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钱黎俊;许建荣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位移值(Dm)及应变率(SRs).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心肌收缩期大位移和峰值应变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减低(P<0.01);合并高血压组左心室壁中间段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TDI技术为糖尿病心脏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方法,局部心肌收缩期大位移及峰值应变率能够成为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较敏感指标.
作者:张军;项娟娟;朱永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声像图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18例中超声诊断15例,误诊3例,诊断正确率83.33%.其中透明细胞癌囊性变7例,囊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5例,多房性肾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壁上见透明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1例.结论 囊性肾细胞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了解其声像图特点能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蔡迪明;李永忠;罗燕;彭玉兰;张刚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尘肺病是一个临床概念,需要综合诊断.影像学诊断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存在,明确病变范围、分布等,还能对病变进行分级,以指导治疗.目前高千伏X射线胸片改变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和首选方法,还有多种胸部成像技术可供选择,包括CR、DR、CT、MRI等,大大提高了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曾庆玉;李宝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SSS)临床并不少见.本文对6例SSS患者行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TRICKS)技术检查,探讨TRICKS技术诊断SSS的价值.
作者:黄松涛;韩景奇;董益国;盛鸿颖;李京龙;刘兰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成像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120例孕龄在22~28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扫查,比较两种方法获得胎儿心脏图像的质量和扫查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分析STIC技术的成像方法. 结果 120例正常胎儿心脏均获得满意的容积图像,各切面图像的显示合格率与常规二维扫描图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示出常规二维不能显示的切面.所研究的120例样本中,共有85例可计算常规二维超声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5.26±2.01)min;共有104例可计算STIC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4.47±2.32)min. 结论 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超声能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切面和信息,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大大减少胎儿心脏接受超声波照射的时间.
作者:王真娜;姜志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DCM心衰患者与27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及中间段水平各节段室壁达收缩期大位移时间,计算各短轴水平经心率校正的室壁达收缩期大位移时间(Tc)的大差值(Tc-dif)及标准差(Tc-SD)、间隔-左心室后壁延迟时间(SPWMD)、间隔-左心室前壁延迟时间(SAWMD)、间隔-左心室侧壁延迟时间(SLWMD)、间隔-左心室下壁延迟时间(SIWMD)、前壁-下壁延迟时间(AIWMD).结果 在二尖瓣水平,DCM组的Tc-dif、Tc-SD、SLWMD、SPWMD、SIWMD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乳头肌水平DCM组的Tc-dif、Tc-SD、SAWMD、SPWMD、SIWMD、AIWMD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能够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的同步性.
作者:叶振盛;郭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阴囊急症的临床特征和高频超声表现.方法 分析112例小儿阴囊急症的超声和临床表现,并与终诊断及治疗方案对照.结果 急性附件扭转65例,超声表现为睾丸上极或附睾头旁回声不均结节,伴或不伴继发反应性炎症.睾丸完全扭转21例,超声示患侧精索螺旋状扭曲成团,睾丸内无明显血流信号;不全扭转4例,患侧精索走行纡曲,睾丸内均可测及少量低阻血流信号.急性睾丸、附睾炎22例,除1例化脓性睾丸炎外,其余病例受累结构血供增多;超声诊断符合率约为98.21%(110/112).三者临床表现虽部分重叠但仍各具特征.15例附件扭转、25睾丸扭转及1例急性睾丸炎接受手术治疗,余均予以保守治疗.结论 客观、准确的急诊超声诊断报告,辅以全面深入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为小儿阴囊急症的诊疗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陈舜;薛恩生;林礼务;梁荣喜;林晓东;俞丽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淋巴管肌瘤病(LAM)胸部及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方法 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LAM胸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以肺内表现首发,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他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气胸、胸闷、咯血、咳嗽、乳糜胸等;病程中均未出现肺外表现,仅1例无意中发现腹部巨大肿物,但无肺内表现.胸部CT表现为两肺散在或弥漫分布囊腔影,大小2~20 mm,囊壁薄而清晰,并且大多数囊腔间肺实质正常;4例合并肺大泡形成;2例出现胸腔积液.10例行腹部CT检查,7例有异常表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其中1例并腹膜后多发淋巴管肌瘤、腹膜后及腹腔积液,1例并肝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脾脏增大;余4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腹腔积液1例,腹膜后肿块并脾脏增大1例. 