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刚;曹兵生;赵丽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5例临床确诊的 HHT累及肝脏患者的超声表现. 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及肝内动脉分支明显增宽伴走行纡曲、扩张,血流速度增快;1例发现肝内动-静脉瘘,1例合并有肝硬化. 结论 彩超为诊断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袁新春;周爱云;陈莉;邓林云;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时肝、脾动脉阻抗指数的特点,探讨其产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16例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及16名正常人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三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与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组比较,门静脉时间平均大流速(PVTAMV)明显减低(P<0.05),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指数(SAPI)、门脉高压指数(PHI)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的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PVTAMV、SARI、SAPI、PHI、HARI、HAP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TAMV、SARI、SAPI和PHI可作为反映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文丽;郝晓云;卫琼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40岁.左上下肢麻木、无力2周,同时伴枕后痛.发病前1周曾有发热史,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缓解.查体:左侧上下肢体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表现:右侧额叶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FLAIR为高信号(图1~3),病灶信号较均匀,边界清,灶周未见明显水肿影,无明显占位效应.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非闭合性环状强化(图4).临床拟诊为瘤块样脱髓鞘病变,给予激素冲击治疗,20 d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复查MRI,右额叶病灶较前缩小,病灶T1WI信号较前明显减低,其间见斑点状高信号影(图5).
作者:赵鑫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99mTc-美罗华作为示踪剂对102例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例为双乳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及活检的诊断效能. 方法 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mTc-美罗华后行SLN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患者数码局部大体像进行图像融合.术中凭此融合图像行腋窝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切除SLN后,行常规乳腺癌手术及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并送病理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 103例次SLN显像成功率100%,共显示SLN 177枚,分布于腋窝区、内乳区及乳腺组织内,平均1.72枚(177/103).腋窝区SLNB成功率99.03%(102/103),共探测到SLN 266枚,平均2.58枚(266/103).病理发现腋窝SLN有转移者76例次,转移SLN 110枚.与腋清扫淋巴结病理结果比较,SLNB的灵敏度为96.20%(76/79),特异性为100%(24/24),假阴性率为3.80%(3/79),准确率为97.09%(100/103). 结论 应用新型SLN示踪剂99mTc-美罗华行乳腺癌SLN显像及活检成功率、灵敏度及准确率高,假阴性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囡;林保和;欧阳涛;杨志;李金锋;许小保;张岩;马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载10-羟基喜树碱(HCPT)脂质超声微泡的处方制备工艺,筛选出佳处方制备载药微泡,研究微泡的一般特性及显影效果,并检测微泡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方法 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载HCPT脂质超声微泡;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泡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微泡的外观和分布情况;以马尔文激光粒径测量仪测量微泡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观察并比较微泡经60Co射线灭菌前后其外观、形态、平均粒径和包封率的改变;并观察微泡在兔肝脏的增强显影效果.结果 以佳处方制备的载10-羟基喜树碱(2 mg)微泡的药物包封率为86.70%,载药量为21.70%;浓度为(3.07±0.58)×109/ml,粒径范围为(1.10±0.20)μm,平均粒径为1.10 μm;Zeta电位为-(3.90±0.80)mV;超声定向辐照微泡后,药物吸光度值明显增加;经60Co射线灭菌后观察微泡形态、平均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泡后,兔肝脏超声显影持续增强.结论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载HCPT脂质微泡,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匀,体内显影效果好,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严思静;李攀;袁佩;许川山;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26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快速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左侧乳腺内可见大小约11 cm×8 cm的肿物,质地不均匀,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与表皮无粘连,界限清,活动度差,无桔皮样变及酒窝征.左侧腋窝可触及大小约1 cm×1 cm的淋巴结.超声所见:左侧乳腺内探及大小约11.0 cm×4.4 cm的中等回声,略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其内可见大小约3.7 cm×0.5 cm的液性暗区(图1).CDFI:左侧乳腺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作者:剧红娟;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 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 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吴江;王中秋;朱虹;朱建国;袁彩云;吴正参;刘珍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波强度(WI)分析技术观察正常人冷加压试验(CPT)前后颈总动脉内径的变化,判断WI分析技术评价颈总动脉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正常健康志愿者24名,应用WI分析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负荷试验后的右侧颈总动脉大内径、小内径、内径变化幅度及内径变化率.1周后随机选取10名行重复试验.结果 WI分析法测量正常人右侧颈总动脉大内径、小内径、内径变化幅度及内径变化率在冷加压后均增大(P<0.05).二维法冷加压试验前后颈总动脉大内径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I分析法重复测量大内径组内比较均具有高度一致性(r=0.96,P<0.0001),平均差异(0.03±0.01)mm.结论 WI分析法可准确测量CPT前后颈总动脉内径变化,检测颈总动脉功能.
