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亚平
目的:总结我院从2008 ~ 2011年间应用微创切口<2cm阑尾切除2 32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小切口<2cm进行阑尾切除.结果:232例诊断急性阑尾炎,顺利完成微创切口< 2cm阑尾切除221例,约占95.2%,其中仅11例,约占4.8%需扩大切口,其中中重度肥胖患者46例,占19.8%.结论: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均可行微创小切口<2cm阑尾切除,肥胖患者采用“拉压法”也可使用小切口方法阑尾切除.
作者:姜德清;郝占伟;黄继超;樊继泷;余仔军;柯群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应用矫正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方法(牙合)垫舌簧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固定矫正器加活动矫治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性Ⅲ类错(牙合)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上下唇和切牙位置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固定矫正器与活动矫治器联合运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首发分裂症家属健康教育对患者再住院的影响作用.方法:将300例均使用奎硫平药物治疗的首发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由接诊护士对家属进行一般的入院介绍,而观察组由副主任护师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对家属进行12学时的分裂症知识系列讲座.对两组临床疗效显进(临床痊愈+显著进步)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家属对患者坚持维持治疗、定期复诊重要性的认识及协助患者进行家庭康复的能力,从而降低复发率,延缓其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惠;呼亚利;方喜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住院费用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何惠清;刘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总结2012年7月~ 2012年8月对我科12例班秃患者采用“四联法”治疗,通过治疗能有效改善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迅速生长.12例患者中11例有明显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1.7%.
作者:贾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和IGF-2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和IGF-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IGF-2的表达.结果: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IGF-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癌及大细胞肺癌患者.结论:EGFR和IGF-2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联合检测EGFR、IGF-2可在早期协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刘涛;林庆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正确引导人们合理膳食,为今后对门诊患者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患者36名.结果:营养知识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分布方面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高,离退休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对营养因素与疾病关系均具有基本的认识.结论: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偏低,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杨慧英;廖丹英;姬劲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介绍5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进行牙龈切除手术的治疗体会.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2年因移植肾功能衰竭进行二次肾移植手术.但患者在口腔科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到位,未出现伤口感染等表现.提示术后早期口腔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系统治疗是其要点.
作者:李燕;高润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理论.方法:采集110例小儿特应性皮炎患儿,根据其进行中药浴前后的皮损评分评价其治疗有效率,进而分析探讨AD形成的中、西医病因及治疗原理.结果:中药浴组治疗有效率83.9%,与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浴对特应性皮炎显著的治疗效果除了基于中医理论的清热解毒、祛风凉血作用外,更与现代药理的抗菌、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的作用有关.
作者:杨丽君;张晓燕;李云霞;吴静;郑丽娜;李新华;冯长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Bi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6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作一般性护理指导;优质护理组制定治疗前、治疗中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脱机时间的长短、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差别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BiPAP脱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西芳;梁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脂、抑制心肌重塑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血脂的变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防止脂质的沉积和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玉芳;胡晓燕;陈勇;韩红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表皮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肌腱外露3例,骨外露1例.一期清创后移植人工真皮,2~3周后待创面良性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植皮皮片存活情况,外观,质地,瘢痕生长情况,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所植皮片全部存活,外观均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良好,并可在合并肌腱及骨外露创面应用.
作者:陈朗;周国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与循证护理(EBN)整合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与循证护理在择期剖宫产病人住院天数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凤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1mmHg=0.133kPa)为特征的慢性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有效方法.但研究调查显示,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这在没有症状的患者中更为突出[1-2].由于多数患者没有疾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经历,不可能有服药或遵从医嘱所带来的减轻痛苦的体会.其结果就使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终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衰和肾衰的发生率增高.开展有关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in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on Therapy,CPAT)的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此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1].
作者:杨正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三甲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优化放射防护工作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按不同岗位分为放射介入、核医学、放射治疗、放射影像诊断4组,使用热释光剂量仪和热释光元件对其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比较其个人剂量.按不同职业将观察对象分为医师,护师,技师3组,比较其个人剂量.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人均年剂量频数< 5mSv,且人均年有效剂量有逐年下降趋势;各岗位年剂量值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放射介入高,核医学次之,放射治疗、放射影像诊断无差异.医师和护师的人均年照射剂量高于技师(P<0.05).结论:加强放射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职业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意识,特别是加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放射防护.
作者:王维业;王相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40例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4-65岁.结果:3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其余2例患者因为手术失败以及发生胆道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3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105~200min,术中出血量为30~ 210ml,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存在残余结石,通过窦道胆道镜成功取石,全部患者在6周后进行T管造影并将T管拔出,未出现胆漏.结论:腹腔镜胆道检查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锡斌;欧阳彦成;文帮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探讨临床上重度牙周炎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施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记录患者在治疗第3、6、10周后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皆接受了制定的全部治疗,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在PLI、PD、SBI方面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PLI、PD、SBI方面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好转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牙周治疗重度牙周炎相比,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更好,对牙周骨组织再生其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2009年2月~ 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7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6例,术后1例复发,为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加用孕三烯酮或曲普瑞林治疗3~6个月治愈;1例单纯药物治疗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停药后再次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李霞;刘明霞;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The wand无痛口腔注射仪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进行局麻注射的麻醉效果.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仅用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进行口腔局麻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局麻注射.注射后由患者本人自我评价,采用10分分类法评定麻醉效果.并在局部麻醉注射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时的疼痛VAS值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口腔治疗中局部麻醉完全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局麻注射术中血压与注射术前及注射术后相比有明显上升.结论:无痛口腔注射仪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预防术中血压升高及心肌缺血加重,减少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
作者:张欣茹;吕亚静;古雪松;张卫华;卢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在面部铒激光治疗后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用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铒激光治疗后患者7天.观察治疗后创面修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使用胶原贴敷料,患者创面红肿、渗出及脱痂时间明显缩短,肿痛、紧绷感减少.结论:胶原贴敷料对面部铒激光治疗后创面修复有安全、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华伟;米新陵;李凡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