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病例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4.5岁.其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6例,合并肝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6例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存疾病.所有病例术前均行B超或MRCP检查.
作者:李留峥;向春明;徐雷升;王志萍;俸家伟;黄峰麟;张洪波;于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编织聚丙烯补片行免同定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昆山市中医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采用新型非编织聚丙烯补片免固定TAPP治疗腹股沟疝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54.2±10.0) min (30~75 min),术中出血量为(15.2±3.4)mL(5~50 mL);未放置引流管.术后2例出现阴囊血清肿,经局部穿刺抽液(3次)及理疗1个月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为(2.1±0.45)d(1~5 d).术后随访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编织聚丙烯补片行免固定TAPP降低了术中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从而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潜在发生率,是一种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王恒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因意外从3m高处坠落,后背部着地,致胸部及腹部分别被螺纹钢筋贯穿刺人,急诊收入笔者所在医院.查体:患者神清,P 82次/min,R18次/min,BP 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SPO2为96%.见左胸背部有长约40 cm、直径约2 cm的螺纹钢筋插入,从左颈部穿出;腹部有一长约60 cm、直径约2 cm的螺纹钢筋从背部插入,腹部穿出(图1).因外露的钢筋较长,体位制动,无法行CT检查,仅行床旁X线平片(图2)及彩超检查.
作者:乔唐;徐永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6年前出现左上腹胀痛不适,偶尔发作,未予重视.近2个月胀痛不适渐加重,进食后明显,伴食后呃逆,并于晨起时扪到左腹部包块,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作者:马国荣;杜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存活状态,为临床应用温热蒸馏水杀灭腹腔游离肝癌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3B分别应用渗透压为148 mOsmol/kg和90 mOsmol/kg的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HEPES)缓冲溶液及0 mOsmol/kg的蒸馏水作用后,运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活性及状态.结果 148 mOsmol/kg及90 mOsmol/kg渗透压的HEPES缓冲溶液对肝癌细胞株Hep3B的杀伤作用不明显,作用30 min后仍有较强的活性;0 mOsmol/kg渗透压的蒸馏水对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杀伤效果增强,作用10 min后才可杀灭肿瘤细胞.结论 在肝癌手术中应用温热蒸馏水灌洗需要持续作用10 min以上方可起到杀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作用,进而预防术后腹膜种植转移的发生.
作者:缪骥;马锋;刘学民;向俊西;董鼎辉;吕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自然病程演进中的临床特征、脏器功能障碍特点以及死亡相关因素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以及入院后1、3、5、7、14及28 d共7个时间点分别记录其APACHEⅡ评分、各脏器功能状态和死亡相关因素并予以分析.结果 SAP自然病程中APACHEⅡ评分呈双峰型分布,即在发病后3~7d左右和发病后2周左右出现评分高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和腹腔室间隔综合征(ACS)是导致早期脏器衰竭的主要原因;肠麻痹持续时间大于5d的患者脏器衰竭发生率及感染率明显升高.脏器衰竭多受累的器官为呼吸、外周循环、肾和胃肠道.当患者出现持续48 h以上的脏器衰竭,其病死率明显升高.入院后24 h死亡4例(9.5%),死亡原因为严重休克和心脏骤停;24~72 h死亡6例(14.3%),为持续性休克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急性肾功能衰竭;3~ 10d死亡14例(33.3%),主要为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10 d以后死亡18例(42.8%),主要为腹内感染、出血、胰瘘、胆瘘等导致的MODS.结论 SAP自然病程分为全身炎症反应期、全身感染期和恢复期.肠麻痹持续时间是影响SAP自然病程的重要因素.早期脏器衰竭患者先出现的并发症为SIRS、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和ACS.SIRS所致的MODS是SAP早期的死亡因素;胰腺及胰周组织感染所致的MODS、腹腔内出血和胰瘘和胆瘘是SAP后期的死亡因素.胃肠道功早期恢复能减少MODS的发生.
作者:张大鹏;崔乃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腹膜后入路肾镜微创治疗外伤性胰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6例外伤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除1例患者术后11d出现腹腔出血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肾镜治疗手术创伤小,疗效好,避免再次开腹手术,是外伤性胰腺炎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健;蔡守旺;刘志伟;何蕾;陈继业;辛宪磊;王鹏飞;肖越勇;周飞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它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巨大的心理、身体和经济负担[1-2].流行病学调查[3-4]显示,全世界AP的发病率为4.9~73.4/10万人.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病理变化复杂,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达20% ~ 30%.多数AP患者其病因易于明确,胆石病是AP常见的原因,占40% ~ 70% [5-7].
