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EDD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韦林;周斌;姜建涛;张晋;孔冉冉;张丹杰

关键词:食管癌, 免疫组化, NEDD9, RT-PCR
摘要:目的:探讨NEDD9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EDD9在40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EDD9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5.0%,mRNA表达CT值分别为1.704±0.360、0.843±0.526,食管癌组织中NEDD9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NEDD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EDD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食管组织,可能促进食管癌的侵袭及转移,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切除的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腺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Nampt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amp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Nampt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74±2.399和1.286±0.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p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6±0.16和0.203±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ampt蛋白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mp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乐;杨清;毕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 (53/90)和53.33% (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 (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作者:王前;刘洁;张培军;宋瑞;郭兰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相关因子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的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多数卵巢癌诊断时已是晚期.MMP-9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参与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多步骤过程.大量研究证明:MMP-9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多种成分,包括明胶和基底膜的Ⅳ型胶原,Ⅳ型胶原是构成阻止肿瘤侵袭屏障的重要成分,同时MMP-9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在卵巢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因子被发现与卵巢癌有关,研究其机制时发现与MMP-9的表达水平相关,下调MMP-9的表达水平成为卵巢癌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MMP-9及其相关因子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卵巢癌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作者:刘天怡;李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Wlicoxon test检测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肿瘤组IL-6和CC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与良性肿瘤组相比,肿瘤组CCL-18表达水平则处于边界值(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相比,CCL-18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IL-6在ER阳性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而CCL-18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6和CCL-18可以用来区别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IL-6的高度表达可能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CCL-18的表达与另一个预后参数Ki67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孙平;张洋;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伊马替尼治疗中mi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iRNA在服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初诊敏感患者和病情进展患者的骨髓标本共35例.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并提取总R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NA提取液的浓度和纯度,后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croRNA-21、microRNA-10a、microRNA-31、microRNA-34a、microRNA-155在敏感组和进展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进展组白血病细胞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miR-10a、miR-31、miR-34a、miR-155在两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可能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陈彭;秦炜炜;张阳萍;杨健;刘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抑制剂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8例,分成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4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的测定,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患者组PAI-1/PAI-1:A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Ⅰ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Ⅱ期、Ⅲ期、Ⅳ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减少,其抑制剂(PAI-1:A)活性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及其活性(t-PA:A)增加.

    作者:张明珠;陈伟才;欧玲;李琳;肖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以及其在判断疾病病情和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不同期别、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及对照组样本的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FT3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SH略有改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FT3在不同期别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加重,FT3水平逐渐降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FT3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现代医学指标,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薛荣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icroRNA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包括结肠癌在内的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miRNA可成为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生物治疗靶分子,在大肠癌的诊治中将起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miRNA在结肠癌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孟小茹;郑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CCAg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2014年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120例,所有患者均按鼻咽癌08分期标准分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表达率为15.0%.在T分组中P>0.05,N分组中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M分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表达率为55.8%,在T、N、M分组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与鼻咽癌分期有相关性.SC-CAg、CYFRA21-1两者联合检查阳性表达率为66.7%,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阳性率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YFRA21-l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筛选的辅助指标,动态监测CYFRA21-1水平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的病情监控,可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及远端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并对预测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青;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刘志民;黄昭东;梁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iR-30c表达调控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上调miR-30c的表达对大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30c模拟物转染CRC细胞株SW620,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miR-30c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N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30c模拟物后,SW620细胞的miR-30c表达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减少(P<0.05),凋亡增加(P<0.05),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SNAI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620细胞miR-30c表达上调,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NAI2表达相关.

    作者:吴巍芸;周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ACE联合PSE在原发性肝癌并脾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对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对本院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脾栓塞比例分为:脾栓塞程度<50%(A组)、50%-60%(B组),术前及术后每周复查外周血WBC、PLT、AST、ALT、TBI至术后第8周,并进行Child分级.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WBC、PLT计数均较术前有所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在随访末期A组明显呈下降趋势;A、B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在TACE联合PSE治疗中,脾栓塞比例是影响外周血WBC、PLT的重要因素;不同脾栓塞比例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比例脾栓塞可加重栓塞后反应.

