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及护理

苏婧

关键词:负压吸引, 慢性创面,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用于各类慢性难愈创面的效果.方法:入选Ⅳ度压疮、Ⅲ度烧伤创面、糖尿病足溃疡和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溃烂共计50例60处,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行常规清创、换药、包扎、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清创后采用自制的简易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进行清创,并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VSD治疗组和传统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费用,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减少换药次数,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对不同慢性难愈创面均有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术后不同留置尿管时间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6~10月份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病房术后留置导尿管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嘱其在拔除尿管当天按无菌操作原则留取尿标本进行尿液分析,观察并记录尿化验结果中白细胞及细菌数量在留置尿管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越高(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的长短与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直接关系.结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加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基础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可降低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分级管理临床实践

    目的:简述儿科急诊惠儿病情分级管理.方法:参照2011年9月份卫生部公布的媳诊患者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结合我院实际经验我科于2012年2月份起率先制定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分级管理标准,实行Ⅳ级分级管理.结果:对21695名急诊就诊患儿进行分级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就诊过程无医疗纠纷及过激行为发生.结论:急诊患儿病情分级管理标准的实施,充分保证了危重患儿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了患儿就诊的安全性,减少或降低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建议

    满意度作为一种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受到了各医疗机构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护理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院一个阶段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和原因,提出要加强医院硬件设施建设、增强服务理念,规范护理语言和礼仪行为、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提高护理操作能力、加强护理巡视、全面做好健康教育等,为住院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袁亚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PPH术完成的1 28例环状混合痔病例.结果:术后尿潴留32例,术后不同程度出血12例,大出血2例,肛缘水肿18例;随访2~24月,出现肛门狭窄4例,经扩肛后治愈;复发6例.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作者:孙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初次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总结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初次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总结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好.结论:对首次接受透析的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冯丽娜;王亚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子宫外孕手术前后的护理

    受精卵发展成为囊胚,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组织中着床、发育者,称为宫外孕.当胚胎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可出现突然无明显诱因的剧烈腹痛、大汗淋漓、脉速、休克等症状.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术前术后的护理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手术后的痊愈.笔者将20多年来对宫外孕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席星斗;孙树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愈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1].老年人高血压不同于年轻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药物选择都有自己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加深了解,掌握治疗方法,对医务人员非常重要.

    作者:曹兴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胎盘植入的多学科综合处理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对胎盘植入病人的处理.方法:2010年6月~ 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1例植人性胎盘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对胎盘植入病人多方面处理,49例被成功救治,保全子宫,仅2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妊娠结局:除1例孕28周新生儿死亡,余均为活产儿,妊娠结局比较理想.结论:多学科协作、及时的相互沟通、早期的规划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顾笑梅;曹淑新;邢运贞;季淑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固定矫正器矫治与活动矫治器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对硬软组织的影响

    目的:对应用矫正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方法(牙合)垫舌簧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固定矫正器加活动矫治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性Ⅲ类错(牙合)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上下唇和切牙位置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固定矫正器与活动矫治器联合运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健康需求内容,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100%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在静脉输液时进行健康教育,对健康宣教的需求多样化.结论: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不仅要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知识宣传,还要加强采取对患者健康需求的措施.

    作者:梁金仙;华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对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对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结对康复心理护理研究组和一般康复对照组,每组各50例.心理护理研究组措施包括心理活动小组;行为、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娱乐活动;体育治疗;药物治疗.评定采用住院用护士观察量表、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功能筛选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自制的健康教育评价量表;随访两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量表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的有效率(82%)高于对照组(72%;P<0.01);③研究组两年的复发率(60%)低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结对康复的效果满意.

    作者:方喜玲;戴尊孝;鲁德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置管深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管插入的佳深度.方法:将60例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人,插入深度为45 ~55cm,实验组30人,插入深度为53 ~ 65cm.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两组减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减压的置管深度应在胃管传统插入深度45 ~ 55cm的基础上再插入8~ 10cm,减压效果更好,更利于急性胰腺炎的康复.

    作者:张淑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直肠造口术是当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直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或尿液[2].直肠造口术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排泄方式,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容易造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直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凤;曹岩;方颖;徐心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普鲁卡因麻醉之外的临床新应用

    普鲁卡因(Procaine)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对中枢或外周神经冲动和传导均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在临床各科中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呼吸科、儿科.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还有更多的临床新应用,现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畅;葛洪;侯静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围手术期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下简称PD术),是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惟一有效的标准术式,是一项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切除范围广包括:远端胃、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胰头和上段空腔,切除后再将胰、胆、胃、空腔关系重建.由于手术涉及脏器多,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都大受打击,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1年8月实施的12例PD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亚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动力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护理常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收治并系统随访的应用动力髋及动力髁螺钉治疗的1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7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其中99例DHS中有22例因大转子骨折或外侧壁薄弱而联合转子稳定钢板(TSP)治疗,统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总结治疗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除DHS组有3例、DCS组有2例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而失败、DHS组有3例在术后3个月死亡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DHS组优良率88.5%,DCS组优良率86.5%.结论:掌握好适应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应用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可以成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Ⅲ,DHS适用于A1型、A2.1及部分A2.2型骨折,A2.3型及A3型骨折应选用DCS固定;对于外侧壁薄弱或者不完整的转子间骨折应选用DCS治疗,也可选用DHS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TSP)进行固定.

    作者:孟庆真;牛志霞;张延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七味解毒活血膏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七味解毒活血膏对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 75例小儿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七味解毒活血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其中七味解毒活血膏组90例,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8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七味解毒活血膏组有效率为94.44%,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有效率为9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解毒活血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解毒活血膏是一种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的非糖皮质激素外用药.

    作者:张晓燕;杨丽芸;杨丽君;吴静;李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源性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2009年2月~ 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7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6例,术后1例复发,为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加用孕三烯酮或曲普瑞林治疗3~6个月治愈;1例单纯药物治疗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停药后再次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李霞;刘明霞;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DTI诊断弥散轴索损伤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DAI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DAI的5 3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头外伤史.结果:DAI组各脑区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可以直接反应轴索病理及形态改变,对DAI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美芹;张现坡;孙新海;李娴;翟宁;盛华强;徐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唐山市北部山区3岁儿童血铅含量5年来演变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近5年来唐山北部山区3岁儿童血铅含量的变化.方法:连续5年在3~3岁半儿童入幼儿园体检时检查其血铅含量,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3岁儿童血铅含量逐年上升,但较少达到铅中毒水平.结论: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儿童接触铅污染机会增多.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