标本共35例.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并提取总R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NA提取液的浓度和纯度,后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croRNA-21、microRNA-10a、microRNA-31、microRNA-34a、microRNA-155在敏感组和进展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进展组白血病细胞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miR-10a、miR-31、miR-34a、miR-155在两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可能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陈彭;秦炜炜;张阳萍;杨健;刘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NEDD9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EDD9在40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EDD9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5.0%,mRNA表达CT值分别为1.704±0.360、0.843±0.526,食管癌组织中NEDD9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NEDD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EDD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食管组织,可能促进食管癌的侵袭及转移,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韦林;周斌;姜建涛;张晋;孔冉冉;张丹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调miR-30c的表达对大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30c模拟物转染CRC细胞株SW620,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miR-30c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N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30c模拟物后,SW620细胞的miR-30c表达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减少(P<0.05),凋亡增加(P<0.05),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SNAI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620细胞miR-30c表达上调,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NAI2表达相关.
作者:吴巍芸;周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46例K-ras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ras野生型23例、K-ras突变型23例;回顾性分析了BEV联合FOLFIRI(20例)或FOLFOX(26例)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总ORR为39.1%,总DCR为91.3%,总中位PFS为7.5个月.以化疗方案分组,其中FOLFIRI+ BEV组ORR为30.0%,DCR为95.0%,中位PFS为8.1个月;FOLFOX+BEV组ORR为46.2%,DCR为88.5%,中位PFS为6.5个月.以K-ras基因状态分组,K-ras突变组ORR为30.4%,DCR为91.3%,中位PFS为6.2个月;K-ras野生组ORR为47.8%,DCR为91.3%,中位PFS为9.9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K-ras突变组在近期、远期疗效低于K-ras野生组,但在两组中均可见应用BEV能获益,同时再次证实K-ras基因突变是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不是BEV应用的禁忌症;在化疗方案方面,BEV联合FOLFIRI或FOLFOX标准双周方案可提高化疗的ORR及DCR,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作者:夏学明;毛志远;白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Wlicoxon test检测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肿瘤组IL-6和CC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与良性肿瘤组相比,肿瘤组CCL-18表达水平则处于边界值(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相比,CCL-18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IL-6在ER阳性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而CCL-18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6和CCL-18可以用来区别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IL-6的高度表达可能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CCL-18的表达与另一个预后参数Ki67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孙平;张洋;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