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悦;吴薇;严昆;尹珊珊;戴莹;张仲一;付颖;陈敏华
患儿男,3岁,发热、咳嗽伴下肢痛数天.查体:腋下及颅顶部多发软组织肿块.胸骨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VDLD方案化疗.颅脑CT:颅骨密度不均匀减低,见多发虫噬样骨质破坏区,呈砂砾状,颅骨内外板见明显“发尖样”、“针尖样”骨膜反应,以额顶骨内板为著.双侧额顶部见多发梭形高密度肿块影,以颅骨为中心、跨颅骨分布,以硬膜外为著,局限性推压上矢状窦(图1).胸部CT: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肾上腺略饱满,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内可见条片状钙质密度影(图2).颅骨穿刺活检病理:增生的纤维组织内见成团的小蓝圆细胞浸润,诊断为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化:CD99(-)、Desmin (-)、S100(-)、Syn(+)、NSE(+)、NF(-)、CK(-)、EMA(-)、VIM(-),Ki-67(阳性细胞数约1%).
作者:牛蕾;隋庆兰;刘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左心房功能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技术为评价左心房功能提供了新方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本文对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心房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梦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低管电压(100 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在眼眶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疑似眼眶病变患者行CT扫描,分为100 kVp扫描(A)组50例,SAFIRE重建,选择强度3级,120 kVp扫描(B)组50例,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A组较B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33.78%;与B组相比,A组图像噪声降低21.52%;SNR提高22.88%;CNR提高28.8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88).A、B两组CT诊断效能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8、0.10,P=0.99、0.99).结论 采用第二代双源CT低管电压(100 kVp)联合SAFIRE重建技术行眼眶扫描,能保证图像质量,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曾宪春;徐聆峰;韩丹;刘莉;王玉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肿瘤致死率中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早期治疗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不同分期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的特点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分期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9月145例于我院接受TRUS、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7~89岁,平均(73.2±8.0)岁.
作者:王小燕;凌冰;黄向红;农美芬;贺琰;廖明珠;董小圆;韦海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和64排螺旋CT术前诊断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的准确性.方法 对45例PA/VSD患儿于术前进行TTE和心脏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脏及大血管各解剖节段分别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比较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性.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TTE和MSCT对腔静脉、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心室位置与房室连接、心室水平分流、心室与大动脉连接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TTE与MSCT诊断肺动脉发育情况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诊断心房水平分流方面、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方面,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及MSCT均能较准确诊断PA/VSD.TTE在心内分流方面的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而在诊断主-肺动脉间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起源方面,MSCT优于TTE.
作者:虢艳;张明杰;陈欣欣;于明华;曹睿;刘特长;王莉;李健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采用常规超声(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判断腋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 观察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84枚腋淋巴结,均行US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US、UE及US结合UE(US+ UE)诊断腋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 应用US、UE及US+UE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12、0.858.UE与US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3,P>0.05).US+ UE与US(Z=2.131,P<0.05)、与UE(Z=1.996,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常规US与UE可以提高诊断转性性腋淋巴结的效能.
作者:谷英士;李颖嘉;文戈;位红芹;王冬晓;洪少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缺血性脑卒中可修复组织称为半暗带,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是对半暗带进行溶栓,但是半暗带存在的时间窗具有高度不稳定性,需要成熟的无创性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判断.MR对比剂能够显著提高组织对比度、靶向特定病理相关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对MR对比剂在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渗漏、炎症反应、分子靶向、干细胞示踪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慧;胡春洪;杨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对肝细胞癌(HCC)进行术前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H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以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为依据分为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均接受MRI及多b值DWI成像,应用单双指数函数分别计算两组的标准ADC值、真实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DWI参数预测HCC分级效能的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低级别组12例,高级别组17例.低级别组标准ADC值、D值、D*值和f值分别为(1.29±0.27)×10-3mm2/s、(1.21土0.36)×10-3 mrm2/s、(40.20士7.79)×10-3 mm2/s、(23.97±9.22)%,高级别组分别为(0.90士0.25)×10-3mm2/s (0.75±0.20)×10-3 mm2/s、(53.40士11.99)×10-3 mm2/s、(32.24士12.66)%,两组间标准ADC值、D值及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标准ADC值、D值、D*值鉴别诊断低级别与高级别HCC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0.89、0.83;D值取阈值0.87×10-3 mm2/s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80.0%.结论 应用IVIM DWI可以于术前预测HCC的病理学分级.