作者:崔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侵犯血管的肝门部胆管癌(HCCA)根治术同时联合肝叶及入肝血管切除和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同时侵犯肝门部肝动脉和门静脉的HCCA患者,根据对患者手术创伤耐受程度的评估、营养状况及家属的意愿,其中33例行HCCA根治术+肝叶切除+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切除重建术即R0切除(简称联合切除组),29例仅行姑息性胆管肿瘤切除和(或)内引流减黄手术即R1 ~2切除(简称姑息手术组).结果 联合切除组和姑息手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3个月和9.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85%比26.32%、66.67%比15.79%和42.42%比0,联合切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2、3年生存率长于或高于姑息手术组(t=4.470、P=0.000.x2值分别为28.338、20.348和15.891,均P=0.000).联合切除组3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27.27%),姑息手术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7.24%),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8,P=0.346).联合切除组术后第12天有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03%,姑息手术组围手术期无死亡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3,P=0.345).结论 联合肝叶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可明显提高HCCA根治性(R0)切除率,并能提高HCCA患者的1、2、3年生存率.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和联合肝叶切除的并发症是可控的,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作者:管小青;顾书成;吴骥;郑向欣;张旭旭;袁牧;吴建强;陈焰;吴际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对结直肠癌细胞介导的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中可能的机理.方法 在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中通过转染质粒过表达MALAT1经常规培养或乏氧培养后,收集培养液上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利用此培养液上清孵育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检测其对HUVEC形成血管微管能力的影响;同时收集SW48细胞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表达.结果 在SW48中过表达MALAT1后,常规培养条件下其培养液上清中的VEGF含量为(514±32) mg/L,较对照组的(110±14) mg/L明显增高(P<0.05),乏氧培养条件下MALAT1组VEGF含量为(928±18) mg/L,较对照组的(230±21) mg/L也有明显增高(P<0.05);利用上述培养液上清孵育HUVEC,过表达MALAT1可促进其体外的成管能力;同时Westernblot法证实过表达MALAT1可促进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 过表达MALAT1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介导的血管形成,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作者:朱栋良;尹小平;王芳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临床常见急腹症,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良好.2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为10% ~ 30%.由于AP病情演变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为AP的治疗带来了困难.单单依赖某个专科就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已经越来越困难.多学科多专业的医护人员紧密合作,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下面就AP一些相关的综合治疗措施进行简述.
作者:苗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急性胰腺炎新亚特兰大分类,比较Balthazar CT严重指数(Balthazar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修正CT严重指数(modified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MCTSI)和胰腺外炎症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EPIC)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其CTSI、MCTSI、EPIC、局部并发症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和新日本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new Japanese severity score,NJSS)诊断早期器官衰竭的受试者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①54例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首次腹痛至检查间隔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TSI、MCTSI、EPIC及局部并发症评价早期器官衰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分系统BISAP和NJSS评价早期器官衰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评分系统能在早期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情况.
作者:陈晨阳;王齐艳;吴明蓬;陈婕;黄子星;宋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7例甲状旁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均表现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4例可触及颈部肿块.术前血钙水平2.35~4.98 mmol/L,平均值为3.07 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78.4~2 061.7 pg/mL,平均值为1 181.5 pg/mL,较正常高值高17倍.1例首次手术在外院施行.6例首次手术在笔者所在医院施行,其中肿瘤位于左下甲状旁腺3例,右下甲状旁腺2例,右上甲状旁腺1例;1例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5例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同侧腺叶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加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3例术后肿瘤复发均行再手术,其中1例复发3次;2例死亡;其余5例生存至今,其中已生存5年者3例.结论 综合临床表现、血钙和PTH水平、B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双时像扫描、术中异常发现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正确诊断甲状旁腺癌.手术必须完整(en bloc)切除肿瘤,复发者可再手术治疗,需行长期随访.