作者:罗向红;曹铁生;刘杰;段云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行CT平扫和全脑CTP检查,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CTA).结果 20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侧和对侧CBF和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TTP和MTT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其中16例患者MTT和TTP延迟累及顶叶和半卵圆中心.20例患者病变侧和对侧MTT值分别为(7.05±1.47)s和(4.96±1.00)s,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P<0.01);病变侧和对侧TTP值分别为(20.04±2.14)s和(17.83±1.89)s,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P<0.01).病变侧和对侧CBV和CB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64排螺旋CT应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全脑CTP,为MCA狭窄或闭塞可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和全面显示灌注异常范围,并且重建CTA可以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
作者:隋昕;卢洁;李坤成;曹燕翔;张苗;杜祥颖;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所得ADC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1.5T MR扫描仪对40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行DWI扫描,b值采用0和800 s/mm2.以六分区法为基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每一扫描层面内两侧外周带归为非癌区或癌区.获得外周带各分区的分区内小ADC值.将每个病例的ADC值与穿刺活检所得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癌区平均ADC值为(1.01±0.27)×10-3 mm2 /s,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之间均具有负相关性,中分化癌灶的ADC值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灶,限局性癌灶的ADC值明显高于进展期癌灶.以分区内小ADC值1.03×10-3 mm2 /s为临界点,区分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1.43%,特异性63.79%,准确性65.57%.以分区内小ADC值1.09×10-3 mm2 /s为临界点,区分限局性与进展性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5.02%,特异性78.63%,准确性77.21%.结论 前列腺外周带癌的ADC值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有预测癌灶恶性程度的潜力.
作者:郭雪梅;王霄英;吴冰;蒋学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37岁.发现双侧颈部包块4年半.查体:双侧颈动脉三角区可见一隆起的肿物,呈球形,表面光滑无结节,直径约2 cm,质地中等硬度,表面皮肤颜色正常,与皮肤无粘连,上下活动度差,前后活动度尚可,触压包块未引起咳嗽,无压痛,可触及搏动,未闻及血管杂音.MRI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上颈内外动脉间右侧、左侧分别可见直径约3.06 cm、1.32 cm结节影(图1).
作者:逄利博;范国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43例经引产或随访证实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143例,其中无脑儿35例、水脑畸形1例、蛛网膜囊肿3例、Galen静脉瘤1例、脑室扩张55例、脑膨出9例、Dandy-Walker综合征11例、开放性脊柱裂15例、前脑无裂畸形5例、胼胝体缺失2例、骶尾部畸胎瘤3例和脉络丛囊肿3例. 结论 超声检查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确诊率高,是产前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可靠方法.
作者:邓学东;梁青;常红梅;姜小力;唐亚奇;梁泓;冯鸿;陆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可靠性.方法 31例患者共62支颈动脉行MSCTA检查,两位研究者独立应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进行重组,采用NASCET标准测量与评估血管狭窄程度.计算不同后处理方式研究者本身及研究者间的诊断相关性(r值)及一致性(K值).并对可能影响颈动脉CTA可靠性的因素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①不同后处理方式均有较高的可靠性(P均<0.01),观察者本身的可靠性优于观察者间;②狭窄处血管腔形态(L/S)对VR观察者间的可靠性有显著影响(P<0.05);测量干扰因子对AVA观察者间的可靠性有显著影响(P<0.01);狭窄处直径测量差值对MIP及MPR观察者本身及观察者间、VR观察者间的可靠性有显著影响(P<0.05);参考点直径测量差值对AVA观察者本身及观察者间、MIP及VR观察者间的可靠性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 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可靠性较高.狭窄处直径测量、L/S、测量干扰因子及参考点的选择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白芝兰;张晓娜;李敏;戚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有明确术后病理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29例行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检查对胰岛素瘤检查准确率为90.48%,DSA检查的准确率为86.21%,两种检查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可作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安力春;吕发勤;李文秀;王茂强;徐建宏;唐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35岁.因全身乏力、消瘦2年余,腰骶部疼痛伴头晕3月余来我科行腰骶部MR检查,平扫示右侧骶髂关节、相邻的骶、髂骨及相邻的髂肌和臀中肌区域,T2WI上以片状高信号为主,夹杂着等、低信号;T1WI上呈片状稍低、低信号,病灶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晰;STIR上病灶区域呈明显的高信号;TIWI压脂增强像上病灶区域可见大小约3.50 cm×2.81 cm×3.62 cm的囊液性病灶(图1、2).
