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明;任冬云;陈群芳
目的:探讨慢阻肺(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与血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及相关性,评估呼出气FeN0检测在COP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 011年8月~ 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就诊的慢阻肺疾病病例156例,分别检测FeNO和FEV1%.并选取60例正常对照者,对FeNO及FEV1%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56例COPD患者的分别与6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和FEV1%水平比较差距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患者FeNO及FEV1%水平显著升高,且FeNO组检出COPD患者气道炎症优于肺功能组,表明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慢阻肺疾病的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宗文;董玉岗;柳敏;王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及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金属硫蛋白组、正常对照组,1 3周后对比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以及肝肾功能(AST、ALT、BUN、CRE)及肌酸磷酸激酶(CK、CK-MB)等生化指标,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和血管壁斑块组织变化,定性分析α-SMA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6周龄Apo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喂养1 3周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金属硫蛋白组TCH、TG、LD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金属硫蛋白和瑞舒伐他汀组肝肾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主动脉管壁、内膜明显增厚,血管壁组织α-SM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瑞舒伐他汀和金属硫蛋白组主动脉管壁、内膜增厚减轻,血管壁组织α-SMA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少.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作用明显,金属硫蛋白对血脂无明显影响;瑞舒伐他汀及金属硫蛋白均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α-SMA表达,二者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阻止VSMC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迁移有关.
作者:王海燕;朱中生;鲁亚丽;王登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注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例双颈部V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损伤面积:左侧12cm×5cm,右侧2cm×5cm.自愿接受损伤局部注射MSCs治疗,注射方法:沿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区行真皮下多点注射,每点0.5ml,每点1cm间距.MSCs数:左侧2.64 × 107个;右侧4×106个.观察注射后第1~12天皮损区的变化并综合分析.结果:MSCs注射后第1天,患者双颈部出血、渗出即停止.第2天,颈部皮肤暗红减轻,双侧颈部局部糜烂好转,见大面干痂形成.第5天,双侧颈部糜烂基本愈合.至第12天颈部皮损完全愈合.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MSCs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难活性、重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东平;刘爱兵;周立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与美乐心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CH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美乐心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VEF、LVEDV、LVESV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LVESV、LVEF、CTnT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生脉注射液与美乐心注射液治疗CCHF疗效显著.
作者:谢秋福;叶阿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 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104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3~12月.结果:104眼翼状胬肉真性复发率为0.9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
作者:谢阳;卢国华;毛平安;李朝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每周2~3次.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即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明显减轻,肾功能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值即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100例患者中69例患者治疗明显有效,即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各项化验指标明显下降90%,治疗后病情稳定80例(80%),治疗无效10例(10%).结论: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控制或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曾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增多,己成为骨科的常见病.由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若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常并发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因此,尽早实行手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自2009年2月~2012年9月,对76岁以上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袁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本文主要阐述当前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体系的职教特色不鲜明、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同步、没有与临床医疗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片面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的理性思维是首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跨界思维重构课程体系;其次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视角进行课程开发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后从学习和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
作者:楚丽雅;付华;莫莉;邵红英;李凤军;都智才;田维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 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具有胆囊疾患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出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有无可见疤痕等.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成功,对照组3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2.1h(1.75~ 2.67h),术中平均出血量5ml(2~ 8ml),术后无出血,术后1~3天出院,均未有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月(1.5~3月),未有腹壁可见疤痕;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小时(0.5~ 1.5h),术中平均出血量4ml(2 ~6ml),术后1~3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月(1.5~3月),上腹部腹壁有明显疤痕.结论:针对有胆囊疾患的患者实施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无可见疤痕.
作者:孟红波;宋振顺;龚健;钱明平;吴帆;周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鲶鱼效应”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所起的激励作用.方法:将“鲶鱼效应”理论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培养科内的“鲶鱼”,影响全科护士的思想和行为,激励及调动全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实行3年后观察其效果.结果:实施“鲶鱼效应”管理后护士自信度、工作积极性、主动学习意识均有全面提高,且在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科研、护理竞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结论:“鲶鱼效应”管理,可以激励护士积极工作学习,激发她们的潜能,大发挥其效能,以提高护理管理绩效.
