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林;王志刚;李巧;李攀;冉海涛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小儿睾丸扭转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因急性阴囊肿痛而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5例患儿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临床终诊断相比较.结果 125例中,急性睾丸扭转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6%(13/14),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睾丸完全坏死切除,CDFI显示睾丸内无明显血流信号,3例手术复位后睾丸存活,CDFI示睾丸内有少量血流信号;急性睾丸附件扭转68例,睾丸上极或与附睾间见回声不均质结节,内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率97.06%(66/68);急性附睾炎43例,附睾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超声诊断符合率100%(43/4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蒋海燕;许云峰;吴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21岁,因“右下腹隐痛不适3个月”人院.无寒战、高热、腹泻及盗汗,无进行性消瘦,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查体:腹平软,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快.B超:右下腹囊性包块,3.0 cm×8.9 cm,边界清晰,回声尚均匀.MRI:阑尾区见2个相邻、相通的椭圆形囊性灶,边界尚清晰,囊腔液性部分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囊腔壁明显增厚,呈等T1稍长T2软组织样信号,冠状位相应区见腊肠状囊性扩张,远端游离于腹腔,基底部壁明显增厚,厚处约1.3 cm;增强扫描囊壁环状强化,以基底部强化明显.
作者:钱振;张金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全数字化乳腺影像( FFDM)的两种图像后处理方式——动态对比度全智能优化(PV)与组织均衡技术(TE)对乳腺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乳腺X线图像,按经PV和TE两种后处理方式的图像和原始图像(RAW)分为3组,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片并记录评分结果.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共62个病灶,均经病理证实.PV组、TE组及RAW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770±0.031、0.684±0.033、0.709±0.032.3组中PV组Az值及敏感度高,RAW组假阴性率高,TE组假阳性率高.对于恶性病灶,PV组优于TE组及RAW组,TE组与RA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良性病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恰当的后处理能够增加FFDM对特定类型病变的显示能力;对检出恶性病灶,PV优于TE.
作者:陈羽琦;贺文;赵丽琴;陈疆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第二代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Flash模式)中ECG呈现的“不稳定波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Flash模式冠状动脉成像的73例连续病例,与采集数据前ECG波形比较,观察采集数据的单个R-R间期中波形变化.采用4级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 组1(30例)为“不稳定波形”组,组2(43例)为“稳定波形”组.“不稳定波形”发生于数据采集时和(或)数据采集完成后,表现为基线抬高或下移,P波或QRS波群倒置、宽大畸形,T波~P波之间无命名的波形,波形呈M形、W形、V形或A形,但R-R间期无变化.以血管段及患者为单位,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评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前门挖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时,仅在图像采集RR间期呈现的ECG“不稳定波形”可能为伪差,不对图像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王小玲;赵青;佟海滨;宋庆桥;薛超;张民;杨树华;王群;汪平;石凤祥;徐磊;方继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技术血管成像的佳单能量图像.方法 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置于2 ml硬塑料试管中,浓度依次为1.04、1.17、1.56、2.08、2.34、3.13、4.17、4.69、6.25及9.38 mgl/ml.用猪肉包裹试管后置入水槽中,并加以固定.使用能谱CT进行GSI模式扫描,利用GSI处理/重建平台获得40~70 keV间距为5 keV的7种单能量图像及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各单能量图像及混合能量图像的CNR、SNR和噪声;并根据管壁边缘锐利度、肌肉及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及噪声3个方面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 keV(13.28±3.06)及55 keV图像的CNR(14.68±3.7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001),50 keV及55 keV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55 keV图像的SNR(22.18±3.9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001).与混合能量图像比较,65 keV图像的噪声降低程度(23.08%)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P=0.002).55 keV的图像质量评分(11.76±0.33)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X2 =73.05,P<0.001).结论 本实验中,55 keV图像是能谱CT GSI血管成像的佳单能量图像,图像质量优于140 kVp混合能图像.
作者:汪洁;王万勤;刘斌;王乐;张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技术分析房间隔缺损(ASD)的分流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0例不合并轻度以上瓣膜反流的单纯继发孔型AS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RT-3DE技术获得左、右心室的实时三维图像,采用Val5a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出右心室及左心室每搏量即肺循环血流量(QPRT-3DE)、体循环血流量(QSRT-3DE),采用TEE测量ASD面积(S),分析QP/QSRT-3DE、Qp-QSRT-3DE与二维频谱多普勒法所测肺、体循环血流量之比( Qp/Qs2D)、之差(Qp-QS2D)及S的相关性.结果 ①Qp/QSRT-3DE与Qp/Qs2D呈正相关(r=0.832,P<0.05),Qp-QSRT-3DE与Qp- QS2D呈正相关(r=0.668,P<0.05).②Qp/QSRT 3DE、Qp- QSRT-3DE、Qp/QS2D、Qp- QS2D与S呈正相关(r=0.873、0.861、0.801、0.822,P均<0.0l).结论 sRT-3DE能够快速、简单、准确地估测ASD的分流量.
