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乳晕微创切口分块切除乳腺治疗男性乳房肥大

陶小风;赵达安

关键词:乳晕, 微创切口, 切除, 乳腺治疗, 非手术治疗, 男性乳房发育症, 现报道如下, 整形外科, 微创技术, 挑战传统, 思维方式, 手术切口, 小切口, 应用, 选择, 美容, 临床, 患者
摘要: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针对临床上逐年增加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而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案上,以整形外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切口,将美容与治病相统一,应用乳晕小切口微创技术分块切除乳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蒂瘢痕皮回植在烧伤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蒂瘢痕皮原位回植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沿瘢痕纵轴在瘢痕内切口,手术刀锐性剥离,形成0.8~1.2mm厚的瘢痕皮,切除瘢痕皮下的瘢痕组织,将瘢痕皮原位回植,适当加压包扎.5~10天拆线,应用肤康霜或硅酮霜3~6个月.结果:本组28例(52处),其中27例(51处)瘢痕皮均Ⅰ期愈合,局部症状消失,外观满意.其中21例随访4个月~2年,瘢痕未复发,瘢痕皮质地柔软,色泽与正常皮肤颜色相近,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带蒂瘢痕皮原位回植,减少了供皮区副损伤及瘢痕,色泽与正常皮肤颜色相近,不失为烧伤后续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缺点是适应证相对较窄.

    作者:程天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又能还原重睑形态且切口隐蔽、术后恢复时间短的新方法.方法:沿设计画线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切除全层皮肤及皮下脂肪,充分止血,沿眼轮匝肌上方向下剥离,使切口张力减低且调整好眼形,用3-0丝线皮内间断缝合.眉头、眉峰、眉尾各用6-0丝线间断缝合.创口涂红霉素软膏,术区加压包扎24h,术后7~8天间断拆线.结果:临床手术30例,均为女性,年龄37~56岁,术后随访6个月~2年效果均满意.结论: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同重睑切口相比有以下特点:切口隐蔽,眼睑部无任何痕迹;术后反应轻,恢复期仅5~7天,易被患者接受;同时还可以矫治眉下垂,改善鱼尾纹及额纹.

    作者:王玲;史颂民;汤张洪;俞蓉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隆鼻术失败原因分析与再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总结隆鼻术失败原因,并观察研究假体取出后即刻隆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假体放置层次、雕刻形态等方面综合分析68例隆鼻术失败原因,并通过假体放置层次、假体质量以及假体形态的改变等措施对68例患者进行假体取出后即刻手术.结果:假体形态不佳、偏移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经再手术后3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除5例肿胀消退时间较长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由专科医师实施手术是减少隆鼻术失败的关键.采取一些措施后,隆鼻术失败假体取出后即刻行隆鼻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傅福仁;陈国立;李国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进展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在出生男婴中占0.4%~0.8%,组织胚胎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尿生殖褶合并不良所致,尿道外口在阴茎下方形成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①尿道外口异位;②阴茎下弯;③系带缺如.

    作者:潘勇;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贝复济辅助微晶磨面治疗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好发于面部,多见于青年男女.在其发展过程中可演变为炎性丘疹、结节、脓肿及囊肿,治疗不当可形成瘢痕,损害患者的容貌.自2002年3月~2005年1月,笔者采用微晶磨面加贝复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痤疮引起的皮肤瘢痕16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霞;袁敬东;胡琼华;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招风耳矫正术的方法改良

    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以单纯耳软骨缝合法(Mustarde法)和软骨前外侧面划痕法(Stentrom法)为基础的改良手术方法治疗招风耳,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袁冰峰;陈伟中;马文熙;王俊华;俞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15nm蓝色LED光源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105例

    目的:观察蓝色LED光源在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中的疗效.方法:用415nm蓝色LED光源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105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丘疹和脓疱(炎性损害)的数目变化,进行评估并统计结果.结果:使用415nm蓝色LED光源可以明显降低痤疮的炎性损害,且在治疗结束后炎性损害仍可继续减少.结论:应用415nm蓝色LED光源是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的良好方法.

    作者:胡雪慧;孙林潮;赵荣;李承新;张海龙;高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鼻尖畸形的分类与整形体会

    鼻尖是鼻的突出部分,为引人注目,是鼻整形术中需注意的部位,同时也是难以解决的部位.软骨缝合法往往由于东方人软骨发育薄弱,难以取得足够的鼻尖抬高和鼻尖改形效果;自体软骨植入法由于要增加自体软骨供区的额外创伤,难以让国内的受术者接受[1].因此,需要根据东方人的鼻解剖特点和美学要求,探讨适合东方人的鼻尖整形术式,我们根据以前自己的一些实验研究情况,对东方人鼻尖畸形的原因进行了划分,并据此设计了不同的手术方法.笔者矫治了17例这类病人,近期效果尚可,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追踪.

