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刘毅;李玉环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及增殖特点,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BMSC,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Ⅰ型胶原表达,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矿化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BMSC贴壁生长,10-14天后形成克隆。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并呈漩涡状排列,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阴性,CD44阳性。免疫组化可检测到Ⅰ型胶原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BMSC,操作简单,细胞易于成活,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肯定,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夏德林;刘道华;贾娟;付光新;陈俊良;周航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多层次注射的方法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两个平面及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经纯化后,分层次超量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并发症。除2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采用多层次的方法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形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海波;王新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皮肤扩张术在烧伤瘢痕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需根据被修复畸形、缺损及部位,选择恰当的皮肤扩张,如稍有不慎将给患者带很大的痛苦。1临床资料某女,28岁,15年前不慎煤火烧伤右面部,愈合后遗留右面颊色素脱失,右眼角、口周瘢痕挛缩畸形。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右面颊可见10cm×7cm萎缩性瘢痕,外观平坦与周围皮肤相齐。表面平滑光亮,间杂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右眼角及口角可见增生性瘢痕(稳定期)挛缩牵扯右眼角低于左眼角约0.5cm,右口角瘢痕牵拉下唇红缘外翻,较左侧口角下唇红缘低约0.3cm。行“右锁骨下胸前区扩张器植入术”,扩张器容量600ml,肾形,埋置浅筋膜深层,注射壶置于体外,术中注水120ml。术后1周开始注水,常规注水1次/天,3个月后扩张器注水1200ml。扩张期间无扩张器外露及渗漏现象,继续充分扩张3个月后。在全麻下行“扩张器取出、右面部瘢痕切除松解、扩张皮瓣转移术”,充分利用扩张皮瓣覆盖创面[1]。
作者:段九梅;贺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人们追求完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十分注重暴露在体表外部位的完美感觉。而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瘢痕往往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因此甲状腺术后瘢痕的早期康复治疗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医患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我科自1994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甲状腺手术切口瘢痕患者225例,术后早期伤口采用精华素离子导入治疗,对明显增生性瘢痕予以二次瘢痕切除加美容缝合,并给予软化瘢痕精华素离子导入加热蒸汽喷雾及局部按摩复方肝素钠尿素凝胶等措施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瘢痕增生。
作者:刘曼华;刘毅;许斐;汤迎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测定不同浓度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OCIF、0DFmRNA在不同作用时间点表达的影响,了解rhBMP2对骨改建相关基因的调控方式。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六代细胞,分别用25ng/ml、50 ng/ml及100 ng/ml的rhBMP2作用于细胞,于作用1、3、5、7天后收集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四个时间作用点OCIF、ODF mRNA含量,PCR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采用Image Pro Plus5.0图像分析软件对电泳胶带亮度进行分析。结果:在rhBMP2作用初期,由于OCIF mRNA的表达快速上升,ODF mRNA的表达缓慢增高,二者的表达差异远大于正常生理水平;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由于0CIF mRNA的表达下降,ODF mRNA的表达缓慢增高,二者的表达差异逐渐缩小,在作用末期低于正常生理水平。结论:基于0CIF与ODF二者表达的相对变化,HPDLffs在rhBMP2的作用下可能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在初期表现为较强的抑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HPDLfs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转变成为促进其活化的作用。
作者:吉玲玲;鲍庆江;李昂;饶国州;周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其初发时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患者多会伴有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等并发症。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采用中草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器熏蒸加西药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还起到美白皮肤,减少色素沉着、遏制后遗神经痛等各种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对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进行酒精浸泡、环氧乙烷、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后,用细菌培养检测灭菌效果,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从而观察缝线的降解性,用拉伸试验测定缝线的力学特性。结果:①酒精浸泡灭菌组有10%检出细菌,环氧乙烷及紫外线灭菌组未检出细菌;②紫外线照射灭菌和酒精浸泡灭菌组可使缝线黏度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环氧乙烷对缝线黏度下降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③经酒精和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经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经酒精和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无明显降低。结论:环氧乙烷灭菌对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影响较小,是PHB可吸收缝线较理想的灭菌方法。
作者:伍锦华;艾玉峰;韩悦;杨清芳;董兆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诉:颜面部红斑23年,加重3年。病史:患者出生时即发现面部不规则红色斑块,遇冷和情绪激动时红斑明显,但与经期无关,无痛痒等明显不适,生活正常,一直未予治疗,3年前因怀孕生子后面部红斑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除颜面部外,胸背及四肢皮肤未见异常。五官无畸形,心肺正常,四肢发育无异常。专科情况:颜面及额部可见片状不规则鲜红色斑块,部分呈网状或树枝状,压之退色,呈大理石样条纹外观,表面光滑,未突出皮面,表面无破损、无渗液等(见图1)。孕有一子,爱人与儿子体检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六项(黄体酮、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因患者拒绝,未能获得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治疗:使用脉冲染料激光595nm(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与强脉冲光(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Lumenis One)试验性治疗后,患者主观感觉与医师评判均认为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明显,使用强脉冲光治疗6次后,颜面部皮损明显改善(见图2)。
