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大理石样皮肤及其治疗一例

李波;谭军

关键词:先天性,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大理石, 四肢皮肤, 强脉冲光, 试验性治疗, 颜面部, 面部红斑, 患者, 毛细血管扩张性, 促卵泡生成激素, 脉冲染料激光, 促黄体生成素, 不规则, 组织病理学, 实验室检查, 主观感觉, 治疗效果, 心脏彩超, 体格检查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诉:颜面部红斑23年,加重3年。病史:患者出生时即发现面部不规则红色斑块,遇冷和情绪激动时红斑明显,但与经期无关,无痛痒等明显不适,生活正常,一直未予治疗,3年前因怀孕生子后面部红斑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除颜面部外,胸背及四肢皮肤未见异常。五官无畸形,心肺正常,四肢发育无异常。专科情况:颜面及额部可见片状不规则鲜红色斑块,部分呈网状或树枝状,压之退色,呈大理石样条纹外观,表面光滑,未突出皮面,表面无破损、无渗液等(见图1)。孕有一子,爱人与儿子体检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六项(黄体酮、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因患者拒绝,未能获得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治疗:使用脉冲染料激光595nm(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与强脉冲光(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Lumenis One)试验性治疗后,患者主观感觉与医师评判均认为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明显,使用强脉冲光治疗6次后,颜面部皮损明显改善(见图2)。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微创拔牙术保留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时采用微创拔牙术,观察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情况。方法:水平骨埋伏智齿122例,术前拍X线片,根据第二磨牙远中是否存在病理性阴影分为两组,术后1周及12周复诊拍X线片,对比观察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拔牙前第二磨牙远中有阴影组在术后12周时其远中牙槽骨恢复高度与无阴影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水平埋伏的智齿应该早期拔除,术中应该尽量保留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

    作者:叶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迟发血清肿一例

    随着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流行,临床上能更多地观察到与体内异物(比如硅凝胶假体)直接相关的罕见并发症。血清肿是隆乳术后延迟发生在假体周围腔隙的一种罕见并发症,迟发血清肿一般发生在隆乳术后几月至十余年。至今,对迟发血清肿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可能的病因包括慢性感染、过敏反应、激素分泌失调、结缔组织包膜表面磨损淋巴渗漏、假体破裂等[1]。

    作者:许美邦;滕利;靳小雷;徐家杰;卢建建;张超;解芳;田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取第2代hUCMSCs接种于96孔板,分为7组(G1,G2…,G7)。前5组分别加入含不同剂量IGF-I(40,60,80,100,120μg/L)的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第6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阳性对照,第7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阴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的IGF-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7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3组、G4组和G5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第3天,G6组增殖高于G1组与G2组,低于G3组、G4组和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第4天,G6组增殖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③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6组低于G3组,G4组,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G6组增殖高于G7组,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外源性IGF-I对hUCMSCs增殖的促进作用,随IGF-I浓度增高而有增强趋势,100μg/L为其较适合浓度,为实现hUCMSCs体外快速扩增提供适宜的条件.

    作者:徐斌;唐军;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表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明显影响患者外观美容及社会交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笔者应用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白癜风患者共60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症状典型。皮损分布:头面部103块,躯干部135块,四肢150块;白斑面积:小0.3cm×1cm,大18cm×30cm。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20例,采用表皮移植术;对照1组:20例,白癜风丸口服配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2组:20例,白癜风丸口服配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同时卡介苗提取素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51岁,平均27.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4年;对照1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5~61岁,平均25.3岁,病程1.5~8年,平均3.1年;对照2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31.2岁,病程5月~17年,平均4.9年。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与皮损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史书林;沈新华;郝思辉;王志兰;魏国祥;杨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面部痣样病变476例分析

    目的:分析色素痣样病变临床和病理之间的关系,为评估病情、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线索。方法:对476例面部色素痣样病变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临床上表现为色素痣样病变的病例中,病理检查确诊为色素痣者共有385例(80.9%),余91例分别是基底细胞上皮瘤13例,脂溢性角化43例,扁平疣19例,表皮囊肿9例,日光性角化5例,黑素棘皮瘤和黑色丘疹性皮肤病各1例。激光等非手术方法治疗178例,其中复发46例(25.8%)。结论:多种疾病可呈色素痣样改变,单凭临床印象难以确诊。术前可采用削取或切取方法获得病理标本,手术切除是治疗色素痣的佳方法.

