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荣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收住急诊病房35例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结果: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的30例,护理人员发现的血压下降5例,心律失常3例,室颤1例,出血1例,均被护理人员发现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均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术后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的观察、抢救及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尹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研究选取咸阳市6所三级医院,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20名女性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探讨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进一步促进护士的适应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作者:闫小维;康晓琴;陈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寻求循证支持,循证应用等进行循证护理.结果:62例患者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杜励;黄素碧;吴青霞;林英;何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通脉膏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凉血通脉膏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的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静脉炎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凉血通脉膏治疗PICC置管后引起的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壮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壮元饮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可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其中治疗组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0)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ET及使CGRP上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元饮治疗CHF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发挥作用.
作者:杨大为;王立新;王庆海;邵鹏;曹继伟;姜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癫痫患儿的心理行为学状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实施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 2012年5月以来收治的65例癫痫患儿(癫痫组)与同期65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CBCL儿童社会能力量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癫痫组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9个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或P<0.05),社会能力3个因子分数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患儿心理行为存在多方面异常,癫痫患儿心理行为状态与家庭关注度、癫痫发作的频繁程度密切相关;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是改善患儿心理行为状况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四年来病历资料.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仍是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高危因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中出血的发生.
作者:曹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发生心房颤动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共56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及未溶栓治疗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房颤发生率;合并房颤患者63例,根据房颤发生不同时期分为早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h以内)和晚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h以后),观察两组CK峰值、LVEF及随访30天的死亡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未溶栓治疗组房颤发生率14.4%,溶栓治疗组房颤发生率8.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42例晚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h以后),CK峰值明显增高,LVEF值明显降低,30天死亡8例其中合并脑卒中3例,21例早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在24h以内),30天死亡2例,两组30天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溶栓治疗组房颤发生率高;且24h后发生心房颤动患者近期死亡率高,脑卒中发生率高.
作者:冯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评价,为提升优质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23例出院患者,通过电话回访对优质护理的六个主题进行调查,分析满意组与不满意组的相关优质护理结果.结果: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患者在总的优质护理得分、对患者态度、业务精湛和责任感强、对患者的关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提供患者所需的护理、患者的良好感觉等优质护理的六个主题,以及各主题条目评分对比,满意组均显著性高于不满意组(均P<0.01).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六个优质护理主题,医疗机构可充分评估优质护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作者:朱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如何较好地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制定疼痛评估表,该评估表采用数字分级法(NRS)与修订版面部表情法(FPS-R),对115例恶性肿瘤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首次评估NRS平均评分5.6分,经规范化止痛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38例,未缓解8例.结论:对疼痛进行科学评估,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状态.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相对发达,各种高风险建设增多,从而导致脊髓损伤病人比率不断增加,尿失禁病人已经成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截瘫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景娥;马春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确诊T2DM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正常对照组(NC),观察UAER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前两组BMI、WHR、SBP、TC、TG、LDL-C、HbAl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B组UAER、LDL-C、HbAl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是新诊断T2DM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UAER升高是促使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秉涛;刘宝江;齐新研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酒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调查显示:在国外,酒依赖是列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后占第三位的严重的三个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酒依赖能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涉及家庭稳定、社会安全、暴力犯罪等.
作者:冯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蒙医药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从蒙医传统药方中选出苏格木勒-3汤,阿嘎日-35,阿敏o额尔顿、阿米o巴日格其-11、高尤-13、伊赫汤、伊赫o哈日-12、古日古木-13等药治疗88例各型失眠症.结果:88例失眠症中痊愈42例,占47.72%,有效40例,占45.45%无效6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7%.结论:用蒙医辨证论治失眠症疗效满意,并且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且而能够有效地调理好失眠症的优点.
作者:白金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 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本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期3个月.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干预后两组各因子得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仅抑郁和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血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毕菁莉;徐伟;付金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肠道去污剂组,前者给予常规保肝、利尿、降门脉压治疗对症支持处理;后者在前者疗法基础上加用肠道去污剂治疗.观察Child-Pugh评分,测定血清内毒素、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结果: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入院后呈递减趋势,治疗第14天,肠道去污剂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和血清内毒素在第14天时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黏膜通透性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去污剂可有效保护、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内毒素的水平,恢复肝功能.对肝硬化患者的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卫立权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Gli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i1蛋白在40例喉癌组织、10例喉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Gli1在喉癌中的表达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旁喉黏膜Gli1蛋白阳性表达评分为(1.50±0.70)分,喉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阳性表达评分为(4.60±3.52)分,喉癌Gli1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显著增高,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li1蛋白高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性有关.
作者:韩海平;赫莉;武川君;周晓红;彭丽娜;路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不当.经序贯选用尿管,患者漏尿明显好转.结论: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翟谢民;赵润平;刘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制备壳聚糖膜并研究其对皮瓣的止血效果.方法:壳聚糖干粉经酸碱处理,制膜待用.30只Wistar大鼠,背部两侧各剥离2.0cm×2.0cm对称腔穴,制成渗血皮瓣.分别敷以壳聚糖膜和灭菌纱布止血,记录止血时间,以膜或纱布中血红蛋白吸光度值表示出血量.结果:壳聚糖膜与创面粘附良好,壳聚糖膜组和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261±77)s和(389±51)s,血红蛋白吸光度值为(643.46±57.76)和(1114.81±127.61),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壳聚糖膜对皮瓣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谢学锋;郭万厚;吴会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呋喃西林湿敷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6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和对照组;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患者于患肢抬高60°的基础上加0.02%呋喃西林湿敷,对照组只进行患肢抬高60°处理,于术后1、3、5、7天观察肢体的肿胀情况并记录.结果:关节置换术后,0.02%呋喃西林湿敷组的患者下肢肿胀消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用呋喃西林湿敷可以明显缓解肿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伟;牛志霞;郭妍;张婷;张延琴;王玲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