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印健;高苏俊

关键词:肝硬化, 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及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95例PHG患者均行常规胃镜检查,分析PHG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其中41例次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电子胃镜,观察PHG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95例PHG患者中轻度PHG43例,重度PHG52例;在重度PHG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及合并有重度EV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PHG患者(P<0.05);EVL治疗一月后复查胃镜有重度PHG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三月后复查与治疗前无差异.结论:肝硬化PHG严重程度随着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加重PHG.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症状与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收缩压、空腹血糖与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态,方法简便实用、组织形式多样,适于在本地区开展推行.

    作者:付英;董秋波;郑素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脉注射液与美乐心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与美乐心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CH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美乐心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VEF、LVEDV、LVESV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LVESV、LVEF、CTnT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生脉注射液与美乐心注射液治疗CCHF疗效显著.

    作者:谢秋福;叶阿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与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评估和原因分析,为临床防治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 2年3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种类进行总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中有4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0例(4%),循环系统疾病例26例(10.4%),神经系统疾病8例(3.2%);老年组发生率显著大于少儿组和成年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和成年组,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125±21min,未患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63±23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发病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发病率与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蔡国斌;杨晓铭;聂红亚;方幼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多合并合并肾功能不全.结论:缺氧、炎性反应、相对性血容量不足、横纹肌溶解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作者:苏金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了196例脑梗死患者社区干预前后的变化,探讨干预的效果及可能的规律.方法:通过社区干预来观察干预期间所有病人检测血压、血脂、血小板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糖的变化来观察脑梗死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血压、血脂、血小板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糖情况出现显著性改善,与入组前对比,脑梗死患者入组后的知晓率、复诊的依从性均显著增加.结论:社区干预对于纠正不良习惯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也使得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另外,社区干预还能显著提高人群对脑梗死的知晓率,相应增加治疗率和达标率,从而有效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满丽;王亚平;王爱琴;冯雁玲;李艳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健康需求内容,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100%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在静脉输液时进行健康教育,对健康宣教的需求多样化.结论: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不仅要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知识宣传,还要加强采取对患者健康需求的措施.

    作者:梁金仙;华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颞颌关节强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盲探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性手术的颞颌关节强直患者20例,予瑞芬太尼0.5μg/kg单次推注后0.25μg/(kg.min)静脉维持,经环甲膜穿刺行表面麻醉,面罩诱导,开启七氟醚挥发罐浓度4%,以1%增量逐渐递增,速度为每隔5次呼吸,氧流量为6L/min,设定OAA/S镇静评分2分为插管状态.放置食管气管引导管,经光索引导再更换为气管导管.监测插管过程各时间点MAP、HR、SpO2的变化,记录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和术后患者遗忘率的情况.结果:20例患者气管插管均成功,插管用时5.7±1.9min.用药后以及插管过程中,MAP和HR变化较为平稳,T1时两者下降(P<0.01),T2时MAP和HR增高,但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躁动,但均未影响插管操作.气体诱导过程中无咳嗽、窒息和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的患者对麻醉技术满意,遗忘率100%.结论: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盲探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付会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β-HCG、孕酮及子宫内膜厚度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致早期治疗.方法:对106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测定血清β-HCG、孕酮值及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异位妊娠组β-HCG、孕酮值及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可将诊断准确性提高至95.4%.结论:血清β-HCG及孕酮值是确定妊娠的指标,但是异位妊娠和早期宫内妊娠难以鉴别,如果结合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则能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可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

    作者:程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氟哌利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氟哌利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1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氟哌利多组(D组),每组55例.分别记录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镜检开始后5min、10min、镜检结束时的MAP、HR、RR、Sp02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诱导后两组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R组患者下降更明显.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R组.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氟哌利多具有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安全用于无痛肠镜检查.

    作者:周广华;李蕾;彭双运;程庆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玻璃纤维根管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根管桩治疗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2月于疗养院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牙冠缺损患者32例《48颗患牙).患牙经根管治疗1~2周后,行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行烤瓷冠修复.结果:术后随访2年,患者均感义齿美观和舒适感良好,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基牙无病变.32例患者48颗惠牙中,成功30例45颗牙,成功率93.75%.结论: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前牙残根残冠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吕新海;徐增泉;李明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CCMD-3老年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4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8周,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结果: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的治疗,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8.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0%;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胜华;陈海支;王德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131Ⅰ治疗甲亢致108例甲减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09 ~ 2011年131Ⅰ治疗1500名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 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Ⅰ治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率约7.2%.结论: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还能促进其心理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考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泮托拉唑及雷尼替丁静脉点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49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泮托拉唑及雷尼替丁在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对比,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该疾病的优势.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儿49例,泮托拉唑组27例,雷尼替丁组22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观察24~72h止血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26%,有效52%,总有效率78%(21/27);雷尼替丁替丁显效18.2%,有效18.2%,总有效率32.4% (8/22).结论: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可更为快速、有效地改善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维先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用于各类慢性难愈创面的效果.方法:入选Ⅳ度压疮、Ⅲ度烧伤创面、糖尿病足溃疡和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溃烂共计50例60处,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行常规清创、换药、包扎、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清创后采用自制的简易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进行清创,并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VSD治疗组和传统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费用,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减少换药次数,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对不同慢性难愈创面均有效.

    作者:苏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1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目的:对1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通心络及静点疏血通,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3 ~2010年1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通心络6粒,3次/日,口服,静点疏血通6ml,1次/日,连续应用3~5天,观察术后疗效.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及远期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张立欣;高海明;嵇诚;王春梅;田立国;毛利荣;文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病毒感染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基础科学飞速发展,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酶学、核医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等,不断向着临床医学交叉和渗透.病毒学进展让我们更清晰认识到病毒特点、病毒感染机体的过程、感染机理、感染引发结果及预后情况;临床酶学从体内酶的组织器官分布、血清酶来源、血清酶谱病理变化机制入手,按类别、功能或针对病变器官的酶活性进行检查,反映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常用的酶学检查包括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胆碱酯酶、淀粉酶及其相应的同工酶检查.而心肌酶谱的检查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使用频度较高,为医疗工作者初步判断心肌细胞损害程度提供依据.病毒感染对心肌酶谱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姬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

    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是一个急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主张着眼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与当前医院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构建医院全员协同参与、充满创新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以有效创新医院全员学习模式,力求“让学习贴近需要,让学习蔚成风尚,让学习便捷高效,让学习成就发展”.本文试就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构建的有关理念、目标及运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舒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强化教育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早期强化教育,普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使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控制血糖,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科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个育;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科内小讲课及出院后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综合的,连续的早期强化教育.结果:对入选的1 36例患者,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经过早期强化教育,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结论: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教育,可很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梁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6例体会

    目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6月随访,根据GOS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良好18例(39.1%),中残7例(15.2%),重残4例(8.6%),植物样成活4例(8.6%),死亡1 3例(28.2%).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崔连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