    作者:刘杰;刘鸿章;周荣林;段文都;李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放射性肺炎相关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之一,亦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因素.RILT包括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和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fibrosis.RF).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于放疗开始后的1-6个月.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较缓慢通常为数月到几年之间.本综述就与放射性肺炎有关的临床和剂量学等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提供临床可行的预测指标,以指导肺癌放射治疗计划的制订,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作者:李双双;孔炜伟;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er-2和胃癌诊疗进展

    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佳,提倡个体化治疗,生物标记物是筛选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预后相关,可指导晚期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Her-2状态还可能和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相关,并可指导胃癌术后辅助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

    作者:寇梦瑛;王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D146与泌尿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146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CD146的高表达与黑素瘤、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CD146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他肿瘤的情况有所不同,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似乎提示CD146抑制乳腺的发生及进展.本文就CD146基因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泌尿系肿瘤的关系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袁红纲;龙兵;董自强;张路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源性p53基因导入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MDM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导入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存的影响,及对MDM2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腺病毒p53注射液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细胞中,用MTT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两组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DM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组MDM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野生型p53导入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增加,且可以上调MDM2的表达,这可能与外源性p53增加后其负反馈泛素化降解酶也增加有关.

    作者:聂明辉;戚林;李志生;王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AP3K1及LS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相关性

    目的:探讨MAP3K1及LS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方法,检测28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287例绝经前正常对照者MAP3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MAP3 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 =0.937、P=0.3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MAP3K1的rs889312位点,与AA携带者相比,AC携带者、CC携带者和AC+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14,95% CI=0.537-1.236,P=0.335; OR=0.999,95%CI=0.627-1.594,P=0.998; OR=0.876,95%CI =0.591-1.298,P=0.509);对于LSP1的rs3817198位点,与TT携带者相比,CT携带者、CC携带者和CT+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32,95%CI =0.565-1.223,P=0.349;OR=0.651,95%CI =0.108-3.936.P=0.640;OR=0.839,95%CI=0.573-1.229,P=0.369).结论:上述两个基因MAP3K1和LSP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昊;姜永冬;庞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46例K-ras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ras野生型23例、K-ras突变型23例;回顾性分析了BEV联合FOLFIRI(20例)或FOLFOX(26例)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总ORR为39.1%,总DCR为91.3%,总中位PFS为7.5个月.以化疗方案分组,其中FOLFIRI+ BEV组ORR为30.0%,DCR为95.0%,中位PFS为8.1个月;FOLFOX+BEV组ORR为46.2%,DCR为88.5%,中位PFS为6.5个月.以K-ras基因状态分组,K-ras突变组ORR为30.4%,DCR为91.3%,中位PFS为6.2个月;K-ras野生组ORR为47.8%,DCR为91.3%,中位PFS为9.9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K-ras突变组在近期、远期疗效低于K-ras野生组,但在两组中均可见应用BEV能获益,同时再次证实K-ras基因突变是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不是BEV应用的禁忌症;在化疗方案方面,BEV联合FOLFIRI或FOLFOX标准双周方案可提高化疗的ORR及DCR,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作者:夏学明;毛志远;白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清SA在肝癌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livary acids,SA)对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以及在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322例(肝癌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治疗的187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及355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采用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样本的血清SA含量,对1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1、3、6个月的血清SA水平进行监测分析.比较肝癌组患者SA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SA含量[(725±138) mg/L]明显高于肝良性疾病组[(535±122)mg/L]和健康对照组[(584 ±98)mg/L],U值分别为1677.48和823.64,P<0.05.随访1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清SA含量1周后均明显升高,1个月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治疗3个月左右回到治疗前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血清SA继续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已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且有131例(83.44%)患者血清S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结论:血清SA对肝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钢;李清清;廖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27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9个月-74岁(平均43.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27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无痛性包块为主诉.AMF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特征表现为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肿瘤细胞圆形至梭形,核分裂象罕见,无细胞异型性,分布不均、疏密不一,可见交替分布界限不清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2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均为单纯肿物切除术.随访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张嵩;齐跃;刘水策;刘冰莹;刘娟娟;郭瑞江;李潇;张丹晔;林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FoxM1在胶质瘤对卡氮芥化疗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化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依据.方法:建立对BCNU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采取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性;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卡氮芥耐药的U251胶质瘤细胞中FoxM1与XRCC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FoxM1表达水平后,恢复了耐药细胞株对卡氮芥的敏感性;下调FoxM1蛋白表达水平后,XRCC1蛋白表达水平随之下降,与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程度相关.结论: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DNA损伤修复机制参与了FoxM1介导的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耐药过程.

    作者:张明杰;范承哲;李少一;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