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杰杰;吕长胜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Raji细胞、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使用MTT(噻唑蓝)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对Raji及Jurkat细胞增殖的改变;使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和PI双染色,监测细胞凋亡.结果: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硼替佐米抑制Jurkat细胞、Raji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姜立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哮喘防止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个相关因素为高危因素,11个相关因素为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引发儿童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对儿童哮喘进行有效的防治.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经广泛宣传与深入调研后,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保证此项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深刻领会到这一特色护理活动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实质的深入开展,通过艰辛努力,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热切好评,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保障了医疗安全,收到了满意效果,树立了良好形象.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预防皮肤和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于放疗期间照射野皮肤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皮肤黏膜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急性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作者:夏安林;陈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窒息性气管狭窄多为后天性,如炎症或创伤、周围肿物压迫、气管切开或插管以及放疗引起的狭窄.气管严重狭窄濒临窒息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急诊.这些患者多半由于误诊延误了佳的手术时机,就诊时病情已经极其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手术面临的大困难是如何建立有效通气维持生命和麻醉.而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将为成功的手术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窒息性气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伊枝;孙玲玲;张可亮;肖鹏;秦春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各种规格安瓿瓶,集消毒、切割、去微粒、掰折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开启装置.方法:该装置为硅胶材质的指套型结构,指套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在指套内壁上适当位置有一组砂轮及与砂轮位置呈90度角交叉的消毒棉贴.当需要开启安瓿瓶时,挤压套筒,消毒棉贴与刀具合拢,即可完成安瓿瓶颈的消毒、划启、去微粒、掰折步骤.结果:可实现安瓿瓶开启的规范化操作目标,在安瓿瓶开启过程药液不会被污染,同时也大程度地避免了伤人事件的发生.结论:该开启装置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易于维护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闫涛;李淑君;李海英;侯羿;武涧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整形外科中引流装置常用于需要引流的伤口,并且根据临床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1].但在外耳再造手术方面,却缺乏适宜的引流装置,既能达到一定的负压要求,又可以起到避免逆流、操作方便的作用.2010年2月至今,我们经过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头皮针、硅橡胶负压引流球和引流袋相连接,用塑料夹钳相隔,制成简易顺式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外耳再造手术154例,由于它符合再造耳廓的负压要求,再造的耳廓无瘀血、无感染、立体感强效果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红;王大方;胡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早期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01例早期病理性瘢痕患者采用585nm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局部加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配合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针对患者存在护理问题,做好围治疗期的各项护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顺利进行.结果:接受该方案治疗的101例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均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病理性瘢痕围治疗期的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季姗姗;姚建;赵烨德;季建峰;杨军;项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分析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环境、服务对象、个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通过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技术,同时儿科护士所面临的压力应引起自身和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有效应对,确保儿科护士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王静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院外科东西南三区护理人员120人,其中具备临床带教资格及理论授课资格的护士逐年增加,并且随着院领导发展学院型医院的理念,对临床教学工作越来越给予重视,因此临床教师梯队建设成为教研室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科自2012年起对外科护理教师实现人员信息化管理,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唐艳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消除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思想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将神经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结论:通过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而解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侯辉;梁丽平;刘悦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动力髋螺钉(以下简称DHS)内固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骨折内固定技术.本文选择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DHS法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老年患者20例,拟行髋部手术,穿刺点L3~L4,局麻药为10%葡萄糖配制的0.5%盐酸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 ~ 2.0ml,向头侧置管,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结果:麻醉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头痛,尿潴留发生率为5.00%.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在老年人髋部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付会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耐高压注射型PICC管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应用比较,总结临床经验.方法:30例耐高压注射型导管组作为观察组与30例三腔瓣膜式导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材质和性能的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占17%,而对照组使用中的并发症占3%.两组材质各有其优缺点,应有选择应用.结论:两种导管各有其优越性,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更适合个体的PICC导管.
作者:徐婷婷;侯彩妍;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所有药物几乎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及国家基本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过敏除了常见的抗生素过敏外,还出现了一些罕见药物过敏现象,特别是现在随着中成药的大力推广使用,中成药过敏出现增多趋势.笔者就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生的一些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吴增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医改方案中关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不断健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进一步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着力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方便农村患者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根据省卫生厅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院于2008年6月开始依次与我省张家界市、娄底市所辖共四家县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医院共向县级医院派驻副主任、主治医师35人次进行了对口支援工作.
作者:李红;尹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病房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治疗对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疗法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住院无运动禁忌并且无挑食不良习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72例,在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制定个性化的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方案并监督完成,分析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前后疗效.随访比较患者3个月及半年后对运动与饮食综合干涉疗法的依从性.结果:运动与饮食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刺存在差异,接受运动与饮食组合干涉的患者千预后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住院期间接受运动与饮食组合干预的患者对此综合疗法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组合干涉疗法能增强患者运动疗法的依从性,有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颈复合型骨折采用不同材料内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应力分布状况及应力遮挡作用,试图为新型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髁状突颈部复合型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和可吸收板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折局部的yon Mises应力值分布,并且计算比较各时期的应力遮挡率.结果:骨折固定初期,两种材料在各部位的应力遮挡率都在95%以上.骨折愈合后,骨缝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大小依次为:钛板固定后期>可吸收板固定1年>可吸收板固定3年.结论: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时,在各骨折愈合时期均存在应力遮挡效应;可吸收板在固定早期具备与钛板相近的应力遮挡效应,后期较钛板小;就骨折局部的应力遮挡效应而言,可吸收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赵亮;杨壮群;虎小易;陶洪;陈曦;刘秀丽;刘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型光棒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择80插管全麻患者分为光棒/导管组(A组)和喉镜/导管组(B组),麻醉后A组: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满意后,接麻醉机.B组:常规置入喉镜,窥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记录操作时间、MAP、HR、SP02及不良反应.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咽喉疼痛病例少于B组,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插管后1分MAP和HR与诱导前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24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术后3~4天恢复胃肠道功能,7~10天拔除胃肠营养管,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