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脐带绕颈动态监测

覃桂灿;宁加玲;陈彦红;许春梅;肖艳菊;胡巧;邬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 产前, 脐带绕颈, 动态监测
摘要:目的 观察脐带绕颈在孕期中的自然变化.方法 收集整个孕期均于我院完成规定的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孕妇,终纳入8016胎,根据超声诊断脐带绕颈情况分为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评估脐带绕颈的发生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及胎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检出脐带绕颈5091胎(5091/8016,63.51%);其中脐带绕颈自然复位2680胎(2680/5091,52.64%).晚孕期持续脐带绕颈者分娩后绕颈变化率低(329/1294,25.43%).脐带绕颈组脐带长度为(53.98±7.70)cm,无脐带绕颈组(51.34±6.20)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2,P<0.001).与羊水量正常、羊水量少相比,羊水量多时,脐带绕颈发生率高(136/187,72.73%,P<0.05),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者中,是否发生脐带绕颈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高于无绕颈组(x2 =10.23,P<0.05).结论 脐带绕颈多集中发生于中晚孕期,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能谱CT基物质成像评估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腰椎钙(水)密度

    目的 应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评价卵巢切除术后腰椎钙(水)密度变化特征.方法 对29例50~60岁卵巢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切除组,手术≤1年11例、手术>1年18例)及31例同年龄段绝经后患者(对照组)进行腹部能谱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L1~3椎体中心层面的钙(水)密度,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腰椎不同位置钙(水)密度的组内差异及两组间钙(水)密度差异.结果 2名医师的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0.97~0.99);卵巢切除术后组、对照组的L1、2、3椎体相邻椎体间的钙(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切除术后≤1年和>1年患者腰椎的钙(水)密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腰椎的钙(水)密度较对照组下降约15%.结论 CT能谱成像对卵巢切除术后腰椎钙(水)密度监测具有一定意义,卵巢切除可使绝经后女性腰椎的钙(水)密度进一步下降.

    作者:孙利飞;董越;陈靖;刘爱连;程凡容;蔡宁;王茹欣;刘义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收集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获得结节及结节周围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SWV分别为(2.05±0.25)m/s[95%可信区间(CI):1.95~2.15 m/s]、(1.78±0.26)m/s(95%CI:1.68~1.88 m/s),恶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SWV分别为(3.57±1.29)m/s(95%CI:3.06~4.09 m/s)、(1.85±0.29)m/s(95%CI:1.73~1.96 m/s).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恶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良性结节周围组织与恶性结节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6).应用SWV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7,截断值为2.416m/s,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8.89%(24/27)、96.43%(27/28)、96.00%(24/25)、90.00%(27/30)、24.89及0.12.结论 VTQ检查能够通过SWV值反映出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硬度,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发进;徐金锋;刘慧玉;张磊;熊奕;罗慧;焦阳;丁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癌的病理和超声造影特征

    肾脏肉瘤样癌是由Farrow于196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少见肿瘤,指一种特殊的、具有肉瘤样成分的癌,其来源于上皮组织,但形态上存在上皮与间叶两种分化成分[1].肾肉瘤样癌比肾癌更具侵袭性且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极差,生存期仅为9~19个月[2].

    作者:徐超丽;魏淑萍;傅宁华;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目的 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 对49例SLE患者(SLE组)与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速度(IVCv)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速度(PSv).应用QLab 9.0软件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结果 SLE组GLS值、TAPSE、IVCv及PS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LE组中抗心肌抗体(AMA)阴性者TAPSE和PSv低于对照组(P均<0.05).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APSE、IVCv及PSv有一定的相关性(r=-0.57、-0.76、-0.81、-0.78,P均<0.01).结论 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作者:张贺彬;郑哲岚;林胜文;应鸣;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胎儿脐带绕颈动态监测

