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祺;王荣福
目的 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GMT)的二维超声(2D)、CDFI、动态三维表面成像(4D)、3D-CDI表现.方法 分析45例GMT患者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A组(良性或可能良性)、B组(低、中危)、C组(高危或恶性).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GMT部位、生长方式、物理状态、起源、病理类型、性质的符合率分别为95.56%(43/45)、95.56%(43/45)、91.11%(41/45)、93.33%(42/45)、62.22%(28/45)、73.33%(33/45).组间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可早期发现GMT.
作者:王子干;许春梅;周峰;贾国法;张楠;钟辉;李飞;陆军;冯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的68例前盆腔脏器脱垂(膀胱尿道膨出28例,孤立性膀胱膨出40例)产妇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为参考,在静息状态和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膀胱后壁和尿道的活动情况,测量膀胱尿道后角以及尿道倾斜角,并对经会阴超声结果与临床POP-Q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经会阴超声诊断膀胱尿道膨出29例,孤立性膀胱膨出39例,与临床POP-Q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5,P<0.001).结论 经会阴超声能够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可作为临床判断前盆腔脏器的脱垂的影像学方法而加以推广.
作者:李华峰;陈华;折瑞莲;徐繁华;陈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充分液体复苏有利于改善预后.血管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是决定补液量恰当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超声心动图、特别是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化VBM算法和DARTEL算法在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MRI的差别.方法 利用两种算法对14例AD患者(AD组)和23名健康对照(NC组)的MRI进行分析,并对其全脑灰质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种算法均报告颞叶右侧、海马、海马沟、海马旁回、杏仁核、枕叶深部存在灰质萎缩,但DARTEL算法报告的簇明显多于优化VBM算法;另外,部分区域在设置P<0.005时优化VBM算法仍未见报告.结论 分析AD患者的MRI时,采用DARTEL算法比优化VBM算法更合理.
作者:周珂;蔡洁;熊刚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DWI监测骨肉瘤诱导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6例骨肉瘤患者,所有患者化疗前后均接受常规MR及DWI扫描.根据化疗反应情况分为反应差组(n=12,肿瘤坏死范围≤90%)和反应好组(n=14,肿瘤坏死范围>90%).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骨肿瘤的ADC值、肿瘤体积及其变化率.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反应好组与反应差组间肿瘤体积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值变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DWI测定化疗前后骨肉瘤ADC值改变率有助于监测肿瘤对诱导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反应.
作者:韦寅;李瑞雄;林健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推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RT-3DE检查,推测相关狭窄血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RT-3DE推测狭窄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Ⅰ组(血管狭窄50%~74%)、Ⅱ组(血管狭窄75%~90%)和Ⅲ组(血管狭窄91%~100%),比较各组间室壁运动幅度离散度差异.结果 RT-3DE推测LAD、LCX、RCA狭窄和多支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6.21%、97.33%、94.23%,70.00%、95.24%、90.38%,73.68%、96.47%、92.31%和61.90%、91.57%、85.58%Ⅰ组、Ⅱ组和Ⅲ组室壁运动离散度分别为0.41士0.05,0.51士0.21和0.93±0.17,Ⅰ组与Ⅱ组和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与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可较准确推测狭窄冠状动脉,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丁康;杜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1H MRS,结合LCModel软件,对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的脑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对具有癫痫病史、常规MRI诊断为FCD的患者行单体素点解析波谱序列扫描,测定脑内疑似FCD病灶及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代谢物.使用LCModel软件对13例扫描后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学确诊为FCD的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比较FCD病灶(病灶组)及其影像学显示正常的脑组织区域(对照组)的MRS数据.结果 病灶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及肌醇(In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甘油磷酸胆碱(G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肌酸(Cr)、磷酸肌酸(PCr)及谷氨酸+谷氨酰胺(Glu+Gl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FCD病灶的NAA、Ins及GPC含量发生显著变化;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诊断FCD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与前景.