作者:李玉博;高雪梅;程敬亮;鲁果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 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按年龄分为10组,每组12名(男、女各6名),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及ADC值,比较不同年龄组间FA值及ADC值差异,分析FA值和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CST的FA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A值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ADC值先降低后升高.≤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TI可反映CST微结构变化,未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升高、ADC值下降,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下降、ADC值升高.
作者:张玮;余庆华;林圣美;吴少杰;杜瑞宾;包强;邹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半年.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图1):胰头部见2.2 cm×2.1 cm类圆形结节,边界清,T1WI呈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较同相位未见信号强度减低,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延迟后呈相对低密度.胰体、尾部未见异常.MRI诊断:胰头占位,考虑恶性肿瘤.PET/CT(图2):胰头部增大,PET显像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PET/CT诊断:胰头增大,呈低代谢,考虑发育变异可能.行胰腺肿物及部分胰腺切除术.术中所见:胰头部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触及一大小约2 cm×3 cm的囊实性肿物,边缘清楚.免疫组化:HMB45(+++)、Melan-A(+++)、SMA(++++)、ki-67 (3%)、HHF-35(++++)、S-100(散在+).病理诊断: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
作者:吴清清;陈自谦;徐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fMRI观察针刺足少阳胆经五输穴的脑功能区激活情况.方法 选取男性健康青年志愿者12名,针刺右侧足少阳胆经五输穴,在静息段与针刺段交替采集fMRI图像,获得数据通过random effect法对数据行组分析,以P<0.05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即实验任务脑激活区,按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获得试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 受试者脑激活区包括左侧眶回(BA11)、双侧顶上小叶(BA7)、右侧颞上回(BA22).负激活区包括右侧舌回(BA18)、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顶上小叶(BA7)、右侧颞下回(BA20).结论 针刺足少阳胆经五输穴可影响边缘系统、听觉系统、语言、记忆等.针灸叠加针刺引起对应的脑功能区变化是大脑传导通路重新整合与分配的结果.
作者:李晓陵;于国强;王丰;徐英杰;张秦宏;赵桂君;俆佐宇;岳金换;张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探索非创伤性诊断体系诊断肝纤维化及确定病变程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且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就目前探索及应用的非创伤性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现状及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吕子平;曹文芳;马苏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以聚乙烯醇(PVA)为栓塞剂,采用经皮微导管介入方法建立可长期存活的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ME)致心肌梗死模型.方法 对16只西藏小型猪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于左前降支动脉第一对角支开口处远端缓慢注入不同浓度100 μm PVA,于术后第3天、第60天行640层容积CT心肌灌注成像;动物处死后对心肌组织行TTC染色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9只动物造模成功并长期存活,其PVA浓度为0.001 ml/ml,注射总量10 ml;CT心肌灌注成像示左心室心尖前壁、侧壁及间隔壁灌注缺损,主要位于心内膜下,部分累及心外膜下心肌;心脏TTC染色和病理示微血管栓塞区域心肌梗死.结论 以PVA颗粒为栓子,采用经皮微导管介入方法建立猪CME致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高、存活时间长,为临床研究CME致心肌梗死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鲁琳;娄明武;申云霞;梁冰;颜妙如;钟欢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部疼痛(LBP)患者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HIZ)发生特点与规律.方法 对72例椎间盘源性LBP患者(LBP组)、30例无LBP病史患者(对照组)行1.5T腰椎MRI,评价所有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及HIZ,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HIZ均发生于Ⅲ~Ⅴ级退变椎间盘,以L3-4、L4-5、L5-S1腰椎间盘易受累.LBP组HIZ阳性34例,共累及99个腰椎间盘,25例为多发HIZ(HIZ累及≥2个腰椎间盘);对照组HIZ阳性11例,共累及21个腰椎间盘,4例为多发HIZ.两组患者椎间盘HIZ发生率(LBP组:99/360,27.50%;对照组:21/150,14.00%)、多发HIZ患者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725、5.010,P=0.001、0.025).结论 HIZ是Ⅲ级以上椎间盘退变的表现,并不是椎间盘源性LBP的特异性征象,但LBP患者椎间盘HIZ发生率增高,多椎间盘受累对提示椎间盘源性LBP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畅;任晓平;王成虎;赵秀芹;谢国华;张传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女,70岁,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0余年,有轻微不适,吞咽无明显影响,左上肢偶发疼痛.于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后方探及一大小约3.11 cm×2.36 cm的椭圆形混合回声团块,内可见不均质点状强回声,周边呈低回声环绕,低回声带宽约0.39 cm,团块前方与甲状腺分界清晰,后方与食管关系密切,CDFI团块周边见少量血流信号.探头加压团块形态略有改变,作吞咽动作,团块与甲状腺呈相对不协调运动(图1A、1B),团块与上段食管间见高回声缓慢流通(图1C).超声诊断:咽食管憩室.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11 cm处见一较大囊袋状憩室样改变,憩室下端管腔明显狭窄,管壁光滑,见食物潴留.胃镜提示咽食管憩室.
