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对策及辨证性护理意义探讨

杨蓉蓉

关键词:冠心病, 临床心理护理, 对策, 辩证性, 意义探讨
摘要:目前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实际中思辨性不够,不能体现临床心理护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性强、方式多变、融合贯通的特点,心理护理缺乏辨证性.笔者通过研究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体会,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现状和冠心病患者临床心理特征,提出针对性的临床心理护理对策.重点提出和探讨了辩证性临床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预后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科序惯诊治的各型湿疹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涂患处,早晚各1次,疗程2周;对照组120例,用硫磺霜涂患处,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初诊日、第7、14、21、28天皮肤瘙痒及患处红斑、丘疹、糜烂、渗液、浸润、苔藓化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9%、83.3%、81.3%、总有效率81.3%;对照组对应分别为67.8%、51.4%、44.8%、总有效率57.5%;治疗组疗效各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临床疗效均较理想.

    作者:茅恒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直双蒂法巨乳缩小术围手术期护理

    对8例巨乳患者采用垂直双蒂法行巨乳缩小成形术.均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外形佳.通过术前对患者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术区引流情况,予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详细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宇;朱文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组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血肿吸收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优于对照组.

    作者:袁鹰;袁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12例张堰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死亡原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降低病死率,延长社区居民寿命.方法:对张堰社区212例死亡居民的死亡疾病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编码,录入电脑统计分析.结果:张堰社区2008年平均人口29007人,2008年死亡212人,死亡率为730.86/10万,其中男性116人(占54.72%),女性96人(占45.28%),肿瘤60人(占28.30%),循环系统疾病54人(占25.47%),呼吸系统疾病41人(占19.34%),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14人(占6.60%),消化系统疾病8人(占3.77%),其他35人(占16.5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肿瘤为多,因此及早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朱凤激;孙仁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上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具有典型脑梗塞症状的48例入院患者经核磁共振及头部CT证实脑大面积脑梗塞,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康复情况.结果:在这48例患者中伴有出血性脑梗塞10例(21%),死亡14例,病死率31%,33例致残,致残率98%,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及早做出准确诊断,积极改善缺血及再灌注治疗,高压氧仓改善脑细胞缺氧,减轻损伤,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极易出现出血性脑梗塞,临床上应极力尽早治疗,行必要的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意义深远.

    作者:夏烈新;冉文;陈立铭;吴慧芳;李知莲;涂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对策及辨证性护理意义探讨

    目前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实际中思辨性不够,不能体现临床心理护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性强、方式多变、融合贯通的特点,心理护理缺乏辨证性.笔者通过研究冠心病临床心理护理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体会,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现状和冠心病患者临床心理特征,提出针对性的临床心理护理对策.重点提出和探讨了辩证性临床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预后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作者:杨蓉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生实习期间法律知识培养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法律知识培养的必要性.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护生法律知识培训需求调查表,对我院212名护生对法律知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有196名护生对护士条例一点都不了解,有24人在学校未进行过规范培训,有202人认为护生法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有173认为护生法律培训对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结论:护生在实习期间法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贺春英;常力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积极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佳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其必要条件首先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

    作者:赵静;郭新宁;柯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型光棒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光棒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择80插管全麻患者分为光棒/导管组(A组)和喉镜/导管组(B组),麻醉后A组: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满意后,接麻醉机.B组:常规置入喉镜,窥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记录操作时间、MAP、HR、SP02及不良反应.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咽喉疼痛病例少于B组,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插管后1分MAP和HR与诱导前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Survivin与皮肤肿瘤

    Survivin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功能,不表达于正常皮肤而选择性地表达于多种皮肤肿瘤组织.笔者将Survivin结构、抑制凋亡的机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以及与皮肤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叶文静;邢卫斌;秦兰英;付国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给予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2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血栓通、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及甘露醇等常规治疗;两组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1%,对照组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出血并发症,溶栓后再闭塞4例,死亡1例,对照组症状性出血2例,再闭塞5例,死亡3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3~6h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方翔;曹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治疗腋臭

    目的:评估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 2011年12月应用微创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91例.结果:91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复诊,检查异味完全消失,小切口闭合,无感染、血肿或皮肤坏死发生.结论:负压抽吸+搔刮术治疗腋臭是当前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郑晓明;高凤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所致头痛

    颞肌损伤引起的头痛在临床较为多见,且易与其他疾病引起头痛相混淆,相关报道少见,我科采用丹红复合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颞肌损伤引起头痛,取得很好效果.

    作者:刘振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门诊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少部分为多发.一般认为与此激素作用活跃有关,多发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严香菊;赵冬梅;司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分析的方法,研究门诊定期产检的600名孕妇,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于不同妊娠时期测定血β-HCG的变化并加以分析.结果:①正常妊娠孕妇妊娠8~12周血β-HCG明显升高,孕中晚期则维持在较低水平(P<0.01);②HDCP患者妊娠中晚期血β-HCG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升高(P<0.01),子痫前期组血β-HCG值又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③妊娠28 ~ 36周是HDCP的高发孕周,且易发展为子痫.结论:血β-HCG可以作为临床预测HDCP发生的有效检测指标.

    作者:吴云波;吴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其中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重点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健康方法的应用;比较2组的知识掌握及应用程度.结果:干预组健康教育评估得分明显好优对照组(P<0.05),患者在满意度等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度,及健康知识的应用程度,在针对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患者护理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晶茹;王晴;林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注射器法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采用注射器法抽吸、注射移植自体颗粒脂肪修复面部凹陷畸形9例,均注射1次.结果:8例效果满意,1例效果欠佳,患者不愿再次手术.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对治疗面部凹陷畸形效果安全可靠、创伤小、无瘢痕、无排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柏林;郭建;权背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ICU危重患者113例留置导管的护理

    目的:本文旨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ICU室11 3例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有效的对113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之后,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对其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并全面保障了对其抢救的成功率.本文1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不但可以方便、有效的对其进行治疗与护理,还大大提高了对其施以抢救的成功概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程序性康复护理

    由于截瘫患者肢体功能缺损的特殊性,对截瘫患者进行的更全面、细致、系统的专科护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护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康复理疗训练和护理以及返家后的持续功能训练指导和护理.针对不同康复阶段的截瘫患者,需要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本文对截瘫患者程序性护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龙小燕;罗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