作者:王广谊;刘再毅;黄飚;钟小梅;梁长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管外膜囊肿(CAD)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CAD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9例CAD中,7例单发,均见于胴动脉;2例多发,其中1例发生于股动脉,1例发生于髂外静脉.超声诊断正确7例,1例误诊为夹层动脉瘤伴血栓形成,1例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声像图中CAD表现为囊性无回声区,与管壁关系密切,管腔局部可受压变细;发生于动脉者病变远心端收缩期峰速正常或相对减低;发生于静脉者病变处远心端回流速度缓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CAD形态、评估管腔受压程度,为诊断和术后随访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宋晓乐;唐力;王晓冰;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二尖瓣主动脉瓣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P-MAIVF)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6例P-MAIVF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6例P-MAIVF均位于主动脉瓣根部后方,收缩期膨胀而舒张期塌陷是其特征性表现.6例中,5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并发症,4例合并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假性动脉瘤破入升主动脉.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MAIVF的首选方法;彩色血流多普勒有助于观察是否有破口形成,三维超声有助于观察病灶与邻近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
作者:韩建成;何怡华;谷孝艳;孙琳;刘文旭;张烨;李治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肛提肌的收缩功能及经会阴二维超声平面观察在三种不同状态下(在静息、肛提肌大收缩及Valsalva动作)的盆腔脏器运动变化.方法 选择盆腔器官脱(POP)垂患者64例作为POP组及3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在三种状态(静息、肛提肌大收缩及Valsalva动作)下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两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Valsalva动作下两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患者肛提肌收缩前后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提肌收缩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技术可用于评价肛提肌收缩功能;经会阴二维超声技术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康复.
作者:张浩;史铁梅;王鑫璐;陈思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MRI征象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2例肩关节MRI疑诊SAIS患者,以关节镜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单一征象或联合征象诊断SAIS的效能.结果 Ⅲ型肩峰、肩峰下间隙变窄、肩袖撕裂和联合征象诊断SAIS的敏感度分别为51.06%(24/47)、72.34%(34/47)、80.85%(38/47)和85.11%(40/47),单一肩袖撕裂诊断敏感度与联合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7,P=0.68),特异度(64.44%,29/45)低于联合征象(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08).结论 MRI可显示SAIS肩袖损伤、肩峰形态和短肱肩间隙狭窄,根据以上三种征象联合诊断SAIS的效能较高.
作者:梁治平;刘斯润;曾旭文;周洁;陈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多体素1 H-MRS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丘脑各亚区主要代谢物改变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丘脑前部、板内区、后外侧部及后内侧部作为ROI进行1H-MRS扫描,获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峰下面积,计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NAA/Cr以及Cho/Cr比值,同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以便为影像学发现提供支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患侧丘脑后外侧部及后内侧部NAA/Cr比值有所降低,患侧丘脑板内区NAA/Cr及Cho/Cr比值亦低于对照组;其中患侧丘脑后内侧部NAA/Cr比值与VAS评分(r=-0.58,P<0.01)及病程(r=-0.48,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TN患者丘脑部分亚区代谢物存在异常;检测患侧丘脑后内侧部NAA/Cr比值可能反映疼痛程度.
作者:王渊;李丹;包发秀;麻少辉;NETRA Rana;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定量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对瓣环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左心室增大分为两组,A组为左心室内径正常患者,共10例,B组为左心室内径增大者,共20例.于二尖瓣成形手术前后分别行RT-3D-TEE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二尖瓣环结构参数变化.结果 ①与二尖瓣成形术前相比,术后A、B两组瓣环面积、周长、前后径均明显减小(P均<0.05),主动脉瓣二尖瓣环夹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术后瓣环左右径、高度、高度/左右径比值明显减小(P均<0.05),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术后B组瓣环面积、周长、左右径、前后径及高度变化率均明显大于A组(P均<0.05).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后,特别术前伴左心室增大时,瓣环部分三维结构可产生明显改变.
作者:郭勇;何怡华;李治安;张海波;韩杰;张烨;刘文旭;韩建成;谷孝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技术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评价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价值.方法 应用硫代乙酰胺(TAA)对32只家兔以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以8只家兔作为对照组.于首次注射后第4、8、12周分批应用ARFI获取剪切波速度(SWV),计算APRI,取其肝脏行病理肝纤维化分期.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WV和APRI指数对家兔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29只家兔造模成功,其中肝纤维化分期为S1、S2、S3和S4期者分别为10、8、7和4只.SWV值和APRI均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SWV(r=0.724,P<0.05)和APRI(r=0.555,P<0.05)与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均存在相关性.SWV和APRI诊断家兔肝纤维化S≥1、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1,0.87、0.78,0.82、0.76,0.89、0.79.SWV和APRI联合诊断S≥3的AUC为0.84,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73.10%,阳性预测值为56.23%,阴性预测值为90.48%.结论 ARFI技术与APRI可定量评估家兔肝纤维化程度,ARFI技术的价值较高.
