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李祥林;殷志杰;李建平;董艳军;邓大平;刘泉源;张迪;王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水污染, 放射性, 放射防护
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方法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SPECT放射性水污染防护系统.结果 智能防护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时防护SPECT放射性水污染,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低于3.7×102 Bq/L.结论 SPECT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可实现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智能化、自动化,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方法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SPECT放射性水污染防护系统.结果 智能防护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时防护SPECT放射性水污染,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低于3.7×102 Bq/L.结论 SPECT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可实现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智能化、自动化,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作者:李祥林;殷志杰;李建平;董艳军;邓大平;刘泉源;张迪;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带透视可立式X线机对传统静脉肾盂造影的改良

    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是检查泌尿系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1-3],但传统IVP耗时长,效率较低,且无法动态观察.我院应用带有透视功能的可立式X线机,在实时透视下进行IVP检查,显著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造影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瑞基;罗东;范真真;张应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血压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伴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93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38例)和血压正常组(NBP组,55例),术前、术后分别采集过二尖瓣的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A)峰速及二尖瓣侧壁瓣环的收缩期(Sm)、舒张早期(Em)和舒张晚期(Am)峰速.结果 HP组术前室壁运动积分(WMI)及肺动脉收缩压低于NBP组(P<0.05);NBP组患者的术前E/A和E/Em值显著高于HP组(P<0.05),术后1个月E/Em值即可降至接近正常范围,而HP组患者的E/Em值术后3个月才接近正常;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均降低,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HP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较集中于1级和2级,共33例(33/38,86.84%),而NBP组患者各级所占比重较分散,多为3级,20例(20/55,36.36%),其次为2级,17例(17/55,30.91%).结论 NBP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较HP组严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恢复较慢,长期、稳定降压治疗是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金岩;王辉山;姜辉;陶登顺;于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种精确提取三维脑图像对称面的方法

    在脑图像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提取三维脑图像中间矢状位对称面( MSP)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自动分步精确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结合子空间粗略定位及原始空间小范围精确优化计算,提高计算精度,可有效简化初始对称面的选择,并使用Powell优化算法高效计算出对称面.采用本算法对多种条件的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性能测试,对于不同模态、噪声水平和不均匀场等数据均获得了较其他代表性方法更好的提取结果.

    作者:张宝贵;刘露;宋明;蒋田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盆骨性标志点的左右对称性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骨盆骨性标志点的左右对称性.方法 随机选取50名骨盆薄层CT扫描正常者的三维重建资料,分别测量双侧耻骨结节外缘—髂前上棘下缘、髂前上棘下缘—髂后上棘高点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耻骨结节外缘—髂前上棘下缘的距离左侧为(120.77士7.81)mm,右侧为(120.61士7.8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髂前上棘下缘—髂后上棘高点的距离左侧为(158.18士5.97)mm,右侧为(157.94士6.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左、右侧耻骨结节外缘—髂前上棘下缘的距离高度相关(r=0.99,P<0.01).左、右侧髂前上棘下缘—髂后上棘高点的距离高度相关(r=0.98,P<0.01).结论 人体骨盆骨性标志点的左、右侧距离无明显差异,健侧数据可作为术前精确定量测量患侧的依据.