作者:王玥;杨军;白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寰枢椎是头与脊柱的连接、移行部位,具有较复杂且独特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寰枢椎常规张口位摄片成为X线摄片的难点.本文采用GE Discovery XR650型DR的VolumnRAD连续断层融合成像( 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夏巍;尹肖睿;周媛;吴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壁龛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59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胃溃疡的三维超声壁龛显像特点,分析下列参数及指征(分别定义为X1~X9):溃疡形态、溃疡底部是否光滑、黏膜下层是否消失、有无黏膜纠集现象、胃腔有无狭窄、胃周淋巴结是否肿大、溃疡直径、溃疡周围环形软组织带宽度、周围胃壁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恶性胃溃疡在溃疡周围胃壁厚度及软组织带宽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黏膜下层是否消失(X3)、黏膜纠集现象的有无(X)、环形软组织宽度(X8)、周围胃壁厚度(X9)在鉴别良恶性溃疡中具有重要作用,Logistic回归方程为ln(P/1 -P)=-21.292+20.301X3 +2.845X4+20.930X8+17.493X9.结论 三维超声壁龛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志清;魏秋鑫;马懿;雷莉;岳林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针对不同医学影像设备获得的多源图像信息有效融合和综合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区域特性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CRSIF算法,借助于Contourlet变换的优良特性,在Contourlet变换域使用加权平均和选择方式实现频域系数的有效融合,对低频子带采用局部加权能量作为评价标准,高频子带采用区域加权Contourlet对比度的树型结构设计,以满足区域的融合规则.对CT/MR脑部医学图像的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可克服传统规则下融合图像不连续及产生毛刺和斑点的缺陷,使融合图像与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特性相吻合.
作者:徐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患者64层冠状动脉CTA(CTCA)表现,并评估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328例零CACS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CTCA表现,包括有无狭窄、斑块形态、位置和狭窄程度.其中69例有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零CACS患者CTCA诊断狭窄≥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328例零CACS患者,CTCA示37例(37/328,11.28%)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和斑块,无或轻度狭窄26例(26/37,70.27%),中度狭窄8例(8/37,21.62%),重度狭窄3例(3/37,8.11%).54个狭窄斑块包括软斑块39个(39/54,72.22%)、混合斑块8个(8/54,14.81%)及7个钙化斑块(7/54,12.96%).基于病例(69例)和基于冠状动脉节段(997个节段)CTCA诊断狭窄≥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4%(34/35)、94.12% (32/34)、95.65%(66/69)、94.44% (34/36)、96.97% (32/33)和94.23% (49/52)、99.58% (941/945)、99.30% (990/997)、92.45%(49/53)、99.68%(941/944).结论 CTCA可显示零CACS患者冠状动脉的不同程度狭窄和斑块,且诊断准确度较高.
作者:张树清;崔磊;黄胜;盛臻强;王毅;盛美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比较心功能严重损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差异,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CHF患者20例(病例组)和正常人22名(对照组).采集所有入选者的全容积三维图像.用QLab软件获取左心室时间-容积曲线,测量左心室各个节段自心电图Q波起点至收缩期小容积时间(Tmsv),推算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12节段和16节段同步性参数:达收缩期小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SD)和大时间差(Tmsv-Dif).系统自动计算出12节段和16节段以心率标化的参数( Tmsv-SD%、Tmsv-Dif%).比较两组各同步性参数,并分析病例组由RT-3DE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12节段及16节段同步性参数均显著增大(P均<0.01).病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12节段、16节段同步性参数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511~0.839,P均<0.01),16节段参数相关性高,标化的同步性参数相关性均高于非标化参数(r=一0.730~-0.839 vs r=-0.626~0.683).结论 RT-3DE能定量评价室壁机械运动同步性.心功能严重损害的CHF患者左心室内存在机械运动不同步,将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作者: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匹配成像(CnTI)技术在靶向引导常规超声无可疑前列腺癌病灶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4.00 ng/ml)而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在穿刺前行经直肠前列腺CnTI实时扫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底、中、尖三切面10点穿刺,如相应穿刺点有可疑病灶,则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分析CnTI实时扫查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 56例患者共穿刺560针,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1例(11/56,19.64%)共39针(39/560,6.96%),CnTI实时扫查检出7例(7/11,63.64%)共22针(22/39,56.41%).在4例CnTI实时扫查假阴性病例中,2例仅有1针穿刺点阳性,1例2针穿刺点阳性,1例3针穿刺点阳性,其Gleason分值均为6分.CnTI实时扫查真阳性与假阴性前列腺癌穿刺点Gleason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 vs 6.6,P =0.134).结论 对血清PSA升高但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前列腺癌病灶的患者,经直肠前列腺CnTI实时扫查有助于检出前列腺癌可疑病灶并指导前列腺穿刺活检.
