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24例

杨波

关键词:稳心颗粒,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血小板、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心室重构等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mg,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9 g;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1.7%和58.3% ;24h动态心电图改善率分刺为83.3%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室性早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方法:将5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只给予乳腺手术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特殊心理护理与干预.通过临床观察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图手术期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配合治疗程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作者:易小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5min各项指标分别与插管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插管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参数,如SpO2、PaO2、PaCO2、HR分别与插管前5min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插管后30min的PETCO2 Vt、CL分别与插管前5min、插管后5min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孔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象皮生肌膏治疗褥疮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治疗褥沧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门诊选择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与碘伏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褥疮深度及痛程.结果: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t=8.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象皮生肌膏治疗褥疮 疗效较好.

    作者:石佳军;王惠凌;张红;刘根立;刘斌;黎海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21例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例,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0.5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好方法.

    作者:赵银必;尹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手术治疗经验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是较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在治疗上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我科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共收治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50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银;闫金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皮肤针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观察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疤疹后遣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同时给予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皮肤针选择S1-L5(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线叩刺;三棱针刺络拔罐选择曲池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以及疱疹皮损部位旁开1寸围刺拔罐,定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治愈时间.结果:综合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P<0.01).综合组的治愈率为62.4%,愈显率为87.4%;西药组治愈率为30%,愈显率为53.2%,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并且能缩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孝顶;吴波;李红;刘兰;罗伦;蒋存火;路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7例,主要手术技巧在于采用钝性分离、两端切口的方法制作额肌瓣,据上睑缘高度及弧度调整额肌瓣的长度并调整其两侧张力.结果:术后5~7天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闭眼时睑裂均有1~3mm宽的间隙;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上睑上提适中,活动自如;睑裂宽度、高度、上睑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基本对称,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术后1周出现的眼睑闭合不全除6例患者在熟睡时仍有1~2mm的缝隙外,余基本消失.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无角膜溃疡、术后感染发生,无眶上血管神经损伤和血肿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更能有效地避免术后矫正不足或娇正过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因良性卵巢病变实施手术的24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126例(研究组),开腹手术治疗1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发热、术后自如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良性卵巢病变,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丽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胆胰合剂及微创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对照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60例经中药胆胰合剂及内科常规非手术治疗,24例接受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2例,均痊愈.结论:ABP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机应个体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晓文;陈玉;刘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级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医院院感管理现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应对措施及重点培训方向,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98所一级综合医院的院长副院长或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到位;消毒隔离所需设备设施不具备;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培训不到位;医疗废物管理不到位;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措施不到位.结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地方医院感染质控组织,应共同应建立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培训机制,形成医院感染的监督网络,保证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能顺利落实到基层医院.

    作者:刘丽萍;程凤文;吕建晓;种玲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健康教育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及冠心病基础知识、发病原因度发病机制、心理教育、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在健康教育中要反复数次,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盾量.

    作者:王军梅;王军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创脂肪抽吸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脂肪抽吸是作为传统的依靠机械负压吸脂以达到重塑体形的吸脂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1].我们通过对223例脂肪抽吸受术者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季姗姗;龚春燕;羌勇云;陆菊花;赵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慢性紧张、焦虑、愤怒、怨恨、灰心失望就会引起机体激素的不平衡和降低免疫功能,助长癌细胞的滋生蔓延.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48例宫颈癌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传递疾病相关的信息,鼓励患者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在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自测,得出以下结论,做好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宫颈癌患者焦虑恐惧等不安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里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42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20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1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率48.8%.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教育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常识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选择积极的护理策略以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郑晓蓉;蒲春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缬沙坦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缬沙坦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心肌细胞,培养72小时后,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组、缬沙坦预处理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组.分别观察心肌细胞结构,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明显下降;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组比,缬沙坦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下降、SOD含量明显上升.结论:缬沙坦通过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亮;戴振华;陈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

    目的:探讨施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时间15~80min,平均38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3.9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墩敏;朱定华;唐杰荣;何东来;谭宇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形态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共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9例,根据是其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5)和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54),2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形态及有无斑块,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以2级狭窄(X2=3.68 P<0.05)、3级狭窄多见(X2=5.33 P<0.05),且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5);非糖尿病组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永清;周青霞;王风格;王岭东;王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分娩镇痛的心理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分娩镇痛,每位产妇都有权享受.分娩镇痛,一般被称为“无痛分娩”,是指用各种方法来消除或缓解分娩时的疼痛[5].长期以来,如何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无痛苦地分娩是人们的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关注到产妇的精神状态对分娩过程有一定影响,不良精神状态与分娩疼痛相互作用对母儿不利.因此,众多学者提倡分娩镇痛应采取综合措施,即心理疗法与适当的药物镇痛相结合,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吴丹;刘丽梅;彭秀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伴痛风症患者1例病例回顾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伴心力衰竭及痛风症患者的相关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北京武警总医院移植科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伴痛风症患者的病例回顾分析的5例肝移植术后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及实施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伴痛风症加大了患者预后的风险,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的疾病,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娜;管丽丽;孙丽萍;王乐天;张学明;刘小丽;杨春燕;毛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picc穿刺体位减少异位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提高PICC末端到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方法:改良picc穿刺时的体位,在置管过程中指导病人正确体位,采取半卧位,导丝外撤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PICC异位的发生,使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结果:改良PICC穿刺体位的研究组142例异位率为4.22%,较对照组156例异位率26.9%比较,P<0.001.结论:2010年2月后改良PICC穿刺体位后能够减少异位率的发生.

    作者:李玉会;陈诗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