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杨融辉;杨威;廖爱军
目的:探讨骨髓瘤骨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中粘蛋白1(mucins1,MUC1)的表达水平与骨髓瘤骨病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50例骨髓瘤患者(0、1、2、3、4级骨病者各10例)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及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0级、1级、2级、3级、4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且升高程度与骨损坏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UC1可能参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董红娟;徐莉;唐海龙;金玉龙;高山;朱华锋;高广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放疗开始时间与手术间隔的时间对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卡氏评分60~90分;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0~74岁,中位年龄55岁;鳞癌13例,腺癌23例,其它6例;切缘阳性17例,阴性25例;术后放疗开始时间与手术间隔的时间13~120天,放射治疗采用常规放疗或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40~66 Gy,所有患者均行2~6疗程以铂类为主的双药联合化疗.结果:术后放疗开始时间与手术间隔时间长者(43~120天)5年生存率好于间隔时间短者(13~42天)(P=0.040),手术与术后放疗开始时间的间隔对手术切缘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早放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若术后计划行放化疗,放疗在手术后1个半月后开始可能效果更好.
作者:李能平;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靶向融合肽MAP2K6-FP(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fusion protein)、紫杉醇单独和两者联合对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卵巢癌HO8910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5 ml/kg腹腔注射治疗)、MAP2K6-FP组(予0.25 mg/kg MAP2K6-FP腹腔注射治疗)、紫杉醇组(予15 mg/kg紫杉醇腹腔注射治疗)、联合用药组(予0.25 mg/kg MAP2K6-FP+15 mg/kg紫杉醇腹腔注射治疗),比较4组裸鼠的移植瘤生长速度、体积、裸鼠体质量;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以及Bcl-2、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90 mm3),小于MAP2K6-FP组(324 mm3)、紫杉醇组(215 mm3)和空白对照组(804 mm3)(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28.88±2.03)%,高于MAP2K6-FP组(14.36±0.56)%、紫杉醇组(15.78±0.87)%以及空白对照组(4.78±0.87)%(P<0.05).联合用药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0.14±0.06),低于MAP2K6-FP组(0.32±0.10)、紫杉醇组(0.29±0.08)及空白对照组(0.78±0.14)(P<0.01);联合用药组PCNA表达水平(18.4%),低于MAP2K6-FP组(32.3%)、紫杉醇组(29.8%)及空白对照组(81.4%)(P<0.05).联合用药组Beclin 1/Bcl-2比例较单一用药组高(P<0.05).结论:MAP2K6-FP联合紫杉醇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袁金;康佳丽;王小霞;帅蓉;邓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首次入院的食管癌患者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1日至2015年12月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食管癌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入院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时间、入院科室、并发疾病、是否有局部转移、是否有远处转移、肿瘤家族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结果:首次入院科室为外科的手术几率远较非外科的要高(OR=76.998,95%CI:27.614~214.697).手术患者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非手术患者高7倍(OR=7.245,95%CI:2.807~4.099).如果发现远处转移,则更倾向于选择非手术治疗(OR=0.142,95%CI:0.051~0.4).非手术患者组有肿瘤家族史的较手术患者组多(OR=0.419,95%CI:0.18~0.972).结论:有远处转移及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更倾向于非手术治疗,入住外科的患者更倾向于手术治疗.
作者:吴齐飞;杨晓梅;耿东红;张广健;陈健;付军科;张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食管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超声内镜的T、N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的T、N分期,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分期的一致性.结果:食管癌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50%和47.53%,其中T为55.35%、N N0、N 1为83.35%、T 2为82.65%、T 3为82.32%、T 4为84.45%,N 0为74.63%、N 3为25.27%.EUS的T分期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24,P<0.05);EUS的1分期与病理N 0、N 1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而N 2、N 1为72.75%、N 3的一致性则相对较差,但总体一致性比较仍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408,P<0.05).结论:EUS判断食管癌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
作者:马跃峰;邢鑫;孔冉冉;马震川;孙良璋;张晋;李少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脑部肿瘤患者43例,均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图像采用CT工作站Perfusion3软件进行处理,获得患者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3例患者终经CT灌注成像检查得到确诊,患者中,28例胶质瘤(占65.12%)、11例脑膜瘤(占25.58%)、2例转移瘤(占4.65%)、2例其他(占4.65%);脑部CT灌注成像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其他(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P<0.05);脑部肿瘤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脑膜瘤(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P<0.05).结论:脑部肿瘤患者采用CT灌注成像诊断能了解脑肿瘤部位血流状态、肿瘤血管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岩;徐志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由于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大部分CD2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得到了提高,但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不敏感,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而导致复发.奥滨尤妥珠单抗为新一代抗CD20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具有高效性、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的特征.本文阐述了奥滨尤妥珠单抗的药物作用机制,在治疗CD20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试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沈静;杨融辉;杨威;廖爱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洛铂与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失败的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6月21日至2016年5月30日,我科收治的初治失败的卵巢癌患者共73例入组,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组(GL组)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GP组),比较两方案在平均化疗周期数、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化疗周期数GL组(4.73±1.305)周期,GP组(4.03±1.341)周期,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R、DCR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5;P=0.127).GL组中位PFS为6.0个月(95%可信区间5.722~6.278个月),GP组5.0个月(95%可信区间4.209~5.791个月),P=0.414,无统计学差异.GL组中位OS为10.0个月(95%可信区间8.675~11.325个月),GP组9.0个月(95%可信区间8.296~9.704个月),P=0.308,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中,GL组轻中度血小板降低较多(P=0.006),GP组有较多的轻中度肝功能异常(P=0.007)、中重度恶心(P=0.043)及中重度呕吐(P=0.019).其余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L方案对于初治失败的卵巢癌患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与GP方案类似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GP方案轻,但需要注意血小板降低.
