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机管理理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胡兰英

关键词:危机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危机管理理论在门诊具体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本次试验对门诊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前后的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对比,以对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普通管理理论时,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为83.2%;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为97.1%.结论: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可以有效地对各种危机事件的出现进行预防,可以增加病患及亲属的满意度.可以认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价值较高.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OPD相关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0PD)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部,但还可引起一系列肺外效应.各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C0PD的发生发展,与C0PD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瘦素(leptin,L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与多种炎症因子相互调控.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与COPD相关的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符沙沙;欧宗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PDT联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对瘢痕组织胶原及成纤维细胞老化的影响,探讨PDT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机制.方法:检测30例瘢痕疙瘩患者皮损组织PDT治疗前后的羟脯氨酸含量,以及β-gal含量;观察PDT联合手术治疗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PDT可显著降低瘢痕疙瘩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回升β-gal含量,诱导成纤维细胞老化.治疗后12个月临床症状仍具有显著改善.结论:PDT在避免致癌风险的同时保证了疗效的持久性.而且组织选择性好、创伤小,是治疗瘢痕疙瘩有发展潜力的疗法之一.

    作者:王琼;董颖颖;耿松梅;葛文娱;肖生祥;李蕊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64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原因分析

    目的:对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髓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肿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管内细菌和感染物质被推出根尖孔是引起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时应充分重视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减轻其临床症状.

    作者:冯敏杰;蔡鸿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运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的实践

    目的:为了更好的处理全髋关节术后困扰病人普通,而在临床工作上不太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曲,针对病人实际提出问题,查找相关循证资料、并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护理措施;对措施实施评价.结果:减少了全髋关节术后病人的常见问题(伤口疼痛、尿管刺激征及拔出留置尿管后的尿潴留、肢体麻木及不能正确配合功能锻炼)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病人不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玉芳;高毓汶;秦秀娟;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藻酸钙敷料联合中药消炎坐浴治疗糖尿病肛周脓肿

    目的:探讨藻酸钙敷料联合中药消炎坐浴洗剂治疗糖尿病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糖尿病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藻酸钙敷料联合中药消炎坐浴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治疗组在不同观察日较对照组患者创面渗液量少、肉芽生长快、伤口疼痛减轻、创面愈合快且换药次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钙敷料联合中药消炎坐浴洗剂治疗糖尿病肛周脓肿,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创面疼痛减轻、伤口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高红兰;施耀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阐明采用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较其他术式的优点.方法:在唇龈沟一侧,3、4号牙之间作一长约1cm纵行切口,以此切口入路行假体隆颏术.结果:本组对40例患者进行假体隆颏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女性患者术后感下唇麻木,分别与术后1周及术后40天恢复,其余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采用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是目前矫正小颏畸形治疗效果较满意的手术方法.

    作者:高艳丽;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加味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2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及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应用米非司酮配合服用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味.结果: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6.67%,输卵管复通率为67.5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好,输卵管复通率较高.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针刺透穴推拿法对顽固性面瘫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面部麻木、感觉迟钝、肌肉无力有满意效果.

    作者:杨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上发病急,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胃镜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炎性渗出物等一过性病变.中医药及针灸等对急性胃炎的个体化辨证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青睐,故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的进展概括如下.

    作者:李立民;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8F-FDG显像联合CEA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显像联合CEA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并检测CEA.结果:CEA阳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3.3%(28/30),阳性预测值为96.6%(28/29),恃异度为85.7%(6/7),阴性预测值为75.0%(6/8),准确性91.9%(34/37).CEA阴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84.6% (11/13),阳性预测值57.9%(11/19),特异性为20%(2/10),阴性预测值50%(2/4),准确性97.3%(13/23).结论:18F-FDG显像联合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作者:孟宪静;赵志强;刘武君;邵建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门诊的医疗风险及防范

    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现存的医疗风险及其原因.方法: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口腔疾患治疗的各项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医务人员使用的口腔器械极易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血液污染,此时如处理不当,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院内感染.通常各种消毒剂会导致各种皮肤问题或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明显增多,对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通过控制院内感染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化学试剂的损害;改善诊疗环境,布局合理,一室一医一患;加强医护人员各种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实行动手操作,医生护士默契配合,保持放松、自然、灵活的体位进行操作,有效的增加劳动效率;加强“慎独修养”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护士守则》.结论:改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明显减少,从而创造了和谐就医环境,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刘小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D133阳性干细胞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CD13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1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中CD133的表达呈升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133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结论:CD133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会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而观察组的39例患儿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复发情况,观察纽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2.6%,而对照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10.3%,观察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利用其中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当副作用发生时,常常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笔者对在我科接受药物治疗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23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心理调查,以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高素平;张洪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通过临床中出现留置导尿管患者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为更好的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20例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常规导尿术.结果:应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柴欣;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的形态学影响.方法:2010年1月~ 2012年8月对5 8例鼻缺损患者采用扩张的额部皮瓣行全鼻或半鼻再造术,一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在扩张器置入前、扩张器取出时、扩张器取出后6个月,观察扩张器持续压力下额骨形态的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额骨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形,尤其是在扩张器基底深面的额骨,可见明显的骨吸收所致的凹陷畸形,而在扩张器周边,则出现了增生的纤维包膜,这些表现在年轻患者身上表现的更为显著.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额部基本恢复术前正常形态.结论: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造成的额骨变形是暂时的,在压力去除后变形的额骨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胡小东;范飞;尤建军;王盛;王欢;张波;徐奕昊;刘征;田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乳房肿块的微创完全切除100例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乳房肿块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切除法的治疗情况,对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共100例乳房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法进行微创切除术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后进行7个月的随访记录,对肿块发生复发或残留相关危险因素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结果:100例我院乳房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微创切除手术均成功完成,在手术后的6个月内创伤疼痛、皮肤出现瘀斑和乳房局部血肿为主要术后并发症表现,6个月后并发症消失,患者满意度随之上涨,通过回归分析法分析得出发生乳房肿块直径大小,手术出血情况以及肿块与乳晕距离小等方面成为乳房肿块复发或发生残留的危险相关因素.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切除法治疗乳房肿块效果显著,及时把握患者疾病情况以及肿决复发、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技巧,对完全切除患者发生肿块的病灶具有重大贡献,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洪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门诊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与处理对策

    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为婴幼儿头皮静脉自身特点、护士穿刺经验不足、护士心理压力大.对于穿刺难度较大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利于保护血管,不断积累经验,穿刺过程中注意运用技巧,选择适当的角度与方位,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对于处理各种压力保持冷静,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郑莹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本院5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给予抗组胺药、盐酸贝那普利及维生素C、维生素E、钙剂、双密达莫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50例患儿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96%(48/50).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复杂,需综合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桂军;王兰英;杨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直接送软管法在肥胖患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研究

    目的:用直接送软管法提高肥胖患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肥胖患儿9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直接送软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肥胖患儿采用直接送软管法放置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贾虹;王丽梅;常久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