    作者:牛永敢;易成刚;黄晓元;钟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预塑形技术的研究

    目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探讨其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 0只成年杂交犬,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实验研究(下颌骨节段缺损,颅骨全层缺损),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手术,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作阴模,填充磷酸三钙高温烧结后制成多孔支架,复合骨髓基质细胞后回植,螺旋CT检测组织工程骨和骨缺损完全匹配情况.结果:10例均按预设计制备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备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手术回植和骨缺损完全匹配.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可对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对未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柴岗;张艳;袁捷;胡晓洁;王敏;刘伟;崔磊;曹谊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美容医学知名专家--系列报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126例

    雀斑以往多采用液氮冷冻、皮肤磨削术、多功能电离子及激光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可避免地遗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等不足.自2003年2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雀斑1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维芳;郑丽娜;樊彦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Q开关755nm激光治愈后太田痣复发病例分析

    1 病例资料某女,年龄22岁,出生后即发现左侧下眼睑区域有直径约2cm大小片状黑褐色斑,10~15岁时,色斑逐渐增大且颜色加深.1997年8月患者来我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就诊,体检发现:左侧上、下眼睑呈片状黑褐色斑,颧部、面颊部见黑褐色斑点,约米粒至黄豆大,境界清楚,皮损总面积约20cm2,眼睛巩膜、上腭、鼻粘膜未见色素斑(图1见中插11),诊断为左侧面部太田痣.

    作者:林孝华;邵笑红;杨毅;蔡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茶多酚单体和黄芩苷对紫外线辐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茶多酚单体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黄芩苷对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产生IL-6、TNF-α的影响,探讨其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mJ/cm2、60mJ/cm2、90mJ/cm2剂量UVB照射体外培养的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中药单体EGCG和黄芩苷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甲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受损,其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增殖活性下降28%-44%,其下降程度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P<0.05),UVB照射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加入中药单体处理后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恢复(4%~22%),IL-6、TNF-α分泌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GCG、黄芩苷具有光保护性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分泌可能是其减轻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明亚玲;骆丹;徐晶;吉玺;朱洁;林向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眼睑松弛症合并泪腺脱垂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眼睑松弛症合并泪腺脱垂的病理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将脱垂的泪腺复位于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然后酌情去除上睑松弛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以及疝出之眶隔脂肪,并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另取上睑组织作组织学检查.结果:自2001~2004年,共治疗15例(30只眼),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重睑形态满意.2例(3眼)残留部分泪腺脱垂.组织学检查显示病变区皮下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断裂崩解.结论:眼睑松弛症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关,治疗重点是通过手术泪腺复位和行重睑成形术改善眼睑形态.

    作者:李薇薇;王玉荣;孙家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酸蚀时间对临床托槽粘结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10s和60s酸蚀后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差异,从而探讨正畸临床适宜的牙釉质酸蚀处理时间.方法:选择年龄为10~18岁的正畸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按不同牙位分别进行两种时间的酸蚀.酸蚀后常规粘结托槽,每次复诊时分别记录两组托槽脱落数,连续记录6个月.结果:10s酸蚀组总脱落率为8.4%,60s酸蚀组总脱落率为3.2%,前牙托槽脱落数明显少于后牙,易脱落的托槽为第二前磨牙.结论:建议正畸临床上粘结前牙可使用10s的酸蚀时间.第二前磨牙及腭向错位侧切牙宜适当延长酸蚀时间.

    作者:罗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双侧舌形皮瓣即刻修复头皮缺损

    目的:为头皮肿瘤、瘢痕等切除后形成的近似圆形的头皮缺损,寻求一种较简便安全、损伤小、无秃发的即刻修复方法.方法:在直径4~6cm的头皮缺损区周围,选择、设计双侧反向舌形皮瓣,剥离后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共修复21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有一侧皮瓣尖端表皮坏死,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9例获随访1~6年,局部病变无复发,修复区平整,头发生长良好,瘢痕不显露.结论:双侧舌形皮瓣即刻修复中等大小的头皮缺损,可充分利用邻近的头皮组织,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创伤相对较小,术后不遗留秃发,瘢痕不显露等优点.但缺损直径大于6cm或形状不规则者不宜应用.

    作者:高凤山;董继英;李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畸修复前患病原因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及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逐渐提高,作为颜面美观之一的牙齿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修复与正畸是关系到牙齿美容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有些情况下二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牙齿美容效果.本文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38例修复前正畸患者的患病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李玉如;徐芸;张晓;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入路颧弓整形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颧弓肥大要求整形的病人29例,其中口内入路颧弓整形10例,冠状入路颧弓整形19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李超;张兆伟;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供应与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关系

    在分析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的诸多因素中,血管因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由于瘢痕组织血管生成过多、血供丰富支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还是瘢痕组织中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诱发了病理性瘢痕的发展?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黑色素细胞痣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多种整形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皮肤黑色素细胞痣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痣的部位及大小,分别采用直接切除缝合法、切削术、植皮术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切除106例患者的144处皮损.结果:切削法术后外观基本接近正常,其余噜141个黑色素细胞痣终全部切除,痣面积小为2.0mm×2.5mm,大为200mm×350mm.通过1~5年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整形外科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皮肤黑色素细胞痣较为实用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于丽;王佳琦;栾杰;张志宏;杨宇;赵莉;胡守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