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VEGF水平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周晓亮;邓豪余;李新辉;吴武林;娄明武;莫逸;谢爱民

关键词:癌, 非小细胞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标准化摄取值,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VEGF水平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NSCLC患者(NSCLC组,包括鳞癌19例、腺癌19例、肺泡癌2例)、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和血清VEGF检测,同时检测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比较3组及NSCLC组内鳞癌、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分析血清VEGF水平与肿块SUV的相关性,观察PET/CT T分期、N分期和M分期NSCLC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血清VEGF水平为(600.27±324.73) 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6.75±109.85)pg/ml]和良性组[(290.55±144.90)pg/ml,P均<0.05].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肿块SUV呈正相关(r=0.609,P<0.01).PET/CT T1期与T3期和T4期、T2期与T4期NSCLC、肿块SUV≥2.5和SUV<2.5、有无远处转移者之间血清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检测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临床分期,并提示预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男,57岁,吞咽困难两周加重3天.食管钡餐造影:距主动脉弓上缘60 mm处食道变窄,局部管壁见不规则充盈缺损,长径约170 mm.胸部增强CT:食管中上段管壁不均匀增厚,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静脉期呈不均匀强化(图1A》;MR平扫:食管上中段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扩张,见结节样异常信号突入管腔,信号不均匀,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FLAIR呈高信号(图1B、1C).行食管肿瘤活检术,免疫组化:S-100(+)、Melan-A(+),HMB-45局部(+),Ki-67指数65%;病理诊断: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PMME).

    作者:于佳;陈亮;秦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活检诊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2例怀疑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穿刺取材满意率93.68%(163/174),活检成功率91.18%(93/102).根据卵巢病灶大径分为3组:>5.0 cm组36例、1.5~5.0 cm组50例、<1.5 cm组16例,三组穿刺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34/36)、98.00%(49/50)、62.50(10/1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cm组中采用腹膜活检、卵巢联合腹膜活检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卵巢肿物活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对可疑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晚期卵巢癌及某些特殊病例的确诊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霞;张艳华;汪丽娟;张翠;程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99Tcm-MDP骨显像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99 Tcm-羟基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骨显像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骨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确诊RA患者,均接受99Tcm-MDP骨显像,同期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G(LgG).通过勾画ROI技术测出代谢活跃关节的高计数(Maxcount),以其作为因变量,采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Maxcoun与RF、anti-CCP、anti-MCV、GPI、ESR、CRP、LgG的相关性.结果 anti-MCV对Maxcount具有显著性影响(Beta=0.414,P=0.008),且呈正相关(B=0.031,P=0.008),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7.862,P=0.008);其余6项血清测定值与Maxcount无明显相关(P均>0.05).Pearson积距相关系数单侧检验显示anti-MCV与anti-CCP、ESR与CRP均显著正相关,且关系较密切(r均>0.50,P均<0.001).结论 99Tcm-MDP骨显像不仅可早期诊断RA患者软骨和(或)骨破坏,还可间接提示RA是否处于活动期.

    作者:高海燕;赵德善;张宝牛;刘炯;梁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扩散加权成像特征及其诊断肿瘤浸润神经价值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 DWI特征及DWI诊断肿瘤浸润神经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腺ACC常规MRI及DWI资料,观察MRI及DWI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肿瘤浸润神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结果 平扫MRI:T1WI低信号5例(5/19,26.32%),等信号14例(14/19,73.68%),8例(8/19,42.11%)信号不均匀;T2WI高信号6例(6/19,31.58%),等信号13例(13/19,68.42%),15例(15/19,78.95%)不均匀;增强MRI..1例(1/19,5.26%)均匀强化、18例(18/19,94.74%)不均匀强化,中度强化11例(11/19,57.89%)、明显强化8例(8/19,42.11%).DWI:等信号6例(6/19,31.58%),低信号12例(12/19,63.16%),略高信号1例(1/19,5.26%).平扫和增强MRI诊断神经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4.55%(6/11)、87.50%(7/8)、68.42%(13/19)和90.91%(10/11)、87.50%(7/8)和89.47%(17/19),DWI诊断神经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82%(9/11)、75.00%(6/8)和78.95%(15/19),其准确率高于平扫MRI(P<0.05),低于增强MRI(P<0.05).结论 鼻腔鼻窦ACC的DW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且对于诊断ACC神经浸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新艳;郝晖;吴建兴;胡凌;郭健;鲜军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8F-FDG PET综合指标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

