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门静脉灌注量对肝脏MR ADC值的影响

石喻;郭启勇;白若冰;马跃;启文旭

关键词:肝脏, 扩散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b值下门静脉灌注量降低对肝脏ADC值的影响.方法 对2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静息状态和标准运动后(有效减少门静脉灌注量)采用相位对比法定量测量门静脉灌注量,比较b值不断递增时(b为0、250、500、750、1000 s/mm2)门静脉灌注量降低对肝右前叶、右后叶ADC值的影响.结果 门静脉灌注量在运动后均显著下降,平均下降比例为43.31%. b=500、750、1000 s/mm2时,肝右后、右前叶运动前、后ADC值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b=250 s/mm2时,肝右后、右前叶ADC值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此时门静脉灌注量的改变量与肝右后、右前叶ADC值的变化量无确切相关性(r=0.16,P=0.45;r=0.16,P=0.46).结论 选择较大b值(b≥500 s/mm2)可有效减小门静脉灌注量对肝脏ADC值的影响,以获得稳定、优化的ADC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诊断腮裂癌1例

    患者男,43岁,半年前发现“颈部肿物”,无明显不适.入院查体于颈左侧下颌角后方可触及肿物,质硬、固定,无压痛.CDFI示左侧颈动脉前方椭圆形不均质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左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影.

    作者:李大胜;张在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体蒂异常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体蒂异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3胎胎儿体蒂异常的首诊时间、超声声像图及随访结果,分析胎儿体蒂异常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的13胎胎儿体蒂异常均于首次超声检查时发现,其中76.92%(10/13)于孕16周前诊断,并均经引产证实,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13胎胎儿体蒂异常均存在腹壁缺损及脐带异常,12胎合并脊柱侧凸,9胎合并肢体畸形,3胎合并颅面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胎儿体蒂异常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华峰;王慧芳;林琪;焦阳;熊奕;张辉;谭喜平;李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超声表现3例

    患者1,男,41岁,因“发现HBsAg阳性10余年,上腹胀痛3个月”就诊.腹部超声示肝内多发占位病变,大病变位于Ⅱ、Ⅳ及Ⅷ段,约75 mm×63 mm;肝左、肝中静脉受累、增宽,管腔内为低回声充填,并于第二肝门呈团块状经下腔静脉向上延续.心脏超声:右心房内中等回声团,约61mm×28 mm,可随心动周期运动:心房收缩时探入右心室,心房舒张时回纳于右心房(图1).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伴双室活动性血栓1例

    患儿男,13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8年,以“反复心慌1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伴尿少3天”就诊.查体: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率118次/分,心前区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胸部DR示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作者:詹莹;任卫东;刘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灰阶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利用改进的Level Set变分模型对126例乳腺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分割,提取肿瘤边界,分别计算16个形态特征参数,结合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及部分特征参数性质确定特征向量组合,后用模糊C-均值方法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结果 126例中,恶性肿瘤50例,良性肿瘤76例.通过Level Set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分割良、恶性的准确率达80.95%(102/12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40/50)、81.58%(62/76)、74.07%(40/54)和86.11%(62/72).结论 良、恶性乳腺肿瘤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灰阶超声可有效鉴别乳腺肿瘤的性质.

    作者:陈秋霞;刘奇;刘剑;彭玉兰;马步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辅助低年资医师诊断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效能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技术提高低年资医师在CT肺血管造影(CTPA)检查中诊断急性肺栓塞能力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7-12月间接受CTPA检查的可疑肺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3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做出的一致性诊断作为参考标准,另由2名缺乏经验的低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组)共同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3个月后,此2名低年资医师借助CAD(低年资医师+CAD组)对患者重新进行评估.分别从患者数和栓子数两方面比较低年资医师组和低年资医师+CAD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差异.结果 共267例患者纳入研究.高年资医师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81例,检出栓子555个.低年资医师组检出患者67例,栓子493个,在肺动脉各级(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6/26)、98.63% (72/73)、89.76% (228/254)和82.67%(167/202),特异度分别为100%(775/775)、99.80%(1526/1529) 、99.55%(5063/5086)和99.50% (10426/10478);低年资医师+CAD组检出患者75例,栓子523个,在肺动脉各级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6/26)、100%(73/73)、92.12%(234/254)和94.06%(190/202),特异度分别为100%(775/775)、99.74%(1525/1529)、99.47%(5059/5086)和99.32%(10407/10478).结论 借助于CAD,低年资医师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检出亚段肺动脉栓子.

