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颗粒皮片在皮肤移植术中的应用

邱晓东;孙玉生;宫昔愿;张冠军;邝靖;王爱英

关键词:颗粒, 皮肤移植术, 皮片移植, 自行设计, 移植修复, 皮肤缺损, 临床应用, 临床效果, 动物实验, 瘢痕畸形, 供皮区, 大面积, 成活率, 治疗, 制取, 远期, 愈合, 外观, 基础, 厚度
摘要:皮片移植是治疗大面积瘢痕畸形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常用的方法.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同厚度的皮片移植后其成活率、远期功能与外观、供皮区愈合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各有优势与不足.自2001年以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负压取皮机,制取一种新型的颗粒皮片进行皮肤移植修复各种创面,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阴茎整形修复的3D手术仿真研究

    目的:在3D虚拟环境中实现成人阴茎整形修复手术的模拟过程,达到术前制订定量化的手术方案,术后客观地评价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成人阴茎及毗邻结构可视化模型,将阴茎整复手术过程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操作.结果:在3D环境中,实现成人阴茎整形修复术的仿真模拟和手术方案的制订.结论:本研究为成人阴茎整形修复定量化手术设计、选择佳手术入路及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为整形外科教学培训、多学科及远程会诊提供了新的工具.

    作者:陈华;李世荣;张绍祥;谭立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临床及护理体会

    2004年8月~2006年3月,笔者采用蓝光治疗仪(Medilite Blue)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患者13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艺;程飚;陈葵;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美容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自身形象关注程度的提高,对痤疮这种损容性疾病越来越关注.痤疮长在面部影响美观,尽管治疗方案很多,但患者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对治疗的影响常被忽视.痤疮患者对于化妆品的使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心理情绪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痤疮的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因此,对痤疮治疗,除药物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是痤疮治疗的一部分[1].我科门诊痤疮患者就以下几方面的健康宣教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娟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白癜风的手术治疗

    白癜风的手术治疗即指外科疗法,适用于对光疗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稳定期或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对非手术疗法不敏感的皮损,如唇、手足、手指及生殖器等部位也可采用手术自体移植法.具体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患者的病情必须处于稳定期,且还需考虑白斑的部位和大小,进展期白癜风及瘢痕体质患者为手术禁忌证.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慧兰;李翠华;刘仲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皮肤色素沉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受色素沉着过程的影响,该过程包括:①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的装配与黑素合成;②黑素小体由核周向树突远端转移;③黑素小体传递至邻近角质形成细胞;④黑素小体在角质形成细胞内再分布、降解.通常我们将黑素小体从核周向树突远端转移并传递至邻近角质形成细胞的过程统称为黑素小体的转运.研究发现,皮肤的颜色除取决于黑素细胞产生黑素的种类和数量之外,更为重要的还要受黑素小体转运、再分布和降解的能力影响.目前认为,在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如紫外线辐射、炎症反应、皮肤老化的影响下,表皮细胞会产生自分泌和旁分泌激素或细胞因子,在局部形成自分泌、旁分泌网络而起到重要的调节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1].不同个体黑素小体生成、转运、再分布和降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就形成了个体间肤色的差异.

    作者:马慧军;赵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脉供血的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鼻尖缺损的手术方法,以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7年3月以来,设计以颞浅动脉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鼻面部皮下隧道转移至鼻尖,对11例鼻尖缺损畸形行鼻尖再造.结果:10例皮瓣色泽、质地和形态良好.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结论: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色泽形态良好,供区皮瓣组织量充足且隐蔽,是修复鼻尖缺损的好方法.

    作者:李勤;杨光成;齐向东;彭丽霞;王渭滨;祁佐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源性染色技术在烤瓷冠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弥补烤瓷修复体颜色表达不足及体现个性特征的手段.方法:对烤瓷冠采用外源性染色技术进行再加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1例烤瓷冠进行外源性染色,效果满意.结论:外源性染色技术是弥补烤瓷修复体颜色欠佳及个性特征体现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何熔;孙少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深部X线机放射治疗腋臭疗效观察

    @@ 腋臭是临床常见病,常有家族史,自青春期发病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因其特殊的臭味而影响生活和社交.我院自1999年9月~2005年12月对190例腋臭患者采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鲁明;刘继云;郭献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颗粒皮片在皮肤移植术中的应用

    皮片移植是治疗大面积瘢痕畸形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常用的方法.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同厚度的皮片移植后其成活率、远期功能与外观、供皮区愈合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各有优势与不足.自2001年以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负压取皮机,制取一种新型的颗粒皮片进行皮肤移植修复各种创面,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晓东;孙玉生;宫昔愿;张冠军;邝靖;王爱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国美容医学知名专家——系列报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草药在药用化妆品中的研究进展