    目的 探讨18F-FDG PET中联合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标准摄取值(SUV)改变情况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确诊的SPN患者18F-FDG PET/CT资料.根据SPN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SUV改变情况制定诊断标准,比较该标准与“2.5标准”(早期显像SUVmax≥2.5诊断为恶性)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按本组标准和“2.5标准”18F-FDG PET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42/49)、72.73%(8/11)、83.33%(50/60)、93.33%(42/45)、53.33%(8/15)和51.92%(27/52)、75.00%(9/12)、56.25%(36/64)、90.00%(27/30)、26.47%(9/34),灵敏度和准确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8F-FDG PET中,联合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SUV改变情况制定诊断标准可提高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准确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婵;姚稚明;陈聪霞;刘甫庚;屈婉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支气管腔内肺炎性肌母细胞瘤

    目的 观察支气管腔内肺炎性肌母细胞瘤(EIMT)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EIMT;以45例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腔内常见实性结节样病变作为对照,包括支气管腔内结核10例、支气管腔内纤维瘤5例、支气管腔内平滑肌瘤4例、支气管腔内鳞癌15例、支气管腔内腺癌3例、支气管腔内类癌8例,观察病灶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8例IMT中,位于左肺3例(左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2例),位于右肺5例(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3例);病灶位于单或多段支气管及其分支腔内,呈圆形5例、类圆形2例及不规则形1例,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1例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其余均呈明显强化及快进慢出型动态强化方式.EIMT大净增强CT值明显高于支气管腔内结核、支气管腔内纤维瘤、支气管腔内平滑肌瘤、支气管腔内鳞癌、支气管腔内腺癌,明显低于支气管腔内类癌CT值(P均<0.05).结论 平扫MSCT中EIMT不具有特征性表现,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华超;张杨贵;吴耀初;陈光;李俐倩;符有文;王朝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1例

    患者男,57岁,左髋关节反复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活动受限,跛行,休息后稍缓解,夜间常盗汗,无发热,与羊接触史1年余.查体:左髋关节屈曲15°强迫体位,主、被动内旋、外旋、外展和内收活动受限,活动范围15°~80°,“4”字试验(+),外展肌力Ⅳ级,左股骨粗隆部叩击痛(+),左下肢纵向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36 mm/h),C-反应蛋白升高(41.2 mg/L).CT(图1A):左股骨头变形,髋臼窝、股骨头骨小梁稀疏,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区,骨皮质变薄,局部呈虫噬样破坏;左股骨上段骨皮质髓腔侧见少许虫噬样小缺损;左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囊、股骨粗隆旁软组织内见多发略低密度影和钙化灶.

    作者:刘明熙;刘洁;张挽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动物PE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小动物PET在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优势日趋明显.本文对小动物PET及小动物PET/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DCE-MRI表现与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ER、PR、HER2或Ki-67不同表达状态乳腺癌在DCE-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乳腺癌MRI表现与分子标志物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免疫组化检测确定ER、PR、HER2及Ki-67表达状态的乳腺癌病例,均在疗前接受乳腺MRI检查;比较ER、PR、HER2及Ki-67不同表达状态癌灶的MRI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269例入组.ER阳性癌灶出现小肿块的比例稍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ER阴性癌肿边缘光滑的比例稍高于阳性者,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1).PR阴性癌肿出现边缘光滑的比例高于阳性组(P=0.033).Ki-67低表达者癌肿出现边缘光滑的比例低于过表达者(P<0.001).相对于过表达者,HER2低表达及Ki-67低表达者均倾向出现小病灶(P均<0.05).ER、PR、HER2及不同Ki-67表达状态下癌灶MRI动态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MRI所示癌灶大小和/或边缘状态与ER、PR、HER2及Ki-67表达有一定相关性,动态增强特征与诸分子标记物之间未见稳定相关性.

