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风;谭谦;吴杰;周宏衽;王淑琴;许澎
目的:研究七味解毒活血膏对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 75例小儿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七味解毒活血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其中七味解毒活血膏组90例,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8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七味解毒活血膏组有效率为94.44%,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有效率为9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解毒活血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丁酸氢化可的松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解毒活血膏是一种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的非糖皮质激素外用药.
作者:张晓燕;杨丽芸;杨丽君;吴静;李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诊断、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 5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钠血症的诱因中长期限制钠盐摄入多占62%,不合理应用利尿剂占32%.监测血清电解质可及时确诊低钠血症.结论: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引起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血清电解质的监测,是减少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误诊的关键.
作者:强振文;李文香;郭慧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本文借鉴健康管理相关理念,结合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对我院近三年来师以上干部门诊日常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部队中心医院建立针对特定服务保障对象建立个体化、集约化的门诊服务保障方式提供管理参考.
作者:朱淑金;樊晓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以缓慢的血液流速和透析液流速,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弥散和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统称[1].CRRT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氮质产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因此,CRRT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也逐渐提高.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眼睑皮肤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眼睑皮肤缺损患者24例,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睑组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满意情况.结果:24例患者移植皮瓣成活成功率为100%.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无严重并发症;24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满意度达100%.讨论: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损伤,不影响眼睑的功能,且成活率高,能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庆卫;董晓梅;曹志伟;殷春霞;宋慧芳;李丽霞;王成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方法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精神科封闭管理病区,制定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讨论,不断完善,在面对患者时采用评估-预警-防范-督导-反馈-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管.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精神科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精神科实施前馈控制是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安全的有效屏障.
作者:高海玲;李金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选课学生对《护理教育学》的学习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方法:课前进行选课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对课程的认知及教学需求.结果:74.39%的护生为完成学分而选课,但选课护生对本课程对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较高的期望值,57.32%学生希望能参与教学实践,68.29%学生期望以开卷方式评定学科成绩.结论: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完善护理教育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以提升本课程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作者:陈小菊;赵小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在提高三腔两囊管置管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操作前、中、后分别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25例,只是按照常规操作进行插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治疗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悲观恐惧心理,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提高插管成功率.
作者:沈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收缩压、空腹血糖与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态,方法简便实用、组织形式多样,适于在本地区开展推行.
作者:付英;董秋波;郑素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汤治疗死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补肾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精子活力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精子活力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解毒汤能显著地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不育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振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一致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168例,所有病例均未行术前辅助化疗.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为对照.结果:经统计学Pearson卡方检验表明FISH是乳腺癌HER2状态检测的金标准.结论:FISH与IHC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HC可以用于乳腺癌HER2检测.
作者:吴庚利;李绵绵;王善伟;周伊;白高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为解决老年患者排尿障碍,对老年患者气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针对我科10例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成功拔管.结论: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拔管困难发生的有利保障.
作者:郭立茹;尹君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争取社会支持,供皮区及受皮区准备,口腔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供情况,根据专科护理特点,做好口腔护理,气道护理,创面护理,负压引流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咀嚼、吞咽,语言功能恢复良好,对术后面容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只有认真细致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才能使护理工作卓有成效,保障皮瓣成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曹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愈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1].老年人高血压不同于年轻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药物选择都有自己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加深了解,掌握治疗方法,对医务人员非常重要.
作者:曹兴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在胎方位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 0月~ 2012年5月共20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在首次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待宫口开大5~ 8cm、胎先露在S+1 ~S+2时进行手转胎头;对照组100例,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的时间、新生儿窒息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改变体位(产妇向胎儿背反方向侧卧)与徒手旋转胎头可使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并可使产程进展时间缩短,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作者:王菲菲;马小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及时纠正贫血,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2 3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采取产前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给予相应铁剂的补充等措施.结果:第1组有效1 45例,有效率90%;第2组有效42例,有效率70%.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经过饮食调节及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轻度贫血的患者比中度贫血患者HB指数提高得更快.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使绝大多数贫血孕妇安全度过了整个孕产期,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喜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4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95例,发生率为64.63%.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为多,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扑房颤等也常出现.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潘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 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3岁,皮肤缺损范围9cmx 6cm~ 15cmx 12cm,术中皮瓣切取面积10cmx 7cm~ 16cmx 13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惠儿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小,切取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修复效果好,是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优良供区.
作者:王冬艳;李贵东;贾涛;赵鑫;关德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院作为骨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在骨科进修医师的管理和培养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为配合卫生部对专科医师准入制度的推动,并规范骨科专科医师培训,我院2009年开始了第一届招收二年制骨科进修班学员的培养.通过两年的培养,使得骨科进修医师临床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诊疗思维和职业道德素质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今后的终身教育和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骨科医师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马玉华;郑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γ刀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一例脑膜瘤γ术后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护,及时识别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配以熟练的抢救措施,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