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锡;郑华英;刘伟波;朱光源;吴伟雄
目的 认识泌尿系软结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例泌尿系软结石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 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膀胱结石分别行经皮肾镜、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合敏感药物治疗及冲洗、治愈出院.结论 泌尿系软结石常继发于感染,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超声诊断软结石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秦大新;张雪红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检查在儿童呼吸道异物中的价值,提高儿童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影像检查及不同类型不同部分的影像表现.结果 声门附近异物8例,6例可见异物的直接征象.主气管异物16例,均可见两肺不同程度的肺气肿,透视下13例可见心脏反常大小,其中的5例可见异物在气管内的上下移动.右支气管异物24例,左支气管异物14例.32例患者可见明确的肺气肿伴纵隔摆动.全部病例后作了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取出不同种类的异物包括金属类2例,动物骨骼7例,花生26例,各种瓜子19例,水果、蔬菜5例,其他3例.影像诊断正确55例(88.71%),误漏诊7例(11.29%).结论 双能量减影加透视检查,必要时辅以CT冠状位扫描,可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翟健坤;麦卫国;张绍伟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输尿管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460例年龄2个月~3岁,无明确排尿异常症状的婴幼儿泌尿系统进行普查.结果 共检出先天性输尿管畸形8例,其中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囊肿2例,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证实.结论 高频超声对于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输尿管畸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洁;杨云霞;李久益;肖春华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MSCT影像学特点,以及hsCRP在预测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1月因不稳定心绞痛行CTA检查的254例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检测生化指标和hsCRP,比较CTA影像学上冠脉病变情况和钙化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hsCRP水平[(4.79±2.57)mg/L]高于非糖尿病组[(2.18±1.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比率为34.9%,钙化病变比率为64.2%,糖尿病组二者比率分别为14.5%和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CTA影像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弥漫,钙化更明显,血浆炎症介质水平hsCRP升高.
作者:董军亚;姜铁民;林章超;柴小红;岳继华;李学文;赵季红;张梅;李晨;侯艳艳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模拟人类周围神经牵拉伤机制,通过MRI与病理对照,探讨兔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的制作.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坐骨神经,使用无齿钳牵拉神经制作牵拉伤.每只兔在术前及牵拉伤后第3天均行双侧坐骨神经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2WI、T1WI、3D T2WI/SPIR、Mixed多回波序列(测量T1值)及SE多回波序列(测量T2值),并进行病理检查及后肢功能的评价.结果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牵拉侧后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反射功能出现障碍,T2WI及T2WI/SPIR序列坐骨神经增粗,信号增高.损伤后与损伤前相比,牵拉近段、牵拉段、牵拉远段神经的T1值及T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伤神经病理表现为髓鞘崩解、轴突丧失.结论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MRI表现为神经增粗,T1、T2时间延长,通过病理对照,模型制作成功.
作者:周翠屏;成丽娜;段小慧;沈君;梁碧玲;程传虎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低速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兔脑CT灌注成像中的效果.方法 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使用A方案(典迈伦400 mgI/ml,流率1.0 ml/s);B方案(400 mgI/ml,流率0.5 ml/s);C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行脑CT灌注成像,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对比各方案脑CBF、CBV、MTT、灌注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A、B、C三种方案测得脑CBF平均值分别为(69.8±11.4)、(72.2±12.8)、(74.8±10.3)ml/(min·100 g).CBV平均值分别为(2.5±0.3)ml/100 g,(2.7±0.2)ml/100g,(2.6±0.3)ml/100g.MTT平均值分别为(2.27±0.19)s,(2.30±0.26)s,(2.55±0.30)s,三种方案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4 s、5 s、5 s.大脑中动脉增强峰值分别为(193.5±5.1)、(164.7±5.2)、(163.0±7.1)HU,A方案高于B、C方案,B、C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兔脑CT灌注成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降低注射速度而对灌注参数结果无明显影响;注射速度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作者:刘红军;梁长虹;王广谊;黄飚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建立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参考值范围,为早期发现房室传导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100名中晚孕超声筛查结果正常的胎儿(15~40孕周),按检查时不同胎龄分为5组进行研究.获得TDI动态图像后脱机软件QLAB分析测定房室传导时间,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将AVCT与心率及孕周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研究的胎儿出生后尽量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范围为(123.9±10)ms;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心率成负相关(Y=190.261-0.467X, P<0.01),与孕周无明显相关(Y=0.045X,P=0.66).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为测量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良好方法;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孕周无相关,而与心率呈负相关;正常值的建立将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房室传导异常.