    目的 观察脐带绕颈在孕期中的自然变化.方法 收集整个孕期均于我院完成规定的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孕妇,终纳入8016胎,根据超声诊断脐带绕颈情况分为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评估脐带绕颈的发生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及胎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检出脐带绕颈5091胎(5091/8016,63.51%);其中脐带绕颈自然复位2680胎(2680/5091,52.64%).晚孕期持续脐带绕颈者分娩后绕颈变化率低(329/1294,25.43%).脐带绕颈组脐带长度为(53.98±7.70)cm,无脐带绕颈组(51.34±6.20)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2,P<0.001).与羊水量正常、羊水量少相比,羊水量多时,脐带绕颈发生率高(136/187,72.73%,P<0.05),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者中,是否发生脐带绕颈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高于无绕颈组(x2 =10.23,P<0.05).结论 脐带绕颈多集中发生于中晚孕期,与脐带长度、羊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覃桂灿;宁加玲;陈彦红;许春梅;肖艳菊;胡巧;邬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寰椎沟桥分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寰椎沟桥的涵义、分型及其对椎动脉影响.方法 对头颈部MSCTA检查发现的92例沟桥原始数据采用VRT技术重建,观察沟桥的表现及其与椎动脉的关系.结果 本组92例沟桥(133侧)中,单侧51例,双侧41例;单纯沟桥112侧,复合桥21侧;单纯沟桥中,后桥(PP)、侧桥(PL)、边桥(PB)的检出率分别为68.75%(77/112)、19.64%(22/112)、11.61%(13/112),而半环型(HR)、断环型(DR)、全环型(WR)的检出率分别为51.79%(58/112)、25.89%(29/112)、22.32%(25/112).对椎动脉造成影响23侧,其中受压变形15侧、长期痉挛性狭窄8侧、受激惹痉挛4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侧,部分为多种影响同时发生.结论 应用MSCTA可观察沟桥形态及其对椎动脉的影响,有助于对沟桥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万平华;高代平;王本星;廖余胜;林润芳;凌志勇;陈桂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气道唾液腺型肿瘤的CT表现

    目的 观察原发气道唾液腺型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ACC)和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气道ACC和23例ME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病变部位:ACC位于气管及主、叶支气管,以气管多(12/22,54.55%),MEC位于段及以上各气道,以主支气管多(9/23,39.13%).ACC形态:气管腔内外肿物10例,气道壁弥漫增厚5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4例,腔内宽基底肿物3例.MEC形态:气道腔内肿物20例,腔内外肿物2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1例.密度:ACC平扫CT值24~35 HU、低于邻近胸壁肌肉,多轻度强化(14/19,73.68%);MEC平扫CT值40~60 HU,4例伴少量钙化,多明显强化(16/20,80.00%).结论 气道唾液腺型肿瘤CT表现具一定特点,CT影像能较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作者:晏颖;李娴;陈淮;曾庆思;邓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估1型糖尿病兔早期肾硬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SE)应变率比值(SR)半定量评估1型早期糖尿病肾硬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入5%四氧嘧啶溶液100~150 mg/kg体质量,制成1型糖尿病兔模型,血糖>16.67 mmol/L为造模成功.于SE检查前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于建模后第1、2、4、6、8、12周对兔左肾行SE检查,随后每次随机处死糖尿病兔6只行病理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第8、12周血肌酐水平、第12周血尿素氮水平和第6、8、12周SR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肌酐、血尿素氮与SR值均呈正相关(r=0.90、0.56,P均=0.01).结论 超声SE技术SR值可评估兔早期糖尿病肾硬度变化,且SR值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夏禹;黄瑛;富聪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表现