结论 LAM胸腹部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强军;宋海乔;高万勤;赵可;李云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RAP)综合征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5例TRAP超声图像、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TRAP声像学特点.结果 5例TRAP初次确诊孕周为13~28周,均于产后得到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心畸胎血液循环呈现反向动脉灌注的特点.5例中2例引产;1例流产;1例超声引导下接受无心畸胎减胎术,妊娠至37周分娩;1例在超声密切监测下妊娠至32~(+4)周分娩,新生儿结局良好.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TRAP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方案和分娩时机的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谭喜平;王慧芳;胡芷洋;林琪;冯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探讨肾动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患者的肾动脉64层MSCTA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的解剖变异并根据主肾动脉的数量对肾动脉解剖进行分类、分型.结果 肾动脉解剖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9.20%(98/250)和22.80%(114/500),其中肾动脉提前分支和副肾动脉变异发生率分别为9.60%(48/500)和11.80%(59/500),性别、左右肾之间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单侧和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分别为32.80%(82/250)和6.40%(16/250),双侧肾动脉的解剖变异组合呈现多样性.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变异.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对于肾脏移植手术供肾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诸静其;郝楠馨;常时新;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SCD)是体内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好发于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者视神经、小脑、脑干和大脑白质亦可受累.SCD临床较少见,诊断较困难,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回顾性分析8例SCD患者的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MRI表现.
作者:范光明;沈金丹;孙红赞;王玲;文伟;曾新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和11例拟诊冠状动脉病变(CAD)患者的64层CTA和MPI图像.按照目测直径法判断CTA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相应MPI图像上的心肌缺血分为可逆性和固定性灌注异常区.结果 31例患者的124条冠状动脉中,23条CTA图像上狭窄≥50% ,其中7条(30.43%)狭窄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上呈现灌注异常区;101条狭窄<50%及正常,其中10条(9.90%)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图像上呈现灌注异常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而冠状动脉不同狭窄部位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39,P=0.065).64层螺旋CTA在探测MPI图像上缺血心肌节段所对应的狭窄≥50%冠状动脉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18%、85.05%、90.01%和30.43%.结论 64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重要形态学信息,但其探测功能相关狭窄≥50%冠状动脉的阳性预测值较低,而MPI则是评价CAD导致心脏功能改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董薇;杨本涛;宋乐;李全;李静;王振常;戴皓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均进行~(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摄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二者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 ~(99m)Tc-奥曲肽显像和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1.67%、66.67%(χ~2=4.54,P<0.05),特异性分别为100%、37.50%(χ~2=4.65,P<0.05),准确性分别为93.75%、59.38%(χ~2=10.54,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6.19%(χ~2=5.93,P<0.0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27.27%(χ~2=3.92,P<0.05).联合两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100%、96.88%、82.14%和47.06%. 结论 ~(99m)Tc-奥曲肽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何小江;黄劲雄;陈贵兵;俞浩;吴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生长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测量14~39周正常胎儿左心房(LA)、右心房(RA)、左心室(LV)、右心室(RV)、主动脉(AO)和肺动脉(PA)内径及卵圆孔大小(FO)、心脏面积(HA)、胸腔面积(TA)、心脏周长(HC)、胸廓周长(TC),分析孕周与测量值的关系. 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胎儿时期心脏各腔室大小、AO、PA及室间隔(IVS)厚度随孕龄增加而增大,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左心房与右心房内径比值(LA/RA)、左心室与右心室内径比值(LV/RV)、心脏周长与相应胸廓周长比值(HC/TC)、心脏面积与相应胸廓面积比值(HA/TA)与不同孕周比较各比值变化不明显. 结论胎儿心脏随孕龄增加而增大,其中心脏面积与孕周具相关性.
