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剑;陈长安;张琳西;易成刚;张旭东;茹战锋;郭树忠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已经有大量资料表明,白癜风患者表皮皮损处黑素细胞缺失.尽管有很多学说从不同角度力图解释黑素细胞被破坏的机制,但这一谜团至今仍尚未揭开.有学者[1]提出一种明确病因的简单方法,即要首先明确黑素细胞是如何被破坏的?众所周知,细胞破坏的机制有两种:坏死和凋亡.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已有的文献,探讨这两种机制哪一种可能在白癜风的黑素细胞破坏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作者:李春英;高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肿胀法抽吸不同部位脂肪颗粒,经过分离纯化后,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多层次扇形线状注射.结果: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脂肪抽吸,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4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感染、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脂肪颗粒与受区组织的接触面积,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栾杰;穆大力;穆兰花;范飞;刘晨;尤建军;王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比较常见,直接手术切除,出血多,风险大.有时止血比较费时且棘手,甚至影响完整切除.笔者自1998年3月~2003年6月,应用肿胀技术共切除海绵状血管瘤31例,出血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诗宾;唐有建;高建智;殷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一种重建前牙切道和覆(牙合)覆盖关系的简单方法,在上颌前部美容性烤瓷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或氟斑牙等原因需要对上颌前部所有牙行美容性烤瓷冠修复的患者28例,在修复时采用分步法预备,并利用临时冠记录和转移修复前的切道和覆(牙合)覆盖关系.结果:28例患者完全重建修复前的切道和覆(牙合)覆盖关系,患者主观感觉良好,一年后效果稳定.结论:在上颌前部美容性烤瓷冠修复中,依靠临时冠保持了原来的切道和覆(牙合)覆盖关系,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胡湘权;朱文军;郭宁山;李跃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康宁对面部炎症性色素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面部炎症性色素斑108例,妇康宁3丸/次,日服三次.对照组:面部炎症性色素斑51例,维生素C0.2g/次,日服三次.两组均外涂曲酸霜于色斑处,早晚各一次.两组疗程均一个月,连用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1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口.结论:妇康宁治疗面部炎症性色素斑疗效良好.
作者:陈智勇;陆新;张琦;马卫平;郑兴宝;葛明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应用于眼睑痉挛及颈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它也逐渐被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本文就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鲜英;刘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眼袋整复术观察眼心反射,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共对80例受术者进行眼袋整复,其中经结膜入路42例,经皮肤入路38例,术中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比较术前、术中心率的变化.结果:眼心反射阳性标准:心率较术前每分钟减慢10次以上.所有病人中,共13例出现眼心反射,其中经结膜入路8例,经皮肤入路5例,均在提拉剪除眶隔脂肪时发生.眼心反射发生率为16.2 5%.结论:眼袋整复术中可以发生眼心反射,即出现心率减慢、心脏节律的改变.所以手术应轻柔、准确、快捷,以尽量避免眼心反射的发生.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王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白癜风是皮肤和毛囊黑素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易诊断难治疗,病因不清,治疗方法甚多,但尚无满意疗效,现将国内外一些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谢启旋;刘仲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在面部除皱中为了使患者恢复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及实际观察中探讨面中份老年化及面部轮廓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相应手术方法进行矫正.方法:全麻下进行全面部除皱术,术中在皮下、SMAS筋膜及骨膜下广泛分离,在面颊部,颧弓下定一关键点,并在此上提折叠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筋膜,下垂脂肪上提复位.结果:从2002年2月至2003年5月,完成手术12例,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明显,除皱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旨在通过折叠上提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筋膜,使面部松弛软组织向上和外侧方向牵拉同时使软组织向前方隆起,从而重塑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
作者:黄金龙;刘育凤;宁官森;章庆国;周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完善小阴唇瓣阴道成形术.方法:2002年9月~2003年9月,对小阴唇瓣阴道成形术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5例.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小阴唇瓣1 00%成活,再造阴道可顺利容纳2指,未发生直肠、尿道及膀胱损伤.术后6~7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小阴唇外形良好,外阴结构满意,2例已成婚,婚后性生活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的小阴唇瓣阴道成形术有助于术后外阴形态的恢复.
作者:刘毅;杨红萍;苏志红;蔡黔;姜疆;张鲜英;肖斌;张绪生;张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隆乳术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不仅可以改变受术者的体形,而且还可以改变受术者的心理.因此,受术者表现出的许多心理状态,应予以关注.笔者近两年来实施该类手术126例,对受术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心理异常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迷人的笑容在日常生活、社交、工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一口整齐美白的牙齿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以使自己更充满自信.而变色牙严重地影响了牙齿的美观,改善变色牙已经成为爱美人士一项非常渴望的美容要求.变色牙的成因是由于外在的着色和牙齿的发育或者一些系统性的问题导致的.例如:咖啡、茶、可乐、红酒以及吸烟等都可以导致外在的着色,大多数外源性着色都能通过刷牙、洗牙去除.而内源性着色则是因为色素进入了牙齿结构,如胎儿期因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产生的牙齿变色、牙髓坏死导致的变色、老龄性变色、外伤性变色等.一般来说,内源性着色要比外源性着色更难以治疗.目前牙齿美自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修复性治疗如贴面、烤瓷和药物作用的牙齿漂白.与烤瓷、贴面比较,牙齿漂白具有不破坏牙体硬组织的突出优点.本文将对不同牙齿美白方法的应用情况做以综述.
