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eminar_CBL教学运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护理教学的研究

黄毅;黄杰;陈国元

关键词:隶复护理, Seminar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摘要:目的:探讨将Seminar_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运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护理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Seminar_CBL教学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eminar_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采用实训成绩和理论成绩作为测评指标.结果:教学后,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实训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Seminar_CBL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生康复护理教学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模式可运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护理教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疼痛和满意度.结果: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晓玲;杨雪梅;房琴;狄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及内科治疗肺栓塞疗效.方法:对18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554支血管中223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3%肺叶以上动脉、65.1%肺叶动脉及42.0%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5%)、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3%)、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6%)及完全闭塞(1 9.3%).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9.0%).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问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马赛克”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以中心性肺栓塞效果显著.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及治疗后效果,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技术.

    作者:臧海英;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对性交接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性交接班制度在妇产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1 2年3月起改进交接班方式及内容实施针对性交接班.实施前2011年12月~2012年2月患者出院871例,实施后201 2年3月~ 2012年5月共出院901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及护士给药错误率.结果:实施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明显降低护士给药错误率.结论: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士责任心,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杜红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疗噪音致血透中心护士失眠状态的心理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噪音污染对血透中心护士睡眠的影响及心理特征分析,旨在改善睡眠,减轻身心症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成人生活事件量表(ASLEU)对符合CCMD-3失眠症80名血透中心护士(观察组)和108名非失眠的血透中心护士(对照组)的身心健康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情绪不稳定或倾向不稳定者高达52.5%,高于对照组(20.3%);对生活事件反应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现神经症性人格特点;③生活事件应激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疗噪音污染导致血透中心护士睡眠生理紊乱和心理状态紊乱,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姚海燕;陈云波;王婧;王滢;彭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6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均入院时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血清NSE与S100蛋白表达检测与预后评价.结果:脑出血组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积分也明显减少,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脑出血患者中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均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NSE和S100蛋白分别是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蛋白,两者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特异性敏感指标.

    作者:杜重浪;刘向丽;唐娟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介绍护理体会.方法: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2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7.7%,高于对照组的5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蔺改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水中分娩母婴的护理体会

    水中分娩,顾名思义,就是孕妇在水中生孩子的过程,用类似浴缸的专业分娩缸代替传统产床进行生产,婴儿在水中诞生,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种全新的生育方式更加贴近人性和自然,也被越来越多的孕妇所接受.水中分娩是我院引进的一项新分娩方式.从2011年10月至今,已经顺利完成90例水中分娩,现将本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糖尿病的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GDM且住院分娩的11 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择无GDM的正常孕产妇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制后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先天畸形、早产、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GDM可有效控制GDM妊娠期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霞;李小拴;唐江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方位护理对胫骨骨髓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胫骨骨髓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胫骨骨髓炎患者120例根据护理参与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采用全方位措施.结果:经过观察,两组的皮瓣成活、坏死和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治疗组得分明显升高(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得分都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皮瓣治疗老年胫骨创伤性骨髓炎能有良好的预后,而全方位护理的配合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宋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0mg/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个月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作者:陈家斌;胡刚明;孙佳成;胡军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112例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采用胸腔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12例,年龄3~21岁,平均13.6岁.其中对称性PE71例,不对称性PE41例.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51.5分钟,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晚期并发症包括2例支撑架移位,1例重新手术矫正,另一例没有特殊处理.已有83例术后满2年患者取出支撑板,术后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大力推广.

    作者:林敏;涂远荣;李旭;赖繁彩;陈剑锋;林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气功配合中药治疗“三驰三漏”的体会

    探讨了毒瘾引发的“三弛三漏”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了应用中医气功配合中药治疗毒瘾戒断综合征”三弛三漏”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宝祯;刘天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认知现状分析及思考

    目的:分析中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认知情况及探讨教学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106名中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概念了解的占总数的0.94%,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90.60%;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目的了解的占总人数的22.60%,不了解占总人数的77.40%;了解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对研究中医的意义的占总人数的83%,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17%;了解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对学习中医的意义的占总人数的67%,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33%.结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使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在中医院校,应加相关的强师资培训并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中医研究中的优势.

    作者:吕红玲;李潇;闵晓黎;俞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

    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本文就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柴凤婷;闫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BL教学方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2012年新入科护士随机分组分别进行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培训,比较教学效果.结果:2组护士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手术室专科知识有明显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93.3%新护士支持PBL教学法,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帮助.对比手术医生对两组护士满意度,满意度项目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有助新护士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作者:许家丽;胡俊;顾超琼;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前列腺癌12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前、中、后的护理,使用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12例患者,都按时完成治疗,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用药安全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赵静;柯昌云;刘瑞;刘荣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运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对策,对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对我院近期推进运行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实施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层次,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集中式管理可以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较分散式管理优势明显.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保证了医疗器械的供应安全,是新时期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利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减轻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症状,将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出了治疗的注意要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情况与表现了解到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与传统治疗的疗效差异较大,因而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效果略好.结论:微创治疗能够快速、一次性的解决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问题,由此,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量实施微创治疗的方式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月~20l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在口腔粘膜溃疡□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雅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同时,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佳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2例痊愈,4例好转出院.结论:耐心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专业的护理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则是开启康复之门的钥匙.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