    作者:王治;杨铁毅;郑士伟;丁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1H-MRS分析

    目的 探讨1 H-MRS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局灶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23例AIDS局灶性脑炎患者进行MR检查,以1 H-MRS分析32个病灶,测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均值,观察乳酸(Lac)、脂质(Lip)峰出现的频数,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Cho+mI)/NAA值.比较AIDS局灶性脑炎实性区、坏死区、水肿区及与相邻正常脑组织代谢物差异.结果 AIDS局灶性脑炎病变各区均出现NAA、Cho、Cr、mI峰.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NAA峰在病变各区均降低,Cho、mI峰在实性区略升高,在坏死及水肿区降低.Lac、Lip峰在病变各区均出现,在实性及坏死区出现频数明显高于水肿区,且Lip峰出现频数较Lac峰高.病变各区之间NAA/Cr、NAA/Cho、Cho/Cr、( Cho+ mI)/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病变各区Cho/Cr、(Cho+ mI)/NA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H-MRS能够发现AIDS局灶性脑炎的特征性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为定性、定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德清;王俭;牛俊巧;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潘珂君;刘文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T灌注成像预测局部晚期喉鳞癌联合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喉原发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在以顺铂为基础的放化疗联合治疗过程中灌注参数的变化及CT灌注成像(CTPI)在预测联合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29例局部晚期喉鳞癌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放疗剂量达40 Gy、70 Gy时分别进行CTPI,并测量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根据第3次检查时的肿瘤体积减小的百分率分为敏感组及不敏感组,并对肿瘤各项灌注参数值进行对比,采用ROC曲线分析对基础(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灌注参数在肿瘤对治疗方案敏感性方面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在敏感组,放疗剂量达40 Gy、70 Gy时,灌注参数BF明显下降(P=0.04和0.01);放疗剂量为40 Gy时灌注参数BV明显下降(P=0.04),70 Gy时减低更加明显(P=0.01);肿瘤基础BV在预测肿瘤对治疗方案敏感性方面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和83.00%;40Gy以后,灌注参数BV的预测价值高于BF和MTT.结论 CT灌注成像在明确局部晚期喉鳞癌对以顺珀为基础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敏感性方面有预测价值.

    作者:高光峰;龙淼淼;沈文;祁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影像学诊断评价中的参数法ROC曲线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结果 对2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利用ROCKIT进行参数法ROC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士0.039和0.785士0.075(Z=2.056,P=0.040),利用SPSS进行非参数估计时结果分别为0.913士0.042和0.771士0.075.通过ROCKIT软件可绘制光滑的拟合ROC曲线,SPSS软件可绘制不光滑的经验ROC曲线.结论 当有序分类资料样本量适中时,参数估计一般均无偏倚,非参数估计的结果可能小于真实值;ROCKIT软件是双正态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者:潘清;陈卉;马宇晶;沙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目的 通过与上消化道钡餐(UGI)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敏感度.方法 临床疑诊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138例,将其CDUS与UGI结果进行比较,并结合34例手术结果,分析CDUS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38例拟诊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中,UGI诊断39例.以UGI为标准,CDUS对“漩涡征”的敏感度为84.62%(33/39),特异度为96.97%(96/99),准确率为93.48%(129/138),假阳性率为3.03%(3/99),假阴性率为15.38%(6/39).CDUS与UGI诊断先天性小儿肠旋转不良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4,P<0.01).结论CDUS能够敏感且较准确地诊断合并肠扭转的肠旋转不良,可作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筛查手段.

    作者:杨春江;王荞;唐毅;郑鹤琳;范晓;汪朝霞;陈镜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飞利浦EBW工作站CCA全自动心脏智能处理

    进入后64排CT时代之后,心脏CTA检查对于受检者的心率和心律要求更高,并在诊断标准更为准确的同时追求更低辐射剂量,故后处理系统的能力与效率必须大幅提升,才能构成一套真正完整的后64排超高端CT系统.飞利浦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EBW)智能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将后处理智能程度与易用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所搭载的Comprehensive CardiacAnalysis (CCA)智能心脏处理软件具备全自动化识别心脏所有解剖结构的能力,只需要4步(心脏解剖分割→冠状动脉提取→冠状动脉分析→心功能分析)就可以完成对整个心脏的剥离、分割直至功能分析.