作者:张玉娟;吴瑛;孙枫;彭启慧 刊期: 2009年第z1期
患者女,32岁.G2P1,孕36周,阴道流液4 h就诊.孕期内否认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服药史,孕期内未行超声检查,否认有家族史、遗传病史.第1胎女,顺产,体健.产科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呈头位,双顶径8.68 cm,头围31.42 cm,颅骨光环变形(图1),回声减弱,腹围32.33 cm,胎心146次/分、规律,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良好,胸腹内未见明显异常,羊水指数8.54 cm,四肢短小弯曲,股骨长约3.41 cm,肱骨长约2.67 cm,明显与孕周不符,且可见肱骨、股骨成角(图2).
作者:方荔香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明确乳腺小管癌的钼靶摄影和超声图像的特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乳腺小管癌钼靶摄影和超声表现.结果 在乳腺钼靶像上17例乳腺小管癌中有15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团块,边缘有毛刺.17个团块中16个团块中心致密.8例小管癌伴有钙化.声像图上见15个低回声团块,边缘不清和后方声影占93.33%(14/15).结论 小管癌在乳腺钼靶图上通常表现为不规则肿块伴中心致密和毛刺状边缘.大多数小管癌在声像图上表现为低回声团块伴边缘模糊和后方声影.尽管乳腺小管癌的钼靶摄影和超声检查不能充分鉴别小管癌与放射状瘢痕.但超声在引导活检和估计多灶和多中心性病变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冬梅;杨爱国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末梢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了解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与未服降压药末梢动脉的供血情况.方法 应用ATL HDI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12.0 MHz,对44名高血压服降压药者,16例高血压未服降压药者及46例正常血压者右手食指桡侧动脉的彩色束宽、高流速(PSV)、低流速(MDV)、脉搏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 ①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患者未服降压药组的PSV、MDV、PI、RI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组的PI、RI有统计学意义;PSV、MDV无统计学意义.③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组与高血压患者未服降压药组的PSV、MDV有统计学意义;PI、RI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手指动脉的检测,能够准确反应高血压患者动脉的硬化程度,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及改善小动脉的循环提供理论根据.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能提高小动脉的供血情况.
作者:陈朝旻;孙厚坦;孟刚;赵威武;朱将;邓崇高;周建平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提高白血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0例经过证实的白血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肝脏、脾脏肿大13例,椎体浸润13例,淋巴结浸润10例,肺部浸润并感染8例,颅内浸润、颅骨破坏7例,眼眶内浸润2例,肾脏浸润1例.主要CT和MRI表现是肝脾的肿大;椎体斑片状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脊柱旁软组织肿块;肺部的网格状、结节状、斑片状影;眼眶内肿块;头颅骨的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等.结论 白血病的影像表现多样,累及部位不同其影像表现也不同.CT、MRI是白血病影像检查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病变的特点和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周仲佑;陈武标;葛湛;刘文慈 刊期: 2009年第z1期
患者男,43岁,因咳嗽痰中带血3天来我院诊治.体检:神清气平,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口唇无发绀,无杵状指,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显示左下肺团块状致密影伴左下肺肺静脉明显增粗.疑似血管畸形病变,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
作者:朱勇;傅燕飞;何光武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小结节病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女性患者微创手术切除的145个乳腺小结节病灶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对比.结果 83例145个小结节病灶:增生结节125个、纤维腺瘤12个、乳头状瘤2个、黏液囊肿1个、乳腺癌5个(1例多发).超声清晰显示145个病灶,而钼靶X线只显示41个病灶;有51例患者钼靶X线可显示乳腺腺体钙化灶,其中12例(包括1例乳腺癌)呈沙砾样,3例乳腺癌超声可见钙化灶.结论 超声联合钼靶X线可提高乳腺小结节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海燕;丛淑珍;吴丽桑;王敏;郭汉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陈旧性撕裂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66例陈旧性外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并诊断MRI损伤情况.结果 ACL陈旧性撕裂患者具有ACL信号异常发生率低,ACL消失及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发生率高等特征.MRI诊断陈旧性ACL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0.3%、88.6%和89.4%.结论 MRI诊断ACL陈旧性撕裂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ACL陈旧性撕裂具有某些特征表现,在诊断时应注意.