作者:罗志华;王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致早期治疗.方法:对106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测定血清β-HCG、孕酮值及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异位妊娠组β-HCG、孕酮值及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可将诊断准确性提高至95.4%.结论:血清β-HCG及孕酮值是确定妊娠的指标,但是异位妊娠和早期宫内妊娠难以鉴别,如果结合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则能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可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
作者:程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 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时行MSCT和CAG检查23例共105支血管,MSCT发现37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35支冠状动脉狭窄,MSCT与CAG结果相符病变血管32支,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86.4%,阴性预测值为95.6%.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多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引用价值.
作者:蔡望洲;张燕;陈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3~6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如果乳牙患龋齿疾病,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食欲及牙齿本身的发育,咀嚼不充分,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牙齿不美观,影响孩子的自尊心.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氟化泡沫进行了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观察,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绍英;张进国;唐术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表皮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肌腱外露3例,骨外露1例.一期清创后移植人工真皮,2~3周后待创面良性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植皮皮片存活情况,外观,质地,瘢痕生长情况,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所植皮片全部存活,外观均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良好,并可在合并肌腱及骨外露创面应用.
作者:陈朗;周国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手指1区伸指肌键断裂或撕脱引起的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称为锤状指[1].通常患者对保守治疗效果效果不满意,常需要手术治疗.锤状指的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肌键直接缝合法、抽出钢丝法等.微型锚钉是强生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修复肌键的微型植入物,系统包括一个锥形锚体,其头部带有2个倒钩,尾部连有4-0 Ethibond双针缝合线,同时配有与骨锚匹配的钻头和骨锚植入的手动操作器.
作者:张志雄;杨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整理总结治疗宫颈糜烂的各种中医外治疗法.方法:通过汇集整理宫颈糜烂中医外治疗法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局部治疗、针灸疗法、TDP照射配合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宫颈糜烂归属于中医“带下病”范畴,因此无论针、药何种外治疗法都应遵循病机,以清热利湿,补肾健脾舒肝为原则辨证论治,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结论:中医外治疗法在宫颈糜烂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
作者:孟莉莉;王梅;邢法梅;宗秀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单纯鼻面罩通气与口鼻联合面罩通气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对其通气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为气道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我院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年龄>18岁,ASA为Ⅰ~Ⅱ级,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经口及双侧鼻孔通气良好,不需要辅助呼吸的患者100例.结果:鼻面罩通气组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比较,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面罩通气组呼气末二氧化碳、潮气量高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面罩通气组气道压力低于口鼻面罩联合通气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诱导期间患者头部位于正中位,不采用托起下颌方法,单纯应用鼻面罩通气较口鼻联合面罩通气的气道压力低,潮气量高,呼气末二氧化碳高,通气效果好.
作者:冯艳华;杨春艳;刘环秋;麻海春;王多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屏气用力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9月在北京妇产医院阴道自然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妊娠38 ~ 40周、年龄在25 ~ 30岁之间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于宫口开全后采取侧卧位,宫缩期指导产妇屏气用力50例为实验组,同时宫口开全后采取常规体位屏气用力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侧卧位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与平卧位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并降低会阴侧切率.
作者:王蕾;韩翠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瘢痕、色素痣、秃发等病损的效果.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将扩张器植入头面部、颈部、四肢等处,且在与病损相邻的正常皮肤下扩张后修复病损186例,术中采用的扩张器大小及数量依病损面积而定.按每修复1cm×1cm缺损需扩张器容量5ml计算,扩张后的皮瓣设计成滑行推进皮瓣、旋转皮瓣、交错皮瓣或远距离带蒂皮瓣等.结果:本组186例,其中15例皮瓣尖端部分血运障碍,其余171例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扩张术是烧伤整形外科中修复创面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产后痔疮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妊娠后期,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充血扩张,可致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痔疮,分娩时产妇屏气用力极易使痔疮加重,给产妇带来痛苦,甚至引起痔嵌顿、血栓形成、坏死等后果.我科采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6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军红;贾志贤;郝彦考;李海峰;李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