    作者:刘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 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PVs)、肺静脉舒张峰值流速(PVd)、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舒张峰值流速(S/D)、心房收缩期流入肺静脉血流流速(PVa),计算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LAVmax、LAVp、LAVmin增大(P<0.05),LAAEF、LAPEF减低(P<0.05);E升高、A减低、E/A升高(P<0.05),PVs、PVd减低,S/D减低(P<0.05) ;PAF组左心房各壁各节段SRs、SRe和S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中,SRs与SRe及SRa之间无相关性(P>0.05),mSRa与LAAEF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对照组中,SRs分别与SRe及SR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7、-0.384,P<0.05).结论 PAF患者左心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左心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

    作者:王春梅;史琪;穆玉明;李艳红;荆立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小肠结石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74岁,因“腹痛、呕吐3天”入院.腹部平片示不全性肠梗阻;CT示小肠套叠合并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图1).超声探及大量内容物于胃内蠕动,左中下腹探及小肠肠管扩张回声,宽径约3.6 cm,其内肠黏膜丰富,呈“琴键征”;远端肠管内见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大者约5.1 cm×3.5 cm(图2).超声提示:小肠内强回声团(考虑肠结石)伴肠梗阻、胃潴留.术中见空肠远段充血水肿,管壁上有4个巨大憩室,其内均有结石,大约5.0 cm×4.0 cm,位于小肠中段,并阻塞肠管;切除憩室,行空肠端端吻合.术后诊断:小肠多发性憩室伴结石性肠梗阻.

    作者:姚延峰;高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发性肾周脂肪肉瘤1例

    患者男,40岁,以“右上腹隐痛、低热1个月”入院,无腰痛及血尿等症状.查体:体温38.5℃,腹平软,双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右肾叩击痛阳性.WBC 13.77×109/L.彩超:右肾背侧及下方探及两个低回声肿块,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为后腹腔实性占位.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下极肾盏及肾盂可见弧形压迹,右输尿管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CT:右肾背侧及下方见两个不规则混合密度肿块,大小分别为7.0 cm×10.0 cm、6.9 cm×6.0 cm,密度不均匀,平扫实性部分CT值为25~38 HU,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CT值为-17~56 HU;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为42~76 HU;右肾受压前移,肾盂受压、变形,肿块与右侧腰大肌相邻,右肾周筋膜增厚(图1、2);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术中见与右肾融为一体的质硬肿块,与腰大肌、下腔静脉及腹膜广泛粘连,侵犯右肾皮质.术后病理: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浸润被膜,输尿管断端及肾周围组织未见肿瘤细胞;免疫组化:S-100(+),CD68(一),SMA(一),Desmin(一).病理:右肾周多发多形性脂肪肉瘤,浸润肾皮质.

    作者:李喜;金光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于FAIR-FIESTA的3.0T MR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开发

    目的 在3.0T MR上采用流动敏感交互反转恢复(FAIR)灌注准备和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IESTA)的方法实现肾脏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方法 采用FAIR准备的单激发FIESTA,分别采用屏气法和非屏气法对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肾脏ASL成像,并评价其成像可行性、质量及肾血流量.结果 屏气序列扫描时间20 s,非屏气序列扫描时间55 s.5名受试者均成功进行成像,图像质量能够接受,获得的肾脏血流量(RBF)分别为:屏气法全肾(220士41)ml/(100 g· min),皮质(303士65)ml/(100 g·min),髓质(103士11)ml/(100 g·min);非屏气法(221士52)ml/(100 g·min),皮质(302士67)ml/(100 g·min),髓质(107士17)ml/(100 g·min).结论 在3.0T MR上可用FAIR-FI-ESTA法进行肾脏ASL成像,推荐使用屏气法.

    作者:杨学东;王晶;刘冬冬;党祎;王霄英;张珏;方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巨大气管支气管症的低剂量多层CT表现