作者:黄耀渠;周守国;陈卫国 刊期: 2009年第z1期
通过对2008年9-10月在我院进行泌尿系超声筛查的4259例0~3岁婴幼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婴幼儿泌尿系超声检查价值.
作者:杨云霞;宋洁;肖春华;李久益;周莉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对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积累此疾病的CT诊断及减少其误诊的经验.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为: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周,形态多样,边缘见毛刺或棘状突起(桃尖征);病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或小空洞;病灶边缘可见尖角状粘连(尖角征)及刀切样改变;肺门及纵隔内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动态观察,病灶长时期无变化,少数病灶经治疗后可缩小.结论 掌握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并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罗永忠;罗超;崔凯;胡达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不同b值肝囊肿弥散加权像(DWI)的信号特点,并测量ADC值,为DWI对其他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50例肝囊肿112个病灶进行磁共振DWI,分析b值为300、500、1000 s/mm2肝囊肿的DWI信号表现,并测量ADC值,分析b值为300、500 s/mm2时ADC值的分布情况.结果 肝囊肿在3种b值(300、500、1000 s/mm2)的DWI表现为低信号分别占79.5%、83.0%、92.0%,等信号分别占13.4%、11.6%、7.1%,高信号分别占7.1%、5.4%、0.9%;平均ADC值分别为(4.10±0.11)×10-3、(4.09±0.14)×10-3、(3.85±0.12)×10-3 mm2/s;b值=300、500 s/mm2时;ADC值=4.10×10-3 mm2/s分别为91例(占81.3%)、61例(占54.5%).结论 肝囊肿在D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且ADC值较稳定,选b=300、500 s/mm2时,ADC值接近一固定值4.10×10-3 mm2/s,结合DWI及ADC值可确诊肝囊肿.
作者:吴永峻;林民辉;陈武标;田国强;郑桂英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比较经直肠超声(TRUS)与直肠内线圈磁共振(enMRI)结合磁共振波谱(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TRUS、enMRI检查,enMRI可疑结节加做MRS,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为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以TRUS联合enMRI和MRS检查较为理想.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在本研究中达90.84%、92.86%、90.48%、92.86%、91.84%.结论 对于可疑不典型前列腺癌患者,建议TRUS联合enMRI及MRS检查,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迎春;沈钧康;方军初;陈明;王澂;金钰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DR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图像中出现亮线伪影,为保证图像质量,通过定期对平板探测器校准消除伪影并完成其日常维护.
作者:耿西亮;刘建军;徐勤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CR摄影,采用不同的自动曝光控制模式(QUICK、AEC、ACO),分析乳腺摄影入射剂量的不同,探讨有效降低健康妇女乳腺普查摄影中入射剂量的检查方法.方法 抽查50份同一单位健康体检妇女连续3年的CR钼靶双侧乳腺检查,共600幅乳腺图像.同一女性3年的摄影条件均相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自动曝光控制模式,由同一技师进行规范化操作,在相同的观片环境下,用3M BARCO显示屏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及其照射量比较.结果 曝光指数在正常的1800~2500范围内,对比AEC、ACO两种曝光模式,用QUICK模式明显地降低入射剂量,同时通过后处理技术调整,乳腺图像更清晰,甲级片在75%以上.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要充分利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在保证照片质量同时,用低剂量原则达到降低乳腺的入射射量.
作者:梁瑞冰;史瑞雪;郭真真;吕婉虹;梁静鲜 刊期: 2009年第z1期