作者:张雷;吴赤球;裘思英;唐和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分辨率CT(HRCT)骨密度测量法诊断耳硬化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0例耳硬化症患者(耳硬化组)和3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将ROI置于前庭窗前区进行骨密度CT值测量,并对耳硬化患者进行语频气导和气骨导差听力测试.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硬化耳和正常耳骨密度平均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耳硬化组平均CT值和听力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检测应用CT值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 硬化组前庭前区CT值范围462.81~2285.00 HU,平均(1372.82士76.50)HU,对照组前庭前区CT值范围1801.71~2680.55 HU,平均(2171.42士23.53)HU,耳硬化组平均CT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01);硬化耳平均CT值与语频气导阈值(r=0.18,P=0.19)、与气骨导差(r=-0.01,P=0.93)均无明显相关性.采用平均CT值鉴别耳硬化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 (P<0.05),诊断阈值为1938.29 HU,诊断的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90.6%.结论 骨密度测量对于诊断耳硬化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对听力评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邓白茹;陈燕萍;易云平;谭健儿;吴俊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面积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皮质SWV值CKD 1期为(2.74土0.57)cm/s,CKD 2期为(2.30土0.27)cm/s,CKD 3期为(2.85±0.26)cm/s,CKD 4期为(2.60士0.40) cm/s.统计分析显示肾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讨论 VTQ技术可以测定的肾脏皮质的SWV值;但肾脏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间无相关性.
作者:王亮;吕珂;陈丽萌;夏鹏;姜玉新;戴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MRS是一种通过监测活体组织的代谢物质改变来反映其生物学特性的无创性的影像检查技术.随着MR的发展,波谱研究已应用到身体不同器官,国内外也已对子宫波谱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基于不断改进的MR仪器、线圈及扫描方法,研究者通过对在体及离体子宫波谱的研究发现了正常子宫及部分子宫病变的某些代谢特征,本文就子宫波谱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晓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男,43岁,因中腹部疼痛3月余来院就诊.高血压病史15年,否认胰腺炎、糖尿病、外伤等病史.超声检查:上腹部纵切面扫查腹主动脉,可见肠系膜上动脉距开口约15 mm处局限性瘤样扩张,呈梭形,内径约13 mm,长约33 mm,内见隔膜样回声将管腔分为真假两腔,假腔内远心段见絮状低回声(图1).CDFI:纵切面示血流信号自隔膜近心端破口处进出假腔内,呈红-蓝交替旋涡状改变,真腔内血流束纤细(图2).CEUS:经肘正中静脉注入SonoVue 1.5 ml并实时观察,瘤体近心段破口处造影剂呈漩涡状进出假腔,远心端假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真腔内造影剂束纤细(图3).超声提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血栓形成,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入院后CTA证实超声诊断(图4).
作者:王贤明;华先平;张振建;李鹰;梅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CEUS诊断肝外胆管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因肝外胆管占位性病变就诊于我院的患者,将二维超声(US)、CEUS及增强CT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患者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每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病例中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39例.US、CEUS及增强CT对肝外胆管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11%(32/45)、88.89% (40/45)及91.11% (41/45),US与CEUS间(P=0.035)、US与增强CT间(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间(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对肝外胆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S,与增强CT相近,对肝外胆管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丛悦;吴薇;严昆;尹珊珊;戴莹;张仲一;付颖;陈敏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