作者:赵尚开;冉华;田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探讨DWI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判定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脑梗死组(10只).脑梗死模型组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假手术组手术方法同脑梗死模型组,仅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内约1 min即拔出.两组分别于术后6 h行MR扫描.各组大鼠均于检查完后行断头取脑,将脑组织进行TTC染色和常规HE染色.结果 脑梗死模型组中,栓塞后6 h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梗死模型组中1只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果为正常,T1WI、T2WI及DWI均未见异常信号.脑梗死组8只DWI序列显示大鼠大脑右侧基底节区出现高信号.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判断脑梗死造模成功的敏感性为89.00%,特异性为100%;DWI表现判断脑梗死造模成功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结论 DWI技术在显示急性期脑梗死的灵敏度方面较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优越,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部位、范围,为动物脑梗死造模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杨利霞;贾文霄;丁爽;王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32岁.头痛头昏伴性功能、记忆力减退4年,失神发作半年,抽搐11天就诊.查体:视野缩小,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TGAb、T3和T4升高.MRI显示第3脑室前下部有一大小约3.0 cm×2.5 cm×2.0 cm的肿块,呈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周围组织受压,第3脑室及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张,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境界清楚(图1、2).患者行导航下右翼点入路开颅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视交叉上方,呈灰白色,类圆形,质韧.肿瘤组织与视神经及下丘脑粘连紧密,视神经受压变薄.病理组织和免疫组化证实为脊索样胶质瘤(图3、4).
作者:吴雪斌;王毅;张乐天;肖华亮;张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方法 对30例临床出现内瘘功能不全症状的MHD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内瘘血管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对两种主要的后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均经CTA确定了狭窄的责任血管.流入动脉狭窄3例,其中轻度1例,中度2例;流出静脉狭窄13例,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例、4例及3例;吻合口狭窄30例33处,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3处、19处及11处.出现侧支循环5例.MIP显示5例存在血栓,VR通过调整不同阈值后显示血栓4例. 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64层螺旋CTA可基本无创地显示瘘血管的全貌、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
作者:赵丽琴;贺文;张东亮;郭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70岁,头昏伴左下肢麻木2月余,神志清楚,颈软,两侧跟腱反射(++),左下肢痛觉减退.影像学检查:①CT:左侧小脑半球片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未见钙化或出血.②MRI:左侧小脑半球内结节状病灶,T1WI呈稍低和较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长径约2.5 cm,边界较清,轮廓欠规则,周围可见流空血管以及大片水肿(图1),局部脑沟稍宽,第4脑室稍变窄.静脉注射Gd-DTPA 12 ml后病灶明显强化(图2).瘤体ADC值图呈白色;DWI呈低信号,周围水肿ADC值图呈白色、DWI呈等信号(图3).3D-TOF-MRA示病灶相应区域有杂乱纤细的小血管未与脑内大动脉连通,颅底无异常血管网(图4).
作者:张禹;王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监测肿瘤再氧合状态情况,同时检测肿瘤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表达,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荷H22肝癌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根据放疗后时间1 d、3 d、5 d进行实验.对照组不进行60Co放疗,实验组接受单次15 Gy的60Co放疗.各组小鼠注射99mTc-HL91显像剂2 h后进行SPECT平面显像.各组小鼠图像通过ROI技术,计算T/NT比值.图像采集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放射性计数,计算肿瘤微分摄取率(DUR).之后迅速将肿瘤组织常规制成蜡块,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HIF-1a的表达.后将DUR、T/NT数值分别与HIF-1a的表达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DUR及T/NT比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HIF-1a阳性细胞数量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表达.结果显示DUR及T/NT比值分别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和0.86,P<0.05,双侧).结论 99mTc-HL91乏氧显像与HIF-1a的表达可用于监测肿瘤放疗后的再氧合状态,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田艳;李佳;丁重阳;付文辉;冯珏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