作者:韩玉梅;贾占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抽吸负压对所抽吸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明确脂肪移植术中是否可用吸脂机获取脂肪.方法:用60m1注射器(26~40kPa)和吸脂机(70~80kPa)连接相同管径不同侧孔的吸管抽取两组脂肪颗粒(Ⅰ、Ⅱ组),同时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即每组取12个标本,5ml/标本,置于培养皿中,加入10ml含糖DMEM,孵育1h后,检测DMEM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以此代表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t检验比较两组活性有无差异.两组样本各取10ml送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切片完整细胞数有无差异.用60ml注射器和吸脂机(压力同上)连接相同侧孔不同管径的吸管抽取两组脂肪颗粒(Ⅲ、Ⅳ组),同时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和病理学检查,方法同前.取Ⅰ、Ⅱ组脂肪颗粒各5m1分别注射于两组裸鼠(16只/组)颅顶部皮下,每只注射0.3ml,15周后取出,比较二组移植物残留体积和重量及组织学特性有无差异.结果:60m1注射器(26~40kPa)和吸脂机(70~80kPa)连接相同管径不同侧孔吸管抽取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差异显著,前者小于后者(P<0.05),病理切片完整细胞数差异显著,前者大于后者(P<0.05);而连接相同侧孔不同管径吸管抽取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功能及病理切片完整细胞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植入裸鼠颅顶部皮下的Ⅰ、Ⅱ组样本,15周后,组织学特性、残余组织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吸脂机抽吸负压(常用70~80kPa)与60ml注射器产生的负压(26~40kPa)对所抽取的脂肪颗粒活性影响无差异.
作者:雷华;李青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颅面骨骼轮廓老化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对20名老年人及2 0名年轻人颅面骨骼形态结构作立体定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在中面部(Zy-Zy)、下面部(Go-Go)、眶上嵴突(Fb-Sr,T-So)、头长(N-Po)都明显高于年轻组,而下颌高(Ⅰd-Gn)则明显低于年轻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宽度、眶上嵴突及头长有随之增加的趋势.
作者:林金德;宋建良;陈小平;谭晓燕;史颂民;孙豪;林洁;沈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于采用氯胺酮麻醉后出现的焦虑综合征,笔者运用异丙酚予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某女,31岁,因小乳症在我科行假体隆乳术,术前体格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相,血糖正常.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术前精神正常.术中采用持续高位硬膜外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经腋下入路于胸大肌下间隙双侧各植入硅凝胶假体250ml.
作者:吴一;江兴容;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拜读贵刊2004年6月第13卷第3期<应用自体免疫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一文后,结合本人应用此术式的经验,笔者认为该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存在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现提出与作者商榷:
作者:陈立;刘朝华;张冀满;曹莉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Ⅰ型胶原和MMP-1、TIMP-1在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磨牙移动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术后1、3、5、7、10、14天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中Ⅰ型胶原和MMP-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Ⅰ型胶原和MMP-1、TIMP-1在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且有时间依赖性.结论:Ⅰ型胶原在牙周组织改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MP-1、TIMP-1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过程.
作者:张晓东;林珠;李永明;陈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当代人类文化和社会活动中,牙齿和颌面部的美观具有很大的魅力,漂亮的牙齿和娇好的面容在多数活动中受到欢迎.精品修复观念的提出,要求医生在掌握精湛医疗技术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1].对于形式美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终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以葡萄糖转移实验检测肿胀液灌注压、注射针管内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对脂肪颗粒活性的确切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提供参考.方法:于同一患者下腹部左右侧分别灌注1:1和1:3的肿胀液,同条件抽取,获两组样本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t检验比较2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有无差异.用侧孔为2.0mm×5mm的吸管抽取的脂肪颗粒分3组,分别经注射器乳头(内径2mm)、16号针头(内径1.5mm)、12号针头(内径1.1mm)注射于培养皿中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差分析检验比较3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有无差异.将同条件获取的脂肪颗粒分4组,分别置于含0.08%利多卡因、0.0002%(1/50万)肾上腺素、1kU/ml庆大霉素及常规DMEM(对照组)中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前3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与对照组有无差异.结果:1:1和1:3灌注压下获取的2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颗粒的葡萄糖转移量随注射时所经注射器乳头或针管的内径变小而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在含0.08%利多卡因、0.0002%(1/50万)肾上腺素、1kU/m1庆大霉素的DMEM中进行孵育的脂肪颗粒的葡萄糖转移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应用范围内的肿胀液灌注压对脂肪颗粒活性无明显影响;用小于脂肪颗粒直径的针管注射脂肪直接损伤其活性,内径越小活性损伤越严重;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均明显抑制脂肪颗粒的活性.
作者:李发成;雷华;李青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文刺术的广泛开展,眉部美容并发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文眉不当出现的败眉,行肤色颜料遮盖出现的遮色眉,采用激光、电灼洗眉产生的瘢痕眉是目前较常见的三种并发症.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笔者行文眉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治疗眉部并发症48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印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