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宏;赵英华
传统的根治腋臭手术方式往往因为受到切除皮肤局限而影响效果,且瘢痕明显为年轻患者所不能接受。为了既能根治腋臭义能保持局部外形美观,我院自2004年始,应用腋窝横纹平行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治疗双侧腋臭患者17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A组,112)与常规包皮环切(B组,108)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作者:徐渊;江岳方;吴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白体脂肪注射隆乳主要缺点之一是移植脂肪的成活率不稳定,吸收率高。Body-Jet水动力吸脂术是采用螺旋式水刀技术,水流呈微薄的扇面形状注入体内,利用少量肿胀药液麻醉目标组织,再利用渗透液温和分解脂肪和组织,减少了对脂肪颗粒、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损伤,脂肪颗粒和肿胀液被抽吸到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中的过滤装置把脂肪颗粒和肿胀液自动分离出来,2010年5月始我科采用水动力吸脂技术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共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郭斐;隋志甫;王聪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 3例下颌后缩,上颌基本正常或前突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0~1 3岁,采用Forsus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SNA、ANB、U1-SN、OJ、U1-NA,U1-NA(mm),在治疗后减小(P<0.05),有显著性差异,L1-NB、L1-NB(mm)、ANS-Me在治疗后增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orsus矫治器能有效抑制上颌骨的生长,促进下颌生长,有效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磨牙远中关系和下颌后缩的面型。
作者:周蕊;李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口腔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1],对促进创口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形美容就医者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危及生命的疾病,仅是对外形或功能上的缺陷不满而来就医,因此,做好整形美容就医者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将2010年12月~2011年3月69例就医者在我科进行个性化口腔护理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在足病就诊的患者中,足拇外翻畸形为常见,可引起患足变形、疼痛及功能障碍,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10倍[1]。分析病例资料发现多与遗传和后期穿鞋不当有关。成功的拇外翻矫正术将使外翻的拇趾得到矫正,改善足弓,消除疼痛症状,而且使前足变窄,使足更美,伤口愈合后没有明显的手术切口痕迹,自200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自制拇外翻微创刀矫正足拇外翻48例,效果十分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新宁;韩明建;李美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诉:颜面部红斑23年,加重3年。病史:患者出生时即发现面部不规则红色斑块,遇冷和情绪激动时红斑明显,但与经期无关,无痛痒等明显不适,生活正常,一直未予治疗,3年前因怀孕生子后面部红斑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除颜面部外,胸背及四肢皮肤未见异常。五官无畸形,心肺正常,四肢发育无异常。专科情况:颜面及额部可见片状不规则鲜红色斑块,部分呈网状或树枝状,压之退色,呈大理石样条纹外观,表面光滑,未突出皮面,表面无破损、无渗液等(见图1)。孕有一子,爱人与儿子体检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六项(黄体酮、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因患者拒绝,未能获得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治疗:使用脉冲染料激光595nm(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与强脉冲光(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Lumenis One)试验性治疗后,患者主观感觉与医师评判均认为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明显,使用强脉冲光治疗6次后,颜面部皮损明显改善(见图2)。
作者:李波;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时采用微创拔牙术,观察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情况。方法:水平骨埋伏智齿122例,术前拍X线片,根据第二磨牙远中是否存在病理性阴影分为两组,术后1周及12周复诊拍X线片,对比观察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拔牙前第二磨牙远中有阴影组在术后12周时其远中牙槽骨恢复高度与无阴影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水平埋伏的智齿应该早期拔除,术中应该尽量保留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
作者:叶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其初发时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患者多会伴有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等并发症。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采用中草药经紫外光负离子喷雾器熏蒸加西药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还起到美白皮肤,减少色素沉着、遏制后遗神经痛等各种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叶形局部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6例各种原因造成的颌面部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三叶形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72h内,皮瓣可能出现局部皮下淤血、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回流障碍,1周内均可自行恢复。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只要供区条件良好,三叶形局部皮瓣修复颌面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孟英堂;李健;孟姗姗;左璐;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强脉冲光(IPL-OPT)治疗228例微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参数、治疗次数、皮损情况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按治疗次数、皮损情况等对228例病例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总有效率为75.9%;皮损越厚总有效率越高,但治愈率降低(P<0.05);不同部位皮损疗效以颈部>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末端;不同颜色皮损总有效率以紫红色>鲜红色,但治愈率两者相反(P<0.05)。结论:新型强脉冲光(IPI-OPT)治疗微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疗效与皮损部位、颜色、厚度、治疗次数及合理的治疗参数等综合因素相关。
