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喜
目的:为减轻新生儿黄疸寻求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08年7月我院择期剖宫产出生的1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及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结合抚触、游泳等综合护理直至出院.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1);出生后1~7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作者:张维敏;孙薇;马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个方面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多样化的传染病的出现不断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防治传染病成为医院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传染病的特点入手,对我国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医国院传染病管理的有效的改进措施.
作者:夏玲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讲解运动治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出院后能更好的控制血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延缓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进程.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刘继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镇痛药在腹腔镜胃部手术联合使用的使用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地佐辛行术后镇痛;B组使用地佐辛+氟比洛酚酯;C组使用氟比洛酚酯.记录术后4h、8h、12h、24h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VAS评分低于A、C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B组低于A、C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佐辛+氟比洛酚酯可安全应用于腹腔镜胃部手术,不良反应低.
作者:张延钧;刘洁;由成铭;郑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再现(VR)、多层面重建技术(MPR)重建在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螺旋CT检查的疑似颌面部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SSD重建对下颌骨骨折的位置、范围、碎骨块的移位以及脱位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关系立体直观,显示脱位的空间位置明确,结果优于二维MPR图像;MPR在深处骨折显示上优于SSD;联合使用3种重建方法检查结果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单独一种重建方法;螺旋CT在骨折预后评价上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海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0.1%他扎罗汀,膦甲酸钠乳膏外用每天各一次.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且在治疗前后作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明显改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其中,28例(51.85%)为良性肿瘤,包括腮腺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腮腺脉管畸形、颌骨囊肿、鳃裂囊肿等;26例(48.15%)为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舌癌、唇癌、口底癌、上颌窦癌等.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均应用美学原则对手术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结果:31例(57.41%)患者表示满意,22例(40.74%)患者基本满意,1例(1.85%)患者不甚满意,总满意率为98.15%,基本能帮助患者建立心理自信.结论:美学原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效果良好,患者治疗满意率高,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吉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本位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方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认真做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果: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紧张、恐惧等状况得到了改善,更加主动配合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要加强人本位整体护理.
作者:田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置管术后出血、血栓形成和第一次透析时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按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置管术后肝素封管浓度分为三组,观察颈内静脉留置管置管前、后凝血功能:置管后伤口出血情况及透析时导管内血栓形成及透析中血流量情况.结果:三组置管前凝血功能正常,B、C组置管后PT、APTT较置管前,较A组置管后显著升高;C组置管后PT、APTT较置管前,较B组置管后显著升高.三组穿刺点及隧道口出血程度随着肝素封管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A组第一次透析时11例患者导管内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栓塞率达到35.5%,B组和C组栓塞率明显低于A组,血流量欠佳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比导管内容量多0.1 ~ 0.2ml的50mg肝素盐水封管,既能减少手术后伤口出血,又能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保证透析时血流量,不时为一种术后较好的封管方法.
作者:程晖;梁伟;石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ICU(Intensive Care Unit)收治伤员的类型特点,探讨灾后重症伤员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金卡ICU收治83例地震伤员的性别、年龄及受伤类型.结果:ICU收治伤员的平均年龄(59.48±19.83)岁,受伤类型中以四肢骨折多,其次为脑外伤及胸部外伤,并发疾病中以肺部感染为主,护理的伤员平均年龄偏大,具体的护理类型多样化.结论:灾后伤员护理应以专科护理为基础,以心理护理及康复锻炼为重点,尽可能的为伤员建立信心,恢复生活能力.
作者:戴怡;唐荔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大肠癌早期症状隐匿,且病情发展缓慢,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多为晚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己成为当前研治大肠癌的重点.大肠癌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并且多阶段发生发展的疾病,大约1/3患者具有遗传背景,难以从单一病因进行干预阻断,大肠癌的发病过程可从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至腺瘤至癌变,发展到浸润癌,由于大肠癌变前的几个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长达十余年,因此,从癌前及早期阶段对其基因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癌变的机制,而且可以通过对某些基因的检测,来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尽早给予预防性治疗,从而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曙光;王娟;孙颖;刘明;董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文章对医院原有门诊服务流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改善创新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工程为手段,确保质量的新门诊流程,提高了患者满意率,为医院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作者:田秀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食管癌采用常规放疗(C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照射时肺体积-剂量关系,比较两种放疗技术所致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以明确食管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优势.方法:60例食管中段鳞癌患者,普通放疗组30例,适形放疗组30例,两组均予处方剂量66-68GY/33-34F,2GY/F,5F/W,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技术照射下肺V20、V30、Dmean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常规放疗下肺V20、V30、Dmean、NTCP较3D-CRT的百分比高.结论:食管中段癌如采用适形放疗,正常肺组织受到照射的体积、剂量相对较低,3D-CRT可更好的保护正常肺组织,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俞岑明;葛琴;赵永亮;谢国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状态.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相对发达,各种高风险建设增多,从而导致脊髓损伤病人比率不断增加,尿失禁病人已经成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截瘫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景娥;马春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医院在组织类型上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是典型的由技术权威为基础的组织,需要严格的技术权威层级,另一方面又是典型的服务业,需要客户导向的组织灵活性.而公立医院往往由于其资产所有权特征,同时具有由政府传递来的政治层级特征.这三个特征基本上决定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权变范围.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医院组织的服务特征日益突出,日益严重的医患纠纷,深层的原因就是公立医院在这三个方面没有权衡好,没有找到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户服务需求升级和话语权增加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基于客户导向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王涛;曾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子宫肌瘤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连续麻醉下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自行设计子宫肌瘤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子宫肌瘤的认知程度;通过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子宫肌瘤认知的合格率为97.5%,对照组合格率为75.6%,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子宫肌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关义琼;东伯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快速准确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的同源性,及时监测PA院内感染的发生和发展的情况,为指导临床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流行性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对ICU病房收集到的P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从同一部位分离,间隔5天以上,且药物敏感性有改变的菌株并随机选出的5株PA做RAPD基因分型.结果:29株PA共分出9个基因型.1位患者为单一RAPD型PA菌株感染,且耐药性较稳定;其他患者的RAPD分型都有所改变,且存在基因型互变的可能.结论:耐药表型与RADP基因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单独的药敏不能确定交叉感染的存在;进行RAPD分型对于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院内交叉感染或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贺永;吴丽丽;郑瑞娟;张淑青;李晓云;李宏芬;邹吉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Tal在晚期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完成化疗后选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l 1.6mg皮下注射3/周.对照组选用安慰剂和支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结果:实验组中QOL、PFS、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没有增加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l在晚期肺癌维持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彭全升;庞金凤;袁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方法:将我院2010年剖宫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喂养技巧的指导,饮食、乳房护理等,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乳汁充足率86.7%,纯母乳喂养率91.1%,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作者:徐海宁;李敏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高原移居人群糖代谢及胰腺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选择青藏铁路施工高原居留6个月以上的51 7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居住平原的22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结果:①FPG与2hPG低于对照组(P<0.05);②FINS低于对照组(P=0.732),2h-INS高于对照组(P=0.414);FPG,2hPG与高原居留时间呈负相关,与返回平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 FINS,2h-INS与高原居留时间、返回平原时间等无不相关性(P>0.05).;结论:高原低氧适应机体糖代谢能力增强,返回平原血糖水平整体偏低,未发现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的证据.
作者:彭全升;庞金凤;翟忠奇;袁振才;伍世平;张小润;施秉银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