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来启;陈忠勇;沈运彪;李金玺;姚尚圣;万紫春
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均可造成一侧上唇局部萎缩畸形而影响面容.由于上唇组织特殊的颜色、质地和结构均无法用其它组织替代,修复颇感困难,传统方法均需两次手术方能完成.我们应用腹部皮下组织瓣+V-Y成形术修复上唇萎缩,一期修复一侧上唇萎缩畸形l例,效果满意.
作者:郭应信;殷国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皮肤瘢痕97例,共置入扩张器1 49个,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85例134个扩张器置入术后无并发症,效果满意.12例1 5个扩张器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10.1%.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夏来启;陈忠勇;沈运彪;李金玺;姚尚圣;万紫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形象美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错(牙合)畸形患者及家长认识到错(牙合)畸形带来的危害,不仅给患者带来美观、咀嚼功能及发音的影响,更给其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据我院口腔科在2009~2011年对石家庄几所中小学口腔健康普查结果,口腔错(牙合)畸形发生率高达60%~70%,但进行正畸治疗的不到1/3.在正畸治疗中,各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正确的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心理指导,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将在我院做正畸治疗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彦伟;陶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临床评价安氏Ⅱ类患者使用橡皮筋进行Ⅱ类牵引的真实效应.方法: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PUBMED和CNKI共5个数据库.纳入包含了在安氏Ⅱ类患者中使用Ⅱ类牵引并评估了牙性和骨性改变的研究.因为方法学的异质性而放弃Meta分析,只做定性评价.结果:检索到437篇文献,其中9篇符合笔者的纳入标准.4篇单独研究了Ⅱ类牵引的效果,另有5篇比较了使用Ⅱ类牵引和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安氏Ⅱ类病例矫治的效果.结论:Ⅱ类牵引能有效改善安氏Ⅱ类错(牙合),效应主要是牙性的.从长远角度上看与固定功能矫治器的效应相似,对软组织改变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桂玲;孙德文;余兴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通过鼻部局部亚单位的综合调整达到整体鼻型的完美统一效果.方法:鼻小柱窄处切口,联合鼻翼缘切口,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硅胶片、异体真皮补片,分别对鼻背、鼻头,鼻小柱、鼻中隔进行逐一调整手术,观察效果满意后缝合皮肤切口,后加压包扎72h.结果:本组58例除1例鼻翼感染,1例术后鼻小柱切口瘢痕明显外,其余恢复都较满意.结论:分段鼻整形是通过对鼻部的局部的修饰处理,来达到整体的完美统一的效果,使术后效果改善更明显、外观更自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简单易行、手术损伤小、便于操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兵;王英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比较复杂,畸形包括:鼻下部偏斜、忠侧鼻翼塌陷、鼻翼基底过低、鼻翼外展下移、鼻翼一面角呈钝角、鼻孔基底塌陷、鼻中隔偏曲等.患侧上颌骨梨状孔边缘发育不全被认为是发生鼻翼基底过低的原因之一,对于此类畸形常采用骨或生物材料移植于梨状孔外下缘的上颌骨前壁,将塌陷的鼻翼基底垫高,使双侧鼻翼基部在同一水平,达到更好的鼻畸形矫正效果.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共收治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翼基底塌陷畸形48例,其中采用块状髂骨移植25例,颏部皮质骨移植18例,Medpor种植体移植5例,随访3~12个月,患侧鼻翼基底塌陷畸形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辉;池朝玲;方绍伟;卢彬;张树青;高培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8例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治疗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正畸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下进行正畸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与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以评价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干预组治疗后SCL-90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期间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斌;徐琛;吴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一种侵犯巩膜和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分部区皮肤的良性色素性皮肤病.好发于眼部、颧部和颞部,皮损颜色为褐色、褐青色、紫蓝色、黑色,直径为1~10mm的小斑片,也可为大面积的斑片.此病是由日本东京大学皮肤科Ota第一次报道,1937~1940年Tanino对临床26例太田痣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分类,1956年FitZPatrick把它归类为色素性皮肤病,习惯用太田痣命名[1].太田痣的发病原因不明,发病率约0.1%~0.2%,男女比率约1:2.5,日晒、劳累、情绪不好、月经及妊娠可加重本病.自2006年以来,笔者科室应用Med1iteC3-Q 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患者,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太田痣患者激光疗效存在差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章;林宝钗;田仁雪;陈晓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术后反应.方法: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对照组(41例)则常规去骨劈冠后拔除.两组术后局部疼痛、肿胀情况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成功率为97.5%.与常规去骨劈冠拔除法(对照组)比较,微创两步截冠法(实验组)的疼痛和肿胀程度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