    目的 应用MSCT低剂量扫描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评价巨大气管支气管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巨大气管支气管症患者的64层CT扫描资料.扫描覆盖整个胸腔,于深吸气末屏气扫描,参数120 kV,40 mA,记录X线有效剂量.后处理包括双侧主支气管轴位重建、MPR、MinIP、VR及CT仿真支气管镜(CTVB).测量气管、双侧主支气管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横截面积.结果 4例患者中,大管腔平面气管矢状径为20.2~37.8 mm、冠状径30.1~42.4 mm、横截面积445.1~1241.0 mm2 ;右主支气管大管腔平面的矢状径为13.1~18.9 mm、冠状径为14.5~28.4 mm、横截面积209.6~396.9mm2;左主支气管大管腔平面的矢状径为10.7~19.6 mm、冠状径为14.3~22.3mm、横截面积125.8~324.4mm2;多发气管憩室2例.低剂量扫描的有效剂量为每次0.59~0.70 mSv(平均0.68 mSv),与常规胸部CT比较降低93.33%.结论 多层CT低剂量扫描并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显示巨大气管支气管症的形态学改变,并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张奇瑾;陈起航;吴国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名受检者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前口服美托洛尔将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以4分法对各冠状动脉段的佳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定.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率、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80名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纳入分析1039段冠状动脉,其中1003段(96.54%)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6.07士1.13)mSv.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总体图像质量与心率呈负相关(P<0.05),左前降支、左主干图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及各支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变异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当受检者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时,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锡雪;李东;于铁链;马延贺;李锋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监测兔肾缺血再灌注前后肾皮质、髓质血流灌注

    目的 探讨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前后肾皮质、髓质血流灌注变化的CEUS特征.方法 建立12只兔肾I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24 h后行CEUS检查,并对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肾皮质缺血前TIC上升支斜率(Grad)明显高于再灌注24 h后(P<0.05),开始增强时间(AT)、灌注峰值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明显低于再灌注24 h后(P<0.05),肾皮质灌注峰值强度变化(A)值在缺血前及再灌注24 h后无明显改变(P>0.05);肾髓质TTP、AT值在再灌注24 h后较缺血前明显增高(P<0.05),A、AUC、Gra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能够观察兔肾IRI前后肾皮质的血流灌注变化,可为临床无创评价肾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罗志建;李明星;陈晓梅;宣吉晴;张敏;叶帆;王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MRI诊断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目的 探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8例DFS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8例DFSP中,病灶位于躯干3例,四肢5例,均位于皮肤及皮肤下层,肿瘤大径1.8~11.6 cm.TI WI示8例肿瘤呈等或略低于肌肉信号,T2WI示肿瘤呈明亮高信号,2例病灶内部见斑点状低信号;脂肪抑制(STIR)序列示6例肿瘤呈高信号;1例对比剂动力学时间分辨成像(TRICKS)动态增强MRA示肿瘤的供血血管为腓动脉.6例接受增强扫描者病灶均明显强化,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无强化出血区.结论 DFSP好发于四肢、躯干及头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罗振东;陈卫国;郑彤;贾铭;黄婵桃;廖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5例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患病组)纳入研究,其中14例嗅觉功能丧失,11例嗅觉功能减退.以25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Sniffin Sticks嗅觉功能测试及3D MRI.患病组中11例于2~6个月后复查嗅觉功能及MR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双侧嗅球体积显著减小(P均<0.05).患病组中,嗅觉丧失患者的嗅球体积小于嗅觉减退者(P<0.05).11例复查患者中,4例嗅觉功能好转,嗅球体积较前增大;7例嗅觉功能及嗅球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 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具有相关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嗅球体积减小可以反映嗅觉障碍的程度.

    作者:高小幼;苗延巍;沈晶;丛瑞;伍建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MR联合波谱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分析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实时弹性成像(TRTE)与MR联合MRS检查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 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3例Pca患者、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进行TRUS联合TRTE、MR联合MRS检查,根据Gleason分级,将Pca患者分为低危组(n=21)、中危组(n=24)、高危组(n=28),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为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a高危组的结节彩色血流大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BPH组(P<0.05);中危组及高危组Pca的弹性应变率比值明显高于BPH组(P<0.05).TRUS联合TRTE的诊断符合率稍低于MRI联合MR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TE及MRS有助于P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须密切结合TRUS及MR.

    作者:张迎春;方军初;马麒;陈寒冰;杨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