作者:胡琳;崔爱民;柏楠;赵景明;张自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胰腺外伤后并发的创伤性胰腺炎(traumatic pancreatitis,TP)的临床特点,阐述专科化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73例T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损伤部位、等级以及TP的发病因素,归纳TP病程中的共性问题及规律,总结TP的治疗策略、外科干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和难点.结果 本组病例的胰腺损伤以2、3、4级为主,胰头部损伤占31.5% (23/73),胰颈体尾部损伤占68.5% (50/73);59例来自外院转诊;伤后4~7d是发生TP的高峰期,胰瘘及难以控制的腹腔感染是TP的治疗难点;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放置胰管支架和内镜下脓肿清除是TP有效的微创化治疗方法;42例TP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9例经历2次以上手术.结论 TP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棘手,早期明确诊断、制定正确的外科干预策略是治疗的关键;专业化的胰腺团队在判断病情、选择和实施外科干预时更有优势.
作者:白雪巍;丁乙轩;陈华;刘杰;武林枫;姜洪池;孙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女10例,男2例;平均年龄49.0岁(16 ~ 77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7个月.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饱胀感伴隐痛6例、右上腹肿块1例、黄疸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增强CT检查示肿瘤包膜完整、内有分隔者11例,分隔之间密度不一致;增强后内容物无强化,但囊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者9例.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瘤.仅有1例腺瘤恶变者于术后2年复发,另11例均无复发.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感伴隐痛、右上腹肿块、黄疸等;增强CT是其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是佳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其复发.
作者:王科伟;董明;孔凡民;周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病例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腹部手术中发生肠系膜上静脉(SMV)损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6~69岁,平均54.5岁.原发疾病:胰头导管腺癌4例,胆总管下端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例,后腹膜黄色肉芽肿1例.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后腹膜肿瘤切除术1例.SMV损伤原因: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例患者,因肿瘤或炎症的血管浸润,致术中撕裂SMV或误切部分SMV,受损范围0.5 ~5 cm;1例后腹膜巨大肿瘤,在钝性剥离肿瘤基底部切除肿瘤时撕裂PV/SMV.处理及结果:8例均瞬时大量出血,及时压迫止血,用心耳钳阻断门静脉(PV)/SMV,寻找血管破口,并应用5-0 Prolene缝线修复血管.
作者:李留峥;俸家伟;彭联芳;向春明;徐雷升;王志萍;张洪波;于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对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前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获取严重扭曲瘤颈的腹主动脉瘤CT数据,3D打印腹腔干以下腹主动脉和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并分析3D打印模型术前评估的效果.结果 3D打印模型能够术前预测严重扭曲瘤颈的腹主动脉瘤支架释放前后的形态改变情况,并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结论 3D打印技术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条件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评估.
作者:袁丁;左萧;黄斌;周轩;胡耀;杨轶;熊飞;赵纪春;康裕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及规范化诊治.方法 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致病因素包括胆系疾病、高脂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妊娠对胰腺的直接作用等.根据其致病因素的不同可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低脂饮食联合ω-3脂肪酸、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终止妊娠等方法进行治疗.结论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应充分考虑病因、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胎儿的生长状况进行规范化诊治.
作者:权胜伟;庞新亚;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正常血供及缺血状态下小鼠后肢肌肉氧分压水平及其与HIF-1α蛋白表达的关系,为血管新生的体外低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Balb/c小鼠30只[体质量(20±2)g]制备小鼠后肢缺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24 h、1周、2周及3周组,检测各组小鼠双侧后肢腓肠肌和股骨骨髓的氧分压,并对不同缺血时间的腓肠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检测.结果 腓肠肌及股骨骨髓正常的氧分压基线水平分别为(47.78±4.37)mmHg和(21.55±3.40) mm Hg(1 mm Hg=0.133 kPa).不同缺血时间组小鼠患肢腓肠肌组织的氧分压均较健侧明显下降(P<0.05),并在缺血1周时达到低,此时肌肉组织的炎症反应也严重,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高;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组织的氧分压有所回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但肌肉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与氧分压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86,P>0.05).股骨骨髓的氧分压在不同缺血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缺血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肢体的缺血程度;不同组织的生理氧分压水平不同,为组织细胞的体外低氧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莹;张建;陈兵;杨盛家;燕超;李立强;闫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ry gland globin,hMAM) mRNA的表达,为乳腺癌分子标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8例以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0例(乳腺增生症15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hMAM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和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外周血中均未检出hMAM mRNA表达,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表达阳性率为48.72%(38/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57,P=0.000).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以及ER、PR和HER-2表达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Z=-2.214,P=0.027)和淋巴结转移相关(Z=-2.754,P=0.006).结论 外周血中检出的hMAM mRNA表达是诊断乳腺癌相对特异性的标志,外周血中hMAM mRNA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作者:李文仿;王明华;王耕;赵宗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