作者:周章华;霍丽;赵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方法在正畸矫正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1 8例(男8例,女1 0例),年龄7~12岁,平均10.5岁.对每个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扫描所得DICOM格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结果设计矫正计划,进行正畸治疗.结果:根据三维重建获得信息,有2例患者进行恒牙拔除,4例患者扩大间隙后等待中切牙自行萌出,12例患者进行开窗手术后固定正畸牵引导萌.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临床治疗能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对于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诊断、设计、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文;王燕;宋玲;张春艳;吴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真皮内导管和分泌部分化的良性肿瘤[1].国外首先由King[2]于1930年报道.1956年,Kersting和Helwing[3]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综合描述.国内早由任太于1964年[4]报道了1例,迄今仅见12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男;陈亮;杨东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酒渣鼻是皮肤科及美容门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中年男女性.发病早期带来不适,晚期形成鼻赘严重影响患者形象,容易给患者造成自卑心理,甚至影响社交,故需早期治疗.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微晶磨削术中药面膜治疗酒渣鼻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颜龙;张禁;甄伟;姜功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整形技术处理急诊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经验.方法:1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其中9例合并四肢骨折,手术彻底清创,采取多科协作,撕脱皮肤反取皮植皮联合Ⅰ期中厚皮片移植治疗,效果良好.结果:12例患者中9例合并四肢骨折,l0例Ⅰ期植皮存活,2例Ⅱ期手术植皮成功,9例骨折者仅一例骨折二次固定成功,四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多科协作,整形外科技术应用中厚皮片回植联合游离植皮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可靠,大程度地保全肢体的外观及功能.
作者:曾学文;宋朝晖;李朝阳;郭智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防治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3月~ 2011年12月应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术后12天内痊愈出院,7例出现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4例、钛网外露3例而延迟出院.随访3~24月,大多数病人术前缺损综合征基本消失,其中2例癫痫发作明显缓解,1例肢体瘫痪明显改善.但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癫痫发作,2例出现疼痛,3例对额部塑形不够满意.结论:手术者的思维与技巧是修补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术中的细心、耐心操作和术后的正确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
作者:黄明镜;郭国祥;余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围绕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准则、基本构架以及主要特点几方面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中医美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对中医美容专业建设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作者:谷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及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在初戴矫治器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周、治疗后3、6、9个月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比较两种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有积极作用.
作者:展望;侯录;韩晶莹;李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首先设计皮片,局麻成功后,松解粘连的瘢痕组织,在耳后乳突区切取全厚皮片;将皮片修整后先固定鼻小柱缺损上端,在人中位置用褥式缝合使其形成人中及人中嵴,间断缝合受区皮片,后固定打包加压;耳后供皮区两侧直接拉拢缝合.结果:采用该方法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8例,皮片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18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矫正良好,移植皮片色泽、质地接近周围正常组织,鼻小柱无明显偏移,供受区切口无明显瘢痕.结论:耳后游离皮片能较好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具有术后瘢痕小,供区隐蔽等优点.
作者:丘基俊;石志艳;朱赛玲;薄红兵;甘学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评估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联合外用咪喹莫特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紫红型、肥厚型)的疗效.方法:将28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5次后颜色改变不明显甚至颜色加深的鲜红斑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外用咪喹莫特,每天1次,持续1月,间隔1.5月后重复治疗,2次激光治疗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继续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2次后观察效果.结果: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外用咪喹莫特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原来单用脉冲染料激光的治疗效果.结论:基于本试验初步研究的结果,脉冲染料激光加咪喹莫特在难治性鲜红斑痣治疗上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罗滔;谭军;李高峰;邹勃生;钟茜;欧阳华伟;刘东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虽然现在冻伤患者没有以前条件艰苦时多,但由于所处地理的原因,笔者于2005年12月~2012年12月间接诊了35例重度冻伤的患者,冻伤部位集中在肢体暴露部分,病情严重,情况特殊,笔者采用交胸腹超薄皮瓣予以修复,既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救治患者,又考虑到了美学外观,临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荔湘;韩东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应用多色分层复合树脂修复前牙IV类洞,观察其美学修复效果.方法:选取40颗Ⅳ类洞患牙,先经牙体预备,而后制备硅橡胶背板,比色,粘结,多色分层树脂修复,后进行咬合调整,精细抛光,分别于术后1周、3、6、1 2、24月复查修复体充填效果.结果:36例充填体在24个月内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临床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多色分层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牙体,在较少磨除牙体组织的同时取得较好的临床美学效果.
作者:王晶;王爱芹;孙继军;舒婧媛;荣丽;郭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