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息肉的保胆治疗

许汝清

关键词:保胆治疗,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息肉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施行的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因胆囊腺瘤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其余1 5例均保胆成功,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78±6)min,平均住院5.8天,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胆瘘、出血、伤口感染等,术后随访2个月~2年,保胆患者胆囊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实可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镜微创保留胆囊的术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和分娩结局.方法:对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基本为剖宫产.2年分娩总数6248例,瘢痕子宫妊娠382例(6.11%).382例中阴道分娩33例(8.64%),再次剖宫产349例(91.36%).48例行阴道试产,改行剖宫产术的1 5例(31.25%).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均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倡导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和再次剖宫产率是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杨亚滨;张艳梅;邱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呋喃西林湿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呋喃西林湿敷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6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和对照组;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患者于患肢抬高60°的基础上加0.02%呋喃西林湿敷,对照组只进行患肢抬高60°处理,于术后1、3、5、7天观察肢体的肿胀情况并记录.结果:关节置换术后,0.02%呋喃西林湿敷组的患者下肢肿胀消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用呋喃西林湿敷可以明显缓解肿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伟;牛志霞;郭妍;张婷;张延琴;王玲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27例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行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结果:2例因颅脑严重损伤死亡,25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进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拔出气管导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莫能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体征为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辩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

    作者:谢静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酒精依赖症患者的分析与治疗的探讨

    酒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调查显示:在国外,酒依赖是列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后占第三位的严重的三个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酒依赖能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涉及家庭稳定、社会安全、暴力犯罪等.

    作者:冯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CBV一次性包皮环扎器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350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观察一种新型一次性CBV包皮环扎套坏(重庆博维提供)在临床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疾病中是目前临床疗效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对350例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全部使用新型一次性CBV包皮环扎套环行包皮环切手术并随访观察一年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操作时间6 ~10min,平均约10min,术中出血量0~2ml,术中无需缝合及结扎止血,术后无感染及血肿发生,并发症少,愈后较好.结论:应用包皮环扎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外形美观,手术时间不受季节限制,术后24小时以后可以淋浴不影响治疗效果,愈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成人流行性腮腺炎45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福建漳州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较儿童更为明显.所有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应加强对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进一步认识,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和发病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吕晓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机关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机关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体检的机关工作人员836例,发现符合WHO标准的91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日立型H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2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2C)水平进行测定,并以正常人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CH、TG、LDL 2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HDL2C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糖尿病组中,有血管并发症较无血管并发症CH、TG、LDL2C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HDL2C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H、TG、LDL2C升高,HDL降低,提示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对预防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保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牙周基础治疗与正畸治疗技术联合对患有前牙移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前牙移位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前牙移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深度、前牙覆盖深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牙周基础治疗与正畸治疗技术联合对患有前牙移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习生带教管理探讨

    2010年初,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对在我科实习的实习生入科教育,培养优质护理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指导实习生应用护理程序参与分管病人,执行责任包干制,实行带教双向考评,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提高了实习生参与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杨瑛;纪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组(K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K组手术切皮前15min缓慢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 (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ml),C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予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的RSS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镇静评分(Ramsay)、VAS评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K组的VAS评分、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拔管后5min的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或减少七氟烷全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法:作者对2010年10月~ 2012年3月我科所收治38例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应用健康教育、沟通、创建支持系统等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均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结论:对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适宜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措施,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5人.A组患者先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后续以乳酸钠林格氏液;B组先输注0.9%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8ml/kg),后续以乳酸钠林格氏液.两组均采用5%甘露醇为前列腺冲洗液,灌洗液高度为60cm.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电解质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A组高于B组;A组未出现经尿道电切综合征,B组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2例.结论: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预防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杨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穴位按摩与针灸在预防剖腹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与针灸疗法在预防剖腹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差别.方法:选择2010 ~ 2012年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81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按摩组,通过产妇术前术后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血流速度V(cm/s)、血管内径D(mm)、凝血酶时间TT(s)、凝血酶原时间PT (s)等的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在预防剖腹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穴位按摩与针灸治疗对术后患者凝血酶时间TT(s)、凝血酶原时间PT(s)、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血流速度V (cm/s)、血管内经(mm)等方面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穴位按摩与针灸治疗在预防深静脉拴塞的作用上无明显差异,而穴位按摩因其无创性且更易于操作,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君;赵作华;曾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坏死1例的护理

    本文报道1例乙状结肠造口黏膜及其周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正确的评估肠造口及周围皮肤坏死情况,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造口黏膜颜色,合理应用造口、伤口护理产品处理坏死的肠黏膜、造口周围创面,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保护造口周围皮肤,使造口袋粘贴牢靠,有效收集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50天后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坏死完全愈合.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藻酸盐敷料在癌症患者的三期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在癌症患者三期压疮应用疗效.方法:选用2010年6月~ 2011年12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三期压疮癌症患者,根据住院号双数为实验组采用藻酸盐敷料,住院号单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压疮转归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压疮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藻酸盐敷料比采用常规换药对癌症患者三期压疮疗效好.

    作者:顾燕飞;赵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眼内组织骨化症3例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及长期视网膜脱离后眼内组织骨化症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眼外伤后、1例视网膜脱离后眼内组织骨化症患者,行眼科检查及手术治疗,将摘除组织作病理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例均有20年以上眼穿孔性外伤史,1例有27年视网膜脱离史.患眼视功能逐渐减退,致失明及眼球萎缩.3例均进行眼球摘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内组织钙化、骨化.结论:眼内组织骨化症是严重的眼外伤及长期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

    作者:李大明;郭雨霞;苏玉芳;郭红林;李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扁平疣疗效分析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0.1%他扎罗汀,膦甲酸钠乳膏外用每天各一次.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且在治疗前后作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明显改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30例患者患有肛周脓肿和糖尿病两种疾病的特点,我科采取了相关两种疾病的多项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住院天数7 ~ 22天,平均住院天数12.5天.出院后门诊继续进行脓肿创口换药.30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创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有效护理可降低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康复.

    作者:刘晓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级医院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选取咸阳市6所三级医院,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20名女性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探讨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进一步促进护士的适应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作者:闫小维;康晓琴;陈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