    作者:袁玉春;王占鳌;朱力;李文玲;田兴仓;穆莉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目的 探讨根据DWI所得ADC值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癌患者(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资料,测量两组患者的ADC值,绘制ROC曲线,寻找佳临界点,确定中央腺体癌的ADC值的诊断标准.结果 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1.22士0.20)×10-3 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51士0.1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2,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大为0.656,佳临界点为1.316×10-3 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0.40%,特异度为95.20%,准确率为87.64%.②小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0.82士0.16)×10-3 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15士0.1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6,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大为0.762,佳临界点为0.953×10-3 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7.80%,特异度为98.40%,准确率为92.13%.结论 制定ADC值标准有助于DWI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作者:张学琴;王霄英;陆健;缪小芬;张涛;郭雪梅;李飞宇;刘婧;丁丁;姜吉锋;李玮;蒋学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颅骨形态异常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颅骨形态异常的价值.方法 对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116胎胎儿颅骨发育异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胎颅骨发育异常胎儿中,颅骨缺失77胎;颅骨缺损19胎,其中9胎伴其他畸形;颅骨形态异常20胎,其中17胎伴其他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可评估胎儿颅骨发育及形态情况,有助于筛查胎儿异常.

    作者:陆冰;邓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后纵隔非典型类癌1例

    患者女,37岁,主因“胸痛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34.7 ng/ml.CT:后纵隔左、右心房后方,腹腔内及腹膜后见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部分融合,较大者约11.1 cm×9.5 cm× 13.8 cm,平扫密度不均,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病灶包绕并推压双侧肺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腹腔干等血管(图1).

    作者:桂思;吴梅;江新青;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跨卵圆孔活动性血栓1例

    患者男,26岁,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10余天”入院.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下肢腘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右心房55 mm×51 mm,右心室33 mm,右心明显增大;房间隔中部右心房侧旁见18 mm× 10 mm斑片状中高回声,附着于卵圆窝水平,房间隔中部左心房侧见条带状高回声,长约35 mm,厚约3~4 mm,一端附着于卵圆窝水平,另一端游离、活动,二者在卵圆窝处相连(图1);肺动脉主干增宽,其内未见异常回声;三尖瓣见中度反流信号,间接估测肺动脉压约65 mmHg.

    作者:岳庆雄;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指动脉血流动力学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指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探讨POAG患者全身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41例临床确诊的POAG患者(POAG组)和88名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左、右手无名指固有动脉进行扫查,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按照性别、左右侧别、年龄(≤30岁、31~4 0岁、41~50岁、51~60岁、>60岁)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POAG患者的指动脉峰值流速低于正常对照组;阻力指数(RI)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POAG患者的指动脉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主要表现在动脉流速偏低和RI增高,提示患者常伴有全身性血管疾病.临床应在局部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

    作者:赖会君;黄克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比分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USPIO与Gd-DTPA增强MRI

    目的 基于动物模型,对比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与Gd-DTPA增强MRI表现的异同.方法 以6只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分为USPIO增强组(n=3)及Gd-DTPA增强组(n=3).对USPIO增强组于建模后第5天以1000 μmolFe2 +/kg体质量静脉注射USPIO,并于24 h后(建模后第6天)行T2W扫描.对Gd-DTPA增强组于建模后第6天行常规T2WI及T1WI后,静脉注射Gd-DTPA行增强T1W扫描,剂量0.2 mmolGd3+/kg体质量. MR检查完成后,取脑组织切片行HE和IgG染色病理观察,对MRI与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USPIO增强组脑缺血灶周围可见T2WI低信号区,MR扫描增强区域与IgG染色提示的血脑屏障破坏区有所差别.Gd-DTPA增强组增强T1WI示脑缺血区明显强化,MR扫描增强区域与IgG染色所示血脑屏障破坏区相一致.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USPIO与Gd-DTPA增强MRI具有不同的特征,USPIO图像侧重于反映细胞的反应性增生,而Gd-DTPA图像更利于对血脑屏障破坏的反映.

    作者:杨艳梅;王小楼;李安宁;解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剂量CT血流灌注成像诊断老年痴呆症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血流灌注成像(CTPI)在评估老年痴呆症病情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入组95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痴呆组),其中52例阿尔茨海默病,43例血管性痴呆;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低剂量CTPI,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选择双侧额叶、颞叶皮质和双侧海马、基底核区域进行测量,运用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 痴呆组双侧额叶、颞叶皮质、海马和基底核的CBV、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TT和TTP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灌注参数左颞叶MTT、左基底核MTT、左海马MTT诊断老年痴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0.920、0.916,诊断价值较高,左额叶MTT、左基底核CBV曲线下面积为0.867和0.819,诊断价值中等.结论 CTPI诊断老年痴呆症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唐震;陈峰;施玲华;傅红梅;瞿正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贲门失弛缓症1例

    患者女,59岁,主因“间歇性咽下困难、液体食物反流3年余”就诊.体检: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超声:平卧位食管腹段扩张,管腔内为液性回声,浮动点状高回声,内径25 mm,长104 mm,下端近贲门处变窄(图1A),扩张段食管壁厚度正常,层次结构可见,贲门呈闭合状态.