    作者:李艳玲;李洁;曹崑;孙应实;李晓婷;张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表达肝细胞核因子4 alph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目的 应用转基因技术将肝细胞核因子4 alpha(HNF-4α)转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内,使其连续过表达HNF-4α并促进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方法 HNF-4α基因通过慢病毒表达载体pLV/Final-puro-hHNF4α-hrGFP转入人MSCs(UE7T-13细胞)内,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及分选后,收集hrGFP阳性的UE7T-13细胞进行扩增.体外成肝诱导一周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过表达HNF-4α基因的UE7T-13细胞(E7-hHNF-4α细胞)的白蛋白(ALB)和细胞角蛋白(CK18)的表达情况,糖原染色检测UE7T-13细胞及E7-hHNF-4α细胞的糖原储存功能.结果 建立稳定、过表达hH-NF-4α基因的E7-hHNF-4α细胞,持续过表达HNF-4α促进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经过7天体外成肝诱导,E7-hHNF-4α细胞具有成熟肝样细胞表达ALB和CK18蛋白及糖原储存功能.结论 利用Gateway技术可将HNF-4α高效转导入人MSCs细胞中,并有效促进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

    作者:谢佩怡;胡晓俊;陈俊伟;孟晓春;朱康顺;单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前三维超声诊断及评价胎儿半椎体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及所致脊柱侧弯的价值.方法 对中晚期妊娠正常胎儿30胎及9胎二维超声疑诊半椎体胎儿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与X线片及引产后数据进行对照.结果 三维超声对30胎正常胎儿脊柱冠状面的显示率为100%(30/30),二维超声仅为30.00%(9/30).9胎疑诊半椎体胎儿中,7胎为半椎体,2胎为蝴蝶椎、半椎体混合畸形.对超声发现的8胎脊柱侧弯胎儿测量Cobb角,与X线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91).结论 三维超声有助于诊断及评价胎儿半椎体,可为产前评估胎儿半椎体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魏秋菊;蔡爱露;王晓光;解丽梅;王冰;王心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MR成像诊断

    目的 分析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胎儿的MRI表现,探讨MRI对TTT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有完整MR资料并经临床确诊的TTTS孕妇18例,孕妇孕周为21~31周.MR检查前均接受胎儿超声检查.采用1.5T MR行轴位turbo FLASH T1W序列和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true FISP T2*W序列扫描.在MRI上测量胎儿相关数据,进行分期诊断,并与超声及临床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胎儿经临床和产后病理均证实为TTTS.所有TTTS胎儿MRI均能直接显示单胎盘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和双胎之间羊水量的差异(受血胎羊水增多).双顶径、腹横径、大腿横径测量结果显示双胎发育不平衡,受血胎发育优于供血胎.3胎膀胱明显充盈,12例双胎脐带直径存在差异,4例受血胎皮肤水肿,5例出现1胎胎儿死亡.同时检出1胎供血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临床分期结果为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4例,Ⅴ期5例.MR将2例Ⅱ期分为Ⅲ期,超声将1例Ⅰ期分为Ⅲ期,2例Ⅰ期分为Ⅱ期.结论 TTTS有典型的MRI表现,胎儿MR可实现分期诊断,可作为超声诊断TTTS的重要补充.

    作者:关键;张伶;李美芝;郭燕;林玲;罗柏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

    目的 运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变化.方法 对65例HCM患者,包括非梗阻型(HNCM组)35例、梗阻型(HOCM组)30例,以及4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采集并存储全容积左心室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图像;运用3D-STE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将左心房心肌分为16节段,比较各组间左心房16个心肌节段之间峰值面积应变(PAS)和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APS)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HNCM组、HOCM组左心房各节段PAS、GAPS均显著减低(P均<0.05).②与HNCM组比较,HOCM组左心房大部分节段PAS增高(P均<0.05);HOCM组GAPS略高于HNC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E技术可反映HCM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变化.

