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邵金陵;张辉;吴刚;吴莎
隆鼻术是现代医学美容中多见的常规手术之一.国人大多数求治者的鼻小柱长度(或高度)均比较适当,且鼻孔形态也符合亚洲人种的特征,但个别的求治者其鼻小柱过短,鼻尖偏平以及由此而导致近似黑色人种横向长轴椭圆形的鼻孔,因此,在隆鼻时则需考虑鼻小柱过短及鼻孔外形的同时矫治.
作者:洪伟;尚瑜;蒋彪;邓典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围绕着世纪之交口腔医学将如何发展,中外学者已经有了很多论述[1~2].新世纪对口腔医务人员在客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美学修养.
作者:程静涛;郭天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D1、p16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例成熟瘢痕、11例增生性瘢痕、11例瘢痕疙瘩及8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染色,观察Cyclin Dl和p1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及普通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p16均为阴性;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p16与正常皮肤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 D1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比增生性瘢痕为高,但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yclin D1、p16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瘢痕疙瘩里p16的细胞抑制作用可能无法与Cyclin D1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相拮抗,所以细胞呈现持续增殖状态;而在增生性瘢痕里Cyclin D1与p16可能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所以其生长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作者:刘嘉锋;张一鸣;易传勋;王玉荣;彭冲;冯晓玲;杨名;周文东;李薇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效果,找出治疗太田痣合适的能量值.方法:应用PhotoGenicaT10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器(波长7 52nm,脉宽45~75ns)对96例太田痣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采用该疗法可安全去除太田痣,且创伤小,操作简便,无瘢痕等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达96%.结论: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具有很好的效果,选择合适的能量值及做好围术期处理是成功治疗太田痣的关键.
作者:周捍东;王小民;盛宗顺;安一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开放式鼻整形手术的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鼻整形手术中的经验性成分和盲目性操作,使手术变得直观,可操控和具有科学性,在近几十年内推动了鼻整形手术进入到了儿近自由的境地.浏览国外鼻整形工作的成果,发现核心的内容是鼻头部整形手术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经过整形外科医生和解剖工作者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经极大地丰富了相关知识,为此我们作一综述.
作者:洪志坚;陈一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面部缺损的范围、性质,应用肩胛游离皮瓣修复各类不同性质的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2年,2例皮瓣略显臃肿,其余在颜色、质地等方面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外观满意.结论: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选择应以能使面部外形获得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为原则;肩胛游离皮瓣转移在面部创伤性大面积缺损和感染性缺损修复中具有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作用.
作者:关志广;梁耀婵;张治平;黄雁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在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在常规处理的同时对硬结、硬块辅助以乳房整体或者局部音频电治疗;血肿部位给予脉冲磁疗;无菌性炎症和胸大肌 炎症反应给予微波治疗.两组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2周为54.5%,8周为64%,1 6周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2周为31%,8周为47%,16周为64%.两组同时段比较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注射隆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中应用合理的物理疗法、治疗强度,掌握正确的治疗时机和完善的疗程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立;曹莉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腭裂患者的汉语语音训练方法,改善腭裂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方法:对14名在我院行腭裂修复术的术后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进行语音训练.治疗前后均进行语音清晰度、测试音节频谱特性的评价.结果:经过语音训练,患者语音清晰度由32.14%提高到78.29%,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1),测试音节辅音频谱特征性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该语音矫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术后积极进行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语音状况,计算机频谱分析为我们评估语音矫治的疗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吴炜;封兴华;魏建华;张浚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脂肪细胞移植是将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脂肪组织移植到需要充填的部位,这样,既可达到去除多余脂肪的目的,又可以用自体游离脂肪充填治疗体表畸形,使受区达到重新塑形的效果.
作者:马莉;曹景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它构成人体与环境间自我更新和修复的界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沟通的主要部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缺乏足够的皮片供修复,异体/异种皮片终因免疫排斥反应需再度植皮.于是自体皮源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现在人们希望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制成各种组织、器官.