    目的 观察结节性筋膜炎(NF)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NF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8例患者中,发生前臂皮下型3例,骶尾部皮下型2例,肩部皮下型、下肢肌内型和下肢肌间隙型各1例;病灶直径1.23~9.52 cm.皮下型病灶T1WI均呈等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2例病灶周围轻度水肿;肌内型病灶T2WI呈中央高信号,周边稍低信号改变;肌间型病灶T2WI比T1WI信号低.皮下型病灶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的“筋膜尾”征;肌内和肌间型病灶增强后均呈不均匀强化,肌内型可见“筋膜尾”征.结论 NF病灶的MRI表现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位于皮下的病灶较具特征性,“筋膜尾”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长浓;林国太;符有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高频超声评估表阿霉素(Epi)复合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40例,未给予化疗.B组50例,采用以Epi为主化疗方案(环磷酰胺+Epi±5-氟尿嘧啶),Epi累积剂量180~240 mg/m2;C组50例,化疗方案与B组相同,Epi≥360mg/m2.对3组患者静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内皮依赖性)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内皮功能(内皮非依赖性)进行检测,比较内皮依赖性及内皮非依赖性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①A组与B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1.89)% vs(7.48±2.06)%,P>0.05],C组EDD[(6.49±1.63)%]明显减低,与A组、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与A组[(14.81±4.20) %]比较,B组[(14.31±3.89)%]、C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13.31±3.45)%]均减低,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DD、NEDD与静息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内径(D0)无相关性(r=-0.02,0.01,P均>0.05),EDD、NEDD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呈正相关(r=0.43,0.17,P<0.05),与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D2)呈正相关(r=0.23,0.69,P<0.05).结论 较大剂量Epi复合药物可致乳腺癌患者EDD功能受损,但其NEDD功能未见明显受损.

    作者:崔洪岩;张宇虹;礼广森;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卵巢腺肉瘤CT表现1例

    患者女,54岁.8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1个月前自觉憋尿后腹部胀痛,排尿后缓解,排便时有阻力感,并扪及腹部质硬包块.外院检查:膀胱镜示膀胱底部左侧壁肿物压迫膀胱明显,CA125 517 U/ml,CA19-9 919 U/ml.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CT:平扫盆腔见一巨大囊实混合性肿块影,大截面11.8 cm×12.0 cm,向上达脐水平,其内散在致密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1A),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图1B).

    作者:刘强;石文达;张杨;潘诗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儿童甲状腺病变MRI诊断

    目的 观察儿童甲状腺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病理确诊的儿童甲状病变MRI表现.结果 49例甲状腺病变中,单纯甲状腺囊肿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脓肿13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癌18例,淋巴瘤累及甲状腺3例.MRI表现为甲状腺体积无显著增大或局限性、弥漫性增大,腺体内可见囊性、实性或囊实性混杂结节样信号.良性病变中92.86% (26/28)T1WI信号、100% (28/28)T2WI信号均较恶性病变信号略高.80.95%(17/21)的恶性病变DWI呈中等信号,略低于甲状腺脓肿壁DWI信号、且略高于甲状腺腺瘤信号;15例(15/28,53.57%)良性病变DWI信号较恶性病变略低.恶性病变中转移性淋巴结DWI呈高信号.结论 儿童甲状腺病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WI序列可协助鉴别良恶性病变.

    作者:胡迪;于彤;刘志敏;段晓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脏平滑肌瘤2例

    病例1,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物10天”入院.CT:平扫示右肾上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直径约5.20 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缘呈不规则轻度强化(图1),静脉期边缘呈中度强化.CT考虑为肾癌.MR检查:肿块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内见条索状稍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缘不均匀斑片状强化,静脉期肿块强化呈向心性,范围扩大,延迟期肿块呈全瘤均匀强化;肿块包膜平扫呈稍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MRI考虑为嗜酸性细胞腺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平滑肌瘤.

    作者:江肖松;李雪华;黄斯韵;杨旭峰;郭燕;李子平;孙灿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网状血管内皮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半年”就诊.专科检查:两侧乳房对称,右侧乳房内上象限触及一大小约2.0 cm×1.5 cm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左侧乳房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右侧乳腺12~1点方向、距乳头6 cm处见2.7 cm×1.4 cm×2.2 cm等回声,呈非椭圆形,边缘尚光整,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A),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及周边见稍丰富血流,以周边为主,频谱呈低阻型,RI:0.59(图1B).

