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146与泌尿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袁红纲;龙兵;董自强;张路生

关键词:CD146,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泌尿系肿瘤
摘要:CD146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CD146的高表达与黑素瘤、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CD146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他肿瘤的情况有所不同,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似乎提示CD146抑制乳腺的发生及进展.本文就CD146基因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泌尿系肿瘤的关系作一系统综述.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止血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所采取的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合的止血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体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手术后月经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性激素(FSH、E2、LH)水平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月经正常率为93.5%,对照组为71.7%,观察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凝的止血方法与传统的手术缝合方法相比,前者可以有效保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冰;刘佳;李春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FoxM1在胶质瘤对卡氮芥化疗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化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依据.方法:建立对BCNU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采取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性;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卡氮芥耐药的U251胶质瘤细胞中FoxM1与XRCC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FoxM1表达水平后,恢复了耐药细胞株对卡氮芥的敏感性;下调FoxM1蛋白表达水平后,XRCC1蛋白表达水平随之下降,与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程度相关.结论: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DNA损伤修复机制参与了FoxM1介导的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耐药过程.

    作者:张明杰;范承哲;李少一;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er-2和胃癌诊疗进展

    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佳,提倡个体化治疗,生物标记物是筛选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预后相关,可指导晚期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Her-2状态还可能和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相关,并可指导胃癌术后辅助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

    作者:寇梦瑛;王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RRγ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移植瘤组织中Akt、ERK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ERα(+)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为研究对象,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移植瘤中ERK、p-ER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转染前后的Ishikawa细胞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ERRγ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kt、p-Akt、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与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空载体组)ERRγ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与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植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组织的活化情况:ERRγ-shRNA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中Akt、p-Akt、ERK、p-ERK表达量均低于Ishikawa细胞移殖瘤及no-silence Ishikawa细胞移殖瘤组(P<0.05).结论:沉默ERRγ基因的瘤组织的ERK及Akt的表达呈现低表达,从而可以推测:通过ERRγ的表达来调节ERK及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柯孝瑜;程迪;贾玖丽;马晓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ERCC1基因和β-tubulinⅢ基因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orma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明显增高,在新诊断的患者中,有65%已不能行手术治疗,因此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耐药的存在,化疗疗效有效率有限,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0%-40%.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ERCC1、β-tubulinⅢ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指标.根据基因表达水平及药物敏感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化疗的趋势.

    作者:张杰;赵勇;麻成方;洪琼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中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细胞系GLP-1受体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评价两种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等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PTC细胞系BCPAP、TPC-1中均可检测到GLP-1受体的表达.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分别以1 nmol/L、10noml/L和100nmol/L作用于细胞24h、48h和72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浓度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作用细胞24h后,实验组Akt和Erk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有GLP-1受体的表达.但是,GLP-1受体激动剂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对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Akt和Erk通路无明显作用.

    作者:刘睿;王红;郭慧玲;关海霞;单忠艳;滕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收集有关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 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计有1297例胃癌患者和2702例对照人群.TLR4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为:T versus C:OR=1.307,95% CI=1.047-1.631:TT versus CC:OR=1.527,95% CI=0.398-5.860; TC versus CC:OR=1.324,95% CI=1.049-1.670; TT/TC versus CC:OR=1.326,95% CI=1.053-1.671;TT versus TC/CC:OR=1.481,95%CI=0.386-5.685.根据种族来源进行分层分析,在高加索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为:T versus C:OR=1.298,95% CI=1.027-1.640;TC versus CC:OR =1.313,95% CI=1.027-1.679; TT/TC versus CC:OR=1.316,95% CI=1.031-1.679.结论:TLR4Thr399Ile TC、TT/TC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能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作者: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扬;张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相关因子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的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多数卵巢癌诊断时已是晚期.MMP-9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参与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多步骤过程.大量研究证明:MMP-9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多种成分,包括明胶和基底膜的Ⅳ型胶原,Ⅳ型胶原是构成阻止肿瘤侵袭屏障的重要成分,同时MMP-9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在卵巢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因子被发现与卵巢癌有关,研究其机制时发现与MMP-9的表达水平相关,下调MMP-9的表达水平成为卵巢癌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MMP-9及其相关因子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卵巢癌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作者:刘天怡;李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声动力疗法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是对肿瘤细胞先给予声敏剂,再用超声照射肿瘤细胞,诱导一系列声化学反应,激活声敏剂分子,通过增效声动力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SDT由于对肿瘤组织特异性和穿透性而对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故被学者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应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DT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凌龙飞;李燕京;白玉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0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朱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AP3K1及LS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相关性

