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曜;徐强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的个体追踪方法,对急诊患者所接受的诊疗护理服务经历进行追踪检查,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通过运用个案追踪法分析和评价,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通过整改大大降低了急诊科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结论:个案追踪法是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改进的起点,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急救护理品质,和谐护惠关系的良好举措.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在钝性胸外伤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自201 0年以来收治的钝性胸外伤患者中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例78例,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普鲁卡因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普鲁卡因在钝性胸外伤的治疗中具良好的疗效,在疗程中几乎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临床上药源充足、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畅;葛洪;侯静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 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68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64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B组61例行微创旋切手术治疗,C组4 3例行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比较3组疗效.结果:联合手术组较传统开放手术组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较微创手术组患者满意率高(P<0.05);联合手术组的局部血肿形成,肿物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P< 0.05,P<0.01);3组间乳房哺乳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具有适应症广、手术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同时,兼具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屠雪峰;邹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PPH术完成的1 28例环状混合痔病例.结果:术后尿潴留32例,术后不同程度出血12例,大出血2例,肛缘水肿18例;随访2~24月,出现肛门狭窄4例,经扩肛后治愈;复发6例.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作者:孙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5例同期健康青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升高与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建伟;李亚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为解决老年患者排尿障碍,对老年患者气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针对我科10例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成功拔管.结论: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拔管困难发生的有利保障.
作者:郭立茹;尹君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饮食与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2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心脏病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后,100例患者中显效70例,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0%.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饮食与营养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缓解而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的患者耐心周到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辅助奶嘴吸附凹陷乳头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在我院分娩的93例乳头凹陷的产妇,采用辅助奶嘴吸附凹陷乳头进行母乳喂养.结论:通过辅助奶嘴吸附凹陷乳头进行母乳喂养,既纠正了凹陷乳头,又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殷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 0例采用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对照组110例采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谢丽杰;许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9牟2月~2010年3月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均接受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做好治疗前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治疗后严密生命体征的监测、导尿管的护理、膀胱灌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和出院宣教是良好临床效果的保证.结果: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患者24h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大排尿量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治疗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准备,治疗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疗效的巩固.
作者:蒋玉梅;王美玉;白晓静;李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七味解毒活血膏对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 75例小儿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七味解毒活血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其中七味解毒活血膏组90例,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8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七味解毒活血膏组有效率为94.44%,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有效率为9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解毒活血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解毒活血膏是一种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的非糖皮质激素外用药.
作者:张晓燕;杨丽芸;杨丽君;吴静;李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根管再治疗的原因,评价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需要根管再治疗的11 2颗惠牙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去除根管充填物并疏通根管,进行根管再治疗.结果:由于医源性因素(超充、欠充、遗漏根管等),需要根管再治疗的患牙占41.96%顺利完成根管再治疗的患牙为96颗,成功率占85.71;再治疗失败的16颗患牙中,因根管弯曲导致侧穿的6颗,根管钙化无法扩通的5颗,器械折断而维持治疗的2颗,因牙根纵裂拔除1颞.结论:医源生因素是导致首次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规范化的临床操作配合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有利于提高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淼;李永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偏瘫病人能否有效地预防手挛缩畸形的发生.方法:将2010年1月~ 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给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即进行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的康复护理.训练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以判断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预防的作用.结果:康复锻炼2个月后,治疗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11例(22%),对照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26例(52%),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具有明显的康复疗效,对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向华;王丽丽;韩成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200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头宣教,实验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程序,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观察患者健康教育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x2=40.834,P<0.001),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16.416,P<0.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16.547,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菊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再培训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采取专人带教及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精神科知识再培训及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和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能力,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金惠;高海玲;邹花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TGAb和TPOAb水平的不同对其放射性碘-131(131Ⅰ)治疗剂量调整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甲亢病例502例,依其血清TGAb和TPOAb含量分为阳性(TGAb>115IU/ml,TPOAb>34IU/ml)组287例,阴性(TGAb<I151U/ml,TPOAb<34IU/ml)组21 5例,检测全部病例治疗前的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及治疗后第3、6、1 2个月时血清FT3、FT4、sTSH水平.结果:随131Ⅰ治疗时间的延续,甲亢的治愈率逐渐提高;1年后,抗体阳性组甲功正常率、甲低发生率和未愈率分别为72.8%、24.0%和3.2%,阴性组分别为62.7%、16.3%和21.0%,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x2=6.72).结论:甲亢131Ⅰ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甲低的发生率与治疗前血清TGAb和TPOAb水平相关;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可以作为甲亢131Ⅰ治疗剂量调整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明;季晓鹏;于璟;田爱娟;刘晖;李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制定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能力及术后胃肠道症状等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以促进全宫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结果:35例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无胃肠道不适症状,伤口正常愈合,顺利出院.5例患者效果不满意,总有效率87.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何红;李新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和IGF-2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和IGF-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IGF-2的表达.结果: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IGF-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癌及大细胞肺癌患者.结论:EGFR和IGF-2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联合检测EGFR、IGF-2可在早期协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刘涛;林庆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百草枯(parqual 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和脱叶剂,是近年来农村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该农药在土壤中有效期长,容易被土壤中有机物和粘土吸附[1],但进入人体则可致人中毒乃致死亡,人经口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15ml(或40mg/kg),中毒死亡率达33%~75%,是毒性大的除草剂.本品具有多系统毒性,主要损害上皮组织,肺为主要靶器官.经口摄入后大部分经粪便排泄;小部分经小肠吸收后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肺部的浓度为高[2],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作者:张贞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