作者:王蕊;马苏美;张晓媛;姚亚宁;杨东红;冯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巨噬细胞MRI在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对模型组通过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对两组动物行MR扫描,检测静脉注射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DCIONP)对比剂前及注射后45 min、24 h、48 h、72 h、96 h和120 h血管壁信号强度(SI)及信号强度变化值(△SI).之后处死动物,病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模型组斑块注射DCIONP后45 min SI升至高,48 h开始低于注射前水平,96 h降至低;对照组管壁于注射DCIONP后45 min均匀强化,24 h后SI基本恢复至注射前水平,其后SI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各时间点△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血管壁信号衰减区与斑块内铁蓝染区及巨噬细胞分布相符.结论 巨噬细胞MRI可检测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谭理连;李志铭;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A患者的MRI、CT、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PHA中,肿块型4例,肿块结节混合型1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4例密度不均匀,1例中心见片状略高密度;增强后1例动脉期呈边缘环状、中心网格状明显强化,周缘见晕环,静脉期延迟填充强化,2例动脉期呈多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1例动脉期病灶中心明显点状强化,静脉期中心强化呈絮状及不规则斑片状,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呈中心结节样或偏心性不规则斑片状轻度强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MRI:平扫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1例动脉期呈边缘花环状、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周围见高信号晕环,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2例动脉期呈多中心结节样明显强化,静脉期呈延迟填充强化,1例动脉期呈明显中心点状强化,静脉期呈絮状及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结论 PHA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艳;薛鹏;张斯佳;陈勇;张琼;弓莉;谭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BM)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脑灰质结构改变.方法 对慢性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的25例基底节区梗死、13例脑桥梗死患者和22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高分辨率T1W扫描,采用VBM 8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比较基底节区梗死组、脑桥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 基底节区梗死组患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丘脑灰质体积减小.脑桥梗死组两侧小脑半球后叶灰质体积减小,以健侧为著;两侧辅助运动区(SMA)、健侧大脑半球M1区灰质体积增加.结论 不同部位脑梗死所致脑灰质结构改变存在差异,可能对临床实现个体化治疗及康复训练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武莹莹;张敬;汪洋;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1H-MRS评价-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海马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 纳入43例DEACMP患者(DEACMP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按年龄分年轻亚组(<50岁)和年老亚组(≥50岁).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双侧海马区1 H-MRS扫描,采用单体索分辨自旋回波序列的点解析波谱法采集数据,检测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DEACMP组左右两侧海马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年龄亚组DEACMP组NAA/Cr均低于对照组,Cho/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H-MRS可检测DEACMP患者海马区代谢产物的变化,对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敏;邱传亚;周玉荣;蒋珊珊;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E)中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SR)与常规超声(CUS)判断直径≤2.0 c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评价SR判断直径≤2.0 cm的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佳阈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CUS、UE检查乳腺肿瘤;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求取SR佳诊断阈值,比较CUS、UE评分及SR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US、UE评分法、SR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046、0.862±0.040和0.943±0.026;SR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佳阈值为3.23.结论 UE较CUS对鉴别直径≤2.0 cm的良恶性乳腺肿瘤更具价值,且SR法较评分法更佳;以SR=3.23为佳诊断阈值,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丽丽;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血管硬度检测(QAS)技术及应变和应变率成像(X-strain)技术定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颈动脉弹性.方法 根据病史将77例SLE患者分为SLE 1组(病史<5年,46例)和SLE 2组(病史≥5年,31例),另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QAS技术和X-strain技术检测双侧颈动脉,比较各组间常规超声参数、QAS技术和X-strain技术参数差异,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 1组与对照组内-中膜厚度(IMT)、弹性系数α、弹性系数β、脉搏波速度和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 2组上述参数与对照组和SLE 1组相比明显增高(P均<0.05);3组间大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病程延长逐渐减低;颈动脉IMT与QAS参数、X-strain参数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应用QAS和X-strain技术能早期检测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对预防和干预SLE患者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
作者:侯利芳;郑敏;王玲;李硕;郝彩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