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曹兴毅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 高血压患者, 治疗方法, 医务人员, 药物选择, 生命健康, 临床表现, 患病人数, 发病机制, 年轻人, 发病率, 疾病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愈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1].老年人高血压不同于年轻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药物选择都有自己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加深了解,掌握治疗方法,对医务人员非常重要.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治疗掌、指骨骨折时,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8例(92处)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9例45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39例47处),两组分别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8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8.8±3.3)个月,92处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微型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微型钢板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感染率为4.44%;克氏针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63.83%,感染率为23.40%,两组优良率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掌、指骨骨折时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海峰;李会玲;赵军红;贾志贤;郝彦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膝关节积液综合治疗200例的临床应用观察

    因膝关节疼痛伴膝关节积液就诊占我院痛症科和骨科门诊患者比率达15%,其中有许多患者经传统的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或口服中草药配合针灸治疗活,症状改善不明显而转至我科诊治.自2006年1月~2012年3月,我科对在外院多次就诊治疗膝关节积液效果不满意的200例患者,采用疼痛科常用的抽液、注射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强力霉素、维生素C及膝关节功能锻炼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彭桂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重症监护室护士56名听诊器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听诊器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的护士56名护理人员听诊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人员听诊知识来源方面,有41(73.21%)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学校,有27(48.21%)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医生,有7(12.5%)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高年资护士,有2(3.57%)人的听诊知识来源于进修,没有人时通过继续教育获得听诊知识,且不同科室监护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5);在临床护士使用听诊器方面,仅有3(5.36%)人经常使用听诊器,48(85.71%)人偶尔借助听诊器对患者进行检查,有5(8.93)从没有使用过听诊器,各职称与科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听诊器的使用率均较低,并且监护室护士的听诊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学校期间学习获得的,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护士使用听诊器的意识,提高听诊器的使用率.

    作者:柴守霞;张东云;雷美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玻璃纤维根管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根管桩治疗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2月于疗养院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牙冠缺损患者32例《48颗患牙).患牙经根管治疗1~2周后,行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行烤瓷冠修复.结果:术后随访2年,患者均感义齿美观和舒适感良好,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基牙无病变.32例患者48颗惠牙中,成功30例45颗牙,成功率93.75%.结论: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前牙残根残冠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吕新海;徐增泉;李明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通过治疗,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1 7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0.6%.结论:在治疗糖尿病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006年1月~ 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和75例同期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结果: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组的癌胚抗原水平(59.21±11.84) ng/mL和CA19-9水平(72.16±13.81)U/mL明显高于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组(P<0.05);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癌胚抗原水平及CA19-9水平越高,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腹水与CEA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r=14.394,P<0.05).结论: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可作为识别Ⅳ期胃癌有无腹膜转移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对Ⅳ期胃癌的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对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正确引导人们合理膳食,为今后对门诊患者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患者36名.结果:营养知识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分布方面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高,离退休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对营养因素与疾病关系均具有基本的认识.结论: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偏低,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杨慧英;廖丹英;姬劲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目的:对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及时纠正贫血,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2 3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采取产前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给予相应铁剂的补充等措施.结果:第1组有效1 45例,有效率90%;第2组有效42例,有效率70%.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经过饮食调节及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轻度贫血的患者比中度贫血患者HB指数提高得更快.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使绝大多数贫血孕妇安全度过了整个孕产期,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喜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对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程度.方法:对830位患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急诊留观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需求程度依次为: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治疗费用.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显著性差异(P值).急诊护士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管佳慧;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总结临床资料,探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750例(2750颗牙)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者,均做颊侧翻瓣、去骨(暴露2/3冠为宜),并将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组2750例术后并发症460例占19.72%.并发症男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在拔牙前,应设计佳手术方案,在手术全过程中,精细、规范并缩短操作时间,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柴养倬;石家雷;顾同保;于国芳;贾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8例分析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随访.结果:所观察患儿多1~2岁,秋冬季发病为主,第2、3天发病者22例,发作次数少,部分呈丛集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头颅影像学、血生化等辅检无特异性改变.一般抗惊厥治疗有效,少有复发.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预后良好.

    作者:杨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a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比较两种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和阿夫唑嗪,及一种a肾上腺受体阻制剂酚苄明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作用.方法:检测上述三种药物对PC-3和DU-145细胞系细胞存活百分率,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G1期细胞数的增加,从而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而阿夫唑嗪和酚苄明对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G1期细胞增加,减少G2期和S期细胞数目来抑制其生长,考虑此药有可能用于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作者:白杰;许克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MRI在基层医院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基层医院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半月板损伤74例,其中撕裂28例;韧带损伤78例,其中撕裂25例,以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主;骨挫伤76例;骨软骨骨折2例.同时发生半月板、韧带、和骨损伤3类中两者及以上的复合性损伤75例(77%).关节积液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为伴随表现.结论:MRI能准确的显示膝关节外伤后的各种表现,是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丽芳;李惠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15mg/(kg·天),连用7天,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蒲地兰消炎口服液7天.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体温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良好地治疗作用.

    作者:肖铮铮;宋涛;王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 2011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从护理工作人员、患儿及家属、其他三个方面分析其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儿科护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性,应注意护患纠纷的预防,并采取相应措施.结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护患沟通,可有效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雪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是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连续地评价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排除质量环节中导致不满意因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患者样本的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检测实验室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或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程莲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43.5岁.对36例下颌骨不同范围缺损进行一期修复,其中12例用自体肋骨修复,24例用自体髂骨修复.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种植义齿.结果:髂骨移植24例中,除1例因感染部分骨吸收外,均成活,安装义齿有咬合功能.12例肋骨移植,4例骨吸收,8例成活者中,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不能安装义齿,不能承担咀嚼功能,只起到恢复外形的作用.结论: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再兴;陶智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颈椎前路手术应用帕瑞昔布对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应用帕瑞昔布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3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采用VAS评分测定静注帕瑞昔布后2h、4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与1组相比,2、3组术后2h、4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术后使用补救镇痛药例教显著减少,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2组在术后4h和12h时VAS评分较3组低(P<0.05).结论: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可减轻颈椎前路手术后疼痛,提高术后镇痛质量,术前使用较术后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康志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精益六西格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模式初探

    近年来,精益六西格玛成为全世界追求卓越管理的重要战略举措.其旨在减少浪费、优化流程、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消除变异、稳定流程、满足顾客需求和终显著提高绩效.精益六西格玛的实施使护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快速度和低成本成为现实.本文从以人为本的5S现场管理、核心精益六西格玛护理团队构建、DMAIC持续改进和护理精益六西格玛文化四个方面对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如何有效实施精益六西格玛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殷婷婷;黄榕;夏敏;邹秋兰;孔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应用50%饱和硫酸镁溶液湿敷和应用50%葡萄糖加25%硫酸镁、维生素B12湿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观察组PICC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用50%饱和硫酸镁溶液浸在小毛巾上敷在患处,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常规组用50%葡萄糖加25%硫酸镁、维生素B12的混合液浸在两层纱布上敷于患处.结果:统计观察组与常规组的两种方法,治疗三天后和七天后静脉炎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用50%饱和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作者:祁荣;谢红梅;周瑾;周金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