    作者:张瑞芳;武丽娜;刘会若;孙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泪道MR成像——透明质酸钠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透明质酸钠做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对27例(54侧)溢泪和(或)溢脓患者进行磁共振全泪道扫描.9例(18侧)泪道以生理盐水做对比剂为第1组,18例(36侧)泪道以透明质酸钠做对比剂为第2组,分别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以泪道内镜为金标准,评价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的显像情况.结果 泪小管:1组中,能显示但信号较低2侧、无显示16侧;2组中,清晰显示35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1侧.泪囊:1组中,清晰显示13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5侧;2组中,清晰显示36侧.以内镜为金标准,1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77.77%(14/18),2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97.22%(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透明质酸钠行MR全泪道水成像能为眼科医生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俊;杨亚芳;娄斌;刘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颈动脉易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影像学诊断斑块稳定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作为一种无创的、便捷的手段,超声可直观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学及功能学相关特征,判断斑块破裂的潜在危险性,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本文主要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特点和超声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珂;崔可飞;付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

    目的 观察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测量肿瘤大径及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较良、恶性肿瘤大径及SUVmax差异.结果 恶性肿瘤18例,17例形态不规则,14例边界不清,11例18F-FDG摄取不均匀,2例可见远处转移;良性肿瘤14例,13例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均清晰,11例18F-FDG摄取均匀,1例神经鞘瘤及1例畸胎瘤18F-FDG无摄取.恶性肿瘤SUVmax(11.93±7.01)明显高于良性肿瘤(3.6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03,P<0.001);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大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3.287,P=0.001).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硬膜外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观察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硬膜外脊膜瘤位于颈椎管,1例位于胸椎管,累及2~4个椎体节段;8例病灶均呈扁平形、以增厚的硬膜为基底,伴硬膜外肿块形成;5例肿瘤经椎间孔向硬膜外延伸、相应水平椎间孔扩大;椎管均均匀变窄,1例伴脊髓水肿,1例伴脊髓变性.CT显示病灶呈等密度,6例硬膜可见条片状钙化.MRI显示病灶于轴位图像上均呈半环形,包绕脊髓,T1WI上呈等(n=5)或低(n=3)信号,T2WI上呈等(n=3)或低信号(n=5);增强后呈中等(n=2)或明显(n=6)强化,其中7例强化均匀,1例不均匀.结论 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好发于颈椎管,可累及多个椎体节段,以硬膜增厚、钙化并硬膜外肿块形成为其特征.

    作者:张立华;袁慧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RI观察极高海拔攀登者大脑皮质结构改变

    目的 采用MRI观察短暂极高海拔探险所致大脑皮质结构改变.方法 对28名健康青年在极高海拔登山前、后及1个月后随访进行常规T2W及全脑高分辨率三维T1W结构成像扫描,观察显著改变的脑区面积及其厚度,并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登山前、后及1个月T2WI均未发现异常;左、右侧大脑半球皮层总萎缩面积(平均萎缩率)分别为(3795.14±35.23)mm2[(9.33±3.19)%]和(2175.42±26.15)mm2[(6.49±2.76)%];左侧舌回皮层萎缩率与进入极高海拔持续时间呈弱相关,其余脑区则呈显著相关.结论 攀登极高海拔可引起大脑皮质萎缩,以优势半球明显,主要见于前额叶.

    作者:林建忠;杨天和;郑慈娜;康泰山;李晓清;曾强;王月琴;林玉琳;王建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和评估鼻窦恶性肿瘤的化疗反应

    目的 探讨DWI在预测和评估鼻窦恶性肿瘤化疗反应中的价值.方法 对8例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第7、21、42天行DWI,分别测量肿瘤小ADC值(ADCmin)和大层面ADC值(ADC大层面),并计算化疗后肿瘤ADC值变化情况.结果 与化疗前比较,5例有反应者在化疗后第7、21、42天肿瘤ADC值平均变化率较大,均超过了50%;3例无反应者化疗后第7、21、42天肿瘤ADC值平均变化率较小,无明显升高趋势.结论 ADC值有望能够预测和早期评估鼻窦恶性肿瘤对化疗的反应.

    作者:陈青华;张冰;赵波;郝晖;吴建兴;佟亚健;冯强强;房居高;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脑病变组织检测仿真研究

    目的 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重建三维头部模型的阻抗分布图像,检测组织是否发生病变.方法 在有限元球头模型和真实头部模型两种三维组织模型上进行仿真,采用微分进化算法重构组织图像,有效定位阻抗突变区域,检测病变组织部位.结果 该算法能够精确重建组织图像,成功检测病变区域.结论 本法是一种简单、鲁棒性强的进化类全局优化算法,用于电阻抗成像技术中,进化总能得到很好收敛,成像质量较高,可靠性较强.

    作者:闫丹丹;陈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