作者:刘耿;应朝霞;张淑兰;王永贤;邹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论述水合氯醛辅助局麻在小儿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学龄前小儿的体表肿物,先用0.5%~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之后即刻用5%的水合氯醛灌肠,一般在15~20min可入睡,此时进行手术,可顺利完成。结果:应用此方法治疗84例,均取得成功,术中麻醉和镇静效果满意。结论:水合氯醛辅助局麻用于学龄前小儿体表手术的麻醉及镇静,效果可靠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李永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如今,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话题中的焦点。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从2000年的1.71亿增长到2030年的3.66亿[1]。而一直以来,糖尿病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因其高截肢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长期的住院治疗和沉重的家庭负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一生之中有高达25%的儿率发生DFU[2]。如何治疗DFU就成了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之一,其难点和焦点就集中在如何攻克DFU创面愈合差、创面愈合延迟甚至久治不愈等问题。传统疗法的疗效大多不尽如人意,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的出现,似乎给DFU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研究发现,DFU创面的GF及其受体绝对或相对减少是导致DFU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3],而局部应用活性的GF可以促进DFU的愈合[4]。可外源性GF半衰期短,局部使用之后很快被稀释和降解,需反复大量使用,且价格昂贵。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GF的基因治疗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DFU愈合受损机制和相关GF的基因治疗在糖尿病创面愈合和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GF的基因治疗在促进DFU愈合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作者:万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邻近皮瓣转移在难治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0年3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车祸伤后躯体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2例、下肢骨折骨外露创面9例,小腿及足部的慢性溃疡3例,臀骶部褥疮2例。根据不同病情,辅助应用VSD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在5~1 0天后去除或更换VSD装置,待创面缩小、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时应用邻近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创面感染得到理想控制,创面明显缩小,结合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炎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面,只需结合相对简单易行的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多数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
作者:朱飞;刘烨;李小静;宁金龙;汪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 00例1岁以内婴幼儿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IPL和Q开关倍频Nd:YAG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IPL治疗,每3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析疗效及安全性,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未见明显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结论:IPL联合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优于单独IPL治疗.
作者:杨斌;晏洪波;吴宁;罗颖;孔生生;余君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多层次注射的方法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两个平面及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经纯化后,分层次超量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并发症。除2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采用多层次的方法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形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海波;王新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微创大汗腺清除的手术方式因并发症少、效果较为确切而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其手术后较高的复发率是其明显的缺点[1]。微创大汗腺清除复发后的研究和治疗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对2005年2月~2010年5月微创法治疗腋臭156例及术后复发的35例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和随访研究,认为微创大汗腺清除术组合复发后再次微创手术治疗腋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杨涛;李俊;高艳丽;李倩;杨定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人们追求完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十分注重暴露在体表外部位的完美感觉。而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瘢痕往往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因此甲状腺术后瘢痕的早期康复治疗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医患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我科自1994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甲状腺手术切口瘢痕患者225例,术后早期伤口采用精华素离子导入治疗,对明显增生性瘢痕予以二次瘢痕切除加美容缝合,并给予软化瘢痕精华素离子导入加热蒸汽喷雾及局部按摩复方肝素钠尿素凝胶等措施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瘢痕增生。
作者:刘曼华;刘毅;许斐;汤迎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瓷贴面修复时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修复科护士在110例患者瓷贴面修复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四手操作,并且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110例患者顺利完成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创造和谐的治疗环境,是保证贴面修复成功的重要基础;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四手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及时的健康指导,科学的行为干预是保证瓷贴面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谭文宏;赵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MCF-7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抑制MCF-7细胞bcl-2表达,上调caso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杨旭东;张杰;李厚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