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相关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符沙沙;欧宗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a, 白介素-6, 白介素-8, 瘦素, 脂联素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0PD)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部,但还可引起一系列肺外效应.各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C0PD的发生发展,与C0PD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瘦素(leptin,L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与多种炎症因子相互调控.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与COPD相关的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洁净手术室在接送病人中穿外出衣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出洁净手术室前和回洁净手术室后外出衣上带菌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到穿外出衣的重要性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医护人员在出洁净手术室前和回手术室后进行卫生学检测,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回洁净手术室后外出衣上菌落数显著高于出洁净手术室前.结论:医护人员对穿外出衣意识薄弱,通过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加强人员管理,规范操作,可保证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贺彩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实施意见》的出台,其内容不乏创新之处.就如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提出应发挥地方医学院校作用、不应脱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思考和建议.

    作者:郭晓华;李丽芳;谢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光疗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祛白消斑汤加减治疗;B组采用NB-UVB治疗;C组给予祛白消斑汤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C组患者有效率86.96%,显著高于A组(56.52%)与B组(58.7%)(P<0.05);三组患者不同部位皮损比较,面颈部疗效佳,其次为躯干部位疗效;四肢皮损疗效差;三部位中,C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祛白消斑汤与NB-UVB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令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及内科治疗肺栓塞疗效.方法:对18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554支血管中223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3%肺叶以上动脉、65.1%肺叶动脉及42.0%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5%)、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3%)、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6%)及完全闭塞(1 9.3%).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9.0%).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问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马赛克”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以中心性肺栓塞效果显著.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及治疗后效果,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技术.

    作者:臧海英;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气管切口术后药物预防切口粘连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气管切口术后切口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气管切开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紫杉醇A、B组,对照组,术后第2、4、6、12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切口粘连切口.结果:紫杉醇组与对照组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干预可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切口粘连.

    作者:程占刚;张富;刘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索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研究自身与周围朋友产后对乳腺护理的经历并参与护理工作,阐述对乳腺炎发生发展的过程的观察及护理,使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总结分析3例乳腺炎患者的发生及转归以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恐惧感减轻,乳汁排空理想,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抗炎,乳腺按摩,理疗及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好转率,降低化脓性乳腺炎的形成.

    作者:王欣;田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邢台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邢台市大、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取匿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十所大专院校及普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0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3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67%,中学生为86%.结论:邢台市的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高于85%,达到了《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要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非传播途径信息的传播仍需加强.

    作者:刘福宝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在快通道外科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在快通道外科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优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配合,实施标准规范的配合流程.采用自行设计的《诺舒手术患者情况跟踪表》分别进行术后一个月、三个月的随访.结果:5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对手术室提供的服务满意率为96%.结论:通过优化诺舒手术配合的流程,为女性患者提高舒适护理,预防术中不良事件,让更多女性患者受益.

    作者:胡俊;许家丽;彭奎珍;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实施颅骨修补成形术的颅骨缺损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维易塑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患者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钛钉使用数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00.00%,患者满意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47%,患者满意率为84.2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使计算机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塑形,从而使钛网与患者实际发生颅骨缺损部位形态尽量接近,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大限度的还原了患者缺损情况,并能够减少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拨针治疗大腿肥胖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拔针、针灸在大腿肥胖治疗差别.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二组:治疗组用拨针松解脂肪垫及结筋病灶点6次,前3次每周一次,后3次隔周一次.针灸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共做3个疗程.观察一周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大腿肥胖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0%,P<0.05,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拨针松解脂肪堆积处及经筋病结筋病灶点能解除脂肪壅塞的器质性原因.

    作者:顾春英;黄嘉琪;车竹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本文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进行综合叙述,明确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患者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长期治疗,稳定病情,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糖尿病概述1.1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引起的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糖尿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

    作者:罗辉;唐春炫;曹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丹参酮ⅡA治疗消化道肿瘤作用机理的新研究进展

    1 丹参酮ⅡA的来源及主要功能丹参酮为丹参根部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成分之一.按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分为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15种成分,总称为丹参酮.其中丹参酮ⅡA具有天然的抗氧化功能,在临床心血管药力作用表现为抗动脉硬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对血栓的形成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均有抑制功能,对肿瘤细胞同样具有杀伤、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本文就丹参酮ⅡA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法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法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专科教学质量,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分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并限期完成实习内容.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值P<0.01).结论:对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法进行糖尿病护理教学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姮瑛;何霁;袁静;刘莉;王海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参归养血片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体会

    参归养血片和白芍总苷胶囊都是中药新药,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两药合用治疗抗生殖抗体阳性的免疫性复发性流产,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世梅;王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生儿智护训练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智护训练对新生儿的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顺产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新生儿进行智能训练和全身按摩等训练.对照组不做.结果:经过新生儿智护训练的宝宝反应机灵,不便秘,睡眠较好,吃奶量增加也较明显.结论:新生儿智护训练值得在医院和家庭推广.

    作者:巫华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因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吸引;对照组22例,术后给予每天24h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提高疗效.

    作者:张凌;吴铁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导航辅助颅内病变活检手术的配合

    手术导航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这一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肿瘤定位精确率、活检病理结果阳性率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作者:伍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0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及治疗方法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实验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中,没有出现患者因护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达97.1%,有29例患者下肢的功能收到了较好的恢复效果;对照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2%,有22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好,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膝关节功能障碍,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时,合理周密的的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枊琴;陆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患者的干预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的干预.方法:采用四逆散加味方对脂蛋白(a)增高者进行干预,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且随访三年,观测血脂变化.结果:服用中药降脂汤后LPa、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四逆散加味方随访三年后,血脂正常者164例,增高者36例.结论:四逆散加味方能有效的降低脂蛋白(a),预防高血脂的发生.

    作者:刘炜;刘秀玮;常颖;李翠珍;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2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21例甲状腺微小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14.29%)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14例(66.67%)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3(14.29%)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4.7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大部切除术.术前B超确诊8例,诊断符合率38.10%(8/21);术中冷冻切片确诊20例,诊断符合率95.24%(20/21).全部患者随访5-10年,对侧甲状腺及淋巴结癌复发1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行术前B超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巍;刘超;马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