    1980年Albert Kligman博士首先提出了药用化妆品的概念,是指含有药物成分,能对影响美容的一些皮肤疾病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恢复美容目的的外用制剂.药用化妆品与普通化妆品相比,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而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针对性强;与皮肤外用药品相比,药用化妆品更温和,对皮肤刺激小,因而更能被公众所接受.草药,是从植物体内天然提取,并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的混合物质.现代科学实验技术已验证了一些草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有效性,现在已有70余种草药被列入药用化妆品.这些植物产品在美容品中占据了25%的市场,并在稳步增长.目前,应用于药用化妆品中的草药按其安全性可分为三类:

    作者:高洁;朱文元;骆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VEGF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MSCs,PcDNA3.1(-)/VEGF16 5质粒转染MSCs,转染后用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MSCs表达VEGF蛋白的情况,MTT检测MSCs对VEGF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骨髓中分离得到MSCs,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SCs不表达CD34和CD4 5,但表达CD9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VEGF基因转染MSCs后第5天抗VEGF免疫荧光染色约90%的MSCs呈阳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转染后第5天达到峰值.MTT检测结果显示VEGF质粒转染对MSCs增殖无影响.结论:MSC可作为VEGF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作者:郑岩;易成刚;郭树忠;刘丹;黄博;夏炜;潘华;隋继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皮肤移植术中肿胀技术的应用

    目的:探寻应用于皮肤移植术的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对56例行皮片移植术或皮瓣转移术的患者采用肿胀技术.肿胀麻醉液按利多卡因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0ml+5%碳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0.5mg配制.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出血少、无额外并发症产生.结论:在皮肤移植术中应用肿胀技术是安全、有效、简便可行、值得推荐的.

    作者:巫国辉;李小林;曾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不同术式及其远期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3组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Ⅰ期不同术式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不同远期效果.探讨原位肛门重建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方法:3组患者:①单纯重建组:即单纯作肛门外括约肌重建的原位肛门重建组,20例;②联合术组:即采用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组,32例;③改进组:即改进的联合术组,38例.术后3个月起开始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以上.并测试其直肠肛管功能及≥5年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只有改进组对干稀便皆无失禁.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大直肠内压等.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年生存率达76.32%.结论:3组效果比较,改进组的原位肛门重建术远期效果良好,功能已达到常人水平,说明原位肛门结构重建必需达到功能重建,才能达到正常人生活质量和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本寿;吴允飞;李增男;郑翔;许良标;贾凌;储辉;郑龙坡;邹吉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肿胀麻醉下小切口治疗腋臭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腋臭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取腋窝皱襞小切口或与之平行小切口1~2条,长约3cm,于真皮与皮下脂肪间潜行分离达皮下剥离设计范围边缘,并翻转皮瓣,修剪附于真皮基底的脂肪组织、毛囊、顶泌汗腺(大汗腺)腺体及导管,制成全厚皮片厚度,彻底止血,清除剥离腔隙内残留的游离组织后,间断缝合切口.结果:本组62例中,59例切口Ⅰ期愈合切口瘢痕细小不明显,腋毛生长明显减少;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单侧切口拆线后裂开,切口延期愈合.经随访6~24个月,62例中除1例术后仍有轻度异味(较术前明显减轻)外,其余患者术后异味消失.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美容效果良好的腋臭治疗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清;叶林;代好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下唇部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道

    1997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网状铜丝留置,手术切除和游离全厚皮片移植的办法,治疗下唇部海绵血管瘤患者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伟;王显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

    目的:探讨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乳突区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结果:1例皮肤扩张器外露,其余11例患者手术成功.再造耳廓大小、外形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皮瓣薄,自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耳廓再造,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是目前可靠和可取的方法.

    作者:于仁义;李江;陈存富;王克华;陈明福;王标;陈铭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L值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呼吸障碍中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它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运用上气道及食管测压、CT扫描、纤维喉镜检查等,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一致认为运用螺旋CT测量正常人及OSAS患者的咽腔容积,以及第六颈椎横截面积,不失为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张愉;于擘;焦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晚期肌性斜颈治疗探讨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得不到早期正确的治疗,随年龄增大,出现较严重的头颈偏斜,面部不对称,头颅畸形,颈椎弯曲畸形,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于近五年收治晚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12例,通过系统的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程红林;申立勇;孙晋中;崔雅宁;李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肥厚型单睑小切口法重睑术

    在美容外科手术中,重睑成形术是常见的一种手术,然而,肥厚型单睑(肿眼泡)的人较多,在临床多采取切开法,术中去脂肪、肌肉缝合,这种方法损伤较大,创面出血较多恢复慢,留有创面瘢痕,恢复后不太自然.作者应用小切口法去脂肪、肌肉加高频针,点状粘连埋线重睑成形术,损伤小、恢复快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简便易行,深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刘其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