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嫄;王功伟;胡浩;李清;叶雄俊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sirtuin 1)为Ⅲ型去乙酰化酶,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调控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细胞功能.近年研究发现,SIRT1表达水平改变对于某些肿瘤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从SIRT1的基本结构以及在癌症中的研究现状和与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和凋亡机制两方面阐述SIRT1与肿瘤调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曹繁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2014年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120例,所有患者均按鼻咽癌08分期标准分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表达率为15.0%.在T分组中P>0.05,N分组中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M分组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表达率为55.8%,在T、N、M分组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与鼻咽癌分期有相关性.SC-CAg、CYFRA21-1两者联合检查阳性表达率为66.7%,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阳性率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YFRA21-l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筛选的辅助指标,动态监测CYFRA21-1水平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的病情监控,可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及远端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并对预测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青;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刘志民;黄昭东;梁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之一,亦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因素.RILT包括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和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fibrosis.RF).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于放疗开始后的1-6个月.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较缓慢通常为数月到几年之间.本综述就与放射性肺炎有关的临床和剂量学等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提供临床可行的预测指标,以指导肺癌放射治疗计划的制订,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作者:李双双;孔炜伟;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中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细胞系GLP-1受体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评价两种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等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PTC细胞系BCPAP、TPC-1中均可检测到GLP-1受体的表达.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分别以1 nmol/L、10noml/L和100nmol/L作用于细胞24h、48h和72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浓度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作用细胞24h后,实验组Akt和Erk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有GLP-1受体的表达.但是,GLP-1受体激动剂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对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Akt和Erk通路无明显作用.
作者:刘睿;王红;郭慧玲;关海霞;单忠艳;滕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低剂量CINE CT形成PET衰减校正图,对18F-FDG显像中运动病灶的SUV值加以修正,以期获得可重复的SUV结果.方法:3例肝癌和28例肺癌患者在行常规PET/CT检查中存在较明显的运动伪影,随后对存在运动伪影区采集1个床位经低剂量CINE CT进行的衰减校正PET.将常规PET/CT与经CINE CT校正获得的PET图像中病灶的位置、形态、SU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PET的病灶区错位融合的位置、SUV值可经CINE CT衰减校正加以修正.对两种方法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小病灶在运动条件下对PET/CT采集的影响,常规协议组高于CINE CT组.结论:应用低剂量CINECT衰减校正PET影像,可有效改善PET/CT检查中CT与PET融合效果,减少病灶区SUV的呼吸运动干扰,对放化疗疗效评估及PET定量分析提供更优化的支持手段.
作者:欧阳晓辉;刘晓飞;王志忠;宋蔚;苏家贵;王钦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临床病理学实践中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S)变化趋势.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时期911例前列腺癌GS、主要分级以及次要分级均值和比例.比寝穿刺活检(NB)、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以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标本的差异.结果:1995-2005年前列腺癌GS(6.86±1.12)分,2006-2013年GS(7.06±1.09)分,GS均值显著提高(t=-2.428,P<0.05).在TURP中GS分别是(6.46±1.38)分和(7.14±1.32)分,GS均值显著提高(t=-2.132,P<0.05).GS≤5分分别占4.7%(11/234)和0.4%(3/677),GS≤5分比例显著下降(x2=20.465,P<0.01).结论:前列腺癌GS均值具有提高趋势.应该使用ISUP系统进行前列腺癌GS.
作者:任玉嫄;王功伟;胡浩;李清;叶雄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钱智;李淼;周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的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 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 rDNA 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作者:时伟红;魏政立;郭晓冲;刘佳;吴腾飞;郑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是对肿瘤细胞先给予声敏剂,再用超声照射肿瘤细胞,诱导一系列声化学反应,激活声敏剂分子,通过增效声动力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SDT由于对肿瘤组织特异性和穿透性而对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故被学者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应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DT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凌龙飞;李燕京;白玉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K-ras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46例K-ras基因状态明确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ras野生型23例、K-ras突变型23例;回顾性分析了BEV联合FOLFIRI(20例)或FOLFOX(26例)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总ORR为39.1%,总DCR为91.3%,总中位PFS为7.5个月.以化疗方案分组,其中FOLFIRI+ BEV组ORR为30.0%,DCR为95.0%,中位PFS为8.1个月;FOLFOX+BEV组ORR为46.2%,DCR为88.5%,中位PFS为6.5个月.以K-ras基因状态分组,K-ras突变组ORR为30.4%,DCR为91.3%,中位PFS为6.2个月;K-ras野生组ORR为47.8%,DCR为91.3%,中位PFS为9.9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K-ras突变组在近期、远期疗效低于K-ras野生组,但在两组中均可见应用BEV能获益,同时再次证实K-ras基因突变是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不是BEV应用的禁忌症;在化疗方案方面,BEV联合FOLFIRI或FOLFOX标准双周方案可提高化疗的ORR及DCR,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作者:夏学明;毛志远;白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的影像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SPA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访26个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SP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涎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组织学特征与乳腺纤维囊肿性病变相似,表现为不规则的导管及腺泡分布于丰富的硬化性胶原间质中,形成模糊的小叶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形态多样,有的呈大汗腺样化生,有的胞质内含丰富的嗜伊红酶原颗粒,导管上皮可以增生并伴有非典型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上皮EMA弥漫强阳性,导管及腺泡周围肌上皮SMA及Calponin阳性.Ki-67指数<1%.影像学表现:彩超结果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或不清楚的低回声团,可以探及稀疏的血流信号.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较光滑,与正常腮腺分界清楚,也可边界不清.结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是一种罕见的涎腺疾病.主要发生于腮腺,预后较好.影像学缺乏特征表现,界限不清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黏液表皮样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慢性涎腺炎等鉴别.