    目的:探讨MAP3K1及LS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方法,检测28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287例绝经前正常对照者MAP3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MAP3 K1基因rs889312和LSP1基因rs3817198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 =0.937、P=0.3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MAP3K1的rs889312位点,与AA携带者相比,AC携带者、CC携带者和AC+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14,95% CI=0.537-1.236,P=0.335; OR=0.999,95%CI=0.627-1.594,P=0.998; OR=0.876,95%CI =0.591-1.298,P=0.509);对于LSP1的rs3817198位点,与TT携带者相比,CT携带者、CC携带者和CT+ CC基因型携带者与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无关(OR=0.832,95%CI =0.565-1.223,P=0.349;OR=0.651,95%CI =0.108-3.936.P=0.640;OR=0.839,95%CI=0.573-1.229,P=0.369).结论:上述两个基因MAP3K1和LSP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昊;姜永冬;庞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27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7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9个月-74岁(平均43.8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27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以发现无痛性包块为主诉.AMF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其特征表现为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多小于5cm,肿瘤细胞圆形至梭形,核分裂象罕见,无细胞异型性,分布不均、疏密不一,可见交替分布界限不清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2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均为单纯肿物切除术.随访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张嵩;齐跃;刘水策;刘冰莹;刘娟娟;郭瑞江;李潇;张丹晔;林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清SA在肝癌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livary acids,SA)对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以及在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322例(肝癌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治疗的187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及355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采用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样本的血清SA含量,对1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1、3、6个月的血清SA水平进行监测分析.比较肝癌组患者SA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SA含量[(725±138) mg/L]明显高于肝良性疾病组[(535±122)mg/L]和健康对照组[(584 ±98)mg/L],U值分别为1677.48和823.64,P<0.05.随访1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清SA含量1周后均明显升高,1个月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治疗3个月左右回到治疗前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血清SA继续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已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且有131例(83.44%)患者血清S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结论:血清SA对肝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钢;李清清;廖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草药猫眼草提取物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可能分子机制的探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药物学治疗是目前抗肿瘤防治研究为活跃的领域.猫眼草作为中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本文就猫眼草或其有效成分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亚萍;陈锴;惠起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抑制剂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8例,分成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4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的测定,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患者组PAI-1/PAI-1:A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Ⅰ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Ⅱ期、Ⅲ期、Ⅳ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减少,其抑制剂(PAI-1:A)活性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及其活性(t-PA:A)增加.

    作者:张明珠;陈伟才;欧玲;李琳;肖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Wlicoxon test检测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肿瘤组IL-6和CC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与良性肿瘤组相比,肿瘤组CCL-18表达水平则处于边界值(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相比,CCL-18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IL-6在ER阳性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而CCL-18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6和CCL-18可以用来区别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IL-6的高度表达可能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CCL-18的表达与另一个预后参数Ki67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孙平;张洋;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钱智;李淼;周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病理学实践中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变化趋势

    目的:研究临床病理学实践中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S)变化趋势.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时期911例前列腺癌GS、主要分级以及次要分级均值和比例.比寝穿刺活检(NB)、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以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标本的差异.结果:1995-2005年前列腺癌GS(6.86±1.12)分,2006-2013年GS(7.06±1.09)分,GS均值显著提高(t=-2.428,P<0.05).在TURP中GS分别是(6.46±1.38)分和(7.14±1.32)分,GS均值显著提高(t=-2.132,P<0.05).GS≤5分分别占4.7%(11/234)和0.4%(3/677),GS≤5分比例显著下降(x2=20.465,P<0.01).结论:前列腺癌GS均值具有提高趋势.应该使用ISUP系统进行前列腺癌GS.

    作者:任玉嫄;王功伟;胡浩;李清;叶雄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iR-30c表达调控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上调miR-30c的表达对大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30c模拟物转染CRC细胞株SW620,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miR-30c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N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30c模拟物后,SW620细胞的miR-30c表达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减少(P<0.05),凋亡增加(P<0.05),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SNAI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620细胞miR-30c表达上调,可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NAI2表达相关.

    作者:吴巍芸;周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以及其在判断疾病病情和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不同期别、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及对照组样本的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FT3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SH略有改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FT3在不同期别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加重,FT3水平逐渐降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FT3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现代医学指标,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薛荣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