作者:李波;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爱贝芙(Artecoll,国药管械(进)字2002第3660535号。生产厂商:荷兰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两年来风行的新医学美容技术。爱贝芙的成分:20%容积的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80%容积的牛胶原蛋白悬浮液以及很少量的利多卡因。它是在微针美塑疗法(也称中胚层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非手术美容疗法。它属于微整形手术填充材料中的一种,利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不需开刀,短时间使人变美变年轻的特性,取代过去的整形外科手术,由于它具有安全、无伤口、痛苦小、恢复期短的优点,现已被广大的爱美人士追捧。现对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1月爱贝芙面部填充2 516例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云霞;张爱民;崔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微创大汗腺清除的手术方式因并发症少、效果较为确切而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其手术后较高的复发率是其明显的缺点[1]。微创大汗腺清除复发后的研究和治疗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对2005年2月~2010年5月微创法治疗腋臭156例及术后复发的35例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和随访研究,认为微创大汗腺清除术组合复发后再次微创手术治疗腋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杨涛;李俊;高艳丽;李倩;杨定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自从Fischer于1977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上报道负压脂肪抽吸术以来[1],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对于治疗大的脂肪瘤(直径>10cm)亦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001年~2011年初,我科利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共4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誉华;韩伟强;仇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基本面型特征为面中部凹陷,上颌发育不足,前牙反牙合,后牙近中关系等[1]。全口多个恒牙迟萌较为少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并全口多个恒牙迟萌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史和临床检查:某男,11岁,主诉牙不齐,多个乳牙未替换来我科求治。无正畸治疗史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乳牙列时排列均正常,换牙后自觉牙列不齐,多个牙未替换,面型如“月牙”。临床检查:替牙列,牙列式:54、53、12、11、21、22、63、64、74、32、31、41、42、83、84。12、11、42反(牙合)。正中(牙合)磨牙区牙龈有接触。11、21间隙约4mm,上中线小偏,下中线左偏1mm,面部正面观左右基本对称,侧面观凹面型,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颞下颌关节无弹响,无压痛,开口度和开口型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54、53、63、64、74、83、84牙根尚未吸收,15龈方有一多生牙,35(牙合)方有一多生牙,25,45远中各有一多生牙,35、45牙根发育不全,双侧髁突基本对称无明显改变。X线头影测量值:SNA 74.2°,SNB76.1°,ANB-1.9°。
作者:袁代润;钱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表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明显影响患者外观美容及社会交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笔者应用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白癜风患者共60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症状典型。皮损分布:头面部103块,躯干部135块,四肢150块;白斑面积:小0.3cm×1cm,大18cm×30cm。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20例,采用表皮移植术;对照1组:20例,白癜风丸口服配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2组:20例,白癜风丸口服配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同时卡介苗提取素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51岁,平均27.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4年;对照1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5~61岁,平均25.3岁,病程1.5~8年,平均3.1年;对照2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31.2岁,病程5月~17年,平均4.9年。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与皮损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书林;沈新华;郝思辉;王志兰;魏国祥;杨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畸形中央尖是较常见的牙齿形态异常,是指在前磨牙的中央窝或颊尖三角嵴上,突起一个圆锥形的牙尖。其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中央尖的高低不等,构造不一,大部分为釉质组成,中央部分为薄层牙本质,并有髓角突入。细而高的中央尖常在牙齿萌出后不久被咀嚼磨损或折断,导致牙髓暴露而引起牙髓感染、坏死以致根尖周炎症。笔者在临床上发现1例畸形中央尖导致根尖重度感染伴根尖吸收,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璐璐;韩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 00例1岁以内婴幼儿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IPL和Q开关倍频Nd:YAG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IPL治疗,每3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析疗效及安全性,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未见明显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结论:IPL联合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优于单独IPL治疗.
作者:杨斌;晏洪波;吴宁;罗颖;孔生生;余君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MCF-7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抑制MCF-7细胞bcl-2表达,上调caso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杨旭东;张杰;李厚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粘结式(牙合)垫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乳前牙反(牙合)病例采用粘结式(牙合)垫进行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结果:20例病例采用粘结式树脂(牙合)垫矫治方法全部解除反(牙合),疗程1~5个月,平均疗程3个月。结论:粘结式(牙合)垫矫治乳前牙反(牙合),上齿槽变得丰满,A点前移,ANB角增大,反(牙合)纠正。
作者:张耀祖;邹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瓷贴面修复时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修复科护士在110例患者瓷贴面修复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四手操作,并且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110例患者顺利完成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创造和谐的治疗环境,是保证贴面修复成功的重要基础;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四手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及时的健康指导,科学的行为干预是保证瓷贴面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谭文宏;赵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A组,112)与常规包皮环切(B组,108)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作者:徐渊;江岳方;吴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度磨牙症患者软(牙合)垫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振动的特征,探讨软(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中度磨牙症患者和20例临床无症状的志愿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牙症患者进行分级,用BioPAK口颌功能诊疗仪记录试验对象颞下颌关节表面振动情况。结果:中度磨牙症患者的关节振动能量和振幅明显高于正常人;正常人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75%,中度磨牙症患者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1 00%;中度磨牙症患者经3个月软(牙合)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80%。结论:中度磨牙症患者软(牙合)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海英;闫征斌;邱明;张兆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