    作者:潘政;严道金;张羽文;徐丽霞;周吉林;杨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肿胀法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单纯性脂肪瘤40例临床分析

    自从Fischer于1977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上报道负压脂肪抽吸术以来[1],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对于治疗大的脂肪瘤(直径>10cm)亦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001年~2011年初,我科利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共4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誉华;韩伟强;仇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粘结式(牙合)垫治疗乳前牙反(牙合)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粘结式(牙合)垫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乳前牙反(牙合)病例采用粘结式(牙合)垫进行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结果:20例病例采用粘结式树脂(牙合)垫矫治方法全部解除反(牙合),疗程1~5个月,平均疗程3个月。结论:粘结式(牙合)垫矫治乳前牙反(牙合),上齿槽变得丰满,A点前移,ANB角增大,反(牙合)纠正。

    作者:张耀祖;邹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度磨牙症患者软(牙合)垫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度磨牙症患者软(牙合)垫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振动的特征,探讨软(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中度磨牙症患者和20例临床无症状的志愿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牙症患者进行分级,用BioPAK口颌功能诊疗仪记录试验对象颞下颌关节表面振动情况。结果:中度磨牙症患者的关节振动能量和振幅明显高于正常人;正常人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75%,中度磨牙症患者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1 00%;中度磨牙症患者经3个月软(牙合)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80%。结论:中度磨牙症患者软(牙合)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海英;闫征斌;邱明;张兆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鼻尖圆钝的研究进展

    对鼻尖形态的手术矫正在整个鼻整形手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解剖上,鼻尖的细微解剖结构多细。尤其在正面观,鼻尖的形态为三维立体形态,分鼻尖小叶及鼻翼沟。鼻尖圆钝的表现或圆钝程度无法用数字或者角度来描述[1]。因而,手术难度也较大,其手术方式一直是研究热点,鼻尖圆钝的治愈无金标准。理想的鼻尖大小应该与面部其他器官比例协调,基本对称。并非一味地追求小而秀气的鼻尖或窄而薄的鼻翼[2]。目前,国内外矫正鼻尖圆钝的报道很多,但尚无手术矫治的固定术式,对其主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强脉冲光治疗光老化的皮肤测试与评价

    近年来,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了62例光老化患者,并通过皮肤测试仪进行测定,客观评价强脉冲光对光老化皮肤的改善程度,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49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5.1岁,病程1~18年,平均10年。皮肤类型Ⅲ~Ⅳ型,均为户外工作后或由于高原气候导致的皮肤粗糙老化,经医师诊断为光损害或光老化患者。

    作者:岳丹霞;刘丽红;樊昕;姚美华;郄金鹏;王聪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秃发的有效方法,影响移植成活率和整体美容效果的因素很多,除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及熟练技术操作外,毛发移植过程的每个环节均需认真细致。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高密度显微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脂溢性秃发5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9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例,年龄21~57岁。秃发面积36mm×65mm~120mm×150mm,病程2~20年,就诊前均有外用或内服药物治疗史。