作者:谢少伟;李凤华;李红丽;夏建国;杜晶;郭祎芬;辛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儿男,14岁,主因“活动后心脏不适5年,基层医院检查怀疑先天性心脏病”人院.心脏听诊:左3、4肋间可闻及粗糙Ⅲ级收缩期杂音.血管成像CT增强扫描: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根部左后方,主干、前降支及旋支明显增粗,其中主干直径约1.06 cm,前降支直径约0.30~0.75 cm,旋支直径约0.52 cm,左冠状动脉旋支、前降支终末支均进人心肌内.右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状动脉窦,全程明显纡曲扩张,右冠状动脉主干直径约0.80~1.10 cm,其分支明显增粗,终末支进人心肌内.
作者:申永春;文富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左心室腔内超声造影(LVO)改善心内膜显影,评价LVO诊断左心室心肌肥厚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清晰显示并测量左心室壁厚度的患者66例,测量造影前后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室壁厚度,并用Bland-Altman法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LVO后,65例(98.48%,65/66)心内膜边缘的清晰程度明显改善,易于测量室壁厚度.LVO测定的室壁厚度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所测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与LVO测量的室壁厚度相符仅31个节段.Bland-Altman法分析显示,左心室壁厚度测LVO值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LVO能够通过增进左心室腔的显影,改善心内膜边缘的清晰度,有利于准确测定心肌厚度.
作者:陈伟冬;陈明;刘怡;张宇辉;郑建华;黄艳;吴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1例均接受CT平扫,17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呈单发结节或肿块17例,多发4例(12个结节或肿块),共计29个病灶,均分布于肺叶外周带;24个病灶(24/29,82.76%)与胸膜紧密相邻,其中11个(11/29,37.93%)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病灶呈软组织密度,1个病灶内部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影,空洞、空气新月征各见于1个病灶,未见钙化、脂肪及空气支气管征.20个病灶边缘模糊,3个见分叶,16个见毛刺征,11个伴卫星灶.17例增强扫描中,6例病灶呈明显强化,其余为轻-中度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排除其他病变,可做出诊断.
作者:詹传银;宋强;刘晋新;段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儿手足口病脑炎与病毒性脑干脑炎MRI及临床表现差异.方法 对MR检查阳性的11例手足口病脑炎与17例病毒性脑干脑炎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脑炎和病毒性脑干脑炎常于脑干多发并对称发生,手足口病脑炎累及延髓的概率远大于病毒性脑干脑炎,而累及中脑的概率则小于后者.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临床表现较重,意识障碍和呼吸循环衰竭的发生率较病毒性脑干脑炎高,常合并单侧或双侧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脑炎与病毒性脑干脑炎在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MRI可为临床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席艳丽;唐文伟;张新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弥漫型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的超声表现,综合有关文献资料,观察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弥漫型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女3例,男2例,年龄17~39岁,平均(24.8±8.3)岁.
作者:杨裕佳;凌文武;邱逦;蒋璐蔓;王红;刘春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比较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与正常成人室间隔曲率半径(RC)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24例ASD患者(A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动态图像,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整个心动周期室间隔和侧后壁的RC及曲率半径比值(RCR).结果 ASD组室间隔与侧后壁各段RC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组与对照组室间隔各段RC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组与对照组各段RCR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室间隔与侧后壁各段R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SD患者室间隔RC在舒张期大于收缩期,通过观察全心动周期室间隔RC的变化可以评价ASD患者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变化.
作者:姜小杰;任卫东;姜镔;肖杨杰;乔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49岁,无任何不适,体检发现血清FT3、FT4正常,TSH偏高.超声:颈前正常甲状腺位置未见正常甲状腺结构,皮下组织及肌肉层次结构清楚,气管、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未见异常.于舌根部两侧见中等均质回声,与甲状腺实质类似,正中是否相连显示不满意,其右侧范围约35 mm×27 mm,内见约15 mm×12mm低回声,边界欠清晰,形态尚规则,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1A),左侧范围约25 mm×26 mm;考虑异位甲状腺可能(右侧者合并结节形成).
作者:黄淑英;柴启亮;陈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ARFI)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备定性和定量分析组织弹性的能力.本文就ARFI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光晨;吴长君;倪子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