作者:常红梅;邓学东;唐亚奇;冯鸿;梁泓;夏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空洞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多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鉴别诊断困难.周围型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并发空洞.本文就空洞的定义及其病理基础、周围型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在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邦国;马大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时间段大鼠C6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30只荷瘤大鼠按种植周数分成1、2、3周组,分别行对比剂稳态磁化率对比MR成像,测量肿瘤周边区、中央区及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区的BV和VSI_(MRI)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随种植周数增加,肿瘤中心区的BV先升后降,与组织学上肿瘤中央区宿主血管退缩、血管密度下降及出现明显坏死区有关;周边区BV持续上升,与周边区具有活跃的血管生成有关;肿瘤中心区及周边区的VSIMRI值均逐渐增大,以中心区增大更为明显,且同时间段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时间段、相同ROI内MR与组织学测量的VSI均明显相关(P<0.01).结论 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所测量的BV和VSI_(MRI)值能准确地反映胶质瘤生长、发展过程中微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
作者:牛洪涛;张文丽;郭启勇;于兵;马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33例患者38个前列腺结节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 结果 良性结节20个,其中17个位于内腺;恶性结节18个,其中14个位于外腺.内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清晰,有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增强早于正常外腺组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及加速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P<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P<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造影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达峰时间、加速时间、峰值强度等参数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查月琴;沈卫东;陈卫国;林和平;沈玲玲;蔡宗强;蔡晓峰;侯健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左心室壁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检测60例CHF患者及对照组30名正常人的心肌运动,应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_s)、持续时间(T_s)及PSS峰值速度(V_(pss))、持续时间(T_(pss)). 结果 CHF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均为34.44%,其中病理性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4%、29.72%.对照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0.56%,未发生病理性PSS.与对照组的生理性PSS相比,CHF组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增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 结论 CHF患者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高、持续时间长,可能是导致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运动的原因之一.
作者:温江田;张军;刘丽文;张海滨;沈敏;戴杨;崔明亮;李金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布、超声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 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中,11例(91.67%)为单发,直径0.9~8.0 cm;分布在躯干66.67(8/12)、四肢近端16.67%(2/12)、头颈部16.67%(2/12);83.33%(10/12)肿瘤出现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肤下层.91.67%(11/12)肿瘤呈不均匀弱回声,66.67%(8/12)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瘤内部无液化或钙化且不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91.67%(11/12)肿瘤内彩色多普勒显示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患者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下层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呈不均匀弱回声、内部血流较丰富、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敬基刚;彭玉兰;罗燕;李永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二尖瓣口血流波形与二尖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波形测量结果不一致性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82例窦性心律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步心电图记录.于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心尖二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左心室后壁、左心室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DTI舒张期波形;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波形;计算MV-E/A、DTI-e/a-ann及E/e-ann, e-ann为6个位点的平均值.结果 182例患者中,依二尖瓣口血流和6个位点二尖瓣环波形的测量结果分成4组,组Ⅰ:MV-E/A<1.0,同时6个位点DTI-e/a-ann均<1.0,共68例,MV-E/A为0.71±0.16、E/e-ann为15.91±6.78;组Ⅱ: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共38例,MV-E/A为0.76±0.12、E/e-ann为10.37±2.63;组Ⅲ:MV-E/A≥1.0,同时6个位点的DTI-e/a-ann均≥1.0,共23例, MV-E/A为1.74±0.42、E/e-ann为9.57±2.39;组Ⅳ: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共53例, MV-E/A为1.31±0.31、E/e-ann为13.27±9.46.组Ⅰ、Ⅱ、Ⅳ的平均年龄均大于组Ⅲ(P<0.05),组Ⅰ与组Ⅱ的平均年龄和MV-E/A基本相同(P>0.05),但组Ⅰ的平均E/e-ann明显高于组Ⅱ(P<0.05);组Ⅲ与组Ⅳ比较,两者的MV-E/A差别不大(P>0.05),但后者的年龄、E/e-ann均大于前者(P<0.05);组Ⅰ、组Ⅱ与组Ⅳ之间,组Ⅳ的平均年龄小于组Ⅰ与组Ⅱ,但组Ⅳ的E/e-ann小于组Ⅰ而大于组Ⅱ(P<0.05).结论 ①MV-E/A<1.0伴有6个位点DTI-e/a-ann均<1.0提示左心室充盈压较高;②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者有左心室充盈压较高的倾向;③MV-E/A<1.0,同时6个位点中有1~6个位点的DTI-e/a-ann≥1.0或MV-E/A≥1.0或同时6个位点的DTI-e/a-ann均≥1.0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可能有较大变数;④年龄对MV-E/A和DTI-e/a-ann测值有较大影响.
作者:贺声;沈燕华;李馨;杨京伟;张云山;任贺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