    作者:王美文;胡兵;胡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腮腺肿瘤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腮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85例腮腺结节患者(共96个腮腺结节)为研究对象,术前行常规超声和UE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特征、弹性评分及病理结果.结果 96个腮腺结节中,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53个,恶性43个.弹性评分>3分、诊断为恶性者47个,弹性评分≤3分、诊断为良性49者.弹性评分≤3分者中,良性病灶所占比例(46/53,86.79%)高于恶性病灶(3/43,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2,P<0.05),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1%(7/53) vs 6.98%(3/43),x2=0.988,P>0.05].采用UE诊断腮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P均<0.05).结论 UE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良恶性腮腺结节.在评估腮腺结节性质时,需结合常规超声、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作者:杜启亘;苏雁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脉冲多普勒成像评价二尖瓣环组织运动与瓣口血流的耦联关系

    目的 探讨双脉冲多普勒(DPW)技术同步评价二尖瓣环组织运动和主动脉瓣、二尖瓣血流的耦联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110名,采用DPW技术同步获取二尖瓣环组织运动与瓣口血流频谱图,测量峰值起始时间(Ts)和达峰时间(T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二尖瓣瓣环收缩期Ts及Tp均早于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的Ts和Tp[Ts:(42.65±9.36)ms vs(61.38±12.19)ms;Tp:(96.63±14.77)ms vs (145.88±21.50)ms,P均<0.05];在整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瓣环Ts与瓣口血流Ts均有相关性(r=0.323、0.703、0.275,P均<0.05);二尖瓣瓣环Tp与瓣口血流Tp仅在舒张早期有相关性(r=0.760,P<0.001).结论 正常成年人心肌收缩与瓣口血流形成存在机械收缩-血流形成延迟,且心肌运动与瓣口血流形成有相关性.

    作者:张红梅;尹立雪;颜华英;苗俊旺;谢盛华;李文华;孟庆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

    目的 对研究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OVID、PubMed,运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计算,计算合并敏感度(SE)、特异度(SP)、诊断比值比(DOR)等相关数值,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之间存在较高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合并SE、SP、DOR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86.9%(95%可信区间:83.0%~89.9%)、91.4%(95%可信区间:89.2%~93.3%)、69.288(95%可信区间:38.79~123.77)、AUC为0.9550,Q指数为0.8973.结论 超声造影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晓辰;唐少珊;于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诊断直肠癌前哨淋巴结

    目的 探讨CEUS在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直肠癌患者中,选取接受直肠癌手术,且术中CEUS定位检测SLN的患者42例,观察SLN增强情况.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测所有淋巴结,并与CEUS结果比较.结果 CEUS对SLN的检出率为91.30% (42/46),CEUS判定直肠癌SLN的敏感度87.50% (21/24)、特异度90.47% (38/42)、准确率89.39%(59/66).结论 CEUS定位直肠癌SLN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增强方式可初步判断其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茹;王文;崔海欧;王福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相位信息的乳腺超声图像水平集分割

    目的 基于相位信息改进距离正规化水平集演化(DRLSE)模型的速度收敛项,改善对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分割效果.方法 首先,利用Log-Gabor滤波器组对图像进行频域滤波,得到一组基于相位信息的特征图.其次,在相位一致性的基础上,求出乳腺超声图像经高斯噪声补偿后的大方向能量相位PC(M),并采用细节保留各向异性扩散滤波(DPAD)模型对PC(M)降噪,减少斑点噪声的干扰.后,选用Sigmoid函数,将滤波后的PC(M)作为其自变量,以替换DRLSE模型中的速度收敛项.结果 采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多幅临床乳腺肿瘤超声图像进行分割,分割结果显示基于相位信息的正规化水平集演化(PB-DRLSE)模型在相似性(SI)、真阳性(TP)和假阴性(FN)方面均优于原始DRLSE模型(P均<0.05).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分割方法较之原始模型对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分割更为优越.

    作者:陈雨羲;刘奇;黄韫栀;张劲;何凌;邓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管内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患者女,55岁.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3月余,曾接受后腰椎MR检查诊断为L3-4、L4-5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后,短暂缓解.今因症状复发并伴双下肢乏力10天入院.查体:膝关节以下痛觉消失,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双侧跟腱、膝腱反射减弱.MR检查(图1~3):T10椎体层面髓外硬膜下可见一椭圆形占位,大小约2.3 cm×1.2 cm×0.8 cm,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作者:崔丹婷;许乙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