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

李文

关键词:血液检验, 质量管理, 机构, 采供血
摘要: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输血安全.只有对血液检验工作实施全面、规范、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从而保证输血安全.血液检验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管理和控制.
中国输血杂志相关文献
  • 江门市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与安全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应用自编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572名江门市大中专在校生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结果大中专学生对献血知识不同的认知程度与心理均影响其无偿献血行为. 结论了解大学生对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有助于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应对措施推进无偿献血.

    作者:周银素;陆典瑞;卢岑;李启辉;林锦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均值-极差(Xbar-R)控制图在血液筛查试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自动化血液筛查实验室中,均值-极差(Xbar-R)控制图应用于血液筛查试验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Levey-Jennings控制图和Xbar-R控制图分别对一实验室某一阶段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质控方法控制不同类型误差的能力大小和真实性.结果针对同一来源的数据,Levey-Jennings控制图适于监控随机误差,而没有体现天间变异的能力;Xbar-R控制图对天间的变异表现清晰,适于对系统误差作判断分析.结论 Xbar-R控制图与Levey-Jennings控制图结合使用,既可有效监控试验的随机误差,且Xbar-R控制图反映的每天试验的批间差异和天间差异,达到了对试验过程中系统因素的有效监控,适于自动化程度高、检验工作量大的实验室使用.

    作者:王鸿捷;葛红卫;常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紫外线辐射充氧回输(UBIO)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与同期常规治疗对照,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交换输血

    新生儿交换输血(又名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是采用正常的血液或血制品,替代患儿体内带有某种有害因子的血液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ET的目的是去除新生儿体内的有害物质,如体内未结合的高胆红素,从而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核黄疸.笔者现将新生儿ET的基本原理、指征、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作一概述,同时讨论新生儿ET应如何根据血型、保存液种类、贮存时间、γ-射线照射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状况来选择血液成分.

    作者:吴涛;田兆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郑州地区合格无偿献血者的ALT参考值范围调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笔者对郑州地区合格无偿献血者的ALT值在不同季节及性别中的分布情况,利用统计学正态分布的原理,确定95%正常区间分布的上限值,以此作为评估ALT判断标准的正常参考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华;刘玉振;李伍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466名患者输血前4种血液传播疾病指标检测结果

    自2001年开始本院中心血库对患者输血前血清标本进行了4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筛查,报告如下:2001年4月~2003年3月本院申请用血的患者共7466人,年龄5~87岁;所有标本均在治疗期间的首次输血前采集.HBsAg、抗-HCV、抗-HIV、TP试剂盒均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均采用ELISA法,结果见表1.4项检测指标除抗-HIV以外,各项均存在一定的阳性率,说明开展患者的输血前检测,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发现自身的感染状况,抓紧时间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可以正确评价安全输血工作的水平.

    作者:阮乐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建立献血者档案查询制度前后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本站自2004年1月1日起,对采供血全过程及献血者档案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对再次献血者采血前作既往献血信息查询,包括复检是否合格、血型(包括Rh血型)、采血间隔以及主要社会属性等以前掌握的全部献血信息[1],并将上一次献血信息的查询结果替代初筛,提高了整个采血过程的工作效率,减少初筛试验的费用,降低了血液报废率和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有利于无偿献血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现将献血者档案查询制度实行前后的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关波;刘来东;于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NA 序列分析鉴定HLA新等位基因B*0740

    目的确认一个中国人群中的新HLA等位基因.方法应用单倍型特异性分离(haplotype-specific extraction,HSE)技术和DNA序列分析技术鉴定HLA-B*的新等位基因.结果被检标本HLA-B位点有一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HLA等位基因均不同,与同源性高的B*0705相比,在exon3区域中的605位碱基由A>T,引起编码178位的氨基酸由赖氨酸(K)变成甲硫氨酸(M).血清学分型表明新等位基因的免疫学表型仍为HLA-B7.家系分析提示,HLA- B*0740基因来源于其母亲.结论该等位基因序列为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于2005年2月由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0740.

    作者:薛敏;潘芹芹;缪扣荣;周小玉;周小平;赵星;樊甦;梁文飚;费小明;汪承亚;Kukuruga D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流动献血车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近年来,在无偿献血中发现并确诊为HBV、HCV及HIV感染者的人数逐年增多,流动采血车的生物安全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现将本中心流动采血车采取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徐刚;胡俊锋;金志坚;胡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动提取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从大样本全血中自动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并评价提取DNA的质量和产量.方法基因组DNA使用MiniPrep75-Ⅱ自动工作站提取;DNA样本的纯度和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完整性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结果从100μl全血中平均可提取到(7.33±2.58)μg基因组DNA;DNA样本的纯度平均为1.647±0.135 (A260/A280);琼脂糖电泳法测得DNA的分子量约为21 kb.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从大样本全血中自动提取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所得DNA适用于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作者:陈长荣;裴斌;谢金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0ml和400ml血液的采集不足量率比较

