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辉;胡滨;杨晓惠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的佳方法.方法:选择140例成人烧伤总面积2%~48%(儿童1%~10%)、头面部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于伤后2~3天行磨削、搔刮、削痂综合治疗,覆盖异体皮保护创面;对照手术组同期行单纯削痂,0.5%碘伏油纱包扎创面;对照换药组用SD-Ag霜进行换药治疗.分别观察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情况等,并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患者血容量是否充足的指标、有无并发症的产生,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在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方面,与传统削痂术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血量方面,每1%TBSA的出血量试验组(8.1ml±6.4ml)较对照手术组(1 3.9ml±11.5ml)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 3.32±1.57)天,较对照削痂组(22.37±5.39)天及对照换药组(36.89±5.32)天均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在愈合质量及瘢痕增生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削痂组和对照换药组(P<0.05).结论:磨、刮、削痂综合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不受面部凹凸处的限制,磨削痂的深浅度易掌握,既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又大程度的保留间生态上皮,比传统削痂术损伤轻,符合整形外科微创手术的技术要求,瘢痕增生明显减少,色素沉着少,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张逸;瞿勋;蒋平;胡克苏;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植入腮腺切除术后凹陷畸形和预防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11例因肿瘤行腮腺浅叶或深浅叶切除的男女患者立即在术区植入ePTFE补片并追踪观察其整复术区凹陷畸形的美容效果和防止术区Ffey综合征效果.结果:11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经24~7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腮腺术区均无明显凹陷畸形,无一例发生Frey综合征.结论:ePTFE植入整复腮腺切除后凹陷畸形的美容效果良好,防止术区出现Frey综合征的效果良好.
作者:郭锡久;阮兴朝;冉红兵;姜定祥;赵大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同时,Ⅰ期行原位肛门重建的四联术式的方法、效果、意义,以及四联术的改进之处.方法:9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原位肛门重建:①四联术式组:70例,按四项联合术进行原位肛门重建,其中38例重建法作了改进;②单纯术组:20例,单行Ⅰ期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重建原位肛门;③另以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肛门功能研究测定的对照组.结果:①四联术式组术后排便功能及肛门内液体存留时间优于单纯组;②四联术式组中采用改进重建38例,排便功能显著优于未改进者.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Ⅰ期原位肛门重建宜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式,才能建立肛门基本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许良标;水祥兵;郑翔;贾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2002年初至2005年初,笔者在肿胀麻醉下,利用负压吸脂器对218例求美者进行腹部、髂腰部、臀部、大腿等部位采取分部位、小范围多次手术的方法进行抽脂塑身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徐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三角块截骨、外板去除和咬肌修薄联合颏部截骨治疗严重方脸畸形.方法:应用口内入路,改良的下颌骨矢状劈开去除外板、摆动锯去除下颌角和咬肌修薄矫正下颌角咬肌肥大,颏部截骨前下移动,取下的下颌骨块充填固定矫正颏部短小.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严重方脸畸形7例,效果良好,脸型改善明显.结论:三角块截骨、外板去除和咬肌修薄联合颏部整形对矫正严重方脸畸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勇;陈守正;袁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小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52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51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作者:裴浩;夏冬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典型病例病例1:男婴,4个月,左胸壁出现鲜红色肿块4个月.2002年5月入院治疗,查体:左胸壁皮肤呈草莓状鲜红色高起斑块,皮下肿块大小20cm×15cm×1cm,质地硬,触之局部皮温较高,有轻度压缩性,血小板3.5× 104.诊断:婴儿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K-M综合征).MRI检查提示:血管瘤侵及胸壁肋骨以外全层软组织.在静脉麻醉下行栓塞硬化术及激素治疗,用无水酒精3.0ml+得宝松明矾5.0ml.术后1周检查血小板2.0× 105,术后1个月血管瘤表面皮肤变为暗紫红色,触之局部皮温正常,瘤体张力降低.术后6个月血管瘤表面皮肤颜色明显变淡,瘤体变软,2年后视、触诊基本正常.