    作者:赵自建;赵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降低门静脉灌注量对肝脏MR ADC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b值下门静脉灌注量降低对肝脏ADC值的影响.方法 对2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静息状态和标准运动后(有效减少门静脉灌注量)采用相位对比法定量测量门静脉灌注量,比较b值不断递增时(b为0、250、500、750、1000 s/mm2)门静脉灌注量降低对肝右前叶、右后叶ADC值的影响.结果 门静脉灌注量在运动后均显著下降,平均下降比例为43.31%. b=500、750、1000 s/mm2时,肝右后、右前叶运动前、后ADC值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b=250 s/mm2时,肝右后、右前叶ADC值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此时门静脉灌注量的改变量与肝右后、右前叶ADC值的变化量无确切相关性(r=0.16,P=0.45;r=0.16,P=0.46).结论 选择较大b值(b≥500 s/mm2)可有效减小门静脉灌注量对肝脏ADC值的影响,以获得稳定、优化的ADC值.

    作者:石喻;郭启勇;白若冰;马跃;启文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ESWAN对比定量分析

    目的 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 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 ESWAN扫描.以上3组分别分为20~39岁和40~59岁两个亚组,测量双侧苍白球(GP)、壳核(PUT)、尾状核头(HCN)、丘脑(THA)、黑质(SN)、红核(RN)及齿状核(DN)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3个研究组间上述核团MPV在同年龄亚组间的差异.结果 RRMS患者20~39岁组双侧SN与同年龄对照组(左:t=-5.04,P<0.01;右:t=-2.82,P=0.02)和RNMO组(左:t=-4.79,P<0.01;右:t=-3.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RNMO患者脑深部核团MPVs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RRMS患者双侧HCN(左:r=-0.42,P=0.01;右:r=-0.43,P=0.01)和双侧DN(左:r=-0.42,P=0.02;右;r=-0.36,P=0.04)的MPV与病程呈负相关,但其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脑深部核团MPV未见明显相关性( P>0.05),RNMO患者脑深部各核团MPV与病程之间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SWAN相位图可量化评价脑铁含量;探讨上述两种病变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病理改变.

    作者:陈璇;李咏梅;罗天友;欧阳羽;吕发金;曾春;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影像学误诊分析和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影像学误诊但经病理证实的8例腮腺ELG患者的CT影像,分别对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肿物大小、病灶数目、CT值、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好发于腮腺区,表现为颌下、颏下、腮腺、耳后区及肩背部皮下慢性无痛性肿物,外周血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CT表现为单发病灶或多个皮下软组织肿物;6例病变侵及周围皮下组织,引起邻近皮肤增厚,伴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结论 ELG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二者有助于诊断.

    作者:李颖;马林;金花兰;张啸波;张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ROC曲线分析

    目的 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诊断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冠心病的37例患者的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以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C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8.57% (55/70),特异度为95.13%(391/411),阳性预测值为73.33%(55/75),阴性预测值为96.31%(391/406),准确率为92.72%(446/481);CCTA和CAG结果呈高度相关性;CCT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 CCTA诊断的斑块数量较CAG多(68 vs 45).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有效识别斑块及其危险程度.

    作者:周智美;陈德基;周志衡;毕肖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肝胆管囊腺瘤6例,囊腺癌5例.4例有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状.免疫组化:囊腺癌患者CEA、CK7、CK19阳性表达;囊腺癌肿瘤间质Vim、Actin和PR标记阳性.影像学表现:9例位于肝左叶,8例为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7例肿物周边胆管扩张.肝胆管囊腺瘤5例边界规整,囊内间隔多薄而规整,无或较小囊壁及间隔结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MR增强无明显强化;肝胆管囊腺癌4例边界不规整,囊内间隔多为厚分隔,囊壁及间隔结节较大,CDFI可见血流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肝多房囊件或囊实性肿物、囊壁及间隔结节、肿物周边胆管扩张征象有助于诊断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

    作者:许飞;周纯武;李忱瑞;宋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BOLD MRI分析肾癌及癌旁肾组织氧合状况

    目的 通过BOLD MRI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及癌旁肾组织的氧合水平.方法 使用3.0T MR对2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术前BOLD MR检查.将BOLD原始图像输入GE ADW 4.4工作站,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并测量病灶、癌旁肾组织、远端肾组织及对侧肾组织的皮质、髓质的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R2*)值.对不同部位的R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R2*值显著低于髓质(P<0.01).癌旁肾髓质与远端肾髓质及对侧肾髓质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端肾髓质与对侧肾髓质R2*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病灶与癌旁肾髓质及对侧肾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LD MRI对于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及癌旁肾组织的氧合水平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莹莹;徐荣天;刘屹;王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