    2000~2002年政府下达计划献血指标,2003~2004年逐步取消献血计划指标.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献血量由200ml向400ml转变.实践证明采血不足量多由献血不良反应、血管等因素所致,笔者比较了采集200ml和400ml血液不足量是否有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陈敬喜;崔玉洪;张晓云;柳洋;赵艳娟;张乐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地与本市街头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指标不合格分析

    本市自2002年9月启用流动采血车,至2003年5月共有1977人参加了街头献血,其中外地献血者约占40%.笔者就参加街头献血的外地与本市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做了比较:标本在24h内检测,按卫生部标准选择国产初复检试剂;HBsAg、抗-HCV、抗-HIV采用ELISA法,ALT采用改良赖氏法(≥25U为不合格),梅毒初检用TRUST法,复检用ELISA法,每份标本均经初复检;ALT、HBsAg、抗-HCV、梅毒初复检结果一致者确定结果,抗-HIV阳性或可疑者,由潍坊防疫站来确定结果;由于无一例抗-HIV阳性,故在此不做统计,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表1).

    作者:郭丽;刘晓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采供血机构返还用血费用情况的分析及预测

    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国家为推进无偿献血的发展,向献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返还血费、免收用血保证金等.本站从2001年开始实施<江苏省献血条例>,该条例规定:无偿献血量满800ml者,终身免费用血;未满800ml者,按本人献血量的3倍享受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用血的,其累计免费用血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提供.2003年,笔者就本站对献血者返还血费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李晓玲;吴建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初探

    目的探索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情况及其是否对SARS-CoV具有中和作用.方法采用SFDA批准的SARS CoV IgG ELISA试剂盒筛查四川地区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的7248份合格血浆, 采用蚀斑中和试验测定单份阳性血浆.结果 7248份合格血浆中SARS CoV IgG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61%;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中抗体阳性率为3.93%,其中S/CO值>5的阳性率为0.22%.ELISA检测强阳性的单份血浆的高蚀斑中和抗体效价为166.结论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中的确存在对SARS-CoV抗体的血清学反应,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郭中平;王玉;勾洪涛;张春丽;何学新;张鹏燕;曾蓉嘉;吴强;苗松;李泽林;郑朝共;封树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影响脐血采集量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提高脐血采集量的方法.方法对192份收集的脐血,从分娩的方式、胎儿体重、胎盘重量、胎盘娩出方式、孕周、穿刺次数与脐血量的关系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分娩方式、胎儿体重、胎盘重量、胎盘娩出方式、孕周、穿刺次数都将影响脐血采集量.结论通过临床的选择和优化方法可有效的增加脐血采集量.

    作者:罗晓菊;谭周敏;贺晓春;梅花;曾微;汪成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羟乙基淀粉和不同血液成分输入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羟乙基淀粉、红细胞悬液及血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48名食管癌患者,分别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羟乙基淀粉组,红细胞悬液组,血浆组,每组12名, 分别于术前、术后d 1、d 5、d 10、d 15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术后d1:CD3+,CD4+,CD8+,CD16+56+显著低于术前(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d5:输血浆组CD3+,CD4+,CD8+,CD4+/CD8+, CD16+56+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悬液组CD3+ 显著降低(P<0.05),3组及输红细胞悬液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d10,血浆组CD16+56+仍较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d1、d5输血浆组CD16+56+显著低于盐水组和羟乙基淀粉组(P<0.05);术后d5,血浆组CD4+显著低于盐水组和羟乙基淀粉组 (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可出现一个可逆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程,输血浆可加重免疫抑制,而输红细胞悬液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较轻,羟乙基淀粉输入对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宾侠;赵砚丽;张煜东;陈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邢台地区102名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抗原表型分布

    为进一步完善稀有血型者资料库,确保稀有血型患者临床输血安全,笔者对28306名献血者进行了RhD血型筛选,并对确认RhD阴性献血者102人进行Rh血型抗原全部表型定型[1].

    作者:赵凤萍;贾杨琍;朱海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种提高脂肪血临床利用率的脂肪血分离方法

    随着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开展和自愿无偿献血血液比重的逐渐增加,因献血者的献血时间跨度长,饮食状况和献血知识的参差不一,使脂肪血出现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如何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浪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摸索出了一个较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追踪调查,证明可有效提高脂肪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使用率.

    作者:赵林园;赵树华;朱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潍坊中心血站2001~2003年血液检测结果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笔者统计分析了本站2001~200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2001~2003年本站无偿献血者共计103479人次;梅毒、HBsAg、抗-HCV和抗-HIV初、复检均采用ELISA法,所用试剂分别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深圳月亮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ALT初、复检均采用速率法,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HBsAg初筛采用金标试纸条法,试纸条由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结果见表1.

    作者:刘金娜;丁海英;袁远;迟文忠;王彦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LA-DR和DQ抗原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调查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重要的遗传标志,其与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青光眼总的患病率为0.2%~1.7%[1],其中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68%[2].青光眼的发生率同人种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占各类型青光眼的76.4%,而欧美白种人和黑人则以开角型青光眼为主.有关于HLA与青光眼关联性的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大连地区取样调查HLA-DR,DQ抗原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之间的关联性,报告如下.

    作者:梁晓华;于卫建;胡荣花;史跃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