作者:刘军;宋建星;邢新;欧阳天祥;杨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1年3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超声波辅助肿胀吸脂塑形120例,术后获得了良好的减肥塑身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计玉强;张树功;陈双;张丙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2004年7月~2005年4月,笔者采用激光/光子治疗仪治疗了378例面部皮损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瑞红;王玉燕;李秋涛;汤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的改良根治、即期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早期乳腺癌极少侵犯乳头、乳晕及皮肤的特点,切除病灶及其上方部分皮肤后行皮下乳房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并与硅胶假体植入术有机结合,达到一期重建乳房的目的.结果: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上述术式重建乳房后客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好者达94.4%,主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好者达100%,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的非定型式乳腺癌根治与即期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是治疗Ⅰ期及部分Ⅱ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吴厚琴;金宗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创面愈合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临床上尤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颇为棘手,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从大体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1],临床上可见到各类的生长因子已开始应用,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但是临床试用的效果并不好,其主要原因为慢性难愈性创面中有大量的包括金属蛋白酶在内的蛋白酶存在,后者分解了伤口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长因子和加入的外源性生长因子,从而导致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或停止[2,3];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很高,以自分泌的形式对组织修复起抑制作用,成纤维细胞产胶原作用减弱,创面细胞凋亡增多[4];然而,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却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探讨生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剑;易成刚;陶谏;刘宾;郭树忠;茹战锋;陈长安;钟德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腋臭的产生是由于腋窝项分泌汗腺(大汗腺)增多,分泌机能亢进,以及大汗腺中的有机物被皮肤中细菌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1],不仅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而且还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电子去脂机抽吸术加搔刮术治疗腋臭21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作者:甘学文;薄红兵;黄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眉修复及美容手术的适应证及技巧.方法:进行准确且个性化的设计,尽量保留适当宽度的自然眉,术后对进行眉部手术的56例患者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双眉形态优美,无并发症.结论:行眉部美容手术时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同时注意切口的隐蔽以及眉与面部整体的和谐.
作者:刘玲;邵祯;刘文阁;徐永成;于波;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无创弹性检测技术研究女性皮肤弹性与年龄和部位的关系.方法:对50名以室内工作为主,年龄为20~78岁的汉族女性健康志愿者采用皮肤弹性仪Cutometer MP()580(Courage and Khazaka,Cologne,Germany)检测前额、眼角、颧部、前臂屈侧正中和下腹五个部位的皮肤弹性.结果:面部曝光部位弹性参数较相对非曝光部位前臂内侧和腹部低,皮肤弹性与年龄的统计学意义呈负相关,40岁以后变化更明显.结论:无创性皮肤弹性检测技术能显示不同年龄和部位皮肤弹性的变化规律,可量化地揭示二者的相关性.
作者:唐莉;李利;邓次冰;李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软胶囊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35~50岁的女性黄褐斑患者,每天服一粒大豆异黄酮软胶囊,连续服30天,观察服药前、后黄褐斑的色度和面积.结果:大豆异黄酮软胶囊能显著降低黄褐斑的色度(P<0.01)和面积(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软胶囊具有祛除黄褐斑的作用.
作者:金道山;梅士昌;王锦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提供一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995年4月至2003年4月采用颞浅动脉额支预扩张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大4.5cm×6.5cm,小4.5cm×2cm.结果:预扩张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异常;3~6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效果理想;供瓣区瘢痕位于头皮内,发际无明显改变.结论:颞浅动脉额支预扩张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及眼睑软组织缺损,皮瓣色泽与周围一致,外形满意,且切口隐蔽,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梁晓琴;唐胜建;杨彪炳;马丽敏;牟少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消白合剂醇提液作用于豚鼠背部皮肤,观察对黑素生成的影响.结果:消白合剂醇提液对豚鼠表皮黑素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结论:促进黑素形成是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志军;罗文辉;韩景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面部皮肤的较大面积缺失将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皮瓣移植的作用在于通过转移机体本身未受创处的皮肤来修复重要创面的皮肤组织缺损,从而恢复创面的形态和功能.轴型皮瓣是指沿着皮瓣的长轴走行含有解剖学上知名的一组动静脉系统的皮瓣,它的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形外科一项划时代的进展,促进了整形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
作者:韩勇;李英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5例皮内痣、45例恶性黑素瘤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恶性黑素瘤中异常表达率为73%(33/45),显著高于皮内痣中异常表达率36%(9/25),(P<0.05).结论:β-catenin表达异常在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殷河慧;廖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强脉冲光子技术设计的美容治疗仪脱毛的疗效.方法:应用强脉冲光子美容仪对36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脱毛,将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36例多毛症患者,治疗3~5次,总有效率为88.9%.治疗后随访3~6个月,没有发现色素沉着,紫癜、红肿及水肿等并发症,治疗结果患者比较满意.结论:强脉冲光子脱毛技术对患者不同部位的脱毛均有较好的效果,无严重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研究.
作者:张静;李亚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