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霄;王蒙蒙;李永聪;佟丽;沈雯娜
瘑疮为常见中医皮肤病,相当西医掌跖脓疱病和手足湿疹.追述历史,检索文献,考证“瘑”起源于甲骨文.《玉篇》、《康熙字典》、《辞海》沿用瘑,多数文献普遍错误地杜撰为“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将杜撰的“瘑疮”名词误定为国家标准,应立即纠正.现介绍其源流及字的应用.
作者:马振友;李雨璇;马毳毳;韩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扁平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赘生物,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的主要人群为青少年,好发于面部、手背,亦可累及四肢,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临床上常用冷冻、电灼等方法或外用维A酸、咪喹莫特、鬼臼毒素等药物治疗,疗效有异,且常引发瘢痕、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2012年5月~2013年5月,笔者采用Q开关532nm Nd∶YAG激光治疗扁平疣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楠;张慧娟;孔祥明;高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内连续缝合尿道皮瓣预防阴茎再造术后尿漏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技术完成尿道成形1 65例,采用皮内间断缝合技术完成尿道成形91例.结果:尿道皮瓣连续缝合组165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漏5例,发生率为3.0%;间断缝合组91例患者出现尿漏12例,发生率为13.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茎再造尿道皮瓣成形时采用皮内连续缝合可以明显降低再造术后尿漏的发生,是预防尿漏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有较高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赵烨德;李旭东;张连杰;周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羟基磷灰石(HA)/壳聚糖(CS)复合支架材料中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探讨复合材料与细胞的相容性.方法:穿刺法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3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MSCs,体外贴壁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形态、数量生长情况,描绘生长曲线.将第2代细胞以高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中体外三维培养,观察其细胞相容性.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筛选得到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能够连续传至9代以上,第2、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时,可在HA/CS复合支架材料上良好的附着、生长和增殖.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培养,HA/CS复合支架与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朱洪智;卢涛;杨晓晖;李荣耀;尹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雷帕霉素的不同药物浓度干预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CK-8方法检测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前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的P70s6k、4E-BP1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的吸光度,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各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药物浓度取10nmol/L),RT-PCR和western blot 对不同药物浓度(0.1nmol/L、1nmol/L、10nmol/L、100nmol/L)干预前后,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各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的P70s6k、4E-BP1表达.
作者:李永峰;朱世泽;郑志芳;王朝阳;吴文艺;蔡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睑袋成形术中利用眼轮匝肌矫正泪沟畸形的方法.方法:在常规睑袋成形术中,利用切下的眼轮匝肌组织瓣,平铺于泪沟凹陷处的骨膜上,适当固定,填充泪沟局部凹陷,达到平坦,过渡自然的外观.结果:本组共施行手术71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泪沟畸形及睑袋畸形、睑颊沟显现等体征均得以矫正,中面部较术前明显年轻,无下睑凹陷、外翻或巩膜过分显露、睑球分离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利用眼轮匝肌瓣法矫治泪沟畸形的睑袋成形术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修复伴有泪沟、睑颊沟显现且眶隔脂肪不多的睑袋求美者.
作者:张翰理;阮庆玲;吴文兵;余曼利;钟书霞;应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隆乳手术中,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与静脉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行乳晕切口假体置入隆乳术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Ⅱ组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行静脉全麻,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于术后即刻、术后25min、术后60min伤口的疼痛情况(采用VAS标准:0分为无疼,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后,在手术后2h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的麻醉止痛效果优于Ⅱ组,患者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Ⅱ组.结论:与静脉全麻相比,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的效果更好.
作者:司小强;杨国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口服自拟清热解毒汤,每天1剂,分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55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15g,每天2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沈胡刚;金丽燕;陆明明;顾芳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36例痤疮患者3次,治疗间隔时间3~4周.结果:总皮损和炎症性痤疮皮损分别减少57.1%与82.3%,随访6个月后皮损继续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局部可出现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和局部水疱,但未发现色素减退.结论: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炎症性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王芳芳;张东晓;熊玮;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黄褐斑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Wood灯照射色素积聚的部位,临床上将黄褐斑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1].