作者:徐蕾;朱晓莺;吴玲姣;张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手段的进步和完善,白血病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s,LCSs)的微小残留依然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在骨髓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调节研究基础上,发现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不仅有利于白血病干细胞增殖,而且能够招募正常造血干细胞并转化为白血病干细胞,成为白血病复发的研究新热点.现将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干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也许能为未来新的治疗指明方向.
作者:刘姚姚;杨福军;刘超;冀虹霞;孔邵繁;杨向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iR-10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SPOP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miR-101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分析预测SPOP可能是miR-101靶基因,将miR-101转染至Tca-8113细胞株,通过增强或者抑制miR-101的表达,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SPOP表达,从而判断两者靶向关系;利用细胞迁移试验,通过miR-101表达强弱改变,判断Tca-8113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miR-101在三个OSCC细胞株中表达均降低;在Tca-8113细胞株中增强miR-101表达,则SPOP表达下降,细胞迁移能力减弱;抑制miR-101表达,则SPOP表达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结论:miR-101对OSCC细胞SPOP有靶向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抑制O S C C细胞转移.
作者:许志鹏;陈琳;李建虎;高岭;郅克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综合分析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统一的检索策略,在Pubmed、Embase、万方、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全面检索,收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的关于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文献,然后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对包含869T/C位点的8篇,509C/T位点的5篇,915G/C位点的3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在869 T/C研究中我们观察到:病例组1607例,对照组1981例,总体分析显示其与头颈部肿瘤之间有关联,OR=1.181,95%CI:1.035~1.348,P=0.014.对不同病种、不同人种、样本量大小进行亚组分析显示,869T/C各基因位点与鼻咽癌和口腔癌这两种病种无关联,与亚裔人种有关联,OR=1.431,95%CI:1.191~1.720,P=0.000.该位点多态性同时与样本量大于100有关联性,OR=1.230,95%CI:1.078~1.404,P=0.002.在509C/T的5篇研究中:病例组1355例,对照组1579例,我们仅分析了鼻咽癌相关的4项研究,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发现该位点与鼻咽癌之间有关联,OR=1.090,95%CI:0.865~1.374,P=0.464.在915G/C位点的3篇研究中我们共收集了病例组340例,对照组368例,均为口腔癌,统计结果显示该位点与口腔癌之间有关联,OR=2.815,95%CI:1.581~5.012,P=0.000.在等位基因和显性基因中显示出有统计学差异(C vs G:OR=3.800,95%CI:1.125~12.843,P=0.032;GC+CC vs GG:OR=5.113,95%CI:1.224~21.367,P=0.025);其余基因型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同时分别对三种基因位点的相关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Begger和Egger检验均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Meta分析显示869T/C基因与头颈部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在亚组分析中与亚洲人种和样本量大于100有关联性;915G/C等位基因C vs G,显性基因GC+CC vs GG与口腔癌发生有关,但是509C/T基因与头颈部肿瘤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屈艳丽;于洪;温凤云;刘航宇;李季;孙小虎;王欢;贾宏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系中长链非编码RNA BCAR4(lncRNA BCAR4)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肝癌细胞系Huh7、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中lncRNA BCAR4的表达.将Huh7细胞系分为BCAR4-siRNA组、NC-siRNA组和Blank组,BCAR4-siRNA组和NC-siRNA组经LipofectamineTM 2000分别转染BCAR4-siRNA序列和NC-siRNA序列,Blank组以PBST为阴性对照.CCK-8法和流式细胞数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肝癌细胞系Huh7、HepG2、SMMC-7721中lncRNA BCAR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02(P<0.05).转染BCAR4-siRNA后,Huh7的lncRNA BCAR4表达下调(P<0.01).CCK-8示:转染72 h及96 h后,BCAR4-siRNA组vs NC-siRNA组的OD 450 nm值分别为0.71±0.07 vs 0.92±0.10(P<0.05)及0.93±0.08 vs 1.37±0.11(P<0.01).BCAR4-siRNA组和NC-siRNA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52±3.21)%和(4.69±1.56)%(P<0.01).BCAR4-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19.65±2.41)%,显著低于NC-siRNA组的(47.50±5.88)%(P<0.05).与NC-siRNA组比较,BCAR4-siRNA组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下调,分别为0.27±0.03 vs 1.0±0.05(P<0.01)、0.48±0.04 vs 1.0±0.04(P<0.05),Bax蛋白表达上调,为2.83±0.19 vs 1.0±0.03(P<0.01).结论:lncRNA BCAR4高表达于肝癌细胞系,敲低lncRNA BCAR4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yclin D1和Bcl-2蛋白下调表达,Bax蛋白表达上调表达有关.
