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在快通道外科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胡俊;许家丽;彭奎珍;梁宁

关键词:优化, 手术配合流程, 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在快通道外科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优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配合,实施标准规范的配合流程.采用自行设计的《诺舒手术患者情况跟踪表》分别进行术后一个月、三个月的随访.结果:5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对手术室提供的服务满意率为96%.结论:通过优化诺舒手术配合的流程,为女性患者提高舒适护理,预防术中不良事件,让更多女性患者受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徒手反向牵引按压法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1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徒手反向牵引按压法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CP)的疗效观察.方法:12例住院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徒手反向牵引按压法定位下选择肌肉大收缩的点即运动点为注射点,依据患儿体重、肌肉痉挛程度确定剂量,对患儿进行A型肉毒毒素的多点(3~6点)注射,在注射后接受特殊护理及综合康复治疗,并分别在BTXA注射前、72h、1周、1月、2月、3个月时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患儿注射部位痉挛肌肌张力的变化,用关节量角器测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的变化,用GMFM-66项量表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注射BTXA后3个月,患儿注射部位肌张力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关节活动度较注射前明显增大,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明显(P<0.03).结论: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异常姿势及步态.

    作者:李赵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呼吸机使用时发生的负面影响及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飞跃发展医院呼吸机的使用备受重视针对我科室近年收治的27例因呼吸机抢救危重患者,分析发现呼吸机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解析及用护理干预所降低负面作用的意义.

    作者:刘香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模拟手术室在外科实验室的使用价值

    目的:探讨模拟手术室在外科实验室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校外科实验室学习护理学学生200人和医学生200人,采用模拟手术室(护理学学生100人、医学生100人)和传统手术室(护理学学生100人、医学生100人),对比学生学习效果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模拟手术室学习的学生在演练中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优于传统实验室(P<0.05);授课老师对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评价更高(P<0.05).结论:模拟实验室可增强外科实验室的授课效果,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

    作者:张静;邓卫红;李红;杜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112例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采用胸腔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12例,年龄3~21岁,平均13.6岁.其中对称性PE71例,不对称性PE41例.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51.5分钟,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晚期并发症包括2例支撑架移位,1例重新手术矫正,另一例没有特殊处理.已有83例术后满2年患者取出支撑板,术后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大力推广.

    作者:林敏;涂远荣;李旭;赖繁彩;陈剑锋;林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398例脑出血患者,按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有无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短分组.所有患者均实行相同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女性、年老、合并糖尿病、有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是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应采取恰当的措施.

    作者:文成才;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直接送软管法在肥胖患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研究

    目的:用直接送软管法提高肥胖患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肥胖患儿9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直接送软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肥胖患儿采用直接送软管法放置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贾虹;王丽梅;常久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前列腺癌12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前、中、后的护理,使用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12例患者,都按时完成治疗,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用药安全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赵静;柯昌云;刘瑞;刘荣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癌腹腔镜治疗

    目的:观察在肾癌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治疗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研究分析腹腔镜对肾癌治疗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39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4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疗效等.结果:从结果看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止痛药物使用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肾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冯世伟;丁全明;王刚;任宏亮;陆阳;梁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与应用传统碘甘油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逆行性牙髓炎患牙6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软膏,对照组牙周袋内注入碘甘油,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结果:综合治疗后第8周,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丽奥软膏在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病变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王德超;张淑华;李菱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奥扎格雷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11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和阿魏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4周后观察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明显减少.结论:治疗组使DN肾功能不全可改善肾功能,更好的提高疗效.

    作者:张广璐;赵亭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浆膜腔积液同时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总数、白细胞数和间皮细胞数.结果:两种方法各细胞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对相关疾病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卓;王淑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利用其中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当副作用发生时,常常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笔者对在我科接受药物治疗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23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心理调查,以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高素平;张洪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年中非手术治疗9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分析了主要诊治方式和各期主要护理措施,以及疗效与护理的密切关系.结果:76.1%的患者(70/142)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有较大差异.加强护理和分期重点护理对保证疗效和减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勤;刘雪;白亚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年期Turner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成年期T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门诊治疗的8例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7例患者(7/8)出现月经初潮,3个疗程后患者第二性征明显改善,外阴发育,乳房、子宫及卵巢有不同程度增大.治疗前后对比,子宫增大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卵巢增大甚微,P口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TS,可使患者正常行经并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疗效显著.未发现药物毒副反应,依从性好,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但子宫的发育有一定局限性;卵巢发育欠佳等.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波;杨丽华;陈守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效果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微小胃间质瘤的临床体会(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治疗微小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胃间质瘤.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中出血量30~70ml,术后12~24h拔除胃管,3~4天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日4~6天,随访1~16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鸿轲;吕高波;杨维桢;杨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肠息肉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直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直肠息肉患者共54枚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或联合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及随访.结果:本组26例45枚息肉直径<5mm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一次性治疗消除;6例9枚息肉直径>5mm者,根据不同形态及有无蒂采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高频电切除术,对残端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肠息肉患者,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同利;华启洋;成金弟;刘永艳;孙风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子宫颈小细胞癌病理特点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0例SCC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为3种不同分化的细胞区域,其中大部分为形态较一致的小细胞区,细胞散在、片状或梁索状,浸润性生长;少数区域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分化.免疫组化:小细胞成分CK5/6、LCA、desmin阴性,CK8、Cg-A、synapsin,、NSN阳性.结论: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类癌等进行鉴别,伴有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分化的SCCC预后要比单纯小细胞癌差.

    作者:郭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