    作者:樊亚莉;石东文;郭云;肖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于X线的颅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及测量分析研究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片实现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及测量。方法:同期分次摄取侧位、45°位和正位头颅定位X线片。利用侧位和45°位X线片上相匹配的外加金属标志点,获得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信息,进行颅面部软组织形态的三维重建。在所建面部三维模型基础之上选8个解剖标志点,进行10项测量,并与人群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利用侧位和45°位的两张X线片,对颅面部软组织实现三维重建。建立了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同正常值相比较,除面宽和下颌宽有较大的差异外,测量值都具有很好的同一性,面部比例指数除去面宽和下颌角宽的影响大多数都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系统基于头颅定位X线片实现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和测量,为面部畸形的诊断,正颌手术的定量化手术设计,术后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作者:侯玉霞;周洪;潘俊军;张艳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熏蒸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其初发时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患者多会伴有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等并发症。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采用中草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器熏蒸加西药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还起到美白皮肤,减少色素沉着、遏制后遗神经痛等各种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难治性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邻近皮瓣转移在难治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0年3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车祸伤后躯体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2例、下肢骨折骨外露创面9例,小腿及足部的慢性溃疡3例,臀骶部褥疮2例。根据不同病情,辅助应用VSD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在5~1 0天后去除或更换VSD装置,待创面缩小、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时应用邻近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创面感染得到理想控制,创面明显缩小,结合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炎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面,只需结合相对简单易行的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多数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

    作者:朱飞;刘烨;李小静;宁金龙;汪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导致根尖重度感染伴根尖吸收1例

    畸形中央尖是较常见的牙齿形态异常,是指在前磨牙的中央窝或颊尖三角嵴上,突起一个圆锥形的牙尖。其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中央尖的高低不等,构造不一,大部分为釉质组成,中央部分为薄层牙本质,并有髓角突入。细而高的中央尖常在牙齿萌出后不久被咀嚼磨损或折断,导致牙髓暴露而引起牙髓感染、坏死以致根尖周炎症。笔者在临床上发现1例畸形中央尖导致根尖重度感染伴根尖吸收,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璐璐;韩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因各种伤病致小腿胫前中下段、内外踝、足跟及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常见,是临床医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组织缺损。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我们采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振涛;魏梦奇;刘志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先天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大理石样皮肤及其治疗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诉:颜面部红斑23年,加重3年。病史:患者出生时即发现面部不规则红色斑块,遇冷和情绪激动时红斑明显,但与经期无关,无痛痒等明显不适,生活正常,一直未予治疗,3年前因怀孕生子后面部红斑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除颜面部外,胸背及四肢皮肤未见异常。五官无畸形,心肺正常,四肢发育无异常。专科情况:颜面及额部可见片状不规则鲜红色斑块,部分呈网状或树枝状,压之退色,呈大理石样条纹外观,表面光滑,未突出皮面,表面无破损、无渗液等(见图1)。孕有一子,爱人与儿子体检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六项(黄体酮、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因患者拒绝,未能获得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治疗:使用脉冲染料激光595nm(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与强脉冲光(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Lumenis One)试验性治疗后,患者主观感觉与医师评判均认为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明显,使用强脉冲光治疗6次后,颜面部皮损明显改善(见图2)。

    作者:李波;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毛藤多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MCF-7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抑制MCF-7细胞bcl-2表达,上调caso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杨旭东;张杰;李厚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制拇外翻微创刀矫正足拇外翻48例分析

    近年来在足病就诊的患者中,足拇外翻畸形为常见,可引起患足变形、疼痛及功能障碍,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10倍[1]。分析病例资料发现多与遗传和后期穿鞋不当有关。成功的拇外翻矫正术将使外翻的拇趾得到矫正,改善足弓,消除疼痛症状,而且使前足变窄,使足更美,伤口愈合后没有明显的手术切口痕迹,自200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自制拇外翻微创刀矫正足拇外翻48例,效果十分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新宁;韩明建;李美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5%咪喹莫特外涂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名瘢痕疙瘩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每2周1次,同时外涂5%咪喹莫特隔日1次,总疗程为8周;对照组单纯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结果:1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及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67.57%及60.47%,无显著差异;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改善率为8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治疗期间无失访患者,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轻中度疼痛感、不适感,偶见轻度萎缩、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及多毛。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5%咪喹莫特外涂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申悦;李迎;高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