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娟;王建辉;康伟;魏敏香;刘园园
尖锐湿疣(e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染[1];在近年来泌尿科门诊就诊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科应用三联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孟祥茂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设计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2009年1月至今,我病区护理组针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临床反馈提议,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在原有护理记录单的基础上设计了表格式的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表格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专科项目.结果:护士对书写记录单思维清晰,既方便,不易遗漏,又能缩短书写时间,护理记录更客观、真实、动态、连续性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治疗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结论: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具有实用性,书写简单、省时、体现专科特色,值得推广.
作者:莫怡芬;赵海涛;贾秋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医疗欠费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即占有医护人员的劳动及消耗医疗物化劳动,而未能及时支竹相应费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1].医院一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住院病人欠费、逃费问题,有的医院欠费、逃费问题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导致医院资金运转困难,使医院背上沉重的包袱.
作者:赵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有疝囊切除术,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1]这些手术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卧床时间长,易复发等缺陷,随着人们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生理及术后复发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患者,男,49,主因右肱二头肌长头腱陈旧性断裂需在臂丛麻醉下行修补术.手术前检查除外科情况外,无其它异常.人手术室后开放静脉,6参数监护仪监护下,右斜角肌间沟穿刺成功后,常规注入含0.25%丁卡因的1.6%利多卡因20毫升,7分钟后患者自述呼吸费力,见呼吸25次/分,逐步加快至35次/分,血压稳定,心率110次/次,血氧饱和度由99%降至78%,呼吸幅度左侧明显强于右侧.
作者:许占平;王进亮;张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从多个方面阐述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针灸技术运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当中,只有抓住两者的之间的佳结合点,深入进行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本质性的东西,使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在未来的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相互促进,更好的推进针灸这一技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至2010年中的83眼翼状胬肉病人采用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内有1眼翼状胬肉复发(1.20%),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能够治疗翼状胬肉,并且可以有效减低术后复发率及干眼不适感.
作者:李华;古爱平;吴艺;钟艳芳;龙佩仪;谭朵;刘燕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1周、2周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1周、2周,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2,4.98,P<0.05),且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15,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机械通气1周、2周VAP的发生,同时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郑辉宇;郑海燕;卜春红;刘海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腕管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频探头对30例60个(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0岁,平均体重63Kg)正常人的腕管进行探测,并详细记录测量数据.结果:起声可实时显示腕管及其内容物形态、大小,从而获得其超声解剖.结论:为进一步探讨腕管综合症的病因奠定超声解剖基础.
作者:吴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细胞功能衰减50%,部分新诊断的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解除高糖毒性,外源性胰岛素补充,胰岛β细胞充分休息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恢复.2010-2月-2011 -2月,我们选择空腹血糖(FPG) 12.0- 16.0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其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30例,对照组给予优泌林RTid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优泌林N22:00皮下注射30例对照观察,对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糖尿病不同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会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骨折患者在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以人为本,对骨折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满足患者需要,规范护士行为,提供温馨服务.结果:通过对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士对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患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术后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医院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作者:杨翠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2010年2月-2011年2月46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后并发胆漏原因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探查术后常规留置T型管引流,时间由原来3-6月减少至2周左右,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带管所带来的不便,且长期带管往往会出现腹壁缝线切割,需反复重新缝合固定,给患者造成多次痛苦.结果:因长期带T管,腹壁窦道持续存在,造成逆行感染的隐患,因T管为异物,长期刺激胆管,可导致局部炎性反应,甚至结石形成.结论:现行术后2周左右拔除T管,虽可极大的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因类道形成时间较短,相对较薄弱,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情况时有发生,多发生于体质消瘦、老年、并存糖尿病、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严重时可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如不能妥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雷鸣;高平;张雄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如果不能很好的疏解,将给护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通过系统分析CCU护士的压力来源,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缓解CCU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重要帮助,使护理质量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消癌平为中药乌骨藤提取物的商品名,含有多粉、生物碱和皂苷等有效成分,有明显抗肿瘤活性.临床应用于肝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特点,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1].
作者:刘岳泰;韩瑞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迟发性声音嘶哑的治愈率.方法:对术后发生研究迟发性声音嘶哑102例患者中,42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护理,60例观察、随访病情变化.结果:42例发病后给予综合护理,全部治愈;治愈率明显高于未给予综合治疗者(P<0.05).结论:术后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愈这一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罗娜;乔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技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38例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CVVH技术进行治疗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分析与总结.结果:应用CVVH技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可清除机体内产生的大量炎性介质,有效地做到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结论:CVVH是连续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关键,不但可有效地提升护理内涵质量,而且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燕;李云霞;张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术后镇痛不仅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而且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有利于术后恢复.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较强抗炎镇痛作用,被用于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的镇痛,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医疗整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具有镇痛效果确切的特点.
作者:赵敏;常家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我院近年用颈深丛麻醉加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锁骨区手术80例,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无麻醉并发症及意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12-65岁.其中12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40例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13例肩锁关节分离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锁骨骨折术后固定材料取出术,所配局麻药物为含1%利多卡因与0.2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手术时间30-110分钟.
作者:王进亮;刘云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应用特殊体住,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异住的方法.方法:左肺癌全切术后由于组织缺如致使结构异常,导致PICC右侧置管时易异位于左锁骨下静脉,左侧王管时易异位于左腋下静脉.现将70例左肺癌全切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PICC王管时予特殊体位,常规组行PICC置管时予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住,发生率为2.86%对照组6例发生异位发生率为17.14%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特殊体位有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王管异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