作者:邢宏松;吴国俊;黎建军;江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 2 O3)作用于结直肠癌的靶基因.方法:利用pharmGKB数据库和drugbank5.0数据库分别提取三氧化二砷的直接靶基因,利用STRING10.5数据库筛选与三氧化二砷已知靶基因互相作用的蛋白,利用webGestalt数据库对互作蛋白进行通路分析和GO注释,运用cBioProtal数据库和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对重点通路的核心基因进行变异和表达分析.结果:pharmGKB数据库和drugbank5.0数据库共提取出11个直接靶基因,STRING10.5数据库筛选出384个互作蛋白,webGestalt数据库的GO注释这384个靶基因主要集中于19类分子功能,在前10条通路中筛选出3条与结直肠癌有关的通路,3个核心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存在点突变和基因缺失,其中NF-κB1和REL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结论:三氧化二砷可能通过N F-Bκ信号通路治疗结直肠癌.
作者:柏金;于若曦;宋慧聪;吕飞;邓明明;陈洋;邹丹;隋丹;郑新宇;张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与MRI联合血清CA15-3、CEA诊断老年乳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选择方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及90例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进行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三维超声、MRI诊断阳性率,血清CA15-3、CEA水平,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研究联合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阳性率.结果:三组对比,乳腺癌组患者的三维超声、MRI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且血清CA15-3、CEA水平亦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联合诊断Ⅰ-Ⅱ期及Ⅲ-Ⅳ期乳腺癌的阳性率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MRI联合血清CA15-3、CEA诊断老年乳腺癌,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联合诊断阳性率较高,且能有效诊断乳腺癌分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新唐;李玉柱;张海军;张华;韩龙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株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艾拉莫德(10、20和30μg/ml)作用于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U266细胞活力;细胞周期染色试剂盒检测U266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2、AMPK及p-AMPK的表达水平.结果:10、20和30μg/ml的艾拉莫德处理24 h后,U266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艾拉莫德(10、20和30μg/ml)处理U266细胞24 h后,G 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S期细胞数明显降低.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10、20和30μg/ml的艾拉莫德处理24 h后可显著下调U266细胞的CDK2蛋白表达水平.此外,艾拉莫德人处理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24 h后,U266细胞的p-AMPK/AMPK水平明显增加.结论:艾拉莫德可抑制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促进AMPK的活化.
作者:高秋英;郑研;侯丽敏;张维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irt)是一类具有多种代谢调节酶活性的蛋白质家族,Sirtuin家族成员共有7个(Sirt 1~7),其成员中Sirt 4蛋白具有NAD依赖的蛋白脂酰胺酶、ADP-核糖体转移酶和赖氨酸去酰基酶的活性,而Sirt 5蛋白具有NAD-依赖的赖氨酸去丙二酰酶、去琥珀酰酶和去戊二酰酶的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Sirt 4和Sirt 5广泛参与到细胞生存、衰老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在生物体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和能量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癌症、糖尿病、肥胖、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潜力.本文归纳了Sirt 4和Sirt 5在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并归纳了其与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的关系,希望能够为开发相关癌症的靶向药物、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佳峰;孙宇哲;李庆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代替环磷酰胺的移植前预处理方案对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或白消安+氟达拉滨(BU+FLU)的临床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2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BU+FLU预处理方案恶心呕吐反应比BU+CY方案较小(P=0.031);肝脏毒性、心脏毒性均小于BU+CY组(P=0.009,P=0.004),且5年OS优于BU+CY组(P=0.000).结论:BU+FLU的预处理方案或许可以取代传统的BU+CY方案.
作者:秦丹;王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常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单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38例(95.0%)高于对照组31例(77.5%)(P<0.05),两组治疗前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明显增高(P<0.05),SAS和SDS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无失访案例,随访时间2~40个月,对照组存活2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观察组存活3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3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痛的疗效肯定,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免疫情况.
作者:任芳;王茂云;王海明;崔艺馨;王若进;李绍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iR-12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13例,qRT-PCR法检测miR-124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STAT3的表达.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24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qRT-PCR、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每种宫颈细胞随机分为三组,一组转染miR-124 mimics,一组不转染,一组转染miR-124 inhibitor.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miR-124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均降低(P均<0.05),STAT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STAT3是miR-124的直接靶基因,miR-124可靶向调节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在Hela及Siha细胞中,miR-124 mimics转染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降低(P均<0.05),miR-124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增加(P均<0.05).结论:miR-124在宫颈癌中低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节STAT3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作者:王梦洁;闵旭红;王尚虎;宋彪;孟碧;刘阳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C、Cr及LDH水平,并分析其诊断及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Cr及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Cr及LDH阳性率分别为62.5%、42.5%、6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诊断效能对比,CysC、Cr及LDH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可达到95.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Cr及LDH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且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宋斌;陈雁;张荣耀;李娜;耿伟;郭秀;张王刚;万楚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