作者:孙红;冯光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应用内镜观察、诊断体内组织病变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Dubois、Mouret等分别应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开创了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的先河[1].
作者:张琳西;郭树忠;舒茂国;卢丙仑;刘云景;宋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5年至2002年8月我院收治8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和小腿皮肤巨大缺损的患者,经手术综合修复,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莲元;史艳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皮肤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恶性黑色素瘤5大类,以前两者为多见.在美国,皮肤癌是常见的癌症,而在我国,皮肤癌发病率较低,对治疗方法的探讨及认识相应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健康意识的增强,要求人们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诊治皮肤癌.本文综述了除恶性黑色素瘤外的以上4种常见皮肤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艾勇;郭树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机体全身损伤性反应,阐明其机理及地塞米松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皮瓣原位缝合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地塞米松治疗组(Ⅲ组).观察耳部微循环,肺、肠、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测量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死亡率,血浆TNFα,IL-10浓度.结果:Ⅰ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Ⅱ组耳部微循环明显紊乱,肺、肠及耳部血管有明显组织学改变.中性粒细胞凋亡早期较少,坏死率较高.血浆TNFα于再灌注1h达到高峰,IL-10于再灌注3h达到低.Ⅲ组耳部微循环明显改善,肺、肠及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Ⅱ组.中性粒细胞凋亡早期较多,坏死率较低.TNFα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6h即明显下降;IL-10再灌注1h达低,3h就明显上升,其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形成皮瓣这一创伤对机体影响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造成肺、肠及耳部血管组织学改变,这与全身微循环紊乱;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坏死过程失衡;分泌TNFα过高,IL-10过低有关.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可防治这种损伤,其作用机理是改善全身微循环,调理中性粒细胞的生命活动及平衡分泌细胞因子.
作者:曹景敏;鲁开化;王慧;郭树忠;彭黎军;郎誉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李荟元;刘仲荣;王正辉;屠军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颧骨复合体肥大患者对颜面正貌的审美要求,为临床面部轮廓改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测定了22名颧骨复合体肥大患者对7种美貌女性正貌面型的满意度,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并与5 5名正常对照组的满意度排序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患者对美貌女性正貌型的选择顺序为:A、E、B、F、G、C、D.正常人为:A、C、B、G、E、F、D.患者的满意度排序与正常对照满意度排序只有A、B、D相同,其余均有差异.测试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相同面型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和正常人的高满意度都为椭圆型,不被认可的为颧骨肥大型.患者对颜面正貌的审美观基本与大众相同.
作者:陈小平;朱晓华;宋建良;潘顺英;金珏;韩斐;孙豪;范希玲;朱云山;焦亚平;冯玉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理性的瘢痕愈合包括2种基本形式: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由瘢痕增生及挛缩而产生的畸形及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时常遇到,在美容、整形外科中是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罗勇;高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毛细血管扩张是面部常见的色素病损性疾病之一,虽无任何远期不良后果,但却影响面部美容,故为爱美人士(特别是女性)的烦恼之事.笔者自2002年2月至2003年6月,应用IPL-Queen皇后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病患者11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瑜;洪伟;蒋彪;邓典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去除多余的毛发是男性和女性很普遍的美容项目,传统的方法如:刮、拨、蜡脱、电解法、药膏等,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逐渐加重,近年来现代激光选择光热作用成功地应用于脱毛,不仅增加了疗效,使患者永久性脱毛成为现实,而且无任何副作用.笔者自2001年5月起应用半导体激光对152例多毛患者进行脱毛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绍华;李俊杰;袁景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面部老化性皮肤、浅表性瘢痕及色素斑是常见的影响美观的皮肤疾病,笔者采用微晶磨面加皮肤护理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与色素斑125例,效果明显,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皮肤美容新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陈丽梅;孙乐琪;周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