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任引

关键词:奥美拉唑, 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联合使用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方法:以谋远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中给予患者奥美拉唑结合血凝酶使用,连续使用3d,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敷为20例,占86.96%,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中患者显效的有12例,占52.17%,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显效数、有效数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美拉唑和血凝酶联合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小儿疝气的比较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波门诊治疗青少年鼻腔粘连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门诊治疗青少年较小面积鼻腔粘连.方法:将112例鼻腔粘连直径不大于0.5cm的门诊青少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微波组(39例):应用微波辐射头分离粘连处粘膜,并使之相互脱离接触.止血棉组(37例):分类粘连处,并以生物止血棉隔离粘连处.纱条组(36例):分类粘连处,并以凡士林纱条隔离粘连处.比较三组2周后治愈率.结果:①三组治愈率分别为:98.13%、82.69%、62.00%.②术后随访半年复发率,三组分别是3.774%、13.95%、22.58%.结论:微波门诊治疗青少年较小面积鼻腔粘连,效果明显,且探作方便、患者痛苦小.

    作者:宋国昶;刘杰;章松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A组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感染的一种小儿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和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有少量液体.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丰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以婴幼儿多见,2岁~4岁发病率高.<作者简介>=葛爱会,女,本科,扩师,研究方向:手足口病.

    作者:葛爱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中药藤黄软膏治疗126例皮肤类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藤黄软膏治疗皮肤类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藤黄中酸性成分配以赋形剂制成5%的软膏用于外敷、外搽癌性溃疡(部分配合针、片剂)、炎性溃疡、皮肤过敏以及无名肿毒等类皮肤创面.结果:藤黄软膏对上述皮肤病变均有优良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医患皆乐意接受.结论:藤黄软膏是一种简便价廉、安全性大、疗效独特、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剂型.

    作者:雷秋模;刘金妹;龚德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医疗整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观察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术后镇痛不仅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而且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有利于术后恢复.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较强抗炎镇痛作用,被用于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的镇痛,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医疗整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具有镇痛效果确切的特点.

    作者:赵敏;常家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扩大切除加全厚皮片移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4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扩大切除加全厚皮片移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术前设计,扩大切除43例皮肤恶性肿瘤,应用全厚皮片移植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所有切口Ⅰ/甲愈合,皮片均存活,随访6个月至6年,肿瘤无复发,外形、功能较满意.结论: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应用全厚皮片移植方法修复创面,可取得较满意的外形及预后.

    作者:蒋屏东;翟建新;戚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29例昏迷患者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3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329例昏迷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296例,成功率为90.0%,死亡共33例占10.0%.结论:昏迷原因众多,其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尽快明确病因诊断、加强急救治疗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秋枫;闫瑞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颈深丛麻醉加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锁骨区手术

    我院近年用颈深丛麻醉加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锁骨区手术80例,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无麻醉并发症及意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12-65岁.其中12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40例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13例肩锁关节分离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锁骨骨折术后固定材料取出术,所配局麻药物为含1%利多卡因与0.2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手术时间30-110分钟.

    作者:王进亮;刘云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方法:选择120例住院治疗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配对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规范治疗,实验组在规范涪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规则服药、消毒隔离、遵医行为、合理膳食、生活规律,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等多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雅文;丁珺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观察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别进行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西医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单纯应用西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组71例,单纯抗病毒西药治疗组65例,观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治疗组66例治愈,4例好转,遗留不同程度斑翳,1例无效.总有效率98.6%.随访1~3年,复发率2.86%.单纯抗病毒西药治疗组57例治愈,2例好转,遗留不同程度斑翳,6例无效.总有效率90.8%.随访1~3年,复发率8.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可以起到单用西药更为显著、经济的疗效,且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王彬;于春红;张秀芳;梁仲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多发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多发伤致多脏嚣功能衰竭(MODS)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多发伤致MODS 10例患者的护理结果:得出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MODS患者的病死率.结论:多发伤致MODS患者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系统全面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志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空气微生物采样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分析医院空气微生物采样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为空气微生物监测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41例特重烧伤抗休克补液治疗的体会

    总结特重烧伤行抗体克补液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1例特重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立即予以补液治疗,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度过休克期,平稳度过的20例,占48.78%,基本平稳的18例,占43.90%,勉强度过的3例,占.休克期后死亡的3例,占7.32%,发生严重并发症的1例,占2.44%.结论:特重烧伤患者应尽早行抗休克补液治疗,能有效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后期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永林;袁文周;陈能彬;帅秀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氨茶碱持续泵注.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注泵泵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在儿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岩;高书焕;柴颖;刘光磊;么焕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6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蜜蜂尾针向穴位注入蜂毒.结果:1998年9月-2010年12月门诊接收治疗686例类风湿患者,痊愈82例,显效112例,有效398例,无效94例,总有效率87%.结论:蜂毒具有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蜂针蛰入穴位,有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蜂螯后局部的红肿反应,有类似温灸的治疗效应.因同时具备了针刺、温灸、药物治疗的效果,其疗效大大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寿清;何银洲;白晓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妊娠合并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护理

    我科于2010年4月18日收治一例妊娠合并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患者,主要症状:半天前无明星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色变红,逐渐蔓延至膝下,并出现发热体温高39℃,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娜;张俊如;苟元;宋祯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54.2%;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愈率为1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进芬;李大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CCU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如果不能很好的疏解,将给护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通过系统分析CCU护士的压力来源,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缓解CCU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重要帮助,使护理质量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至2010年中的83眼翼状胬肉病人采用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内有1眼翼状胬肉复发(1.20%),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能够治疗翼状胬肉,并且可以有效减低术后复发率及干眼不适感.

    作者:李华;古爱平;吴艺;钟艳芳;龙佩仪;谭朵;刘燕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42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20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1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率48.8%.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教育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常识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选择积极的护理策略以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郑晓蓉;蒲春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