作者:单霄;王蒙蒙;李永聪;佟丽;沈雯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Green Or和Single Bond光固粘结剂两种方法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针对临床中2度和2度以上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1 87例(35 7颗患牙),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以Single Bond为对照组,Green Or为实验组,分别观察两组的即时、1个月、6个月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即时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1%,1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1.5%和68.1%,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6.9%和51.0%,统计学分析有明显显著性(P<0.01).结论:以Green Or来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东烜;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烧伤创面愈合后口服曲尼司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7月~201 3年1月间至我院就诊的30例烧伤患者在其创面愈合后予口服曲尼司特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取同期烧伤创面愈合后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创面愈合后6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曲尼司特胶囊在防治烧伤瘢痕增生中疗效显著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彬;首家保;杨小辉;唐哲明;毛庆龙;柳大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用高值耗材一般指分属于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并对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且价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1].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骨科植入材料、吻合器、闭合器、钉仓、各类补片及止血材料等.过去,常出现高值耗材缺货、断货、过期、丢失以及漏收、错收费用问题.自2005年我院逐步实行高值耗材科学有效的统一管理,2010年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条形码管理,不仅减少了损失和浪费,而且存储有序、取用便捷、高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淑珍;吴福丽;李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影响患者容貌及生活.目前痤疮患者集中在两大群体:青春期男女及青中年女性.青中年女性痤疮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也被称作迟发性痤疮(发病年龄大于25岁).西医治疗多从抗菌、抑制毛囊皮脂导管角化、抑制皮脂腺增生和分泌、直接或间接阻断雄激素对皮脂腺作用等入手,常用如维A酸类药物内服、外用,或性激素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梁建忠;张中立;周计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为支抗远移磨牙后,牙颌面结构垂直向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以微种植体为支抗远移磨牙错拾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21例拔除4颗前磨牙病例作对照.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拍摄数码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分析几项相关项目,以评估存在的正畸治疗后垂直向变化.结果:磨牙远移组比拔牙组矫治后ANS-Me (mm)显著增高.统计学分析表明,拔牙组治疗前后PP/OP(°)变化具有显著差异,然而其他项目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磨牙远移组与拔牙组矫治后面部垂直高度均增加,但下颌骨的生长方向可以部分地抵消这种作用.
作者:陈建明;肖秀凤;周丽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后牙大面积缺损时纤维桩修复的适应证范围.方法:选取后牙大面积缺损并要求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前磨牙1/2牙体缺损组纤维桩核修复共29例,磨牙1/2牙体缺损组纤维桩核修复共38例,磨牙2/3牙体缺损组纤维桩核修复共21例,金属桩核组金属桩核修复共20例,随访3年.通过对脱落率、折断率、成功率等三方面的观察,进行比较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纤维桩核修复的患牙有2例脱落,1例桩折断;金属桩核修复的患牙有2例脱落,3例根折.结论:后牙大面积缺损需要行桩核冠修复时,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纤维桩核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金属桩核,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毛莹莹;刘淼;姚贵良;李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月~ 2011年6月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医用生物蛋白胶组(n=24)和对照组(n=26),术后从术区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区有无感染、面瘫、涎瘘及Frey综合征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医用蛋白胶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总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蛋白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创口的愈合.
作者:金波涛;郑卫卫;于洁;曹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人皮肤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将60例有皮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30例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作为实验组;30例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实验组同对照组相比,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创面修复时间快,愈合明显缩短2~3天.结论: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快组织的修复.
作者:王晓红;赵欣美;赵正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重度眉间纹效果稳定的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在眉头部切口离断部分皱眉肌,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充填眉间凹陷区域,在动态及静态重度眉间纹形成机理上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通过二者结合,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 结果:15例受术者术后随访6月形态满意,眉间较术前饱满,皱眉肌力明显减弱,重度眉间纹根据术前不同程度变浅或消失,眉间部年轻化效果明显.结论:在离断部分皱眉肌基础上辅助自体颗粒脂肪充填,对于重度眉间纹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刘玲;解永学;邵祯;杜太超;于波;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头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头发的疏密程度对人体的容貌及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头部瘢痕性秃发毁损容貌,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我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患者42例.
作者:杨中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