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李萍
目的:观察分析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在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96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名.对照组学生在传统的护理实验室进行技能训练,观察组学生在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进行技能训练,于实训课教学结束后观察两组学生技能训练效果并比较差异,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观察组的学生能力和总分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能力部分的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用于护理实训课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作者:张彩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普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持续预防控制碘缺乏病.方法:根据《上海市碘盐监测方案》、《上海市碘盐监测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每年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各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检测,并设立碘盐鉴别点开展半定量检测.结果:检测居民户食用盐535份,合格490份,合格率99.59% (490/492),不合格2份,非碘盐43份,非碘盐率8.04%(43/535),覆盖率91.96% (492/535),食用率91.59% (490/535).结论:积极、广泛、有效地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使居民了解碘盐的采购、贮存和正确的使用和食用碘盐,提高碘缺乏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是可持续预防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影荣;孙仁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0名65岁以上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分四部,即:动态阶段评估、确认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阶段效果评价.结果:应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无1例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有效地防范了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运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了解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施阶段性效果评价,以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竹云;程文佳;顾峥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前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实际中思辨性不够,不能体现临床心理护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性强、方式多变、融合贯通的特点,心理护理缺乏辨证性.笔者通过研究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体会,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现状和冠心病患者临床心理特征,提出针对性的临床心理护理对策.重点提出和探讨了辩证性临床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预后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作者:杨蓉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前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能显著提高孕产妇的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姣丽;黄成凤;李霞;朱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意外事件减少到低程度.方法:对住院期间54例意外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跌倒为高发,给药错误、外逃为多发,与年龄大、地面滑、护士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细、患者的心理未及时了解相关.结论:通过对相关因素分析,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韩伟;苏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对相关优质护理概念的认知及掌握状况,评价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患者24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相关内容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6项优质护理属性中,均未到达100%认知.观察组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对工作量及强度、医护合作、护理工作模式等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对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后勤保障、工作成就感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另外,两组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骨科护士认知优质护理概念的程度,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作者:秦红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68例住院晚期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较接受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袁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治疗.方法:对10例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治疗.结果: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后,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良好.结论: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住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
作者:闵银川;孙双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行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于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舒利迭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酸氟替卡松)吸入,连用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慧君;杨爱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项目对提高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 ~ 2011年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共计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及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肿瘤相关疲劳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为期一月的对其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肿瘤相关疲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陶涛;王林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套筒冠义齿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 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58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定期随访,并于6个月后统计修复后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58件套筒冠义齿56件固位稳定,咀嚼效能高,1件出现崩瓷,1件内冠脱落,无1例发生继发龋;30例患者异物感小,自感美观、舒适,满意度96.88%.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还红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对化疗药物认知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更好的实施临床护生的管理和代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218名临床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正确操作、副作用、正确防护等进行调查.结果:在化疗药物药理知识中;只有10.5%的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很了解.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只有16.1%的护士对应如何正确配置,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很了解.在化疗药物污染方面;只有11.5%的护生对化疗药物污染皮肤、眼睛的应急措施比较了解.在个人防护方面;只有17.4%的护生对使用生物安全柜、带手套、带防护罩等防护措施很了解.结论: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认知不足,在进入临床实习期间要进行系统化的肿瘤专科的培训,要加强对护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和水平,防止发生职业性暴露.
作者:贺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DHS组、DCS组、Gamma钉组各60例后进行上述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患者康复出院.不过Gamma钉组髋内翻、深部感染、髋关节脱位、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Gamma钉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少于其他两组,同时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情况也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首选内固定治疗,Gamma钉固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01月~ 2012年03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健康宣传教育;实验组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指导,并在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护理指导.连续干预1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烟酒控制等生活方式方面及血尿酸水平较入院护理干预治疗前明显好转,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较入院时未见明显好转,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及血尿酸水平方面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诊断及指导其相关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通过与传统二维影像对比分析来了解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疾病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特点,从而为临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 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种植体或牙周炎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用传统X线片与锥形束CT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有3名高年资医师和1名放射主管技师共同作出诊断.结果:锥形束CT和传统X线片在判断牙齿/种植体的近远中区域牙槽骨的缺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评估牙齿/种植体的颊舌侧及根分叉处的牙槽骨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能分析判断牙槽骨骨密度的改变,锥形束CT不仅能够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或牙周炎,还能够从三维方向早期观察了解其周围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
作者:黄荣;罗冬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1998年,我院在传统西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针灸治疗,CYT阴转的同时,癫痫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疗效显著.中药基础方由水蛭、干漆、芜荑、僵蚕、蜈蚣、泽泻、双花、沙参、朱砂等组成.穴位埋线:大号皮针4号肠线穿认.临床分型:1、肝经郁热、脉络受阻;2、痰湿阻窍;3、气滞血瘀;4、脾虚气弱.各型匀辩证加减,较单纯西药治疗该病,癫痫症状消失要快.
作者:薛翠桃;张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早诊早治的基础上,加强多方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围手期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鲜芳;张淑林;赵晓凤;董明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比几种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心肌内源性HSP70的诱导作用,筛选佳诱导药物及诱导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4组:NS组,NE组、NCR组、NTG组.按规定剂量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行预处理.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内源性HSP70的光密度值.结果:①所选的药物可诱导内源性HSP70产生,其诱导活性依次为:尼可地尔>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②药物预处理诱导心肌内源性HSP70的表达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尼可地尔注射液是有效的诱导心肌产生内源性HSP70的药物,佳时间为连续给药9次.
作者:邬鹏宇;郭启仓;张越栋;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移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血管危象指皮瓣移植术后因吻合的动静脉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好发于术后24~48h.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将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作为重点预防工作,开展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杜微蓝;王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