作者:张全武;和莹莹;娄欣;刘俊玲;赵红梅;肖艳景;邢辰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排列全球第三位的肿瘤相关致死原因.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乙肝病毒是一类DNA病毒,它主要感染肝细胞并引起一系列持续且较急性的肝脏病变.尽管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慢性乙型肝炎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潜在的病毒导向致瘤的分子作用机制尚存在巨大的争议.本文系统总结相关文献,讨论乙肝病毒在原发性肝癌的致瘤过程中的相关分子机制.
作者:沈艺南;朱峰锋;卢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化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依据.方法:建立对BCNU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采取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性;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卡氮芥耐药的U251胶质瘤细胞中FoxM1与XRCC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FoxM1表达水平后,恢复了耐药细胞株对卡氮芥的敏感性;下调FoxM1蛋白表达水平后,XRCC1蛋白表达水平随之下降,与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敏感程度相关.结论:FoxM1在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DNA损伤修复机制参与了FoxM1介导的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的耐药过程.
作者:张明杰;范承哲;李少一;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以及其在判断疾病病情和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不同期别、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及对照组样本的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FT3较对照组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SH略有改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FT3在不同期别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加重,FT3水平逐渐降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肺癌组FT3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现代医学指标,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薛荣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非小细胞肺癌(norma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明显增高,在新诊断的患者中,有65%已不能行手术治疗,因此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耐药的存在,化疗疗效有效率有限,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0%-40%.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ERCC1、β-tubulinⅢ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指标.根据基因表达水平及药物敏感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化疗的趋势.
作者:张杰;赵勇;麻成方;洪琼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下调CXCR4分子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系TE-1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CXCR4基因序列,设计合成CXCR4特异性小干扰RNA,采用siRNA技术下调CXCR4的表达,转染48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XCR4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通过Tra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小干扰RNA下调CXCR4表达后,Western blot和RT-PCR证实TE-1细胞中CXCR4表达明显下调,Traswell小室实验证实,下调CXCR4表达后,TE-1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潜能显著降低.结论:小干扰RNA下调CXCR4基因后,降低了食管鳞癌细胞TE-1的迁移侵袭能力,CXCR4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迁移侵袭能力呈正相关,抑制CXCR4表达能够使食管鳞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
作者:薛锋;张璞;周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也存在其他不常见的亚型.我们将描述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特点,重点在发病机理、分期、风险分层、预后及新治疗进展.
作者:吕鑫鑫;余长艳;赵曙;张清媛;张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术治疗左、右肝管同时受累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左、右肝内胆管同时受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7例,经皮经右肝或左肝单侧入路,通过在左、右肝管间和肝管、胆总管间植入金属双支架行胆管内引流.结果:7例14枚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总胆红素由术前的(324.4±221.7)μmol/L,降至术后1、2、4周的(263.9±147.2) μmol/L、(104.8±96.5) μmol/L、(43.6±34.3) μmol/L.直接胆红素由术前的(241.8±121.6) μmol/L,降至术后1、2、4周的(198.6±155.3)μmol/L、(92.4 ±81.7) μmol/L、(34.7±34.6) μmol/L.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左、右肝管同时受累的胆管梗阻患者行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洪义;何东风;张启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CD146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CD146的高表达与黑素瘤、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CD146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他肿瘤的情况有所不同,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似乎提示CD146抑制乳腺的发生及进展.本文就CD146基因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泌尿系肿瘤的关系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袁红纲;龙兵;董自强;张路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0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朱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